「我的扶貧故事」扶貧先扶智 治貧先治愚丨織金縣上坪寨鄉雙明村駐...

2020-12-26 天眼新聞

我叫王勇,是貴州畢節織金縣醫療保障局的一名工作人員。2019年6月,因組織信任,我又再次投入到脫貧攻堅一線的主戰場上——上坪寨鄉雙明村。

雙明村位於上坪寨鄉的東面,距離政府所在地8公裡,全村共轄六個村民組,311戶1079人,所轄面積1620畝,確權後的耕地面積1200畝。建檔立卡貧困戶97戶413人,已脫貧86戶390人,其中2019年脫貧34戶157人,還剩11戶23人計劃2020年脫貧,異地扶貧搬遷了29戶129人。雖然只有一千多人樣大的一個小村莊,貧困發生率卻為38.28%,屬於上坪寨鄉的四個深度貧困村之一。

根據上坪寨鄉扶貧工作站的安排,我分得11戶貧困戶結對幫助。11戶貧困戶中義務教育階段學生5個,就讀於高中的一個,就讀大學的一個,沒有義務教育階段的輟學生,他們都分別得到了相應的教育資助。  但是,當我走到正要進高三年級的汪歡家時,她奶奶一邊哭一邊罵著汪歡:「不要讀了,我供不了你了」。汪歡從小父親因病去世,母親改嫁他鄉,是奶奶一手帶大的,現在她奶奶已經七十多歲了。為了堵住汪歡奶奶的嘴,我摸二百元錢給汪歡說給她買資料學習,這才得以了解汪歡的學習情況,汪歡在班上處於中上等成績,如果繼續讀下去高三畢業能夠取得一個二本,這樣的學生如果不讀書真是可惜,而且放棄了讀書的最佳時期,下一輩有可能繼續貧困下去。於是我開始做汪歡奶奶的思想工作,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座談,終於說服了汪歡和她奶奶,沒過幾天,想讀書的汪歡給我寫了一封感謝信,「感謝我的求學之路有您的幫助」。

2020年7月24日,凌晨03:59我收到汪歡發來一條簡訊:「叔423分」,今年理工類二本線才384分。我心裡特別高興,這孩子的二本取定了。到了填報志願的時候我親自給她把關填志願,絕對不讓她落選。最後9月14日中午12:12汪歡又給我發來「貴州師範大學求是學院」的錄取通知書的照片,這下我的心終於落定了。  這次我們下來駐村鄉裡面沒有給我們安排食宿,是單位出錢給我們在村裡面租民房住,我們是真的吃住都在村裡面。這樣確實比較能很好的開展工作。如果吃住在鄉裡面,也許十天半個月都難得到村裡一次。我們白天上班的時候就在村辦公室做業務,下班之後甚至晚上都還可以去走訪貧困戶。  我剛來交接工作的時,之前的幫扶幹部就給我說:肖義軍家和苟海新家醫病的錢沒有得報帳,都找她幾次了,她沒有辦法處理。為了不讓老百姓到辦公室或者宿舍來找我,我先上門走訪。查看肖義軍所有醫病的資料,他反映沒有得報的完全都是出院後的一些門診的檢查費,這些都是不能報的。只是我進醫保系統去給他查看住院報帳記錄的時候發現他的住院費用沒有按貧困戶標準報,錯報成一般農戶的標準了。  於是我收起肖義軍的身份證和銀行卡的複印件回單位找我們的系統管理員給肖義軍向市局申請衝銷重錄,幫他重新報了四千塊錢,他家非常感謝。  走訪苟海新家查看他醫病的資料,苟海新患了慢性B肝,他沒有到醫院開藥而是買民間土醫的草藥,沒有發票。按照我們醫保政策慢性B肝屬於慢病,門診開藥可以報5000元,但他沒有到國家公立醫院去開藥,不可能無憑無據的直接給他5000塊錢。我在查看他的連心袋的時候看到裡邊裝的住院報帳結算單,從結算單上看出他還可以報二次大病保險和第三重醫療救助。於是我就將他的身份證和銀行卡照發給相關部門的業務人員,請他們幫辦理。不用他來回跑路,我在他家中就幫他把帳報了。同時我給他家講了很多醫療保障方面的政策。他家對我也是非常的滿意。   其實,真正的貧困戶他們的致貧原因都是因學或因病,我們來幫扶他們,他們並沒想我們要拿好多錢給他,或者要買好多東西給他們。我們只是從思想上開導他們,多給他們宣傳黨和政府的好方針、好政策,平時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小困難。要真正的脫貧還要靠他們勤勞的雙手,乞丐要飯都不要早飯就是因為乞丐懶得早起。所以,只有勤奮才能脫貧致富奔小康。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陳澤爾 整理

