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FA·薦影 |《不能說的遊戲》:如果世間存在這樣的遊戲,我寧願自己從未玩過

2021-02-21 上海電影資料館

相信有不少人看過《素媛》、《熔爐》以及《嘉年華》。

 

這幾部電影都是有關兒童性侵的影視作品,也有許多人是因為這些電影才開始關注兒童性侵這一社會問題。

據歐洲議會統計,每五名兒童中就有一名遭受性暴力,每年法國約有700名兒童因受虐死亡。我國的情況也不容樂觀,據統計,2015年——2018年11月,我國法院共審結了有關猥褻兒童罪案件共11519件。平均每天至少發生8起兒童性侵事件。這些觸目驚心的數字真是讓人不寒而慄。

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影片《不能說的遊戲》,就是一部關於兒童性侵的電影。

 

電影的海報是一個大叔和一個蘿莉在水中嬉戲。小蘿莉就是故事的女主角——奧黛特,而那位大叔是奧黛特父母的好朋友——吉爾伯特。這一場景特別美好吧?但都是假象。

奧黛特是一個懷有舞蹈夢想的小女孩。在她八歲時,命運同她開了一個玩笑。吉爾伯特向她伸出了「魔爪」。他說要與奧黛特玩洋娃娃,但奧黛特卻沒想到,這個洋娃娃,就是自己。

 

面對著從小認識的叔叔以及喜愛的洋娃娃遊戲,毫無防備的奧黛特答應了他。但不好的事情發生了,年幼無知的奧黛特遭受了吉爾伯特的猥褻。在叔叔的強烈要求下,她並沒有告訴任何人。

雖然她不知道這樣行為意味著什麼,但她對吉爾伯特產生了強烈的牴觸心理,不想與他多接觸。可悲的是,因為父母對吉爾伯特的信任,他們還是不得不在一起很多次,奧黛特也在吉爾伯特的強迫下玩「撓痒痒」的遊戲。

 

借著奧黛特父母對他的信任,吉爾伯特也越來越肆無忌憚,在車上就對奧黛特實施猥褻。他無數次去往奧黛特的家裡在奧黛特父母的眼皮子底下實施性侵,甚至以帶她出去玩的名義,把她帶到深山,在自己的孩子就睡在旁邊的情況下對她進行性侵。

奧黛特的父母也一直都沒有發現這個現象。他們看到黏糊糊的浴巾只以為是奧黛特弄髒了它,看到奧黛特對吉爾伯特的反感也不以為意,把朋友認為吉爾伯特對奧黛特太過親近的言論當做無稽之談,看到帶血的內褲只以為是自己的女兒來了例假。

終於,奧黛特考進了藝術學院,前往巴黎學習。但噩夢還沒有停止,吉爾伯特仍舊去找她並實行性侵。直到奧黛特成年,她才擺脫了這個戀童癖變態的折磨。

 

 

性侵雖已結束,但痛苦並沒結束。這場性侵噩夢,直接摧毀了一株潛力無限的舞蹈苗子。成年後的她,看似熱情、奔放,甚至可以說是叛逆,但是午夜夢回之時,這個噩夢仍舊攜帶著巨大的痛苦侵擾著她。

她結交了不良少年,染上了毒癮。她也沒有實現自己的舞蹈夢想。她的舞蹈裡飽含痛苦,甚至連戀愛都無法正常進行。幸而她的導師建議她進行心理治療,她從抗拒治療到積極治療,七年後最終勇敢面對,在法庭上指正作惡多端的吉爾伯特,將他繩之以法。

最終,她重獲了愛情,也走出了痛苦,與童年的自己達成和解,收穫自己的幸福。這場噩夢,也終將夢醒了。

 

《不能說的遊戲》在坎城亮相後一鳴驚人,成績斐然,也是放映結束後觀眾鼓掌時間最久的、流淚的觀眾最多的參展電影。

在第七十一屆坎城電影節中,影片獲得了金攝影機獎,並獲得了一種關注大獎的提名。在第四十四屆法國凱撒電影節中,影片獲得了最佳男配角、最佳處女作、最佳剪輯的提名,並獲得最佳女配角和最佳改編劇本獎項。目前為止,豆瓣評分8.1分,可以說,《不能說的遊戲》在國內外收穫了良好的口碑。

這部影片是法國演員安德麗·貝斯孔的導演處女作,根據她本人的親身經歷改編而成。題材很沉重但影片利用四兩撥千斤的表現手法,沒有尋死覓活、苦大仇深,而是利用表面正常的生活深入表現內心的傷痛和掙扎,使影片更加深刻。

影片讚譽無數,得益於導演的獨特構思與演員們有張力的表演。安德麗·貝斯孔導演運用獨特的拍攝手法,採用跨時空功能的平行剪輯,採用定點的方式,將童年與成年結合。在當下和回憶、現實和幻想間流暢切換。

