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速深圳都市圈建設,東莞成為深圳外溢首站
2020年,東莞再次引起矚目。上個月由發改委編寫出版的《國家新型城鎮化報告2019》正式出版,提速「深圳都市圈」的發展建設,超4萬億GDP的「深圳都市圈」首度亮相。
東莞、惠州、河源、汕尾市被納入深圳都市圈範圍。
從深圳都市圈的地圖中可以看出,東莞是與深圳融合度最深的城市,佔據著天然的地理優勢。
並且與其他三個城市相比,東莞的GDP總值排在首位,實屬深圳都市圈中的價值高地。東莞作為深圳都市圈的核心區域,有著磅礴的經濟實力,是深圳資源外溢的「首選人」。
自從深圳特區建設以來,深圳的常住人口和GDP飛速增長,同時人均面積日益縮小。
深圳即使在經過歷史3次的擴容下,目前的土地資源依舊處於一個緊缺的狀態,從而導致深圳龐大的購房需求外溢,東莞首先承接的便是深圳的住房需求。
2、東莞東部 「中心資產」 價值高地
東莞目前被分為6大片區,分別是松山湖片區、濱海片區、水鄉片區、臨深片區、城區片區,以及東部產業園片區。
東部產業園片區是東莞的心腹所處之地,松山湖外溢的輻射對象。
其中常平被定位為東部產業園片區中心,政府已計劃投入 730 億打造東部中心。
常平也是東部產業園片區中DGP最高的城鎮,在東莞全市排名第7,與松山湖片區的寮步、大朗相當。
GDP象徵著一座城市的經濟實力,被國務院批覆確定的中國經濟特區——「深圳」GDP一直名列前茅,深圳的房價上升趨勢也很好的演練了DGP對一座城市的影響。
然而常平的房價在東莞排名第26位,GDP與房價倒掛,屬於名副其實的「價值高地,房價窪地」。如今寮步、大朗都統統突破「3」字頭,常平還是「2」字頭,僅1/2松山湖房價,發展潛力巨大。
3、雙TOD落地常平 引爆區域升級
近年來,TOD綜合體在深圳多區開花,並順利進軍光明、坪山等,成為深圳樓市重要的「風口」。
東莞作為深圳外溢首站,受其利好輻射,2020年東莞重點工作中提出打造5大TOD項目,其中常平就佔了兩個,分別是東莞東站站場TOD項目、常平站TOD「香港城」項目。
其中「香港城」TOD規劃將參照香港太古城模式打造高端社區,並圍繞雙TOD建立中心樞紐板塊。
「軌道+物業」未來將吸引著人流、資金流、信息流,匯聚成東部片區的生活、消費中心,將是區域價值迅猛的催化劑。
4、4軌道3大高速 1小時「深圳圈」
路通財通,定鼎常平東部中心地位。
常平是東莞軌道發展最早的區域之一,1997年規模最大的京九鐵路便在常平設站。
那時的常平鐵路口岸是連接大陸和香港最大的「關口」,比現在的深圳口岸還繁華。所以常平的香港人、深圳人特別多。
常平是全國唯一同時擁有兩個大型火車樞紐站和國家一類鐵路口岸的鎮街,也是全東莞軌道站點最多的鎮區之一,實力不容小覷。
目前已開通的莞惠城軌、京九鐵路、廣深鐵路、廣梅汕鐵路,及東莞地鐵3號線(規劃中),在常平共規劃了6個站點。
城軌2站到松山湖,5站到西平;
廣深鐵路1站到廣州,2站到深圳;
京九鐵路一站即可抵達香港紅磡;
地鐵R3號線(規劃中)換乘深圳11號線直通福田。
從莞深高速、潮莞高速、番莞高速等「黃金通道」串聯,將常平與深圳的距離迅速拉近。
若從常平自駕出發,過黃江就到深圳了,車程不到1小時,加速莞深同城生活,也加速承接深圳的資源外溢。
東莞東部中心,GDP價值高地,雙TOD中心樞紐,4軌道3大高速輕鬆實現1小時「深圳圈」,臨深置業當選東部「中心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