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補冬,這些立冬習俗你要了解

2020-12-24 新京報

今日立冬,是冬季的第一個節氣。立冬後,日照時間持續縮短,氣溫隨之逐漸降低,萬物進入休養狀態。立冬時節,民間流行「立冬補冬,補嘴空」,用美食來犒勞忙了一年的自己。一起來看看立冬時節有哪些傳統習俗。

立冬要祭祖賀冬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記載:「立,建始也,冬,終也,萬物收藏也。」 意味著冬季將要開始。古人將立冬節氣分為3個5天,並由此定出三候,分別是一候水始冰,指天氣冷得水已經能結成冰;二候地始凍,指土地也開始凍結;三候雉入大水為蜃,指雉(野雞)一類的大鳥不多見了。

立冬與立春、立夏、立秋合稱四立。與其他節氣略有不同,立冬是人們閒下來享受豐收、休養生息的時節,於是就有了賀冬的傳統。立冬時節,人們一般要舉行祭祖、飲宴、卜歲等儀式來賀冬,並以時令佳品向祖靈祭祀,祈求上天賜予來年風調雨順,平安順遂。

立冬美食不只餃子

在北方的很多地方,立冬有吃餃子的習俗。一般認為,餃子是「交子」的諧音,因此季節交匯、新舊歲交匯之時,常有吃餃子的習俗,此外,北方地區還認為因為水餃外形似耳朵,人們認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凍。

立冬時節,民間還有「立冬補冬,補嘴空」的說法,除了餃子,還有很多人喜歡用高熱量的食物來滋補。例如在福建地區,立冬那天要用狗肉、羊肉、豬排等肉以及中藥材燉肉;在浙江地區,有些地方把立冬稱為「養冬」,立冬這天要殺雞或鴨給家人燉了補身體;在臺灣地區,立冬這一天,當地人喜歡吃羊肉、薑母鴨來進補。

還有些地區,立冬節氣則不只是肉食滋補,比如在廣東潮汕地區就有立冬吃甘蔗的習俗,當地有說法認為「立冬食蔗不會齒痛」,認為立冬日吃甘蔗,既能保護牙齒,又有滋補功效。而在廣東汕頭地區,則流行用蓮子、蘑菇、板慄、蝦仁、紅蘿蔔做成的香飯來迎接立冬節氣。

