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肉餵鷹

2021-02-19 松吉丹增上師

割肉餵鷹

         久遠劫前,有一位護念眾生、慈悲為眾的薩波達國王,平日廣行布施善法,凡是百姓有所需求,總是能夠體察民情,悉心傾聽,應願供給,從不吝惜。

      一日,帝釋天王的天壽即將終了,心中愁悶不樂。

     這時,所有的天龍鬼神見狀,不約而同地相繼詢問:「天王您為什麼如此面帶愁容?」

      帝釋回答:「我的生命將盡,死亡的徵兆也已經出現。如今佛法已經沒落,恐怕再也沒有仁慈的大菩薩住世,我不知往後將歸向何處,所以心中發愁啊!」

      諸天龍鬼神說:「在人世間有一位薩波達王,平日廣修菩薩的道法,持戒完滿,德行高遠,慈愍眾生,恩澤惠及有情、福德隆盛;不久之後,就會成佛,您若歸投於他,必能長養法身,斷諸疑慮!」

       帝釋天王為了試探薩波達王,因此命令邊境護守的王將毗首羯磨:「今天本王想測試薩波達王是否真的慈悲為懷,愍念眾生,乃至是不是一位如實修行菩薩道的行者。請你化身為鴿,我將變作大鷹,急追在後,追到薩波達王的座前,你所化作的鴿子佯裝出畏懼惶恐的表情,苦苦哀求國王給予保護,如果薩波達王確實心懷仁慈,必定會接受你的歸投,這樣一來便可速知真假。」

       言畢,毗首羯磨便化作一隻鴿,帝釋天王變成大鷹,兇猛地緊跟在鴿子後方,窮追不捨。

      鴿子一路驚慌地飛到薩波達王座前,一見薩波達王,便急忙鑽進國王腋下,上氣不接下氣地哀求薩波達王,保護它的小命。

      同時間,緊追在後的大鷹也來到了殿前,看到就快到手的鴿子,被薩波達王保護在衣袖之下,便目露兇光地說:「我數日來飢餓難忍,已沒有耐心了,你身邊的那隻鴿子是我覓來的美食,速速歸還給我!」

      薩波達王見狀,緩緩地回答:「朕曾經發願要救度一切眾生、善護一切眾生。今日我應該要救護這隻鴿子,豈可歸還給你,讓你殺害生命來祭拜五臟六腑以求溫飽呢?」

     大鷹更不甘示弱,反唇相譏:「國王您說要救度一切眾生,但是今天如果您斷絕了我的食物,我同樣也活不下去。難道,我就不屬於一切眾生嗎?」

       薩波達王於是語帶慈祥地詢問大鷹:「你需要什麼食物充飢?只要能夠放過鴿子一命,朕一定盡力滿足你的需求!」

       「只有剛殺的、熱騰騰的肉,我才吃!」大鷹毫不留情地說道。

      薩波達王心想:「它要求要吃剛殺的熱肉,但是如果我害一以救一,也是不合道理;我既然已發大誓願要救護一切眾生,便應該以自身來救護眾生。」

      於是薩波達王立即抽刀而出,割下自己身上的一塊肉,交給老鷹,用來交換鴿子的性命。

      此時大鷹又開口說道:「國王您應當平等對待眾生,我雖然屬於畜生道,於理也不應偏頗;您若想用此肉來換取鴿子的性命,是否應該用秤子秤看看兩者的重量有沒有相等?」

      薩波達王便叫旁人拿秤子來,將鴿子放在一端,割下的肉放在另一端……。

      奇怪的事情發生了,任憑薩波達王不斷割下身上的肉,直到身上的肉都快要割盡,仍然無法等同在秤子另一端鴿子的重量。

     此時,薩波達王使盡力氣,踉蹌地站起身來,想要以全身爬上秤盤,換取鴿子。頓時,因氣力不支,跌落在地而失去了知覺;甦醒後,薩波達王自責著說:「為了救度一切眾生,我一定要勇敢地站起來,一切眾生墮在憂苦大海中,我發心立誓救度一切,為什麼還如此地懈怠迷糊!我現在所受的苦,遠比眾生在地獄中所受的苦少太多了;如今我有智慧、禪定、持戒、精進等善法的功德福報,如果還執著短暫無常色身所受的苦為實有,又如何能救度地獄之中心性迷悶、受大苦煎熬的眾生呢?」

       不顧身肉割盡,血流淌地的痛苦,薩波達王不斷地發著大願。一心想要站起,一次又一次的倒地,依然使力挺身!倒了又起,倒了再起!

