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理:用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引領中國影響世界

2020-12-23 閃電新聞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引領中國、影響世界的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行動指南。推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全黨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也是廣大宣傳思想理論研究工作者的一項重大政治責任,對於進一步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凝聚力量,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進一步增強推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自覺性和堅定性

推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品格和本質要求。馬克思主義是實踐的理論,也是人民的理論,是指引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馬克思主義創始人深刻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為人民指明了實現自由和解放的道路,並且把理論同風起雲湧的工人運動相結合,領導創建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黨,領導了世界上第一個國際工人組織,熱情支持世界上第一次工人階級奪取政權的革命,積極推動各國工人運動發展。在馬克思主義的旗幟下,全世界無產者動員和聯合起來,馬克思主義政黨在世界範圍內如雨後春筍般建立和發展起來,人民群眾成為實現自身解放和全人類解放的根本政治力量,社會主義從理論變為現實,在一國和多國先後取得了勝利。馬克思主義通過為廣大人民群眾所接受和掌握,轉化為強大的實踐力量和精神力量,深刻改變了人類歷史發展進程。

進一步提高推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能力和水平

理論創新每前進一步,理論武裝就要跟進一步。這是我們黨在革命、建設、改革中的一條重要經驗。回顧我們黨百年奮鬥歷程可以發現,我們黨之所以能夠不斷克服種種艱難險阻,從勝利走向勝利,很重要的一條就是始終重視思想建黨、理論強黨,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同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緊密結合起來,堅持用科學理論武裝全黨、教育人民、推動工作,把黨的科學理論變成廣大黨員和人民群眾的思想武器和偉大實踐。

早在革命戰爭年代,毛澤東同志就強調掌握思想教育是團結全党進行偉大政治鬥爭的中心環節,是我們第一等的業務。當時出版的《大眾哲學》,以簡潔明快的日常語言、身邊淺顯的具體事例,生動詮釋了馬克思主義哲學,是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通俗化的典範。在延安整風運動中,我們黨開展全黨範圍內普遍的馬克思主義教育運動,把毛澤東思想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為奪取抗戰勝利和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奠定了重要的思想政治基礎。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通過開展整黨活動、「三講」教育活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等黨內集中教育,使黨的理論成為廣大黨員幹部和人民群眾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推動社會進步的銳利武器,極大地推進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

進一步把推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新時代孕育新思想,新思想指導新實踐。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緊密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和實踐要求,從理論和實踐結合上系統回答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重大時代課題,以全新的視野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科學理論強大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偉力,已經在黨的十八大以來歷史性成就、歷史性變革中得到充分證明,在應對各種風險挑戰和「四個偉大」的壯闊實踐中得到充分檢驗。

實踐沒有止境,理論創新也沒有止境。今天,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同步交織、相互激蕩、交融交匯。形勢越複雜、任務越艱巨,就越需要全黨全國人民思想的統一、力量的凝聚。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要正確認識把握深刻複雜變化的國內外形勢,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加迫切地需要運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更加迫切地需要自覺運用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分析和解決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提高應對重大挑戰、抵禦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化解重大矛盾、解決重大問題的能力。我們要根據國內外形勢變化和我國各項事業發展的需要,進一步總結和運用黨的十八大以來推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成功經驗,在不斷創新觀念、創新內容、創新形式、創新方法、創新手段方面邁出新的更大步伐,更好地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幫助廣大黨員幹部和人民群眾進一步深刻認識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時代意義、理論意義、實踐意義、世界意義,進一步深刻理解把握這一思想的核心要義、精神實質、豐富內涵、實踐要求,進一步深刻體悟這一思想彰顯和貫穿的堅定理想信念、真摯人民情懷、高度自覺自信、無畏擔當精神、科學思想方法,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更加深入人心,更好發揮引領中國發展、時代發展的強大威力。

進一步為世界發展貢獻中國智慧、中國理念、中國方案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產生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同步交織、相互激蕩的大背景下。面對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提出的一系列重大問題,習近平總書記站在人類歷史發展進程的高度,以大國領袖的責任擔當和將中國發展同世界發展相統一的全球視野、世界胸懷,正確把握國際形勢深刻複雜變化和世界發展大勢,順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積極回應「世界怎麼了,應該怎麼辦」等關乎人類前途命運的重大課題,對世界之變、時代之問作出中國共產黨人的鮮明回答,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一帶一路」以及全球治理觀、新安全觀、發展觀、正確義利觀、全球化觀等一系列新理念新主張新舉措,為解決當今全球發展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中國理念、中國方案。

中國共產黨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政黨,也是為人類進步事業而奮鬥的政黨。在當前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的嚴峻挑戰面前,中國共產黨人堅定地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充分體現了將中國自身發展與世界發展相統一的世界胸懷和大國擔當,為人類謀發展、為世界謀大同的高遠境界和天下情懷,以實實在在的行動向國際社會宣示中國是世界和平建設者、全球發展貢獻者、國際秩序維護者。