新京報記者 劉歡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編輯 祝鳳嵐 校對 劉越

相關焦點

  • 迎冬、拜冬、補冬……立冬習俗知多少?
    據《清嘉錄》記載,到了清代,立冬之日,士大夫在家拜賀長輩尊者,還互相出去拜謁。男女老少都要更換新衣,相互作揖行禮,謂之「拜冬」。寫冬:邂逅初冬的詩意立冬不僅拉開了冬天的序幕,也勾起了無數文人墨客的感慨和詩情。
  • 明天立冬,農村俗語:「立冬補冬,補嘴空」,如何補冬呢?
    導讀:明天立冬,農村俗語:「立冬補冬,補嘴空」,如何補冬呢?明天也就是農曆的九月二十二,將會迎來冬天的第一個節氣:立冬,立是立住、到來的寓意,立冬節氣的來臨,預示著天氣將會越來越寒冷。立冬節氣的到來,也是全年最為農閒的季節,過去的時候,立冬節氣一過,農田裡面的就要清閒了許多,閒暇的村民開始去趕大集,購買一些越冬的物品,立冬節氣也是一個補冬的節氣。立冬補冬,補嘴空。
  • 立冬吃什麼傳統食物 立冬節氣補冬各地食物吃啥
    明代詩人王稚登在《立冬》中說立冬時節一天比一天寒意更濃。11月7日是立冬節氣,截至目前,冬季「版圖」已經佔領我國「半壁江山」,進入立冬節氣後,冬天的「地盤」將繼續向長江以南地區擴展,中國天氣網特別推出入冬進程圖和立冬補冬地圖,看看冬天的腳步到哪兒了?你的補冬計劃提上日程了嗎?
  • 2020立冬簡單漂亮的手抄報模板大全 立冬習俗你知道多少,這裡全了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立冬簡單漂亮的手抄報模板大全 立冬習俗你知道多少,這裡全了 立冬這個節氣相信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了吧!這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大家對立冬節氣還是非常重視的,因為這是享受豐收、休養生息的季節,據了解,古時候有些地方會舉行祭祀、飲宴等活動來慶賀立冬   原標題:2020立冬簡單漂亮的手抄報模板大全 立冬習俗你知道多少,這裡全了   立冬這個節氣相信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了吧!
  • 立冬是冬天的第一個節氣,「立冬補冬」的小妙招,快來一起看看吧!
    立冬 《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11月7日7時14分迎來「立冬」節氣。此時節,水始冰,地漸凍,日照短,寒風勁。 「立冬」節氣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它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九個節氣,也是冬季的第一個節氣。
  • 今日立冬|藉以詩興伴歲涼 立冬補冬地圖請收好
    立冬 二十四節氣 2020.11.07 一點禪燈半輪月,今宵寒較昨宵多。 明代詩人王稚登在《立冬》中說,立冬時節一天比一天寒意更濃。
  • 立冬到了,再忙也要記得「喝三樣」,立冬補冬,舒舒服服過冬天
    立冬到了,再忙也要記得「喝三樣」,立冬補冬,讓身體舒舒服服過冬天。大家好,我是鴨米廚房,立冬到了,大家要注意保暖哦!記得好好吃飯鴨,祝大家每天都能吃上熱騰騰的飯菜。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可以右上角點個關注哦,我會堅持更新的,謝謝^_^今年的11月7日是立冬,立冬是二十四節氣之一,與立春、立夏、立秋合稱「四立」,標誌著季節的輪換。我們傳統是以立冬作為冬季的開始,意味著天氣從少雨乾燥的秋季氣候向陰雨寒冷的冬季氣候轉變。
  • 「立冬補冬 補嘴空」 立冬時節全國人民都在吃點啥→
    在我國有句俗話說「立冬補冬,補嘴空」,為了抵禦冬季的嚴寒,民間就有「立冬食補」的習俗。那立冬吃點啥好呢?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民俗專家說,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立冬時節,農事活動已經基本結束、相對清閒了,這時適合做點美食進補。只不過南北方物產不同,具體的飲食也有所不同。
  • 立冬補冬,補喙空
    立冬意味著冬季的開始依靠著大海的滋養與氣候調節泉州的冬天與北國凌風蕭瑟有著迥異之象四季輪轉,陰晴圓缺季節的變化時長影響著人的內心>散步於古城常駐步與樹下查看葉子的青黃交接尋一出清幽小院隱約的陽關穿過彩色欄杆照映在天井中的石獅子上捧一杯熱茶,溫暖心腹,一解寒氣立冬後,萬物活動漸緩且趨向休止
  • 立冬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立冬補冬吃啥?農村老人告訴你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立冬了,自此秋天過去,而冬開始了。相比秋日的乾燥,冬給人帶來的則是寒冷。面對日漸變冷的天氣,人們在生活上也要響應的調整,穿衣要禦寒,飲食也要得當,只有這樣才能有一個好身體。而很多人也有立冬補冬的習慣,那麼,立冬補冬,吃啥呢?