見習編輯 吳一凡

編輯 徐然

編審 楊儀 施昱凌

相關焦點

  • 「我的扶貧故事」蓋起新房子 溫暖心窩子|織金縣上坪寨鄉扶貧幹部...
    十二月的織金縣上坪寨冷風呼嘯,千畝香蔥基地孕育著綠色生機,我騎著摩託車從中緩緩穿過,不知不覺,厚厚的眼鏡片上已經霧蒙蒙一片,就這樣到村走訪貧困戶的一天又開始了。我叫孫豔,畢業於西南交通大學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2018年參加工作,現任織金縣上坪寨鄉專職監察員。
  • 「我的扶貧故事」踏踏實實幹實事|織金縣白泥鎮倮木村駐村幹部餘桂蘭
    2018年9月底,我帶上簡單的背包行囊出發了,來到織金縣白泥鎮倮木村爛壩組,開始了我的駐村生活。   剛到白泥鎮倮木村爛壩組時,由於多年都是在縣城從事教育工作,對基層工作一點經驗也沒有的我一籌莫展,不曉得如何開展農村工作。
  • 「我的扶貧故事」找準在扶貧工作中的定位丨織金縣白泥鎮三合村第...
    我叫肖章春,是貴州畢節織金縣應急管理局的一名幹部,2018年受組織委派赴白泥鎮三合村工作隊擔任第一書記。如果說新任務、新環境使我的責任更大,要求更高樂。「責任重於泰山」是我人生的座右銘,人的一生只有勇於承擔對社會、對人民、對組織、對家庭、對朋友的責任,才能問心無愧。
  • 「我的扶貧故事」別讓貧困成為一種習慣|織金縣官寨鄉鳳崗村駐村...
    我叫熊江,是織金縣官寨鄉鳳崗村駐村幹部。   貧困的現象只有一個,貧困的原因卻是千差萬別,全面小康只是一條路,實現脫貧的路卻有千萬條。我是地道的農村人,畢業後在縣城工作,農村,便成為了我一生守望的地方。
  • 扶貧先扶智 作業幫教育扶貧在路上
    作業幫作為K12在線教育領域的領軍者,匠心研發新技術賦能平臺,降低教育資源不均等的壁壘,積極探索教育公益扶貧的路徑和實現方式,讓全國孩子都有機會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扶貧先扶智,讓貧困地區的孩子們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貧工作的重要任務,也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2020年9月,作業幫加入到對西和縣的教育精準扶貧工作中。
  • 「我的扶貧故事」「90」後碩士來駐村 扶貧扶智在路上|凱裡市灣水...
    我叫吳家俊,是凱裡市灣水鎮魚良村的駐村第一書記,也是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的一名「90後」。  2018年6月從武漢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後,我回到了家鄉凱裡市,就職於凱裡市自然資源局。2019年5月,根據組織安排,我被選派到凱裡市灣水鎮魚良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
  • 「扶貧先扶智」東航精準扶貧將遠程教育送進大山
    原標題:「扶貧先扶智」東航精準扶貧將遠程教育送進大山 中新網上海8月6日電(張亨偉 喬磊)日前,在滄源勐來中心學校,「愛心上海・愛在東航」信息化教學示範點正式揭牌成立。 扶貧需扶志,在信息化教學示範點揭牌的當日,從大山走出的23歲的東航飛行員和超為勐來中心學校的孩子們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課,他結合自身的成長經歷告知孩子們:「即使條件再艱苦,只要有志向、有理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奮鬥,依然可以打造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
