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士之鞘》日本武士切腹自儘是為了挽回尊嚴嗎?

2021-01-10 內涵萌主

日本武士信仰與尊嚴,在日本人眼裡有鞘無刀的武士還不如死了算了,活著是沒有尊嚴的。日本的武士精神寧願戰死沙場也不願苟且活著。

《武士之鞘》是由日本吉本興業製作、松竹映畫發行的103分鐘劇情影片。該片由松本人志編劇導演野見隆明、熊田聖亞、國村隼、伊武雅刀、板尾創路等主演。於2011年6月11日在日本上映。該片講述了脫番後扔掉武士刀的武士野見勘十郎,與叛逆的女兒在流浪途中的故事 。

武士十郎的妻子去世以後,十郎卻變得日益消沉整個人渾渾噩噩,作為一名父親和日本武士這樣下去就是自毀前程。妻子的去世給十郎和女兒聖亞帶來沉重的打擊和生活的壓力,十郎拒絕奔赴戰場不再為帝國徵戰,徹底放下手中的刀,做個有鞘無刀武士帶著女兒四處流浪。

在日本背叛國家的武士要切腹自盡,表示對天皇和武士最高精神的一個交代。流浪的生活苦不堪言,年紀小小的聖亞跟著父親躲避藩主的追捕和殺害,惶恐不安的日子聖亞受夠了,大發雷霆的呵斥父親,有鞘無刀還不如死了算了,在我們眼中女兒的話是大不敬,但是日本的武士精髓我們又如何懂得。偶然的一天十郎和女兒遭到藩主的暗殺追捕,從此十郎的命運徹底改變,他成為日本明星表演人體大炮,最終卻切腹自盡了,為什麼?

十郎被抓以後五花大綁的壓到藩主面前等候受罰。藩主的妻子去世以後他的女兒傷心過度得了抑鬱症,藩主為了讓女兒恢復往日的笑容,決定利用被抓的十郎做玩具哄女兒開心。我只能說藩主真是個性情中人啊,會玩!藩主給十郎為期30天必須讓女兒開心,否則切腹自盡就是十郎的下場。十郎和聖亞被關進了大牢,藩主交代只要想出新的花樣玩法立刻叫人前來報告。父親和女兒聖亞商量著怎麼能逗樂藩主的女兒,這部電影足以展示日本演員的超乎想像力,各種玩法超乎你的想像奇趣無比。

第一天十郎表演鹹蛋超人的模樣,你還別說真的挺像。

第二天十郎用鼻子吃拉麵,聖亞的表情咬牙切齒。

第三天十郎請女兒為自己作畫,上演一場超級搞笑肚皮舞,這女兒跟她爹一樣用鼻孔看人,沒有一點笑容。

第四天十郎鼻孔插筷子裝大象,真是苦了十郎。

第五天十郎跳火圈躍龍門,不巧天下雨了,天要滅十郎誰也擋不住啊!緊接著就是掃把吉他、鼻子吹笛子......

十郎還玩起了直播吃魚、倒掛金鉤、人體萬花筒等精彩表演,可是一切的努力都是徒勞並沒有讓藩主的女兒漏出笑容,30天的期限不多了,難道要切腹自盡嗎?

日本的武士不止是信仰尊嚴還有勇氣和機智勇敢,最後不出絕招不行了,十郎玩起了人體大炮,說句實話十郎很是很緊張的,這邊女兒的一聲令下:「開火發射」,瞬間十郎就像炮彈一樣打出了完美的拋物線砸到湖裡,堪稱完美。頓時周圍的觀眾和藩主就像打雞血似的狂笑不止,由此可見日本的興趣愛好還挺別致,最終藩主的女兒又用鼻孔看看十郎感覺沒意思。

人體大炮的表演讓十郎瞬間成為帝國的紅人,以後的節目表演還賣起了門票,沒準還能發家致富,哈哈哈哈!旋轉木馬和人體藝術畫等獨門絕技,更加絕妙的是人體煙花,只能說日本人的腦洞大開天下無敵。

一次偶然的機會聖亞發現藩主的女兒手上有傷,半夜偷偷跑來給她送來療傷的藥,並親切的問候傷情想幫她打開心結,藩主的女兒冷漠的表情轉過身對聖亞不理不睬表示不歡迎,聖亞明白了,臨走時告誡她:「你和我的父親一樣,你失去了笑容,父親失去了劍」。聖亞走了,這也是他和父親生命的最後一天,30天的表演時間到了,天亮之後在沒有讓藩主女兒高興的節目,真的要切腹自盡了。

