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阿特曼冥想法

2021-03-04 阿育吠陀瑜伽

 什麼是阿特曼冥想法

王志成

歡迎轉載


《八曲本集》:

1.13放棄內在和外在的自我波動,放棄「我是折射的(個體)自我」這一幻相,冥想阿特曼,它是不變的、非二元的意識。

 

這一節有點特別,因為這裡八曲是全書中唯一一次指導弟子冥想的經文。他提供了四點指導:

 

第一、冥想中放棄外在的波動,如「我是這個身體」。根據這一指導,我們不可以通過專注自己身體某個部位(如鼻尖)來進行冥想。簡單地說,八曲所談的冥想不是通過專注於一個身體對象來完成的。

 

第二、冥想中放棄內在的波動,如「我是快樂的或痛苦的」。根據這一指導,我們不可以通過專注自己內在的心意狀態來完成冥想。簡單地說,八曲所談的冥想不是通過專注於心意的狀態來完成的。

 

第三、冥想的不是有限的自我,即「折射的(個體)自我」,任何把冥想對象局限在有限自我的做法都應該放棄。簡單地說,八曲所談的冥想對象不是有限的對象,不是心意波動的局限化的對象。

 

第四、冥想阿特曼。在帕坦伽利(Patanjali)的《瑜伽經》中,冥想對象很多,也有不同的冥想層面和類型。可以說,帕坦伽利所談的冥想就是深度的專注,而專注則是專注各種有限的對象(如粗糙的和精微的對象)。所以,八曲所談的冥想和帕坦伽利所談的冥想會有區別。在我看來,這種區別來自帕坦伽利和八曲所持的哲學之差異。帕坦伽利的背後哲學是數論,八曲的背後哲學是徹底的不二論。數論是一種二元論,通過專注最終要達成原質(自然、非自我)和原人(自我)的分離,所以專注是一種讓原質和原人分離的手段。而在不二論中,並不存在二元論,它堅持徹底的一元論,要我們認識到我們原本就是至上意識,就是阿特曼,不存在分離的要求,所以是一種連結、合一。在這一系統中,專注幾乎是不被認可,但在這裡,八曲難得談到了專注,要賈那卡冥想具有終極性的阿特曼。

 

有一個問題,八曲要賈那卡冥想不變的、非二元的意識,即阿特曼,但如何冥想呢?


 

八曲沒有明確的指導,沒有告訴我們如何從正面說明這種冥想。所以,我們在這裡介紹冥想阿特曼的一種方式,這種冥想方式是否符合八曲的理解,就不得而知了。我們介紹的是soham冥想法。

 

在吠檀多傳統中,個體靈魂叫吉瓦(jiva),這個吉瓦本質上就是至上的阿特曼,也就是無上的梵。在吠檀多soham冥想中,so代表阿特曼,代表梵,ham代表「我」。Soham的意思是,「我就是那」(我就是阿特曼,或我就是梵)。具體實踐指導如下:

 

預備:

在一個不受幹擾的房間,房間不能太亮,相對不透風,無需音樂,無需燃香。肚裡不餓,大小便淨。時間最好在清晨、晚上。

 

核心:

靜心,自然呼吸,三五次。

吸氣,心中念soooooo…,並觀吸氣。

呼氣,心中念hammmmm…,並觀呼氣。(ham…在心裡可以念誦為hum…)

 

習練時間一般在15分鐘左右。冥想結束,搓手至熱,洗面,反覆三次。

通過反覆呼吸、心裡念誦,可以達成極好的冥想效果。這個冥想法就是我們所要談的阿特曼冥想法。

(更技術性的細節,無法在這裡描述了)

 

 

 

【支持原創】原創不易。如果感到此文有價值,歡迎打賞。你的支持是我們的動力。

【蘇摩瑜伽】如果要深入了解我們的瑜伽教育,包括阿育吠陀瑜伽教育,歡迎關注我們的瑜伽教育:蘇摩瑜伽教育。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wMjMwNDUzOA==&mid=2650470797&idx=1&sn=72d6c2b0dfaef42d2eee6f41001c22c5#rd

 