  • 奮鬥的我 最美的國|扶貧先扶智 扶智先通語 ——通渭縣推廣普通話...
    奮鬥的我 最美的國|扶貧先扶智 扶智先通語 ——通渭縣推廣普通話助力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張芳齡事跡 2020-12-14 10: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的扶貧故事」夫妻同駐村 扶貧並肩行丨六枝特區月亮河鄉郭家寨...
    我叫胡中友,1988年1月生,重慶南川區人。2010年7月從中國礦業大學畢業後,先是入職貴州水礦集團,2013年3月考入六枝特區電視轉播臺。 胡中友、羅穎夫妻在接受採訪2018年3月,我積極響應組織號召,來到六枝特區月亮河鄉郭家寨村駐村擔任第一書記。上任後,我心無旁騖、撲下身子、以村為家,用實際行動讓村寨改變面貌。這也慢慢影響了我妻羅穎。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路上盛開的三朵花丨都勻市歸蘭鄉翁奇村駐村...
    我叫張晗,是黔南自治州都勻市水務局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員。接到脫貧攻堅任務成為歸蘭鄉翁奇村駐村幹部時,我才27歲,還有些青澀。3年的基層實踐中,我和所有一線扶貧幹部奔跑著、衝刺著、收穫著,用拼搏的汗水在脫貧攻堅的路上種下三朵花。
  • 「我的扶貧故事」做老百姓的貼心人|織金縣阿弓鎮聯合村第一書記...
    我叫曾慶義,是織金縣應急管理局的工作員。2018年8月14日,在縣委、縣政府決戰脫貧攻堅大會上,我被組織派任阿弓鎮聯合村任駐村第一書記。作為共產黨員的我,在那一刻便在心中堅定了要做老百姓的貼心人的信念。
  • 「經驗」河北沽源:「科技小院」寫活扶貧「大文章」
    在河北省張家口市沽源縣西辛營鄉東辛營村,有一座深受農民歡迎的「科技小院」。說到這個成功的科技小院,還真多虧了駐沽源產業扶貧幫扶小組。扶智培訓富頭腦沽源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為幫助群眾脫貧致富,國家部委及河北省直部門下派了多名幹部駐村幫扶,又從駐村幹部中抽出部分骨幹組成駐沽源產業扶貧幫扶小組。幫扶隊來了,如何幫?怎麼幫?從哪兒入手?扶貧先扶智,立足基礎補短板。
  • 「我的扶貧故事」記錄變遷,紅河情深|羅甸縣紅水河鎮紅河村駐村...
    三十多年前,我呱呱墜地在這裡——老紅河村生長生活,三十多年後我又如願踏入這片土地工作,或許是「娘家」的期待,也或許是家鄉的寄託……  一次偶然  到紅河村駐村的故事,還得從一次偶然的機會說起。2018年的一天,單位領導找我談話,說是正準備要讓我到村裡去鍛鍊鍛鍊,那年不久,我就服從組織的安排,被派到紅水河鎮紅河村駐村了。
  • 「我的扶貧故事」駐村工作是一次身心的雙重洗禮丨鎮遠縣蕉溪鎮...
    我叫李施建,是貴州省黔東南州鎮遠縣人民檢察院的一名幹部。2017年初,我被派駐到鎮遠縣蕉溪鎮茶園村任駐村第一書記。剛到村時,我就和村支「兩委」溝通後,決定充分利用每月月例會議、「三會一課」「院壩會」、走訪入戶等機會,積極宣傳黨的扶貧政策,先把黨員、組幹的思想扭轉過來,充分發揮黨員、組幹的帶頭作用,讓大家認識到,要讓群眾看得到希望,才能動得起來。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