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我們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的兩大奇蹟,充分彰顯了中國制度、中國治理的顯著優勢。尤其是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這場大考中,我國在疫情防控和經濟恢復上都走在世界前列,進一步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得到國際社會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中國理念、中國主張、中國實踐引起越來越廣泛的關注。我們要緊緊抓住當前有利時機,認真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黨的創新理論走出去的成功經驗,以《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出版為重要契機和重要抓手,在推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過程中,把向國際社會宣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重要內容,積極推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更好走向世界,在引領中國發展、影響當今世界中放射出更加璀璨的真理光芒。

(作者單位: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學術和編審委員會)

(來源:《社會主義論壇》2020年11期)

相關焦點

  • 首屆世界馬克思主義大會 薩米爾·阿明:無法繞開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
    舉辦世界馬克思主義大會,有利於世界了解中國對馬克思主義的研究狀況,提升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的世界影響,有利於中國學者拓寬馬克思主義研究視野,推進中國馬克思主義學科建設和發展。 在全世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正得到越來越多的認同。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羅德裡克·麥克法誇爾表示,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中國夢,是中國馬克思主義者對馬克思主義作出的創造性發展,將對人類發展產生重要貢獻和積極影響。 「一方面要用不斷深化和豐富的人類實踐滋養、拓展、創新馬克思主義理論,另一方面要在馬克思主義指引下開創社會發展新格局。」
  • ...在中國傳播四十年的影響:第一屆中外馬克思主義比較研究論壇...
    12月6日,由復旦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復旦大學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心主辦的「西方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四十年的影響:第一屆中外馬克思主義比較研究論壇」學術研討會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舉辦。回顧改革開放全過程,一系列的理論創新都是與西方馬克思主義的影響有關,因此「中外馬克思主義比較研究」作為一個常設論壇,應該展開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與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西方馬克思主義之間的比較分析。
  • 瞭望|從《基本問題》深學細悟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
    「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教育人民,是一項重大戰略任務。」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副院長孫業禮說,這部著作緊抓基本問題,提綱挈領,以點帶面,深入闡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豐富內涵、核心要義和鮮明特色。
  •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方向
    當中國社會發展陷入困境的時候,社會主義在俄國的勝利,使苦苦探索中國出路的先進分子看到了新的希望,並逐漸認定中國的出路只能是社會主義。中國共產黨建立後,明確提出了用社會主義拯救中國的主張,並探索開創了一條從新民主主義走向社會主義的革命道路。社會主義制度建立之後,黨經過長期探索最終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使社會主義在中國的發展同中國的現代化建設成為更加緊密的一體化事業、一體化進程。
  • 南哲思享|劉懷玉、王賽:改革開放新時期存在主義馬克思主義在中國...
    限於篇幅,本文試圖回溯中國學術界對這一思潮的接收過程和這一思潮帶給中國知識界的思想效應,僅以薩特為例做具體考察。一、從「精神汙染」到思想資源:存在主義在中國的傳播、評價與影響存在主義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評價與影響大致經歷四個階段、四種範式和四種形態。第一個階段是20世紀70年代末和80年代。
  • 歷史唯物主義與當代中國
    歷史是一面鏡子,從歷史中,我們能夠更好看清世界、參透生活、認識自己;歷史也是一位智者,同歷史對話,我們能夠更好認識過去、把握當下、面向未來。」當代中國與歷史中國有著內在連續性。要把握中國社會發展方向,必須重視中國歷史。歷史規律存在於歷史過程之中,而不是存在於歷史過程之外。為什麼中國歷經5000多年發展沒有中斷,王朝雖然更替但仍然沿著既有的歷史軌道發展呢?
  • 亡國後被流放到朝鮮的中國皇帝陳理,最終的結局怎麼樣了?
    這場戰役被稱為「中世紀世界規模最大水戰」,雙方投入兵力將近百萬,期間廝殺慘烈之極,最後雖然陳友諒被流箭貫穿頭顱而死,朱元璋其實也險些被陳友諒的兒子陳善兒幹掉,幸虧身邊的侍從手疾眼快,朱元璋才躲過了利箭穿身的厄運。
  • 中國當代舞蹈發展到了什麼水平?看看這個舞蹈雙年展
    本文圖片主辦方供圖青年舞蹈家謝欣及其領銜的謝欣舞蹈劇場是中國當代舞蹈發展裡欣欣向榮的一支力量,前不久,她才帶著《一撇一捺》結束了一個月的歐洲巡演,隨著走出去的機會越來越多,她認為,中國當代舞蹈近幾年持續進步,已經到了一個足以與世界分享成果的時間節點。落戶上海國際舞蹈中心的「首屆中國當代舞蹈雙年展」,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誕生的。
  • 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早期傳播的思想取向和鏡像表達
    這一譯本產生於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的最初階段,當時的中國人對社會主義和馬克思主義的理解還比較膚淺,文本當中存在不少的疏漏、錯誤乃至刻意扭曲,加上此時的中國傳播社會主義和馬克思主義的社會條件尚不成熟,這一譯本在當時也沒有產生特別大的社會影響。因此雖然與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早期傳播相關的論文或著作大多都會提及這一文本,但大多只是知識性介紹,對此文本內容做專門研究的極少。