相關焦點

  • 認出你的阿特曼
    為了讓內在平靜、專心和淨化的工作落實,需要靜坐冥想的練習。
  • 既然同一,為什麼有梵與阿特曼之分? | 答問
    數月前,我曾收到問題:既然說「梵我一如」,也即梵與阿特曼是同一的,又為什麼這麼費事,區分「梵」與「阿特曼」這兩個概念,來表達相同的含義呢?早些時候,我也曾對此產生過疑問。彼時所能作出的回答,無外乎是將「梵與阿特曼同一」視為公理,先接受其真實性,再討論由之衍生的各種解釋或結論。當然,總是不美。
  • 悉達多:尋找「阿特曼」,渡人且渡己
    阿特曼:印度婆羅門教中一種宗教意境的稱呼,也可譯為「自我」或「靈魂」。一百二十頁,七萬字左右,跟《活著》一樣,三四個小時可看完,但是不同於看完《活著》時淚流滿面的狀態,這次我的心情異常平靜,然而我的腦海中卻陷入了無限的沉思與遐想,這是我看任何一部偉大的小說所不同的感覺,有唏噓、有鎮靜、有驚嘆,還有惶惑,我們追其一生到底在追尋什麼?真諦何存?
  • 冥想到底想什麼? (附冥想APP推薦)
    上次發布文章之後,好幾個朋友聯繫我詢問冥想和正念是怎麼一回事兒,其中問得最多的問題是冥想到底想什麼?如果我當場回答朋友「冥想其實也可以什麼都不想」會不會挨揍,哈哈。為了更方便地回答朋友們的問題,於是有了這篇文章。以後再有誰問我這個問題,我就把這篇推送發給TA就完事兒。
  • 初學者冥想打坐入門:打坐什麼姿勢最好,冥想又是在想什麼?
    今天有人問我初學者沒有任何基礎,想要冥想打坐怎麼辦?最好的姿勢是什麼?有沒有什麼注意事項,如何入門,和大家一起來聊一聊這個問題。現在對冥想感興趣的人是越來越多,特別是前幾年泰國的幾個小朋友被困在了巖洞裡面出不來,當找到他們的時候,據他們自己說在巖洞裡通過冥想和打坐來調節情緒,減少消耗,幫助他們度過了難關。其實現在的狀況也非常適合用冥想,打坐來調節自已,安撫自己浮躁不安的情緒,讓自己心安、穩定,能夠安下心來穩住就是勝利。
  • 曼陀冥想
    在《宇宙古史·拿拉達大作之部》(Brhan-naradiya Purana)給出了具體的訓諭來選擇最好的曼陀:「在卡利年代,除了唱頌聖名,唱頌聖名,唱頌奎師那的聖名之外,覺悟自我再無他法,再無他法,再無他法。」
  • 冥想有走火入魔的風險
    近年來,越來越多人為了尋求內心的安寧而學習冥想,希望利用「當下的力量」進行身心保健,增強注意力和幸福感。一些科學研究顯示,冥想可帶來多種積極的改變,然而實際上究竟有多大作用仍然存在爭議。廣州有精神心理專家提醒,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冥想,如果在冥想中發生「走火入魔」,還要進行抗精神病藥物治療。
  • 冥想修煉,有走火入魔的風險
    近年來,越來越多人為了尋求內心的安寧而學習冥想,希望利用「當下的力量」進行身心保健,增強注意力和幸福感。一些科學研究顯示,冥想可帶來多種積極的改變,然而實際上究竟有多大作用仍然存在爭議。廣州有精神心理專家提醒,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冥想,如果在冥想中發生「走火入魔」,還要進行抗精神病藥物治療。冥想練習可以將個人的注意力集中到此時此刻,實現「正念」的特殊心理意識狀態,也就是所謂「活在當下」。
  • 冥想:十多年學習冥想,你到了何種境界?
    當你真正的專注進入某個領域,你才會發現其中的無限奧秘------道玄人生皆在起點和終點的路上,你腳下的路究竟用什麼鋪墊而成,那就是你的道。我學習冥想,也有十多年了,曾經迷茫過,也走過很多彎路,平時也瞎琢磨自己練習了很多。最近一兩年才開始總結自己這十多年來的收穫,寫了快兩年多,曾經以為自己境界已經夠高了,知道得夠多了。最近經由一些機緣,陡然醒悟,自己原來還是冥想的皮毛處打轉。不見高,不見遠,不見深,就成了井底之蛙。
  • 冥想到底是什麼意思?