  • 「我的扶貧故事」幫扶的「酸甜苦辣」|赫章縣河鎮鄉雙樂村駐村幫扶...
    我叫陳瓊,赫章縣河鎮鄉雙樂村駐村幫扶幹部。  2019年7月我到雙樂村,駐村一年多來,我體會到了脫貧攻堅工作的辛酸與無悔、艱辛與幸福、付出與擔當,也品嘗到了扶貧幹部的「酸、甜、苦、辣」。  無以言表的「酸」  每月回家一次成了最大的福利,陪家人的時間太短、太少,讀小學的兒子總是生怕剛回家的媽媽又「跑」了,年邁的父母總是在電話中叮囑要照顧好自己……還記得有一次檢查孩子的作業時,要求是用「多麼」造句,孩子寫的是「我多麼希望媽媽能多點時間陪陪我
  • 「我的扶貧故事」不忘初心 扶貧路上見真情丨羅甸縣逢亭鎮新光村駐...
    我叫李秀婷。2018年11月,剛剛大學畢業幾個月的我就回到了生我養我的家鄉——貴州黔南羅甸縣逢亭鎮。第一天到鎮上報到,就馬不停蹄地跟著駐村工作隊的同事來到逢亭鎮新光村,成為了逢亭鎮新光村的駐村工作隊隊員。
  • 「我的扶貧故事」我的「五味」扶貧路丨荔波縣甲良鎮堯並村駐村...
    我叫陸朝軒,是黔南州荔波縣甲良鎮堯並村的駐村幹部。食物按其「味」可分為酸、甜、苦、辣、鹹五類,而人生有味亦當如此。  2019年,全縣脫貧摘帽迎接省級驗收,全體駐村幹部緊鑼密鼓籌備,嚴陣以待接受上級對扶貧成果的驗收。為此我不得不捨棄周末,連續兩個月待在村委加班。那時又接到母親的電話,讓我抽時間回家一趟,帶父親去醫院檢查。母親說父親的結石愈發嚴重,常常半夜疼醒,之後便不能入眠。每每疼痛得厲害了他也只是去醫院打一針止痛針,只因怕在關鍵時期影響我的工作。
  • 教育扶貧,託起明天的「太陽」
    4月7日至8日,省委副書記、省長許達哲深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鳳凰縣、瀘溪縣、吉首市調研產業扶貧、教育扶貧、醫療扶貧、旅遊扶貧等工作。在同自治州負責同志舉行座談中,許達哲指出要充分發揮人才在興業、三農、辦學、基層醫療、文旅等事業中的重要支撐作用,強化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機銜接。
  • 「我的脫貧故事」脫了貧,我也成了扶貧隊員|黔西縣大關鎮鍋仲村...
    我叫陳敏,是黔西縣大關鎮鍋仲村人,這些年,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關心下,在鎮村幹部的傾情幫扶下,我原本貧困的家庭脫了貧,我也有幸成了村裡扶貧工作隊的其中一員。  十幾年前,我從大關鎮文明社區嫁到鍋仲村田壩組,那時候家裡一貧如洗,房子是借別人家的,砌了磚牆蓋上瓦,地板就是土泥巴。公公劉正華患有胰腺炎、膽囊炎等疾病,經常都要打針吃藥。在我的孩子1歲多的時候,我們夫妻倆丟下年幼的孩子出門去打工,七攢八湊勉強建了毛坯房,門口還是泥院壩。
  • 扶貧先扶智:艾青小學向平鄉縣油召中學捐贈圖書2385冊
    為了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先扶智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挖掘身邊資源,為國資委機關扶貧工作第八協作組扶貧點河北省平鄉縣油召鄉的油召中學聯繫捐贈了一批教育圖書。劉滿桂是紡織離退休幹部局西郊離退休人員黨支部書記,他十分關心扶貧工作。近日,萌生了要為國家扶貧事業出一份力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