      老鷹見薩波達王如此,便問道:「現在你應該知道後悔了吧?放下吧!自己的生命最重要,痛在己身,誰代你苦啊!我還是勸你聰明點,乖乖地把鴿子交給我,這樣說不定還可以保住一命,繼續享你的人天福報,當個一國之王呢!」

      「我一點也不後悔!無始劫來我喪身無數,卻絲毫無益於一切眾生,如今我願以此身誓求佛道。」薩波達王堅毅地答著。

      突然,奇蹟似地,薩波達王一股作氣地登上了秤盤,兩端剎時平衡。薩波達王歡喜地喊著:「我做到了!我做到了!秤盤終於平衡了!鴿子終於獲救了!」

     此時,天地震動,大海揚起波濤,枯樹也綻放出美麗的花朵,天降下香水雨及香花瓣。天神天女目睹這幕捨身救生的善行,都共同歌誦道:「是真菩薩,必早成佛。」

     這時,大鷹恢復了帝釋天王的原貌,矗立在大王面前道:「你今天做了如此難能可貴的事,你想要得到些什麼?」

       薩波達王回答:「我發心救護一切眾生,不求尊榮快樂,只願早日悟道成佛。」

      「剛才你割損筋肉,痛徹骨髓,難道沒有絲毫悔意嗎?」 「沒有。」

       「我只見你身體顫抖,氣將盡絕,卻直說不曾後悔,這話有何憑證?」

      薩波達王便回答:「我從始至終,心中沒有一點悔恨;如果我所說的屬實,就讓我的身體即刻平復如初!」薩波達王話一說完,身體果真馬上恢復了原貌,真正圓滿了救護一切眾生的大悲願行。

