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話都說不利索的王子 最終當上了大英帝國的國王

2021-01-10 漢周讀書

1925年,喬治五世的二兒子艾伯特,被父王要求在倫敦溫布利的大英帝國展覽會上致閉幕詞。

相比於大兒子大衛——日後「不愛江山愛美人」的溫莎公爵,國王更喜歡艾伯特。可是,艾伯特有個毛病令他無法忍受,他的英文口語能力實在太差,完全無法做到像一個領導人那樣激情澎湃地發表演講。

這其實也怪不得艾伯特,畢竟,他自幼就患有嚴重的口吃。

展覽會現場,全場內外都在靜靜等待著艾伯特的初次亮相,然而,廣播裡傳出的卻是艾伯特令人難堪的吐詞:

「I…have…,the…king…king…」

時間到了1934年,艾伯特的口語依舊沒有改善,妻子伊麗薩白也急著幫助丈夫進行糾正,看著丈夫被各種無能的「專家」捉弄,她找到了語言治療師萊昂納爾·羅格醫生為丈夫糾正口語。

羅格醫生要求王子直呼其名萊昂納爾,並且稱呼艾伯特為博迪,以緩和緊張的氣氛。

對話的開始,羅格醫生的問題似乎和口吃無關:「請問你最初的記憶是什麼?」

「我不想談論私人問題,別惹我!」

在艾伯特突然暴怒背後,羅格醫生明白,艾伯特一定有深深的創痛,而這才是導致嚴重口吃的關鍵。於是羅格醫生更加小心,他溫和的話語令艾伯特漸漸平靜了下來。

羅格醫生

「您能改變我麼?」

「當然。」羅格醫生的回答從容而有信心。

羅格醫生讓艾伯特念一段話。艾伯特捧起書,可就是念不出聲。正想扔書的時候,羅格醫生堅持讓艾伯特戴上耳機,準備錄音。

耳機裡傳來的是交響樂!是莫扎特的《費加羅的婚禮》序曲!那震撼人心的音樂!艾伯特拿起書來,嘴唇終於動起來。可是沒念幾句,艾伯特就摘下了耳機:完全沒用…完全沒用……

1934年聖誕臨近,父王要艾伯特對全國進行廣播演講。艾伯特愁雲慘霧,自己不可能念得了這個。

但王儲不愛玩江山愛美人,希特勒震懾了半個歐洲,另一半在蘇聯的掌控之下,因此父王渴望:國家、王室都要靠你來支持,趁我還在,你必須做好!

可艾伯特念不出聲,父王大失所望。

艾伯特明白,自己必須要練習好達到演講水平的口語,而留給他的時間卻越來越少……

沮喪而又焦慮的心情充斥了艾伯特的大腦,然而忽然間,他一下想起那天離開時羅格醫生堅持讓自己帶回的錄音唱片。貝多芬激越的音樂中,傳來一個男人堅毅流暢的聲音:「生存還是毀滅?這是個問題。當思想放鬆,放開胸懷,我們的行動就會變得更為靈敏,讓我們更為勇敢!」

這是自己的聲音麼?! 他有些欣喜。

艾伯特心甘情願重回診所,從強化口語訓練著手,系統解決口吃問題。

加強呼吸鍛鍊、放鬆嘴部肌肉、加強舌頭力量、練習說各種繞口令……口語訓練進步很快,可心理障礙依然。

「我只收一先令就夠了」

「別他媽的提先令!」艾伯特幾乎是在吼叫。

羅格醫生暗暗吃驚,艾伯特的內心有多壓抑!

來,加強訓練,發聲——感覺——跳躍——放鬆——發聲——甩頭——吸氣——呼氣——傾聽——就地來回滾動……

訓練有了效果,聖誕到了,演講雖然不完美,但進步驚人。

時至1936年喬治五世病入膏肓,哥哥大衛被召回王宮。

不久國王過世,大衛繼承王位。可大衛只想和辛普森夫人結婚,全不在乎當不當什麼國王。而對於王位,艾伯特也有自己的顧慮,甚至特意去找羅格醫生傾訴:自己想當國王,卻又厭惡國王的生活,不自信又討厭王室糾葛,內心充滿矛盾和苦惱。

羅格醫生明白,雖然艾伯特傾訴時臉紅脖子粗,亢奮地大吼大叫,卻有擔當國王的稟賦,他能說,只是不懂該怎麼說,因此現在需要的是更加專業化的練習,以及精神上的支持。

「你要相信我,你一定能夠邁出去的。」

終於,在現實和需要中,大衛放棄了王位。弟弟艾伯特·弗雷德裡克·阿瑟·喬治·溫莎繼承王位,成為「喬治六世」。

新任國王和妻子來見羅格醫生,就像來到溫馨的家。國王傾談抱負和責任,還有自己要作聖誕演講!