    瑜伽冥想,就是活在當下,保持對周遭事物的覺知。對內心的各種想法都覺知到,而不跟隨妄想跑。對外超然獨立於外物。瑜伽冥想,就是活在當下,保持對周遭事物的覺知。對內心的各種想法都覺知到,而不跟隨妄想跑。瑜伽冥想,就是活在當下,保持對周遭事物的覺知。
  • 收藏:正念冥想之呼吸正念法
    點擊「創新與心理成長」,學習更多心理知識1呼吸正念法 正念冥想的練習之初要掌握呼吸正念法,它能有效地幫助我們進入正念狀態,是幫助平衡身心的最佳方法。呼吸正念法也是其他所有正念方法的基礎。多數正念冥想都是從呼吸正念法開始的,因為呼吸正念法是使我們收攝身心、放下外部世界的關鍵。
  • 我的冥想體驗
    我說你可以試試打坐冥想,結果來一句我又不信佛,這玩意兒管用嗎?這真是很多人的誤解了,冥想就是冥想,跟瑜伽、跑步、健身、聽歌一樣,完全可以是自我壓力消解的一種方式而已。如果無法消解與控制自身永無止息的雜念,勢必會成為心魔,被其吞噬。
  • 薩提亞冥想 進入冥想,如何用冥想釋放壓力?
    對於初學者而言,5分鐘足矣:隨著時間的推移,冥想的時間會主動延長,最終可能一天坐15到20分鐘,甚至更多,可似乎還嫌少。至於一天中的什麼時間進行最好,得因人而異,有人喜歡把它作為早晨的第一件事,有人則願意將它留在晚上最後一件事,還有人把它放在其他時間。
  • 好片推薦|《冥想正念指南》
    「今天我將對我的心念做什麼」——喬恩·卡巴金(Jon Kabat-Zin)未曾謀面的朋友,你好。我推測點開了這篇文章的你,一定是對冥想有一些好奇,甚至是也可能是冥想新手了。然而在練習中還是會感到一些不安,缺乏一個指南。那麼不妨來回憶一下,你對冥想有哪些困擾呢?
  • 冥想:九天學會音冥法,音符入微的聽歌新方式
    最近有學生跟著我學習冥想法,一周多就能夠真正入門,可能是他天賦好也可能是我教得好,哈哈哈,分享一下下。他的工作領域為教育培訓行業 。每天要和家長、孩子進行溝通,事情很多且雜,經常要處理家長、孩子各種問題。經常回到家了還是要處理問題,基本全天候處於工作狀態。
  • 【青山冥想】連接真實自我與什麼是冥想?【英文朗讀+中英文本English Reading and Transcription】
    點擊收聽,開啟能量飽滿的一天小編導讀:1,什麼是內在的實相,它時常告訴我們生命的意義,為什麼我們聽不到?
  • 冥想的好處 | 如果你能呼吸,就能冥想
    通過一朵浪花看到整個大海全息宇宙就是一個全息道場冥想很高大上,冥想是特別的人才會做的事,我只是個普通人,我不需要冥想,冥想是什麼鬼…靜心冥想可以帶給你什麼益處和改變靜心相當於心理和情感方面的健身訓練,非常實用:你可以認出阻礙你快樂的原因從現在開始,你要認出有哪些未經檢驗的設想,是阻礙你快樂的原因。
  • 我與冥想(一):為什麼冥想?
    2018 年 10 月,在一次現場和 Dalio 的近距離接觸中,我親耳聽到他聊起冥想對他的改變,他的原話是:「如果說我這輩子有所成就的話,冥想在其中的作用比任何其它事情都大」。也是從那時候開始,我又一次重新翻看了很多與冥想有關的書籍、資料,並且開始規律地進行冥想鍛鍊。
  • 技巧 | 圖解冥想:最實用的深度冥想方法
    最終當你冥想時,你會發現想法在你的腦海中流動。你的思維可能集中在接孩子、晚飯吃什麼或者白天上班的壓力上。不要讓這些想法讓它們佔據你的大腦,而是把它們想像成在池塘裡遊動的魚,看著它們在你的腦海中流動,然後遊走。把你和「自我」分離開,允許你與那個思考的「我」分離開。讓你的想法在腦海中流動,然後繼續關注你的呼吸、觀察你的想法並隨它們去吧。
  • 神奇冥想與腦波現象
    他經常舉辦肯恩•威爾伯讀書會,前幾天他帶著一群人到家裡來探訪我,我順便邀請了兩位朋友,他們分別是公共電視的製作人凱特•威爾森以及那洛巴進修研習中心的主任費爾•傑寇卜森。晚上我們談話時探討到冥想可能造成的腦部變化,一位正在接受心理治療師訓練的年青人,要求我放映那捲我接受腦波測試的錄像帶。他完全不相信冥想能改變腦波,因此他希望看到一些「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