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冬|藉以詩興伴歲涼 立冬補冬地圖請收好

2020-12-24 騰訊網

立冬

二十四節氣

2020.11.07

一點禪燈半輪月,今宵寒較昨宵多。

明代詩人王稚登在《立冬》中說,立冬時節一天比一天寒意更濃。

今天(11月7日)正是立冬節氣,截至目前,冬季「版圖」已經佔領我國「半壁江山」,進入立冬節氣後,冬天的「地盤」將繼續向長江以南地區擴展,中國天氣網特別推出入冬進程圖和立冬補冬地圖,看看冬天的腳步到哪兒了?你的補冬計劃提上日程了嗎?

冬季版圖已佔半壁 立冬過後入冬進程加速

立冬是冬季的第一個節氣,常年在進入立冬節氣後,我國北方的大部地區會陸續邁入氣象學意義的冬天。

截至11月5日,我國東北地區大部、內蒙古、甘肅、青海、寧夏、陝西北部、山西大部以及河北北部等地都已被冬天攬入了「懷抱」。今年北方省會級城市入冬進程普遍較常年偏早,像是太原10月17日就已經入冬,比常年提早約4天,而北京也在11月3日開啟了入冬的進程。

此外,秋天的前鋒繼續向南推進至華南北部,而福建廈門、廣東廣州、廣西梧州以及海南島一帶,還是一派夏日風光。

立冬時節冷空氣頻繁 霧和霾間歇出沒

據中國天氣網氣象分析師李靚介紹,進入立冬節氣後,影響我國的冷空氣出場更加頻繁,實力強勁,通常可南下影響江南及華南以北地區。冷空氣南下過程中,常常有大風、降溫並伴有雨雪天氣,大範圍的寒潮天氣也容易在這個時節席捲我國。

與此同時,華北、黃淮等地在冷空氣的間歇期易出現霧和霾天氣;而在西南地區由於水汽條件較好,如果早晨氣溫偏低,則會出現大霧天氣。上述兩種天氣都會導致能見度降低,給人們的出行帶來影響。

此外,每年11月份平均有2到3個熱帶氣旋生成,進入立冬節氣後仍有颱風可能影響我國華南地區,當地需保持警惕。

立冬時節 這份可禦寒食物清單請收好

進入立冬節氣,草木凋零,蟄蟲休眠,萬物活動趨向休止,民間也有立冬補冬的習俗。

在我國北方,立冬節氣吃餃子,醫聖張仲景曾發明「祛寒嬌耳湯」,其中嬌耳說的就是餃子,民間諺語有云「立冬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除此之外,在西北地區,進入立冬節氣,大部地區已經是深冬,人們會準備牛羊肉菜餚來豐富餐桌,在寒冷的冬季迅速補充熱量。

而在南方,立冬時人們會吃些熱量較高的食物進補,在華南一帶,廣東、臺灣等地一般會「打邊爐」,江浙一帶進補的食材則是以雞鴨魚肉為主,如薑母鴨、糖醋魚等。

看了以上禦寒食物清單,你的補冬計劃是不是已經提上日程了呢?約上幾個小夥伴補起來吧!

月上忽看梅影出,風高時送雁聲過。

——(宋)陸遊

若暮秋和初冬是一個盛大舞會

那溝通於萬物之間的風

便是站在靈動旋律中的指揮家

她把手一揮

草木便開始扭動身軀

銀杏過後是梧桐

從天而降的紛紛落葉

就似她飄逸的頭髮

陽光穿透了葉的臉頰

如漫天繁星

在枝頭搖擺閃耀

歲月變幻無聲無息

秋向冬緩緩遞上了交接棒

時光踏過的地方

到處都是五彩的簾幕

到處都是深情又厚重的故事

今日7時14分

我們迎來冬天的第一個節氣

立冬

暮雲重疊碧

遠樹淺深紅

立冬有三候

一候水始冰

氣溫下降到一定時候

水面便開始逐漸凝結

河面變得越來越純淨安寧

二候地始凍

薄薄的一層霜

時隱時現地出現在

溼潤的土地上

三候雉入大水為蜃

冬天一到

野雞蟄伏了

而蜃類會大量繁殖

古人不禁幻想:

野雞到了冬天

是不是都變成了蜃?

