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身上有五個「吃飯」穴,一揉就狼吞虎咽!

2021-03-04 中醫養生聯盟

你還在為孩子不肯吃飯而憂心忡忡嗎?

你還在挖空心思琢磨色香味全的美食嗎?

你還在用盡招數追著寶寶餵飯、求著寶寶吃飯嗎?

……

今天將從穴位按摩的角度為大家分享,讓寶貝歡歡喜喜吃飯、健健壯壯成長的方法。

爸爸媽媽們趕快看過來吧~~

胃經穴在大拇指靠近掌端的第1節,注意,可不是整個大拇指。

向心為補,離心為清,所以從指根向指尖推就是清胃經了。

把孩子抱在懷裡,用您的左手抓住孩子的小手,您右手的大拇指放在孩子的左右胃經上,清300次即可。

四縫穴也叫四橫紋,是指孩子食指、中指、無名捐、小指上靠近手掌的第一指關節的4個橫紋。

四縫穴對治療小兒疳積效果特別好。

如果孩子不愛吃飯,小兒推拿師拿著本稜針扎一下這四個部位,會擠出一些黃水,紮上一兩次,孩子就胃口大開啦。

當然,作為寶媽寶爸,自己在家給孩子掐一掐四縫穴也非常好,左手抓著孩子的小手,右手用大拇指的指甲一下一下地掐就可以了。這是掐四縫,每個指節掐10次,左右手都要掐到。

揉板門能健脾和胃、消食化滯、運達上下之氣。

上面的紅色區域就是板門穴(注意:是一個區域,而不是一點),順時針揉就可以了,每天150~300次。

類似穴位有脾經穴:

脾經穴在小兒拇指螺紋面。

從拇指指尖推向拇指根,推50~100次,注意是單方向直推。

脾經穴和板門穴是兩個非常好的保健穴,如果孩子肚子脹、不消化、不愛吃飯、乾巴瘦、臉色發黃等等,家長可以常給孩子揉揉這兩個穴位。

中脘穴對應的是胃的中部,所以刺激中脘穴可以促進胃的蠕動,中脘穴被稱為「萬能胃藥」,它治療主要是胃病,比如肚子脹、腹瀉、便秘、胃痛、吃飯少、翻胃等等。

有些孩子晚上不愛睡覺,翻來翻去的,家長給揉揉肚子,孩子很快就睡覺了,這就跟中脘穴有很大關係,揉肚子刺激到胃了,胃裡舒服了,不瘀堵了,自然就睡著了。

八卦穴是以掌中心到中指根的三分之二為半徑畫圓,運八卦時要用另一隻手壓住中指下方的部分,以免擾動心神。

順運八卦能寬胸理氣、止咳化痰、行滯消食(運300次)。

逆運八卦能降氣平喘。

小親說:

