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王勇,是貴州畢節織金縣醫療保障局的一名工作人員。2019年6月,因組織信任,我又再次投入到脫貧攻堅一線的主戰場上——上坪寨鄉雙明村。
雙明村位於上坪寨鄉的東面,距離政府所在地8公裡,全村共轄六個村民組,311戶1079人,所轄面積1620畝,確權後的耕地面積1200畝。建檔立卡貧困戶97戶413人,已脫貧86戶390人,其中2019年脫貧34戶157人,還剩11戶23人計劃2020年脫貧,異地扶貧搬遷了29戶129人。雖然只有一千多人樣大的一個小村莊,貧困發生率卻為38.28%,屬於上坪寨鄉的四個深度貧困村之一。
根據上坪寨鄉扶貧工作站的安排,我分得11戶貧困戶結對幫助。11戶貧困戶中義務教育階段學生5個,就讀於高中的一個,就讀大學的一個,沒有義務教育階段的輟學生,他們都分別得到了相應的教育資助。 但是,當我走到正要進高三年級的汪歡家時,她奶奶一邊哭一邊罵著汪歡:「不要讀了,我供不了你了」。汪歡從小父親因病去世,母親改嫁他鄉,是奶奶一手帶大的,現在她奶奶已經七十多歲了。為了堵住汪歡奶奶的嘴,我摸二百元錢給汪歡說給她買資料學習,這才得以了解汪歡的學習情況,汪歡在班上處於中上等成績,如果繼續讀下去高三畢業能夠取得一個二本,這樣的學生如果不讀書真是可惜,而且放棄了讀書的最佳時期,下一輩有可能繼續貧困下去。於是我開始做汪歡奶奶的思想工作,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座談,終於說服了汪歡和她奶奶,沒過幾天,想讀書的汪歡給我寫了一封感謝信,「感謝我的求學之路有您的幫助」。
2020年7月24日,凌晨03:59我收到汪歡發來一條簡訊:「叔423分」,今年理工類二本線才384分。我心裡特別高興,這孩子的二本取定了。到了填報志願的時候我親自給她把關填志願,絕對不讓她落選。最後9月14日中午12:12汪歡又給我發來「貴州師範大學求是學院」的錄取通知書的照片,這下我的心終於落定了。 這次我們下來駐村鄉裡面沒有給我們安排食宿,是單位出錢給我們在村裡面租民房住,我們是真的吃住都在村裡面。這樣確實比較能很好的開展工作。如果吃住在鄉裡面,也許十天半個月都難得到村裡一次。我們白天上班的時候就在村辦公室做業務,下班之後甚至晚上都還可以去走訪貧困戶。 我剛來交接工作的時,之前的幫扶幹部就給我說:肖義軍家和苟海新家醫病的錢沒有得報帳,都找她幾次了,她沒有辦法處理。為了不讓老百姓到辦公室或者宿舍來找我,我先上門走訪。查看肖義軍所有醫病的資料,他反映沒有得報的完全都是出院後的一些門診的檢查費,這些都是不能報的。只是我進醫保系統去給他查看住院報帳記錄的時候發現他的住院費用沒有按貧困戶標準報,錯報成一般農戶的標準了。 於是我收起肖義軍的身份證和銀行卡的複印件回單位找我們的系統管理員給肖義軍向市局申請衝銷重錄,幫他重新報了四千塊錢,他家非常感謝。 走訪苟海新家查看他醫病的資料,苟海新患了慢性B肝,他沒有到醫院開藥而是買民間土醫的草藥,沒有發票。按照我們醫保政策慢性B肝屬於慢病,門診開藥可以報5000元,但他沒有到國家公立醫院去開藥,不可能無憑無據的直接給他5000塊錢。我在查看他的連心袋的時候看到裡邊裝的住院報帳結算單,從結算單上看出他還可以報二次大病保險和第三重醫療救助。於是我就將他的身份證和銀行卡照發給相關部門的業務人員,請他們幫辦理。不用他來回跑路,我在他家中就幫他把帳報了。同時我給他家講了很多醫療保障方面的政策。他家對我也是非常的滿意。 其實,真正的貧困戶他們的致貧原因都是因學或因病,我們來幫扶他們,他們並沒想我們要拿好多錢給他,或者要買好多東西給他們。我們只是從思想上開導他們,多給他們宣傳黨和政府的好方針、好政策,平時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小困難。要真正的脫貧還要靠他們勤勞的雙手,乞丐要飯都不要早飯就是因為乞丐懶得早起。所以,只有勤奮才能脫貧致富奔小康。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陳澤爾 整理
見習編輯 吳一凡
編輯 徐然
編審 楊儀 施昱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