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月27,正值農曆除夕,一艘稱之為太平輪的航船行駛在海上,目的地是海峽對岸。船上的人們在慶祝傳統佳節,絲毫不知道災難正悄悄降臨。
不久,巨輪觸到了暗礁,很快沉沒。據不完全統治,大概有一千多人葬身海底,倖存者僅有四十幾人。一張張鮮活面孔隨著巨輪的沉沒,永遠定格在他們最好的年華裡,沉睡到冰冷的海水裡。
事件更給倖存者帶來了不可磨滅的傷痕。那些恐怖瞬間,悲慘畫面,成了他們餘生揮之不去的夢魘。親人的離去、無力地求助、倖免於難的心悸。
這種種痛苦,令倖存者情願記憶如巨輪一樣沉沒到大海深處。
所以,關於太平輪的故事一直很少被提及,鮮少有人知之詳情。直到輪船沉沒65年後,以此為背景創作的故事被導演吳宇森搬上大屏幕,人們才隱約知曉曾經的事件。
電影《太平輪》共有上、下兩部,直接看第二部也可以。據聽說因為第一部的低口碑,所以第二部請來了徐克導演親自操刀剪輯。第二部有大量閃回,基本上串起了完整的故事情節。
影片選擇了幾組人物,通過講述他們的人生來刻畫時代下的眾生相,闡述了關於愛情、活著、等待、忠貞、誠信、人性等主題,以及個體在時代下起伏激蕩的命運。
作家餘華在小說《活著》中說,「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所活著」。
對於護士於真來說,她活著的目的就是為了找到參軍入伍的戀人陽天虎,聽說對方所在部隊去了上海,她就來了上海。為了維持生活也為了方便打聽天虎的下落,她去當義工救治傷員。後來又聽說對方的連隊撤退去了TW,她開始攢錢準備買船票。
為了攢到足夠的錢,於真委身於不同的男人。但船票價格每天都以驚人的速度上漲。於真痛苦地說,「也許我永遠也湊不夠一張船票錢」。
於真的好姐妹心疼她不顧一切的樣子,小心翼翼地勸於真,「就算你找到他又如何,你已經不是之前的你了」。於真回了一句,「那又怎樣,只要我還活著」。
是的,只要還活著。活著就是希望,就有轉機,就有一切可能性。世間最大的問題不就是先活下來嗎?
於真是一名再普通不過,掙扎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女子,她無法通過得到一份被世人認可的職業去掙錢,她食不裹腹,連溫飽都無法解決,要靠在醫院救護傷員來換得免費三餐。
但為了找到戀人,於真的韌性被激發,默默忍受羞恥,徒勞地一分一釐地攢著路費。
於真身上有著典型的普通人物抗爭命運的影子。
後來好姐妹給了她一張免費船票,終於有登上太平輪的機會。於真欣喜地跑出門外。卻不知道,在她前腳剛跨出病房門口,某一張病床上包紮的嚴嚴實實的傷員咽了氣。傷員的士兵服上印著於真刻骨銘心的編號。
這跨出的一腳,是生與死的距離,是海峽與內陸的距離。這最遠的距離就是他在她的身邊,她卻沒有發現。
好像愛你的人一直在,你卻視若無睹。
他們相識在一場舞會,彼時他是年輕帥氣的高級軍官,她是貌美的上海富家小姐。他們傾情一舞結下姻緣。這個橋段像極了當年的張少帥與趙四小姐的故事。
但是幸福如此短暫易碎,歌舞昇平也只是華麗一瞬。軍官雷義方要奔赴戰場,前路困難重重,危機四伏。雷義方知道此次兇多吉少,無法再兼顧家眷,於是說服妻子周蘊芬去海峽對面。
他們明知此行一別,再相見不知何年何月,但仍願意相信未來可期。只有這樣的信念,才能讓人在戰火紛飛的年代堅持下來。
果然,從此天隔一方,杳無音訊。她帶著身孕開始了漫長的等待。等待他承諾的大業完成後,就與她相守不離的諾言。
如同紅塵男女的等待。等待著一個不可能的人、等待著一個沒結果的故事、等待著虛無縹緲的未來。
時代之下,風雨已來,大廈將傾,個體的命運由不得自己。哪怕她是出生名門的小姐,他是權傾一時的將領,他們亦無法按意願生活;巨輪輾過,沒有人能夠獨善其身,身處事外。
他們想要的普通生活是如此難以企及。
最終,他戰死沙場,把未盡的愛留在了筆記本裡。她基隆的房子在風雨中飄搖欲墜,她在悽風苦雨中生下孩子。
生命的延續即是愛的延續。
這場等待也被賦予了新的意義:陪伴孩童,等待孩童的長大。
嚴澤坤是醫生,有一位青梅竹馬的戀人志村雅子,倆人私定終身。後來雅子回國,這一回就再無歸日。
雅子寄給澤坤的信件都被澤坤母親攔截。雅子的情意再未得到回應。
鴻燕紛紛情,鴻燕傳真情。只是到了終點,被人為折了翅。
最後,雅子向著戀人的方向,遙望大海,在殘陽如血中,走向大海深處。帶著她的情感與忠貞,長眠海底。
而澤坤家裡,被審查的父親與兄長、思想開明意欲參加革命的弟弟、艱難支撐家庭的嫂子、年邁固執的母親。澤坤要面對這些狀況,他將如何自處?