回望白雲生翠巘,歸來紅葉滿徵衣。

——(宋)蘇軾《祭常山回小獵》節選

不必感嘆道阻且長

努力向前

定有峰迴路轉的一天

到了那時

沿途所遇,皆為美景佳餚

十裡湖光載酒遊,青簾低映白蘋洲。

——(清)納蘭性德《浣溪沙》節選

初冬的凌冽

讓世界變得更加清遠、曠達

前行的路上難免有波瀾

別讓簾幕擋住了你面前的靈秀山川

自把孤樽擘蟹斟,荻花洲渚月平林。

——(宋)蕭立之《第四橋》節選

秋冬之交

月色灑薄霜

多跟自己對對話

才能體悟自然人生的美好

立冬時節

要注意足部的保暖

可以睡前用熱水泡腳

在飲食上要「溫補」

多吃牛羊肉、烏雞、帶魚、

鯽魚、鱸魚等溫性食物

忌生冷、肥甘油膩食物

在起居方面,早臥晚起

保證充足睡眠更健康

適當鍛鍊好處多

建議選擇慢跑、爬樓梯、

太極拳等運動

不宜汗多

及時補水

在精神調養上

要做到控制情志活動

避免煩憂

儘量保持愉悅的心情

攬衣起長歌

明月皎如玉

用以詩興對冬涼

明月雋永可望

長歌一曲後

便可安然入夢鄉

帽為迎霜戴

爐因試火開

寒來暑往

自然的循環

本身就昭示著生命的力量

要順應時節變化

體悟出自身成長的道理

十月小春梅蕊綻

紅爐畫閣新裝遍

季節與季節之間的交匯

美在漸漸攜手,慢慢過渡

雪花裝點的浪漫冬日便在前方

不變的四季輪迴中

所有的美好

都在堅定前行中

慢慢點亮

中國天氣網、新華社新媒體中心、

新華社音視頻部、科普中國

聯合出品

-End

本文版權歸中國天氣網所有 轉載請註明來源

看都看了

給個星標呀~

(づ ̄ 3 ̄)づ

相關焦點

  • 立冬吃什麼傳統食物 立冬節氣補冬各地食物吃啥
    明代詩人王稚登在《立冬》中說立冬時節一天比一天寒意更濃。11月7日是立冬節氣,截至目前,冬季「版圖」已經佔領我國「半壁江山」,進入立冬節氣後,冬天的「地盤」將繼續向長江以南地區擴展,中國天氣網特別推出入冬進程圖和立冬補冬地圖,看看冬天的腳步到哪兒了?你的補冬計劃提上日程了嗎?
  • 明日立冬!我國超一半區域進入冬季 這張全國補冬地圖請收好
    明代詩人王稚登在《立冬》中說立冬時節一天比一天寒意更濃。11月7日是立冬節氣,截至目前,冬季「版圖」已經佔領我國「半壁江山」,進入立冬節氣後,冬天的「地盤」將繼續向長江以南地區擴展,中國天氣網特別推出入冬進程圖和立冬補冬地圖,看看冬天的腳步到哪兒了?你的補冬計劃提上日程了嗎?
  • 立冬補冬,這些立冬習俗你要了解
    今日立冬,是冬季的第一個節氣。立冬後,日照時間持續縮短,氣溫隨之逐漸降低,萬物進入休養狀態。立冬時節,民間流行「立冬補冬,補嘴空」,用美食來犒勞忙了一年的自己。一起來看看立冬時節有哪些傳統習俗。立冬與立春、立夏、立秋合稱四立。與其他節氣略有不同,立冬是人們閒下來享受豐收、休養生息的時節,於是就有了賀冬的傳統。立冬時節,人們一般要舉行祭祖、飲宴、卜歲等儀式來賀冬,並以時令佳品向祖靈祭祀,祈求上天賜予來年風調雨順,平安順遂。
  • 明天立冬,農村俗語:「立冬補冬,補嘴空」,如何補冬呢?
    導讀:明天立冬,農村俗語:「立冬補冬,補嘴空」,如何補冬呢?明天也就是農曆的九月二十二,將會迎來冬天的第一個節氣:立冬,立是立住、到來的寓意,立冬節氣的來臨,預示著天氣將會越來越寒冷。立冬節氣的到來,也是全年最為農閒的季節,過去的時候,立冬節氣一過,農田裡面的就要清閒了許多,閒暇的村民開始去趕大集,購買一些越冬的物品,立冬節氣也是一個補冬的節氣。立冬補冬,補嘴空。
  • 今日立冬美句 立冬的心情說說優美句子合集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今日立冬美句 立冬的心情說說優美句子合集 立冬節氣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即太陽位於黃經225時。在民間有立冬補冬的習俗。立冬後,天氣趨向寒冷,此時宜進補以補充元氣。立冬表示冬季自此開始,今天就是立冬,那麼關於今日立冬美句有哪些呢?