浸入式的回憶,讓影片在展現過往舊事的同時,結合當下與心理醫生的對話。通過場景再的方式現,使觀眾更能直接了解到主人公的遭遇,主人公的無奈與絕望,更加清晰地了解到主人公的轉變以及內心的渴望,把觀眾直接帶入情緒,激起共鳴。

 

比如上一秒在和父親進行交談,下一秒就轉入與心理醫生的對話。在展現了主人公的對舞蹈的熱愛以及即將逃離吉爾伯格的歡喜的同時,表現了吉爾伯格帶給主人公的痛苦以及持續不斷的困擾,反映了主人公幼年以及成年後的心理。

此外,安德麗·貝斯孔導演也利用大量的舞蹈片段來表達主人公的情緒。奧黛特緊閉的雙眼以及緊縮的肢體動作都表現出她在遭受性侵後封閉、憤怒與痛苦的心情。舞蹈在這部電影中,扮演了舉重若輕的敘事功能。

《不能說的遊戲》反映了兒童性侵這一沉重的社會話題,讓人更深刻的了解兒童遭受性侵後的無助以及遭受性侵後對餘生的影響,讓人同情的同時更發人深省。

 

為什麼孩子會遭受性侵?

這部電影或許給出了一種答案。

奧黛特幼年時,她的母親對她要求嚴格,管教方面以責罵為主,小奧黛特幾乎無法與她進行屬於雙方的交流,只能一次又一次地接受媽媽的指責、管教。所以在受到吉爾伯特的猥褻以及性侵後,小奧黛特只是獨自承受,並無告訴父母的想法。

無法交流是一方面,父母的粗心以及對鄰居的無條件信任更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

黏糊糊的浴巾他們沒有關心,帶血的內褲他們也沒有多想,在朋友提出吉爾伯特對奧黛特太過親近的言論時,他們只以為是吉爾伯特沒有女兒的緣故。在女兒拒絕與吉爾伯特一同外出時,母親也可以因為與奧黛特的父親發生爭執心情不好而強迫奧黛特與吉爾伯特一同遊玩。

 

 

父母一次又一次的忽視,成了吉爾伯特的「同謀」。奧黛特也只能發出:「我說了又有什麼用呢?」的言論。

 

 

在奧黛特走出心理陰影,勇敢說出時,她的母親卻還是對吉爾伯特深信不疑。

 

在去警局報案後,奧黛特告訴她的母親不只有她受到吉爾伯特的性侵時,與奧黛特關係接近冰點的母親仍沒有其他反應,反而責怪奧黛特會破壞吉爾伯特的家庭並且對奧黛特需要她的愛的話不屑一顧。

這部電影在有意無意之間透露出,家庭的不融洽以及父母的忽視是造成悲劇的根源。日本小說家伊坂幸太郎曾經說過:「一想到為人父母居然不用經過考試,就覺得真是太可怕了。」的確,如果奧黛特的父母能夠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孩子的身上,這場悲劇是不是就能及時制止呢?

為了帶給大家更好的服務,我們發起了一份關於「上海電影資料館觀眾滿意度」的調查問卷,向您徵詢寶貴的意見和建議,盼您能抽出3分鐘時間填寫,您的意見和建議對我們很重要!感謝大家!

