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乾隆年間,有個名叫錢昆的人,在江蘇無錫城北門外,用數百兩銀子本錢,開了一間棉花店,專門用棉花換取布匹,再將布匹賣掉,轉取差價。
錢昆的棉花店隔壁有一戶人家,這戶人家姓李,李家的小女兒李姑娘當時十三四歲,長得非常美麗,經常拿著織好的布匹,來錢昆店裡換棉花。
錢昆覺著和李家是鄰居,因此總是多給李姑娘幾斤棉花,但是他從不明說。李姑娘也知道錢昆給自己的棉花多,她也沒有將此事告訴別人。
天有不測風雲,二三年之後,錢昆經營不善,虧了本錢,棉花店也關門了。錢昆受此打擊,一怒之下,流落到了京城,想找機會東山再起,誰知在京城又遭遇了騙子,身上的銀子都被人騙走,錢昆身無分文,為了餬口,只好做了乞丐。
這一天錢昆走到西直門外乞討,忽然看見一隊馬車經過,其中有輛綠幃朱輪的大馬車,車中坐著一個女子,珠翠盈頭,美若神仙,錢昆看著女子覺得有些眼熟,但是一時想不起來在哪裡見過。
而且錢昆自慚形穢,也不敢走近去細看。那個車中的女子見了錢昆,也盯著錢昆看了很久,她忽然吩咐僕人,將錢昆叫到了馬車前面,對錢昆說:「錢老闆,您怎麼淪落到了這個樣子?」錢昆認不出眼前的女子是誰,只好低著頭含糊回答了兩聲。
女子命令隨從牽過來一匹駿馬,讓錢昆騎在馬上,跟在自己後面,一起入城。女子的車隊來到了一戶朱門大宅前停下,然後女子乘坐的馬車悠然駛了進去。
錢昆見其女子進了大宅,問附近的人,這是什麼地方,有人回答說:「這是王府,剛才和你說話的女子,就是王爺的側福晉。」
不一會兒,有人從裡面出來,叫錢昆進去,女子對錢昆自我介紹說:「我就是您鄰居李某的女兒,十幾年前,我在你店裡換棉花,你每次都多給我幾斤棉花,雖然您沒有明說,但是我非常感激您的恩德,所以今天特意把您叫過來,當面向您表示感謝。」
錢昆這才知道,自己眼前的貴婦就是當年小女孩李姑娘。後來李姑娘認給了錢昆不少錢,還認錢昆做了表哥,讓錢昆可以出入王府。
三四年之後,錢昆攢了七八千兩銀子,錢昆用這些錢買了一個縣尉的官職。一年後他升任內黃縣令,不久後又被提拔為河間知府,成了四品官。這其中,自然少不了側福晉李姑娘的大力幫助。
錢昆之所以能從一個流落街頭的乞丐,一躍成為飛黃騰達的四品知府,全因為他當時對女孩的照顧,這可真是「與人方便,自己方便」了。
參考資料:《清代筆記小說大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