  • 立冬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立冬補冬吃啥?農村老人告訴你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立冬了,自此秋天過去,而冬開始了。相比秋日的乾燥,冬給人帶來的則是寒冷。面對日漸變冷的天氣,人們在生活上也要響應的調整,穿衣要禦寒,飲食也要得當,只有這樣才能有一個好身體。而很多人也有立冬補冬的習慣,那麼,立冬補冬,吃啥呢?
  • 立冬補冬,補喙空
    立冬意味著冬季的開始依靠著大海的滋養與氣候調節泉州的冬天與北國凌風蕭瑟有著迥異之象四季輪轉,陰晴圓缺季節的變化時長影響著人的內心>散步於古城常駐步與樹下查看葉子的青黃交接尋一出清幽小院隱約的陽關穿過彩色欄杆照映在天井中的石獅子上捧一杯熱茶,溫暖心腹,一解寒氣立冬後,萬物活動漸緩且趨向休止
  • 立冬是冬天的第一個節氣,「立冬補冬」的小妙招,快來一起看看吧!
    立冬 《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11月7日7時14分迎來「立冬」節氣。此時節,水始冰,地漸凍,日照短,寒風勁。 「立冬」節氣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它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九個節氣,也是冬季的第一個節氣。
  • 今日立冬!看濟南,西風漸作北風呼,還借自家小火爐
    寒爐、美酒是李白在立冬時節的最佳配置。宋·陸遊 《立冬日作》室小才容膝,牆低僅及肩。方過授衣月,又遇始裘天。寸積篝爐炭,銖稱布被綿。平生師陋巷,隨處一欣然。雖處陋巷,但心之安然,放翁兄最讓人佩服的便是這種豁達心情了。宋·紫金霜《立冬》落水荷塘滿眼枯,西風漸作北風呼。黃楊倔強尤一色,白樺優柔以半疏。
  • 迎冬、拜冬、補冬……立冬習俗知多少?
    清代石濤《雪景山水圖》局部在古代,立冬和立春、立夏、立秋合稱「四立」,是十分重要的節日。據《禮記·月令》記載:「立冬之日,天子親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於北郊。」回來之後,皇帝還會賞賜群臣冬衣,並撫恤孤寡,以安社稷。在民間,百姓也習慣在此時備好冬衣,以防禦接下來的冬寒。
  • 今日立冬 | 倏忽秋又盡,今朝恰立冬
    原標題:今日立冬 | 倏忽秋又盡,今朝恰立冬今日7時14分我們迎來了立冬節氣朔風漸起,草木凋零深秋的濃鬱還未消盡冬,已翩翩而至立冬有三候一候水始冰水面開始逐漸凝結山青水色的倒影立冬與立春、立夏、立秋合稱「四立」在古代是個重要的節日有「迎冬」「補冬」習俗明清時期,進入農曆十月京城裡家家戶戶必「添火」溫有了,還要解決飽
  • 「立冬補冬 補嘴空」 立冬時節全國人民都在吃點啥→
    在我國有句俗話說「立冬補冬,補嘴空」,為了抵禦冬季的嚴寒,民間就有「立冬食補」的習俗。那立冬吃點啥好呢?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民俗專家說,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立冬時節,農事活動已經基本結束、相對清閒了,這時適合做點美食進補。只不過南北方物產不同,具體的飲食也有所不同。
  • 立冬到了,再忙也要記得「喝三樣」,立冬補冬,舒舒服服過冬天