最後一天十郎準備一個超大的風車,十郎試圖幾次努力的轉起風車,這時周圍的觀眾又像打雞血似的狂笑不止,藩主和十郎看看女兒,咋不笑呢?這時一陣風吹來,聖亞急忙跑來用她稚嫩的肩膀扛起即將吹倒的風車,最終風車還是倒了,三十天的努力吹倒了父女的希望,吹涼了觀眾的心。

十郎這30天的努力和付出感動了藩主和身邊的人,決定再給十郎一次機會,不管這次十郎表演什麼都不會切腹自盡,周圍的觀眾也是心知肚明這次是藩主開恩不會追究責任。這次十郎的表演居然是切腹自盡,聖亞萬萬沒想到會是這樣的結局,聖亞撕心裂肺的吶喊中十郎緩緩拔出肚子上的劍插入刀鞘,挽回一個武士最後的尊嚴和信仰。

故事結束了,畫面一轉走進聖亞的回憶,從溫馨的家庭和敬愛的父親,從優秀的武士刀到切腹自盡,這一切都來的那麼突然,父親的做法女兒可以理解,但是我們真的無法理解,作為父親不繼續撫養女兒卻切腹自盡,你們能明白這種武士精神嗎?

相關焦點

  • 切腹自盡:日本武士很少有人能做到
    切腹,作為日本特有的自殺文化,是我們很難理解的一種文化。今天這篇文章就來談談關於「切腹」的一些事。(溫馨提示:本文圖片和文字,經過篩選與把關,內容並不血腥。不過,如果心理承受能力非常之低的讀者,建議慎重考慮後再進行閱讀。)▼在現代的很多抗日影視劇或日劇中,我們總是能看到這樣一幕,日本武士不成功,便切腹。
  • 豆瓣9.2《切腹》:布衣之怒,武士時代最後的輓歌
    這是一個赴死的故事、這是一個復仇的故事、這是一個尋求卑微正義和尊嚴的故事。這是一個平民絕望之怒的故事,這是一個瓦解虛有其表武士道精神的故事,是幕府殘陽下,武士階層最後的輓歌。:一個武士,為了妻子和家庭,可以賣掉自己圖騰--武士刀;也可以不顧武士的尊嚴的去大戶人家行騙,恥辱的被殺死。
  • 日本史上最耐疼的武士,切腹選擇連切三刀自盡,成為最強武士
    不知道剖腹產的靈感是不是來源於日本的切腹自盡,但是日本應該是最喜歡這種死法的國家了,當然應該也沒有別的國家會這麼做……讓我們現在來想的話,切腹是一種多麼自虐的自殺方式,我們砍頭好歹一下就失去意識了,這切腹得遭多大罪才能死呀!
  • 《切腹》之痛-論大時代下虛妄的武士榮耀
    關鍵詞:小林正樹;切腹;武士;武士道 「所謂武士道,即武士覓死之道。」——《葉隱聞書》 說到日本戰後電影,與黑澤明、小津安二郎、市川昆等同為旗幟性人物的小林正樹在國內便鮮少有人提及,但小林正樹之《切腹》(1962)在日本影史中的經典地位卻是無庸置疑。木下惠介曾說過,《切腹》是他認為的日本五部最好的電影之一。
  • 日本武士的切腹自盡,聽起來十分厲害,沒想到卻是一個笑話
    我們對於日本武士的印象,最深刻的當屬切腹自盡了,相信很多人都不明白,切腹自盡這麼痛苦,為什麼日本武士還這麼傻要做這種事情呢?其實,一開始,日本武士並沒有切腹自盡的這種死法,直到了公元989年,一位大盜的出現,才徹底改變了日本武士的死法。
  • 日本武士到底用啥玩意切腹,打刀、肋差還是懷劍?
    不過真正把自殺弄成「文化」的,全世界只有日本了。對於武士來說,切腹而死幾乎是人生中的頭號大事,而且一輩子最多就一次,一點也馬虎不得。脅差的長度大約有半米長,而且為了堅固刀背相對厚實,在切腹時不好控制。▲刀背寬厚的鎧通為了能夠完美的切腹,日本人特地創造了一種毫無實戰意義的武器:懷劍。這玩意,是專門用來切腹的。
  • 你不知道的日本武士:絕大多數人不配切腹,拖去餵狗!