羅格醫生告訴國王不需要緊張任何東西。

「你是個非常棒的國王,你要面對下個臺階。」

接下來,又到了常規操作——練習演講的環節了,喬治六世又緊張起來。羅格醫生告訴國王,自己也常常演講並受歡迎,因為在世界捲入殘酷的戰爭之際,「那些窮困潦倒的人需要精神力量去幫助他們,給予他們有力量的聲音。而你能做的比我更多。」

可是喬治六世依然不自信,認為自己的口語問題會讓民眾失望。

「克服它,相信我。」

還在內心搏鬥的國王突然看見羅格醫生若無其事地坐在象徵王權的椅子上,堅決要羅格醫生離座。

「不就一張椅子麼?才不管那麼多……」

不,喬治六世脹紅了臉滔滔不絕起來,這是記載著歷史的椅子!

「我為什麼要聽你的?」

「因為我是國王!我有這權利!」

羅格醫生不但沒有聽國王的話,反而站起來,接上話茬:「這麼多天的練習下來了,誰都能看出你的強大毅力,而且是個勇敢的人。我知道。你是個好國王。」

從那一天之後,國王的口語問題消失殆盡。

時間到了1939年9月3日,德軍衝破防線進攻波蘭。英法被迫向德國宣戰。喬治六世決定向國民發表演講,向德國宣戰。

「加油!」新任海軍大臣邱吉爾鼓勵國王。「我相信你!」妻子深情吻國王。

播音室裡只有了喬治六世和羅格醫生。

羅格醫生一個會心的眼神,讓喬治六世充滿信心。

忘記一切!集中精力!燈亮了。國王終於發出了聲音!

「……在這個重要的時刻,在我們的歷史裡,我向每個家庭傳達我的思想……大家團結一致……我們 被迫捲入衝突,我們必須保護自己保護國家,如果你願意,請拿出你的力量,我們必須堅強起來,抵抗敵人……」