    立冬到了,再忙也要記得「喝三樣」,立冬補冬,讓身體舒舒服服過冬天。大家好,我是鴨米廚房,立冬到了,大家要注意保暖哦!記得好好吃飯鴨,祝大家每天都能吃上熱騰騰的飯菜。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可以右上角點個關注哦,我會堅持更新的,謝謝^_^今年的11月7日是立冬,立冬是二十四節氣之一,與立春、立夏、立秋合稱「四立」,標誌著季節的輪換。我們傳統是以立冬作為冬季的開始,意味著天氣從少雨乾燥的秋季氣候向陰雨寒冷的冬季氣候轉變。
  • 立冬古詩詞立冬佳句 描寫立冬的詩詞優美句子 關於立冬的諺語
    今年的立冬就要來了,你準備好看雪了嗎?立冬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中國傳統節日,冬表示時序終了,立冬表示已進入寒冷季節,萬物皆收藏,立冬三候,水始冰,地始凍,雉入大水為蜃,很形象地描述節氣特點。而中國古代的詩人都是體察入微的,很多詩人都寫過關於立冬的詩,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甄選解讀的十首立冬古詩,希望大家喜歡。
  • 【潤笙學堂】今日立冬:北風潛入悄無聲,未品濃秋已立冬
    立冬「補冬」,家家戶戶要熬製草根湯,將山白芷根、鹽膚木根、山蒼子根、地稔根等剁成片,下鍋熬煮出濃濃的草根湯後,撈去根塊,再加入雞、鴨、兔肉或豬蹄、豬肚等熬製。草根品種眾多,配方也多種多樣,但都躲不開補腎、健胃、強腰膝的功能。
  • 立冬丨倏忽秋又盡,今朝恰立冬
    中國的傳統是以「立冬」作為冬季的開始,「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冬季是享受豐收、休養生息的季節,立冬在古代民間是「四時八節」之一,在古代我國一些地方會在立冬舉行祭祀、飲宴等活動,作為重要的節日來慶賀。
  • 【惜時如玉】今日立冬丨北風潛入悄無蹤,未品秋濃已立冬
    今天就是立冬啦,瑤瑤宣布,我們正式進入冬天的懷抱~~妹紙們快把秋褲穿起來,不要光顧著美麗動人小清新,也要注意禦寒哦~立冬,不僅是收穫祭祀與豐年宴會隆重舉行的時間,也是寒風乍起的季節。以太陽到達黃經225度為準,此時,在北半球,正是「水結冰,地始凍」的孟冬之月,在南方卻是小陽春的天氣。立冬期間,漢族民間以立冬為冬季之始,需進補以度嚴冬的食俗。
  • 立冬補冬:家的盛宴
    昨天同北方的朋友說到立冬,他說立冬了,該吃餃子了。我嘲笑他:你們北方人好無聊,過啥節都是餃子;除了餃子還是餃子。他回我:怎麼說話的,那你們還不天天吃大米呢,無不無聊!我說,今天可是立冬啊!我當然知道北方人在立冬時吃餃子是要「開運」。作為一種飲食文化,各有各人習俗和喜好,也沒什麼可爭吵的。只是,在我們閩南,立冬是個很不一樣的節日。我們閩南語有句俗語,叫「立冬補冬補嘴空」。
  • 俗語:「立冬補冬,補嘴空」,立冬要多吃三白三紅三黑,少食三樣
    明天就是立冬,立冬是中國古代二十四節氣中非常重要的一天,也是古代社會較為重視個「四時八節」之一,在農村一些地方,還保留著這天舉行一些祭祀活動或者廟會。立冬我們不能僅僅當它是一個節氣,更應該把它看做是一個節日。
  • 今日立冬|葉半青黃,萬物收藏
    北風潛入悄無聲未品濃秋已立冬今日1時24分,我們迎來立冬節氣。 朔風漸起,草木凋零。 深秋的濃鬱還未消盡,冬,已翩翩而至。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lunar calendar divides the year into 24 solar ter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