他內心沉重如海,帶著對雅子的愛與思念,擔當起一家之主的角色,做了家裡的頂梁柱。
澤坤每次回家,都是習慣性地先查看信箱,即使一直沒有雅子的音訊,他仍堅守著對雅子感情的忠貞。他拒絕了母親為他安排的婚姻故事,用沉默對抗著母親保守的婚戀觀。
在他最後一次登上太平輪不久,這艘巨輪就因意外結束使命。澤坤在救助了多人之後,終因體力不支無力再浮起。
此刻影片閃回至雅子走向海水深處的場景,畫面悽豔如血,如泣如訴。
他們在不同的時空,命運殊途同歸,完成了另一種意義上的宿願。
在這對苦命鴛鴦身上,展示了男女情感中最重要的品質:忠貞。堅信對方愛的純粹,堅守自己愛的唯一。不因任何藉口放棄。
亂世中的愛情,其情也堅,其意也厚。
佟大慶是雷義方的通訊兵,很小就出來參軍。
雷義方臨終前託付給大慶一個筆記本,讓大慶務必要帶到自己妻子手裡。為了這份囑託,大慶拖著渾身病痛,歷盡千辛萬苦,找機會登上了太平輪,去基隆為局座找家屬。
在巨輪沉沒時,大慶在命都難保的情況下,還念念不忘雷義方的筆記本。最終不負所望,命大活了下來,見到了周蘊芬,物歸原主。
這份沉重的託付,他完滿完成。
在佟大慶身上表現出了誠信的品質。託付人已然作古,兵荒馬亂命不夕保的情況,他完全可以將託付拋之一邊去自尋活路。但是大慶並沒有,他認真地去完成這項任務。
也許也是大慶這份憨厚執著且誠信的精神,老天稍微厚待了他一點,他得到了喜歡的人--於真。
佟大慶和於真的相識頗具意味,始於互助,終於互信。
佟大慶需要家屬證明來謊騙軍糧,於真需要一位軍人丈夫來贏得他人信任,能夠租到房子。他們由人牽線,去相館站一起拍了張照片,各自帶回去交差。
和於真的一面之緣,讓佟大慶難以忘懷。念念不忘,終有迴響。他在太平輪上遇到了於真。
他們在太平輪一劫中共歷生死,在淺淺淡淡的偶遇中了解對方。在浮萍亂世,兩顆心的靠近不需要諾言。
對於真的嚮往,讓佟大慶的生命有了色彩,她成了他艱苦軍旅生活之餘的光與希望,這是他堅守的感情陣地,而對長官任務的執行,又是他堅守的信仰與誠信陣地。
影片凸顯的幾對人物,不管他們身處何種階層,有權勢的、無力自保的、有信仰追求的、只有小我意圖的,等等。
他們都在時代的浪潮中顛簸,身不由己無能為力,試圖掙扎卻徒勞無功。
於真沒法選擇她賺取船票錢的方式;周蘊芬貴為上海灘名媛卻不得不離開丈夫,拖著身孕遠赴重洋;雷義方在戰場上縱橫馳騁,卻保護不了妻子的安全,只能將她送走;顧太太是好人,卻礙於眾人壓力不得不拒絕於真借住在自己家。
他們想要主宰人生卻求之不得,想要改變命運卻心力不足,連平安生活的願望都是奢侈。
他們是特殊年代眾多個體的代表,是芸芸眾生艱難度日的剪影。
隨著形勢越來越緊張,很多人都想方設法搭上太平輪追逐他們人生的彼岸,太平輪成了人們心中擺渡苦海的諾亞方舟。
然而,這一次,太平輪並不太平,彼岸亦無歸岸。希望之船成了死神之劫,他們脫離了戰火紛亂的此岸,卻誤入意外的苦海之旅。
太平輪在舟山群島觸礁。
最後落水求生的戲份,為全片定下了陰鬱沉重的基調。在生死攸關前,人性赤裸逼真:有搶奪他人木板的、搶奪小孩救生衣的、將別人推下救生筏的…..於真、佟大慶、澤坤拼命在救人,但可惜敵不過天數。
時代的潮水如斯湧來,個體卑微弱小,是如此在劫難逃,殘酷不堪的生活。浮生亂世,他們榮耀激昂又背負恥辱的命運,顛沛流離又悲歡離合的人生,均湮滅到海洋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