全國上下、城市鄉鎮、貴族平民、男女老少,都在傾聽喬治六世的聲音。

國王越念越順,越念越激動。

「任務很艱巨,也許前方一片黑暗……我們只能 做我們認為對的,並向神喊出我們的呼聲。如果大家都飽含信心,並能取得援助,我們就會勝利!」

他終於做到了。

播音室門開了,大家為國王鼓掌。

喬治六世面向羅格醫生:「謝謝你,羅格,我的朋友。」他攜妻子和一雙女兒走到陽臺上,向民眾致意。

國王得到了臣民們熱烈的擁戴。

沒跌宕起伏的劇情,不過是一個很簡單的故事:一個人與自己的弱點頑強鬥爭。

故事最打動人的地方,不在於喬治六世最終成功發表了演講,而是他背後所付出的那些艱辛與努力,不斷地進行練習。

相關焦點

  • 口吃的王子陛下,因為醫生的不懈努力,最終成為了全民愛戴的國王
    在1925年大英帝國展覽會的閉幕式上,英王喬治五世要求自己的二王子艾伯特發表閉幕詞,不過從小就患有嚴重口吃的艾伯特王子初次亮相就發出了令人難堪的聲音:I.....have......have.......
  • 羅建波:大英帝國對外擴張的邏輯與「藝術」
    即便是在帝國體系崩潰已數十年後的今天,大英國協體系還鬆散地存在,每兩年搞一次大英國協首腦會議,每四年搞一次大英國協運動會,大家似乎感情還挺好。大英帝國的對外殖民和幹涉內在「邏輯」是什麼?1876年是大英帝國最為輝煌的一年。那一年,維多利亞宣布自己不只是大不列顛和愛爾蘭聯合王國的國王,也是印度女皇。
  •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榮耀-大英帝國的榮耀
    偉大的大英帝國因為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曾經稱霸全球稱為 日不落帝國為什麼?因為極為重視科學家科學家在大英帝國的地位高於帝王他的墓地位於威斯敏斯特教堂正面大廳的中央,墓地上方聳立著一尊牛頓的雕像,旁邊還有一個巨大的地球造型以紀念他在科學上的功績。 他的墓地位於威斯敏斯特教堂正面大廳的中央,墓地上方聳立著一尊牛頓的雕像,旁邊還有一個巨大的地球造型以紀念他在科學上的功績。自然和自然的法則隱藏在黑暗之中。
  • 「大英帝國」的紅衣軍
    這支「龍蝦兵」曾威震四方,制霸天下,徵戰殺伐的鐵蹄踏遍大半個世界,地球上四分之一的土地曾淪為大英帝國的殖民地,在英王統治下的土地,永遠都會有太陽升起,因此奪得「日不落」帝國的威名。從此,英語裡多了一個短語「細細的紅線」(thin red line),指的就是英國軍人面對驚濤駭浪也巋然不動的大無畏精神。從17世紀中期到19世紀,絕大部分英國士兵(陸軍步兵、海軍陸戰隊。但炮兵、來復槍兵和輕騎兵除外),都身著顏色深淺不同的紅衣。通過大量的視覺作品(油畫、影視),紅軍服可以說是英國軍隊和大英帝國一個強有力的文化符號。
  • 黎智英號召亂港分子向「大英帝國」學習,黃絲演員之女逃回香港後...
    「叛國亂港四人幫」之首,壹傳媒老闆黎智英,日前在其開設的「毒果報」上,以講述疫情下的香港為賣點,號召亂港分子在9月份立法會選舉中奪取香港立法權,以英國人為榜樣「自救自強」。最後竟然以邱吉爾的一段話來對黃絲們進行「勉勵」:「吾等須莊敬自強。千秋萬代之後,大英帝國及其聯邦倘能苟存於世,後人將稱『此為其最輝煌之時刻』。」
  • 二戰前的大英帝國:實力衰退嚴重,霸主地位搖搖欲墜
    文/寂寞的紅酒英國是世界近代史上的一個強盛帝國,曾稱霸世界二百多年。鼎盛時期的英國控制了全球四分之一的土地和人口,可以說在世界上橫著走,根本沒人敢惹他,凡是和他叫板的基本都被他收拾了。俄國、德國、法國乃至美國、日本和義大利,都曾吃過英國的虧。不過二戰前,英國的實力嚴重衰退,其霸主地位已經搖搖欲墜。實際上,早在一戰前,英國就已經出現了衰落的跡象。確切的說,英國走下坡路是從19世紀末開始的,其標誌性事件就是第二次布爾戰爭(1899年10月11日至1902年5月31日)。
  • 乾隆給英國國王寫了道聖旨,如今珍藏在大英博物館,內容讓人想笑
    乾隆給英國國王寫了道聖旨,如今珍藏在大英博物館,內容讓人想笑 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一個文明沒有出現過斷層的國家,如此悠久的歷史背景下,古代中國的國力毫不誇張的說可以稱之為世界上的佼佼者。
  • 歷史上鄂圖曼帝國王子想要繼承王位有多殘酷?
    如果真的有投胎轉世,還能選擇的話,相信很多人都會擠破頭的選擇生在帝王之家,雖然不管古今中外都有許多的王子們為了王位同室操戈的,但大多數失敗後也能性命無憂,錦衣玉食一輩子。可是鄂圖曼帝國就不一樣,想要繼承國王之位,王子之間要互相殘殺,甚至有的還會弒父,相互之間沒有絲毫的親情可言,整個過程形同養蠱,非常的殘酷。
  • 亞述是歷史上最血腥的帝國嗎?
    我把男孩和女孩都投入火焰,我焚毀了他們的城市。」這是兩千八百年前,亞述王阿舒爾納西爾帕二世(Ashurnasirpal II)在徵服了幼發拉底河上遊的阿拉米人,遭遇抗爭進行鎮壓後,得意洋洋立碑紀念。亞述,美索不達米亞歷史上最強悍與雄壯的帝國。以色利人憎恨又驚恐地稱那裡為獅子的巢穴,是流著血的罪惡之地。