此刻,人天同慶,歡喜雀躍,誦揚善行,嘆未曾有。

       薩波達王就是釋迦牟尼佛在往昔修行菩薩道的前身。

相關焦點

  • 割肉餵鷹究竟是怎樣的故事?
    佛祖割肉餵鷹的典故,在很多古裝劇尤其是神話劇裡面聽過多次了,但是對故事的內容一直不是很清楚。進來特意檢索了解了一番,大致內容如下:一鷹飢餓異常,追逐一鴿子。悉達多無奈又問如何滿足它,老鷹只要剛殺的、熱騰騰的肉,悉達多無奈,他不可能再去殺害其他生命,只得割一塊肉餵鷹。鷹卻說:「你說眾生平等,那應該用秤來稱一下重量是否一樣。」悉達多答應了,然而看起來小小一隻鴿子,悉達多割了很多肉,秤還是斜的,他沒有放棄,直到自己整個人上了秤,才平了。霎時,天地震動,悉達多證了菩薩果。
  • 佛祖割肉餵鷹的故事
    佛祖割肉餵鷹的故事(白話文)  久遠劫前,有一位護念眾生、慈悲為眾的薩波達國王,平日廣行布施善法,凡是百姓有所需求,他總是能夠體察民情
  • 抖音不如菩提樹下割肉餵鷹是什麼歌曲 歌名姬和不如完整歌詞
    讓人深刻的歌詞就是不如菩提樹下割肉餵鷹,光看歌詞就知道是一首非常哀傷的歌曲,不如菩提樹下割肉餵鷹是什麼歌?《姬和不如》誰唱的?不如菩提樹下割肉餵鷹是什麼歌曲  這首歌曲不管是旋律上面還是歌手演唱的方式上面都是非常的悽慘的,非常的傷感的,而且歌詞寫的也是充滿著哀傷的感覺,歌曲整體的氛圍就是非常的悲傷的。
  • 佛祖割肉餵鷹
    割肉餵鷹的正是釋迦摩尼的前生.
  • 晚安曲 | 不如菩提樹下割肉餵鷹 不如剃度出家斬斷七情!
    從開始歌詞中的「折磨」「落寞」「生活所迫」的那種無奈感,到「割肉餵鷹」「斬斷七情」的大徹大悟,可能要經歷千淘萬漉後才會這樣看破紅塵吧。用舒緩輕柔的旋律和副歌部分的零零散散的吉他音,配合老樊低沉慵懶到鏗鏘有力的嗓音,慢慢過度每一個音階都是不同的心境。踏過青山,走遍天涯,其實世間萬物皆不如你。下面小編就給你們講兩個虛擬的故事吧!如果有感觸的話,希望你們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哦!
  • 割肉餵鷹的故事
    同時間,緊追在後的大鷹也來到了殿前,看到就快到手的鴿子,被薩波達王保護在衣袖之下,便目露兇光地說:「我數日來飢餓難忍,已沒有耐心了,你身邊的那隻鴿子是我覓來的美食,速速歸還給我!」 薩波達王見狀,緩緩地回答:「朕曾經發願要救度一切眾生、善護一切眾生。今日我應該要救護這隻鴿子,豈可歸還給你,讓你殺害生命來祭拜五臟六腑以求溫飽呢?」
  • 當初割肉熬湯餵病母,一雙鞋穿40年的安徽老僧,如今過得如何?
    佛教自古以來便強調修心,「若諸菩薩善用其心,則獲一切勝妙功德」這句名言便強調了修心的重要性,而佛教歷史上更有無數修身養性的故事,最為出名的便是釋迦摩尼割肉餵鷹。上個世紀,我國也出現了一位「割肉救母」的年輕人。
  • 【佛教故事】割肉餵鷹
    你身邊的那隻鴿子是我覓來的美食,速速歸還給我!」薩波達王見狀,緩緩地回答:「朕曾經發願要救度一切眾生、善護一切眾生。今日我應該要救護這隻鴿子,豈可歸還給你,讓你殺害生命來祭拜五臟六腑以求溫飽呢?」大鷹更不甘示弱,反唇相譏:「國王您說要救度一切眾生,但是今天如果您斷絕了我的食物,我同樣也活不下去。難道,我就不屬於一切眾生嗎?」
  • 覺定法師16歲剃度出家,曾割肉救母,花43年用一磚一瓦建寺廟
    釋尊割肉餵鷹的故事想必有不少人聽過。而在安徽省太湖縣的一座正覺寺中,一位人稱「老師公」的八十多歲老人就曾用相同的方法救了他的母親。直至今日,這段佳話依舊被村民們廣為流傳。覺定法師,俗名陳多興,出身貧寒,從小和母親相依為命。沒有男主人的陳家,家裡的重活全都由母親一人承擔。
  • 當年那位割肉熬湯救病母,一件僧衣穿43年的老僧,現今現狀如何?
    他心中想著佛祖割肉餵鷹的典故,見母親病重。他就將自己股上的肉割了下來,熬成了湯餵母親喝下。但神奇的是,母親喝了之後病症竟然神奇的好了起來。而釋覺定的孝心也因此廣為流傳,成為一樁美談。後其在父母去世之後,就開始了雲遊天下之旅,於各地拜師,學習佛法,探討佛法。後1979年,在外雲遊了多年的僧人決定安穩下來。
  • 割 肉 餵 鷹
    大鷹更不甘示弱,反唇相譏:「國王您說要救度一切眾生,但是今天如果您斷絕了我的食物,我同樣也活不下去。難道,我就不屬於一切眾生嗎?」薩波達王於是語帶慈祥地詢問大鷹:「你需要什麼食物充飢?只要能夠放過鴿子一命,朕一定盡力滿足你的需求!」「只有剛殺的、熱騰騰的肉,我才吃!」大鷹毫不留情地說道。
  • 老人的鷹
    等鷹熬足了月,他就能發財了。泥屋子的葦席頂上,總是立著一灰一白兩隻雛鷹。疲憊無奈的日子孕育著老人的希望。灰鷹和白鷹在屋頂呆膩了,便會鑽進泥屋裡來。老人左手託著灰鷹,右手站著白鷹,左看右看,說不清到底最喜歡哪一個。    他幾乎每天所有的時間都在熬鷹。老人熬鷹的時候非常狠心,對兩隻鷹沒有一點感情,他想把它們熬成有用的魚鷹。
  • 哪吒「割肉剔骨」演變史
    也有人因此主張,去掉了割肉剔骨的哪吒,就不再是哪吒,比如最近的爆款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口說無憑,咱們不妨翻翻文獻。哪吒要割肉剔骨,相關敘述至少得包含三項內容:1. 哪吒。2. 哪吒的父親。3. 父子關係。比如怎麼走到的割肉剔骨這一步。第三項可繁可簡,就看作者怎麼對待了。前兩項是必備要素。接下來,本文就按這個標準,篩選梳理下有相關記載的文獻。哪吒原本叫作那吒。
  • 割肉餵鷹的佛祖好吧?
  • 高銘玖割肉孝親
    高銘玖割肉孝親作者:高雲平
  • 經典⎮⎮英國導演肯·洛奇之《小孩與鷹》:墜落的鷹
    好的電影總是經得起時間的拷問。為了這隻雛鷹,他到書店專門偷來書,仔細閱讀養鷹的竅門。為了餵鷹,他用打工來的那點錢買來食品,他還向肉店老闆討要牛肉。他如此認真又倍加地呵護。幼鷹漸漸長大。他反覆的進行放飛,他並不想圈養它,當然也不想它跑了。終於可以放飛後,可愛的鷹卻對他不離不棄,這讓比利有了極大的滿足感。
  • 薩波達王割肉餵鷹的故事
    大鷹更不甘示弱,反唇相譏:「國王您說要救度一切眾生,但是今天如果您斷絕了我的食物,我同樣也活不下去。難道,我就不屬於一切眾生嗎?」薩波達王於是語帶慈祥地詢問大鷹:「你需要什麼食物充飢?只要能夠放過鴿子一命,朕一定盡力滿足你的需求!」「只有剛殺的、熱騰騰的肉,我才吃!」大鷹毫不留情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