  • 立冬丨倏忽秋又盡,今朝恰立冬
    機電新青年 始終與你一路相伴 立冬,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漢族傳統節日之一人類雖沒有冬眠之說,但中國民間卻有諺語「立冬補冬,補嘴空」的說法,進入「立冬」節氣後,冷空氣活動頻繁,氣溫下降日趨明顯。在寒冷的天氣中,應該多吃一些溫熱補益的食物這樣,不僅能使身體更強壯,還可以起到很好的禦寒作用。
  • 立冬補冬:家的盛宴
    我要吃大蝦毛蟹薑母鴨、豬牛羊肉和象拔~~他也不知道是不是受我刺激了,沒回話。我當然知道北方人在立冬時吃餃子是要「開運」。作為一種飲食文化,各有各人習俗和喜好,也沒什麼可爭吵的。只是,在我們閩南,立冬是個很不一樣的節日。
  • 明日立冬!我國超一半區域進入冬季 這張全國補冬地圖請收好
    明代詩人王稚登在《立冬》中說立冬時節一天比一天寒意更濃。11月7日是立冬節氣,截至目前,冬季「版圖」已經佔領我國「半壁江山」,進入立冬節氣後,冬天的「地盤」將繼續向長江以南地區擴展,中國天氣網特別推出入冬進程圖和立冬補冬地圖,看看冬天的腳步到哪兒了?你的補冬計劃提上日程了嗎?
  • 2020年立冬時間幾月幾號幾點 立冬是哪一天星期幾
    2020年立冬時間幾月幾號幾點 立冬是哪一天星期幾  2020年立冬時間:2020年11月7日7時14分,星期六。  立冬,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漢族傳統節日之一,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開始。冬是終了的意思,有農作物收割後要收藏起來的含意,中國又把立冬作為冬季的開始。
  • 科普|二十四節氣-立冬
    「立冬東北風,冬季好天空」,不知不覺已經來到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九個節氣,立冬。立冬是季節類節氣,與立春、立夏、立秋合稱四立。「立」是建立、開始的意思,故立冬是冬季的第一個節氣,代表著冬季的開始。立冬也是我國民間非常重視的季節節點之一,是享受豐收、休養生息的時節,通過冬季的休養,期待來年生活的興旺如意。立冬習俗每個節氣背後都有很多有意思的習俗,那麼作為我國非常重要的季節節點的立冬又有哪些習俗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俗語:「立冬補冬,補嘴空」,立冬要多吃三白三紅三黑,少食三樣
    但是動物可以冬眠,人沒有皮毛,無法冬眠,並且冬天天氣寒冷,很容易造成身體不適,在中國古代,民間總結出了一套,立冬補冬經驗,所以才有了這句語說「立冬補冬,補嘴空」。但是冬天如何進補呢,你可以注意以下幾點第一:勤烹「三白」這裡三白,只是一個代表,那麼什麼是三白呢?我整理了一下,就是山藥,白蘿蔔,白銀耳,牛奶,豆腐,蓮藕,大白菜為何要多吃這些白色的食物呢?
  • 2020年立冬是幾月幾號幾點具體時間 立冬是什麼意思 什麼習俗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年立冬是幾月幾號幾點具體時間 立冬是什麼意思 什麼習俗 我國古時民間習慣以立冬為冬季的開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立,建始也,又說:冬,終也,萬物收藏也。意思是說秋季作物全部收曬完畢,收藏入庫,動物也已藏起來準備冬眠。
  • 今日立冬美句 立冬的心情說說優美句子合集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今日立冬美句 立冬的心情說說優美句子合集 立冬節氣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即太陽位於黃經225時。在民間有立冬補冬的習俗。立冬後,天氣趨向寒冷,此時宜進補以補充元氣。立冬表示冬季自此開始,今天就是立冬,那麼關於今日立冬美句有哪些呢?
  • 【惜時如玉】今日立冬丨北風潛入悄無蹤,未品秋濃已立冬
    今天就是立冬啦,瑤瑤宣布,我們正式進入冬天的懷抱~~妹紙們快把秋褲穿起來,不要光顧著美麗動人小清新,也要注意禦寒哦~立冬,不僅是收穫祭祀與豐年宴會隆重舉行的時間,也是寒風乍起的季節。以太陽到達黃經225度為準,此時,在北半球,正是「水結冰,地始凍」的孟冬之月,在南方卻是小陽春的天氣。立冬期間,漢族民間以立冬為冬季之始,需進補以度嚴冬的食俗。
  • 各地立冬有哪些有意思的習俗?古代皇帝在這天有哪些奇葩舉動?
    我們都知道,北方人過年有吃餃子的傳統,這個習俗起源於「交子之時」的說法,大年三十這天,是舊年與新年之交,「交」「餃」同音,帶著一份美好的寓意和祈福,便有了年三十吃餃子的老傳統。在立冬這天吃餃子,大有同意,立冬這天是秋季與冬季之交,「交子之時」餃子不能不吃。古時,天津一帶在立冬時節有吃倭瓜餃子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