  • 《世界之戰》:火星人入侵大英帝國
    假如以為這是一個外星人入侵地球題材的科幻劇,抱著看《獨立日》的心態和期待來看,那這個BBC版的《世界之戰》肯定是個渣;但假如你熟悉和喜愛BBC劇集的慣常套路,並且對《世界之戰》這個IP的來龍去脈有所了解,抱著一個看「歷史科幻劇」的心態看,那可以說是別有一番趣味。這裡面既滲透著大英帝國在一戰之前的戰爭恐慌,又有英國人難得一見的對殖民主義的反思,僅此兩點足以讓這個劇可圈可點。
  • BBC述評: 「偷走王子的女人」 會比「偷走國王的女人」更厲害嗎?
    當時,人們指責辛普森幾乎摧毀了英國王室和大英帝國。塞巴表示,在1930年代人們對離婚女子感到恐懼,但當今時代已經不同了。因為那時人們擔心,這將可能預示一個人人都將離婚的可怕社會。曾寫過《辛普森夫人不為人知的苦衷》一書的傳記作者維克爾斯(Hugo Vickers)說:女王曾說過:「一生中有兩個人給我造成最大的問題,一個是希特勒,另一個是辛普森。」
  • 大英博物館裡為什麼收藏的不是英國文物?
    大英帝國曾經是無可爭議的海洋霸主,以世界第一強國的姿態主導國際事務長達一個世紀之久。其版圖覆蓋了地球上四分之一的土地,領土遍及七大洲、四大洋,有「英國的太陽永遠不會落下」的說法。一路上見證了大英帝國崛起、興盛直到衰落的,不是大英女王,也不是名人傳記,而是大英博物館數百年來的館藏。
  • 大英帝國溫莎王朝興衰:喬治六世接位,戰後大英日落(連載五篇之三)
    他曾在1918年與澳洲名流席拉(Sheila Loughborough)交往,席拉是有夫之婦,國王喬治五世為了讓兒子離開這名女子,提出了要封伯蒂為約克公爵,誘使兩人分手。 1923年,穿上白紗的伊莉莎白·鮑斯-萊昂,後來成為著名的伊莉莎白王太后。
  • 大英帝國在中世紀迎來了轉機——「諾曼徵服」事件產生的多重影響
    直到諾曼公爵威廉對英國本島的全面徵服並進行一系列改革後,大英帝國才在中世紀重新迎來了轉機。 威廉一世與諾曼徵服 威廉一世七歲時就繼任了諾曼公爵的爵位,並在法王亨利一世的支持下多次粉碎了境內的叛變和敵對勢力的入侵。
  • 這不是一個「演講」,是「合力而成」的一個勝利
    》先講了一個好故事。影片說的是怎麼把一個結巴改造好,能在關鍵時刻不讓他掉鏈子。當然這結巴不是平常人。要平常人你愛結巴不結巴影響不了大局礙不了大事的,這個人恰恰是國王。而且這國王的國家正處於生死存亡的關頭,國家說滅就可能讓人滅了,你當老大的連話都整不利索那咱老百姓乾脆扯呼吧。
  • 坑貨大英帝國是怎麼崛起的
    我標題裡說大英帝國是個「坑貨」,肯定很多人不服了,怎麼能這樣說人家呢?相信博主,你了解了英國人,你就會發現說他們「坑」一點也沒冤枉他們。如果說英國在崛起前有什麼特質能一眼看出這貨將來會牛逼,那就是這貨是個狠角色,而且明顯的「底線欠費」,而且長期不充值。
  • 人類歷史上那些盛極一時的世界帝國,最終哪些共同因素導致其衰落
    第一個因素是徵伐無度,自恃強大,以一國之力長期與其它強國聯盟進行對抗戰爭,最終耗空了帝國的根基。這方面的典型例子有兩個,一個是拿破崙建立的法蘭西帝一帝國與歐洲反法同盟的戰爭;另一個就是冷戰時期的「紅色帝國」蘇聯,為了達到打垮美國、稱霸全球的目的,幾乎得罪了地球上的所有強國,把自己推到了它們的對立面,最終國力不支,頹然倒下。
  • 《國王的演講》:I have a voice!
    父親的種種做法讓伯蒂沒有獲得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而即使長大之後,老國王還是想用強硬的方式使得伯蒂改掉口吃的問題。雖然喬治五世在去世前說的最後一句話是「伯蒂比他的兄弟都要勇敢」,但來自童年的陰影卻一直糾纏著他,直到他被推上國王的寶座。
  • 大英博物館:到底是大英帝國的光榮還是恥辱,看看藏品就知道了
    它記錄了全球幾乎全部人類文化從開始到現在的歷史文物,這是世界上第一個國家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成立於1753年(我國大清最強大的盛世,乾隆年間),在隨後的250年中,它的瘋狂擴張很大程度上是英國殖民擴張的結果,你所知的所有有點歷史的國家,基本都有國寶收藏在這間博物館之中。
  • 英皇室愛潛水丨凱特王妃夫「潛」婦隨緊跟老公學潛水丨威廉王子竟是大英潛水協會主席
    而後在關於蜜月之地的選擇上,威廉王子表示很想到澳大利亞大保礁潛水,雖然最終的蜜月之地選擇了塞席爾島,威廉王子也同樣是考慮到要到此潛水的緣故。而這期間,凱特王妃都還沒考潛水牌照,無法陪伴君側。而這次學習潛水課程則更多是受到了丈夫威廉王子的影響。潛水一直是最受英國皇室青睞的休閒運動,在爺爺和父親之後,威廉王子早於去年5月份「子承父業」,作為皇室第三代成員加入了英國潛水組織BSAC(British Sub-Aqua Club),這也算的上是一個世襲的頭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