小兒百脈匯於兩掌,因此爸爸媽媽平時跟小寶寶玩的時候,別忘了有意無意捏捏搓搓寶寶的小手小胳膊小腿,好處多多哦~


相關焦點

  • 經穴之失眠 焦慮 記憶力差,不如揉一揉神庭穴
    「謝謝你哈,要不還得回去拿,我上班肯定會遲到,這兩天公司查崗特別緊」小妍一別著急忙慌地道謝,一邊往公司趕。就再她抬頭給我說話時,我發現她雙目無神,黑眼圈還特別重,一看就沒睡好。就讓她路上注意安全,就分開了,到店後,我還是不放心就給她發了個信息,問了一下她的具體情況。
  • 人有十二井穴,1穴勝10穴,不灸太可惜!
    艾灸驗方(附穴位圖),身上重要的30個艾灸穴位高清經絡循行動圖,人體穴位大全!
  • 消化科醫生:人人手上都有個「通便穴」,平時揉一揉,便秘口臭躲著走
    一、消化科醫生:人人手上都有個「通便穴」,揉一揉,便秘口臭躲著走 人體有很多穴位,其中一個非常有名的穴位叫做 方法:火麻油1勺,火龍果1個,芹菜1根
  • 吃飯狼吞虎咽嘔出一口血,去醫院一查:食道撕裂!
    但是細嚼慢咽這件「小事」的重要性可是超乎你想像近日就有人因為狼吞虎咽導致食管破裂大出血狼吞虎咽導致食道破裂前些天,江蘇的李先生吃飯比較急,邊吞咽邊走回工作崗位。隨後兩天,他始終覺得自己胸骨後有點不適,好像有團東西堵在那裡;直到第二天晚上,他再一次發生吐血現象,他有點懷疑自己是不是有食道損傷了;第三天還感覺頭暈、心慌。去醫院經過胃鏡檢查發現——食管上有一處黏膜剝脫,局部可見巨大血腫,需要住院治療。
  • 【每日一穴】三陰交:婦科通治
    取穴方法:在小腿內側,正坐屈膝成直角,在踝關節內側,四個手指併攏,沿著足內踝尖(腳內側內踝骨最高點)向上另一側對應的點。也就是足內踝上緣四指寬處,按壓有一骨頭為脛骨,此穴位於脛骨後緣靠近骨邊凹陷處。(在踝尖正上方脛骨邊緣凹陷中,自己的手橫著放,約四根手指橫著的寬度)就是三陰交穴位。
  • 《肚子裡有個火車站》一本讓孩子好好吃飯的神奇繪本
    比如到了飯點,千呼萬喚才坐到餐桌前,好了,終於開吃了,哪知嘴裡含著飯邊吃邊玩,玩手玩菜玩飯粒,吃個飯前前後後耗時近兩個小時;要麼就是哄著,「好好吃飯,吃完給你買玩具」;或是為了讓孩子吃飯不亂跑,就開著手機或電視,讓他邊吃邊看;要麼就是追著餵……我之前也為孩子吃飯的問題,頭疼不已,直到有一天給孩子讀了《肚子裡有個火車站》,不僅吃飯問題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還幫助孩子了解了身體的消化系統。
  • 胸悶氣短,喘不上氣,按揉此穴呼吸暢快
    尤其是上下三層樓梯,自己就得原地喘氣一兩分鐘才行,請問老師有沒有可以改善氣不足的穴位呢? 中醫之中有一個縱橫四海的穴位,這個穴位就叫做:羶中穴 古籍對於此穴的描述是:肺之間、胸之內、心之外、胃之上。
  • 腳上有個「皇帝之穴」,艾灸這裡,腸胃問題輕鬆擺平!
    今天掌門師兄要說的公孫穴被稱為「皇帝之穴」,經常艾灸公孫穴,可以緩解全身的疲乏,對人體五臟都有很好的調節作用。冠心病、心絞痛的患者,平時經常按揉足太陰脾經上的公孫穴,對緩解心慌、憋悶等心臟不適症狀有很大的作用。公孫穴是足太陰脾經上的重要穴位,同時又與衝脈相通,所以它既能調治脾經,又能調治衝脈。
  • 每個人身上都有一根「脾經」,堅持按揉,鼻炎、婦科病會離你而去
    其次揉按脾經還能夠治療鼻炎。一些人之所以會出現鼻炎,其實就是因為肺脾之氣比較的虛弱,從而表現出鼻子總是感覺不通暢,並且脹脹的,正常的嗅覺都要受到阻礙,並且時常還會感到頭暈目眩,連食慾都要跟著下降。可謂是一個鼻炎牽扯出一系列棘手的病症,但是不要著急,通過揉按脾經,通過疏通脾經的方法,使得脾臟強健起來,這時候鼻炎的症狀就會逐漸地好轉。
  • 狗狗總是偷吃、狼吞虎咽,有時又不好好吃飯,原因大揭秘