    首先,身份上:你得是個武士。切腹作為日本人死刑的一種形式,是從16世紀末開始的。切腹對於日本人,是一種嚴肅莊重的「武士名譽之刑」,普通平民老百姓是不允許切腹的。平民百姓犯了死罪,怎麼處刑?「釜茹」解釋一下,就是把犯人放進大鍋裡活活煮死,日本著名的盜賊石川五右衛門就是受「釜茹」而死。唯有武士,日本人稱作「侍」,才有切腹資格。而且,根據武士身份的不同,在儀式和規格上大相逕庭。江戶幕府時期,法律規定,只有高級別武士(年收五百石一級),有資格在大名的宅院裡執行「切腹」儀式。低級別的窮武士,只能找塊野外空地,甚至在監獄裡草草執行。
  • 日本武士有多狠,襲擊法國水兵,11人切腹自盡,法國為何還要求情
    堺事件隊長箕浦豬之吉見狀,拔刀便砍,其他土佐藩兵紛紛舉槍拔刀。法國水兵沒帶武器,結果被日本武士殺得七零八落,中槍淹死的法國人多達11人,傷者不計其數。但日本人做文章,要求這20名土佐藩兵光榮赴義——切腹自盡。第一位受刑者,是六番隊隊長箕浦豬之吉元章(歿年25歲),箕浦豬之吉元章從容不迫寫下辭世詩,然後用短刀十文字切腹部,再按禮法扯出腸子證明自己的清白,箕浦豬之吉元章將腸子拋給在場的法國人,法國人被嚇得魂不守舍。
  • 看完《切腹》這部看電影才知道,日本武士的下場是這麼的悽慘
    當一個武士決定拋棄尊嚴的時候,一定是有理由的,因為任何一個武士,他不可能靠空氣就能生存,所以今天給大家聊一部,1962年日本拍攝的電影《切腹》。這部電影的場景布局,都有著非常嚴謹的儀式感,尤其是在風中對決得場面,極具東方美學的意境,堪稱教科書級別的經典,畫面的構圖一直表現出一種勻稱美,利用黑白畫面,完美的詮釋了什麼叫做靜態美學,包括後來張藝謀拍的《英雄》,很明顯就是借鑑了這一部電影。
  • 日本武士殺害法國人,法國說賠15萬算了,日本卻非讓20個武士切腹
    1861年7月,十多名攘夷志士襲擊英國公使館,殺死2人;1862年,一名武藝高強的武士襲擊英國士兵,在砍殺數人後橫刀自盡。除了攘夷志士外,許多日本人也對外國人很不友好。1862年,一名英國商人不慎衝撞了日本貴族的車駕,當場被這名貴族的親兵亂刀砍死。為此,英國曾以戰爭為威脅,逼迫日本政府賠款。最終,德川幕府選擇了屈服,支付了巨額賠款了結了此事。
  • 日本武士切腹後,最多還能多活6個小時,為何還醉心於此?
    前言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對於日本大多數人影響非常的大,而日本中世紀武士盛行的時候,「武士道」自然也被發揚光大,但是日本的「武士道」中卻有一個極為殘忍的自裁方法,那就是日本武士的「切腹謝罪」,不過為了讓人不那麼痛苦,日本武士切腹的時候通常都會有一個介錯人的存在,在武士最痛苦的時候,
  • 日本武士自殺會選擇切腹,你知道為什麼嗎?
    日本相關的電影裡經常會看到武士切腹的畫面。犯錯了要切,表示忠心要切,戰敗了要切,表示氣憤也要切,世上有那麼多比切腹痛快的死法。為什麼日本武士偏偏中意這兇殘的切腹呢?你聽過武士道精神麼?聽過呀,作為一名合格的武士,必須要學會看透死亡,面對死亡也毫不退縮,我就默默忍耐一切痛苦無畏,無懼。並且隨時準備為主人付出生命,是作為武士的最基本要求。但是死亡這種事情大部分武士都可以做到,甚至普通老百姓都可以做到,不就是死嗎?想證明自己是一名優秀的不一般的武士,必須得想一種可以凸顯勇氣和身份的清奇死法。
  • 竹刀切腹到底有多痛?這部電影太諷刺!日本武士切腹竟是一種屈辱
    故事發生在德川家族統一日本之後,幕府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大力消減地方武裝,很多具有領地的豪門被剷除,那些服務於領主的武士們也由此流落街頭,生活困苦,片中的兩位主角便是空有一身武藝的武士。這是一種理想化的境界,普通武士很難達到。真實的情況是很多武士貪生怕死,留戀紅塵。千千巖求女作為一名年輕武士,被冠以「懦夫」的稱呼,佩刀代表了武士精神,甚至比自己的生命還重要。但千千巖求女為了孩子,可以捨棄掉一切的尊嚴,買了自己的兩把佩刀,換成了竹刀。