  • 薛念文:西方當代中國研究的歷史虛無主義
    近年來,該思潮呈現新的動向,打著「學術研究」「去意識形態化」的旗號,更加注重對中國具體問題的分析。但不管形式如何變化,其背後隱藏著的政治訴求並沒有改變。在理解西方學者的觀點時,我們要堅定「四個自信」,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進行分析判斷,旗幟鮮明地批駁和抵制西方當代中國研究中的歷史虛無主義,這不只是一場單純的學術論爭,更是一場嚴肅的政治鬥爭。
  • 馬克思主義國際政治經濟學的理論特徵與當代價值
    作為一切發展為了人民的社會主義國家,中國並不單純地追求國家權力和民族利益,而是更加注重全人類的共同發展。中國的實力越強大,在國際生產體系中所處的位置越優越,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同時,也就越能夠向世界各國提供普惠的福利,有力地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理想的實現。
  • "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學術論壇在中國社科院哲學所...
    年12月16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室主辦的學術論壇在哲學所930會議室舉行,本次論壇邀請中國人民大學博士生導師、中國蘇俄哲學研究會副會長安啟念教授作了題為《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報告。
  • 「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傳承與發展——紀念恩格斯誕辰200周年學術...
    吉林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兼學位辦公室主任、哲學社會學院王慶豐教授以「恩格斯的另一條道路」為題,從恩格斯所作出的獨特的理論貢獻出發,去解讀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傳承與發展,他指出當代要用馬克思、恩格斯的立場觀點方法去直面社會現實問題,建立剖析當前發達資本主義的理論。
  • 中國皇帝被流放到朝鮮,明漢小皇帝陳理的後來咋樣了?
    陳理,作為「亡國之君」,被戰勝方的朱元璋先收歸身邊監視居住,後又打發到明朝附屬國高麗(李成桂篡位後,改為朝鮮)去受苦。可以說是被朱元璋給徹底玩壞了。當然陳理自己也是苦命,一同被朱元璋打發到高麗的明升(明夏皇帝明玉珍之子),則幸運的多。一家到達高麗後,受到高麗恭愍王王顓的厚待,後者不僅將延安、白川兩縣賜給明升做食邑,還把松都(今開城)興國寺讓與他們作為邸宅,並配以大量的奴婢。
  •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與中國話語體系的建構
    韓慶祥認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胸懷兩個大局,直面當代中國、當今世界,回答了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中心轉移到當代中國以後突顯出來的中國之問、世界之問、時代之問、人民之問,破解了一系列具有總體性、戰略性、根本性的問題,為創新發展21世紀馬克思主義作出了原創性貢獻。
  • 中國人民大學2019級「紅船領航」計劃馬克思主義經典研習會舉辦
    12月9日下午,中國人民大學2019級「紅船領航」計劃馬克思主義經典研習會舉辦,2019級、2020級「紅船領航」計劃學員、輔導員匯報分享了研習馬克思主義原典的收穫和感悟。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副書記齊鵬飛出席活動並講話。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王向明、副教授夏璐對同學們的研習成果作點評指導。黨委組織部、黨委宣傳部、黨委學生工作部、校團委及部分學院負責人參加了研習會。
  • 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創新發展貢獻中國智慧:
    編者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共產黨人要把讀馬克思主義經典、悟馬克思主義原理當作一種生活習慣、當作一種精神追求,用經典涵養正氣、淬鍊思想、升華境界、指導實踐。作為「重溫馬克思主義經典」系列第六講(總133期),中國人民大學全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經濟學院教授 、博士生導師李義平,以「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創新發展貢獻中國智慧」為主題,對《資本論》進行導讀。
  • 構築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 從「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到踐行...
    在長期探索實踐和文明傳承中,中華民族形成了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構建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價值體系,為推動中華民族生生不息、中國社會發展進步提供了強大思想引領和精神支撐。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指出:「中華文明綿延數千年,有其獨特的價值體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基因,根植在中國人內心,潛移默化影響著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
  • 孫正聿:科學認識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
    儘管一百多年來的共產主義運動有高潮有低潮,但它一直不斷發展,並且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展現出光明前景。迄今為止,還沒有任何一種理論能像馬克思主義這樣,鼓舞了這麼多的人、催生了這麼多的國家、如此深刻地影響了人類社會,這充分彰顯了馬克思主義的實踐力量。源於實踐而又指導實踐的馬克思主義,用現實活化了理論,用理論照亮了現實,使得「樸素」的現實變得厚重深沉,使得「灰色」的理論變得熠熠生輝。
  • 世界著名新馬克思主義理論家薩米爾·阿明去世 享年86歲
    我將馬克思主義視為鬥爭的武器,而不只是一種理論。用馬克思那句著名的話來說就是:我們不僅要認識世界,更要改造世界。」這是薩米爾·阿明在《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寫的一段話。據埃及Ahram Online網站8月12日消息,世界著名新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全球化問題專家、埃及經濟學家薩米爾·阿明(Samie Amin)12日在法國巴黎去世,享年8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