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欣賀股份盈利趨勢與同業顯著背離 下遊多家重要客戶實際經營規模小】欣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欣賀股份)的IPO申請,將於本周在證監會發審委進行審核。該公司的主營業務是品牌女裝,儘管財務數據顯示該公司在2017年和2018年均實現了營業額的正增長,但事實上,品牌女裝行業的競爭非常激烈,難見有能夠長期保持領先優勢的國內品牌。
欣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欣賀股份)的IPO申請,將於本周在證監會發審委進行審核。該公司的主營業務是品牌女裝,儘管財務數據顯示該公司在2017年和2018年均實現了營業額的正增長,但事實上,品牌女裝行業的競爭非常激烈,難見有能夠長期保持領先優勢的國內品牌。
根據招股書披露,剔除掉2018年從香港股市退市的寶國國際之外,與其他同行業可比A股公司相比,欣賀股份的毛利率居於領先位置。在品牌的知名度並不存在顯著優勢的背景下,欣賀股份保持毛利率領先優勢的原因值得懷疑。
(圖片來源:企業招股說明書)
根據財務數據顯示,欣賀股份2017年和2018年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速並不高,分別為9.07%和7.72%,但均能保持正增長;但是在此前的2015年和2016年,該公司卻經歷過營業收入的大幅下滑,這兩年的同比變動分別為-18.27%和-17.37%,這指向公司的經營存在較大不穩定性。
對比其他女裝品牌A股公司,近兩年的競爭非常激烈,相關公司的經營情況也並不樂觀。以朗姿股份為例,2019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2.99%、增速比欣賀股份還要高,但是朗姿股份同年淨利潤卻大降了72.07%。
與此相似的是,錦泓集團2019年營業額同比-5.59%、淨利潤同比-60.1%,歌力思2019年淨利潤也同比下滑了2.31%;安正時尚則在營業額同比大增47.83%的基礎上,淨利潤僅微幅增長了7.67%。同行業可比A股上市公司均出現增收不增利,甚至是業績大幅下滑的尷尬,而唯獨欣賀股份一改2015年和2016年的衰退表現,在2017年和2018年均實現了淨利潤的正增長,與同行業其他公司的表現截然相反。對此,欣賀股份在回覆中堅稱:「公司各品牌在市場中的知名度和品牌影響力不斷得到提升,形成了穩定的客戶群體,公司主要產品的銷售亦穩步提升,並保持了較高的毛利水平,保證了公司較強的盈利能力。」
值得關注的是,欣賀股份最近一次發布招股書是在2019年11月,披露的財務數據也是截止到2019年上半年末,距今已經一年多時間,而該公司並未更新招股書披露。結合同行業公司在2019年紛紛陷入盈利尷尬境地的背景,欣賀股份的IPO申報信息並不及時,並未能體現出近期的財務數據表現。
再來看欣賀股份的客戶信息,該公司的下遊客戶以個人為核心的多家貿易公司及服飾店,經營規模都較小。以2018年第一大客戶為例,包括了「四川恆美集貿易有限公司」及3家服裝店,同處於自然人朱潔、李毅夫婦控制,僅2018年就為欣賀股份帶來了8763.78萬元銷售額。
但是根據《天眼查》公示的數據,「四川恆美集貿易有限公司」2018年的營業總收入僅為7076.71萬元,相比從欣賀股份採購金額還少了近兩千萬元;3家關聯的服裝店中,高新區卓麗婭服裝店的註冊資本僅為1萬元,錦江區恩曼服飾店及武侯區求蒂若服飾店註冊資本更是只有3元和2元。這令人懷疑,憑借上述公司及服飾店的經營規模,能否合理支持起超8千萬元的年營業額?對此,欣賀股份回復稱:「關於上述客戶的具體經營情況公司並不掌握。」
(圖片來源:企業招股說明書)
2017年第二大客戶同樣存在蹊蹺,這是由自然人林建培控制人的4家百貨公司及服裝店,其中「泉州冠君百貨有限公司」連續多年社保繳納記錄為零,「福建駿雅商貿有限公司」成立於2016年9月、社保繳納記錄為30人;「鯉城區聯菲美服裝店」是在2016年12月成立的,「晉江市梅嶺欣莉服裝店」則已經於2017年1月18日註銷。憑藉上述客戶的經營規模,卻對應著近七千萬元的年銷售額,這不得不讓人懷疑披露數據的真實性。
(文章來源:中宏網)
(責任編輯:DF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