  • 竹刀切腹到底有多痛?這部電影太諷刺!日本武士切腹竟是一種屈辱
    1970年11月25日,二度提名諾貝爾文學獎,被譽為日本海明威的三島由紀夫煽動政變失敗,為了讓其他同僚活下去,三島由紀夫切腹自殺,成為轟動一時的「三島由紀夫事件」。三島由紀夫是日本武士道精神忠實的信徒,在他看來,切腹儀式充滿了神聖感和崇高性,他曾說「這種自殺方式是日本獨創的,任何外國人都無法模仿炮製」。
  • 日本武士為何偏愛切腹自殺?原因讓人詫異,網友:我無言以對!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對於自己的身體必須加以保護,古代人連剪指甲這件小事都要選一個黃道吉日來做。但是不知日本的傳統怎麼回事?我們經常在電視劇中看到日本人切腹自盡的片段,就連愛情喜劇《愛情公寓》中的關穀神奇也經常說:「我要切腹自盡」。日本武士為何偏愛切腹自殺?
  • 切腹之痛 ——日本電影《切腹》觀後感
    《切腹》誕生於1960年代,導演叫小林正樹,他是上個世紀,日本非常著名的導演之一,《切腹》獲得了法國坎城電影節的評審團大獎。在介紹電影之前,先簡單地說一下切腹這件事吧。切腹是日本的武士非常榮譽的死亡方式,武士經歷戰爭失敗,表示效忠,向君上諫死等,最後都會選擇切腹自殺。
  • 武士電影十選之《隱劍鬼爪》
    《隱劍鬼爪》時間:2004年導演:山田洋次編劇:山田洋次、朝間義隆主演:永瀨正敏、松隆子 本片是繼《黃昏的清兵衛》之後,山田洋次「武士三部曲」中的第二部。 某天,當年的同門兄弟狹間叛亂,同為武士的狹間劍術絕倫,藩府的堀家老便命同門的宗藏前去緝殺。殺同門手足,於情宗藏萬分不忍,可身為武士,於理他必須如此。
  • 聊一聊日本的切腹文化
    在很多與日本相關的影視作品中都很看到切腹的鏡頭,這些影視作品中的切腹方式是否正確?今天就跟大家聊聊日本的切腹文化。切腹的歷史    切腹是用脅差切開腹部的自殺方式,主要為日本武士所實行,在日本文化中,將切腹視為有尊嚴的死法。近代除了自殺,也用在處刑。切腹也稱為腹切。切腹自殺者日語稱為「切腹人」,而切腹人如為了追隨君主而自殺殉葬,則稱為「追腹」。
  • 銀幕回眸|日本的武士電影反映的是真正的武士道麼?
    旁人衝來拉開兩人,吉良義央被緊急拉去做手術,性命無憂;而幕府得知以後大怒,迅速下令淺野長矩「即日切腹」,這位藩主當日就被迫自盡。即便放在現代,這起事件的責任主體也非常明確:淺野長矩(無論什麼原因)砍人在先,自然應擔負全責。而在江戶時代又必須加一條:在江戶城裡「刃傷」一位年長又尊貴的「高家」首領,那麼這個「殿中拔刀」之罪形同謀反,勒令他切腹雖然不近人情,卻並不違反幕府一直以來的法律。
  • 日本武士守拙紫銅柄鞘短刀
    日本武士守拙紫銅柄鞘短刀 守拙 紫銅柄鞘合口侟古樸淳重,上有浮雕圖案:遠山,小橋,籬笆,屋舍,一片悠然;幾組武士手持不同兵器,卻正在打鬥,正所謂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有多遠,江湖就有多遠。表 面: 沙光刀 重: 230克重 量:380克配置打火棒,小手電筒,優質玻纖鞘,可以拴大皮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