    為什麼我家的狗狗不好好吃飯?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關於狗狗進食時的一些問題和原因。狗狗的行為舉止與主人關係很大狗狗的可塑性很強,只要訓練一段時間,它就會學會很多簡單的命令和行為。這其實是狗狗的飲食天性,「狼吞虎咽」就是這麼來的,因為最開始野生的狗群進食不固定,這餐有的吃,下一餐不知道有沒有著落,所以都是用搶的和吞的。狗狗的這個習慣沒必要去糾正,可能也糾正不了,所以就隨它去吧。
  • 許晴吃飯細嚼慢咽一大桌,伊能靜狼吞虎咽一地雞毛,已婚未婚區別
    真是難為保姆了,小編數了下,一共15個盤子加碗。你在她臉上完全看不到歲月洗禮後的圓滑,她的眼睛總是那樣無辜透明,她是沒有經歷過一絲苦難的,像是象牙塔長大的公主,被陽光和關愛呵護長大。伊能靜吃飯的時候也是狼吞虎咽,跟搶時間似的,女神一點也沒有顧及自己的形象。
  • 每日一穴 | 天突穴——咳喘、咽痛、有痰,這都不是事兒!
    今天一出門,小寒風一吹,是不是感覺溫度明顯降了許多?
  • 世界母乳餵養周,乳汁分泌不暢試試中醫這五個「催乳穴」
    今年的8月1-7日是第29個世界母乳餵養周,主題為「支持母乳餵養,守護健康地球」。很多新科媽媽尤其是剛生完二胎的媽媽,並不是不願意母乳餵養,而是乳汁分泌較少甚至分泌不出來,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婦產科林翠萍護士長介紹說,除了乳房按摩促進乳汁排出之外,針對性的中醫穴位按摩也有助於催奶,這裡為大家介紹5個穴位。1、羶中位置:在胸部,當前正中線上,平第4肋間隙,兩乳頭連線的中點。
  • 【貼貼艾】丹田有股氣在湧動,氣海一穴暖全身
    在武俠小說,或者氣功導引中,我們都會接觸到「丹田」一詞。意守丹田,氣沉丹田等等。那麼丹田到底是什麼呢?在什麼位置呢?丹田最先為道教所用,稱人體有三丹田:在兩眉間者為上丹田,在心下者為中丹田,在臍下者為下丹田。
  • 長強穴——打通日常保健「小周天」!
    日常保健「小周天」長強穴就在後背的正下方,尾骨端與肛門連線的中點處。「長」是長大,旺盛,「強」顧名思義就是強壯、充實。長強合二為一,意味著這個穴位的氣血非常的強盛。長強穴是督脈的第一個穴位。環無端為之長,健行不息為之強。該穴一穴而通任督兩脈,督脈從長強穴出發,發出絡脈向前聯絡任脈,長強穴善於調和任督兩脈,即善於調和陰陽。
  • 孩子吃飯禮儀大有學問!
    去親戚家做客,父母都要提醒我們,吃飯時不能狼吞虎咽,不能發出聲音,對長輩夾菜時要說謝謝等。誰家孩子要是做不到這些,就會被人說沒家教,是一件非常丟人的事。孩子吃飯的禮儀往往被一些家長忽視。孩子良好的吃飯禮儀有哪些?家長又該培養孩子吃飯禮儀?
  • 天宗穴
    導讀:天宗穴歸屬手太陽小腸經,有豐胸美乳、治療肩膀酸痛、五十肩、氣喘等作用。
  • 男子常年吃飯狼吞虎咽查出食管癌,專家:吞咽有哽噎感、喉嚨發緊發...
    最近一男子就不幸中招。 46歲的沈先生(化姓)從小就是個急性子,據他回憶,小時候為了不錯過看動畫片,晚飯吃得飛快,一頓飯往往5分鐘不到,一番狼吞虎咽一抹嘴巴,就跑到電視機前守候著喜歡的動畫片。長大工作後,他又開始喜歡在飯後喝一大杯熱水或熱茶來幫助消食。
  • 手少陰心經要穴主治歌(8穴)
    開竅於舌,主精神、情志活動極泉寬胸兼理氣,極泉有寬胸理氣、活血止痛之功胸悶氣短並心悸,主胸悶氣短、心痛心悸手臂脹麻弱無力,為上肢第一要穴,治半身不遂、上肢無力落枕喜哭善悲泣。嘔血、便血、尿赤、目黃、脅痛少府瀉火治癰瘍,少府有清心瀉火之效,治癰瘍悲恐善驚陰痛癢,又治悲恐善驚,陰痛陰挺,為治陰癢要穴男子遺尿偏墜疼,主男子遺尿、偏墜小便不利熱傳腸。
  • 春天容易出現嗓子幹、癢、痛,揉一揉照海穴!
    嗓子疼痛的時候,我們不妨試著按揉一下足部的照海穴,很快幹癢疼痛的情況就會有所緩解。照海穴是人體足太陰腎經上的重要穴位,關於這個穴位的記載,最早是出自於《針灸甲乙經》。腎經的循行路線經過我們的咽喉部位,所以按摩刺激照海穴可以調動腎水,上潤咽喉,起到吸熱生氣的作用,可以很好地緩解嗓子幹、癢、疼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