長按下方二維碼↓

識別填寫調查問卷

相關焦點

  • 豆瓣8.0《不能說的遊戲》,孩子的噩夢,從一個遊戲開始
    在10歲的時候,鄰居家和藹可親的叔叔基爾伯特,要和她玩一個遊戲,一個不能說的遊戲,她被帶到了洗手間,扮演一個洋娃娃。從此這個遊戲成了奧黛特和鄰居基爾伯特之間的秘密遊戲,從此奧黛特被徹底困在了那個洗手間裡,再也無法走出來。
  • 《遊戲王sevens》與《影之詩》之爭:這樣的決鬥根本不能帶來笑容
    而其他角色也都非常討喜,牌技了得又長相可愛的小倉唯與美森,更是讓《影之詩》動畫賺足了印象分。而卡牌形象在動畫也有了風格統一且更加美型的設計,看到以往在遊戲中不能動的紙片人老婆老公終於在動畫中動了起來,對於玩家來說也是值回票價了。卡牌的戰鬥特效也相當出色,可以說光看PV,是相當穩。
  • 一款從未存在過的遊戲,卻把玩家導向了解不開的謎題
    不用懷疑自己為什麼從未聽過這款傳奇的N64遊戲,因為上一段中的全部內容,可能從未發生過。上面的故事來自於Adam在視頻中的自述,這個長達13分鐘的視頻於2020年10月上傳在Youtube,包含八分鐘的遊戲實況。
  • 2020年我玩過Switch遊戲
    說實話這款遊戲更推薦PC版,因為更便宜,我本是計劃當10小時電影看待,結果撐不了這麼久。畫面自然不必多說,因為場景都是渲染好的,你的所有行動軌跡都是固定好的,所以畫面達到了NS上極致水平。加上全程配音,有種自己在控制電影的感覺,這種奇妙的體驗有別於單純的觀看電影。不過因為劇情的需要,整個遊戲流程下來,畫面都過於昏暗,沒有太多讓人心情舒暢的地方。
  • 這幾款漢化遊戲,沒玩過的都不能說自己玩過遊戲!
    布萊爾女巫《布萊爾女巫》是由微軟發布的一款由同名電影改改編的驚險冒險遊戲。遊戲中,玩家可親身體驗基於布萊爾女巫傳說的原創故事。遊戲將採用第一人稱,將學習玩家在遊玩過程中對於危險的反應。這款遊戲講述了在1996年,一個男孩在馬裡蘭州柏萊克鎮的布萊克山森林神秘失蹤。
  • 遊戲的本質是什麼?如果把人生看作一場遊戲,你還能成為高玩麼?
    你身邊是否有非常熱衷於玩遊戲的同學或者是朋友呢?坦白說我就是其中之一,不過曾經玩的遊戲很多,現在只玩一個,而這一個是大家都無法避免的遊戲——《我的人生》(這不是一個遊戲名,往下看你就知道了)。我記得前段時間看到過一份報告,具體哪年記不清了,裡面寫了全球活躍遊戲玩家是22億,注意這裡是活躍玩家,不包括那些偶爾玩遊戲的那一部分,其中付費玩家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氪金玩家數量為10億,並且預計在2023年這個數字會達到30億,那麼你有沒有想過這樣的問題,為什麼人們更願意玩遊戲而不是去博物館或者是看書看電影?
  • 2020年玩過的遊戲
    然後跑腿系統玩久了大概是體感毀滅者的一般的存在,尤其是招募npc要與其掛鈎的時候,那真是跑的讓人想吐甚至是心生怨氣。通商系統,一開始低買高賣各個城市買來賣出看著金錢上漲還是很快樂,但是到了後期金錢完全花不完,然後對於我這個強迫症來說每次一到城市總是要習慣性地點開商品界面檢查一番然後買進賣出,太噩夢了,我是傻※
  • 開放世界和沙盒遊戲的區別是什麼?我玩過的所有沙盒遊戲推薦!
    #沙盒遊戲#扣肉我近來發現,很多玩家甚至一些官方媒體,喜歡把沙盒和開放世界混為一談,雖說兩者共同之處很多,但是嚴格意義上來說是不同的,作為一名重度沙盒遊戲愛好者,今天除了給大家講解一下,開放世界和沙盒兩個不同的概念外,我還將推薦所有我玩過的沙盒遊戲,供所有沙盒愛好者們參考,那些說我每次就推薦幾款遊戲的,這次就看好了,我可是碼了很久字的!
  • 原創 | 不能說的遊戲
    有一部電影叫《不能說的遊戲》。它是一部涉及兒童性侵題材的法國電影,片子用回憶、插敘的方式展示了主角奧黛特兒時被父母的好友——鄰居叔叔吉爾伯特性侵的經歷,同時展露了這樣的經歷在奧黛特的成年生活中刻下了怎樣的傷痛印記。最後,經過心理諮詢和身邊重要他人的支持,奧黛特勇敢地告發了施害者,並與自己內心受傷的孩子擁抱,開始與自己的過往真正和解。
  • 遊戲教程裡教了,但你玩的時候從未用過的內容是什麼?丨問爆觸樂
    歡迎各位讀者在本期問爆觸樂下方留言,我們會為獲得點讚數最多的評論者送出50元以內的iOS或Steam遊戲任選一款。中獎結果將在下期(6月15日)問爆觸樂欄目中公布。本周的問爆是:遊戲教程裡教了,但你玩的時候從未用過的內容是什麼?
  • 《陰陽師》:我玩個遊戲為什麼要這樣,我想輕鬆點啊
    累了,花錢改變不了什麼,除非你花錢去買手機,建更多小號,為什麼不去改一下這樣的狀況很久了,每次的調查我都很認真地寫,我覺得會有人看見,無所謂獎勵能把現在現狀更改就好,真的。我說一個想法,只是我個人想法。可以設置一個凍結帳號,等級不超過25就會凍結,超過一定時間之後就會封號。
  • 衰神附體 我玩過的那些已經停運的遊戲
    衰神附體 我玩過的那些已經停運的遊戲作為一個從電腦房時代就接觸網路遊戲的人,我玩過的遊戲五花八門,琳琅滿目。二十年過去了,這些遊戲有得依然在發光發熱,有的卻已經灰飛煙滅,無人提及。神泣這款遊戲難度極高,怪難打,全手動,藥也貴,特別依賴組隊。但是這款遊戲的PVP相當出色。
  • 我在非洲玩遊戲
    但他也坦然地說,自己其實沒有玩過太多以航海時代為題材的遊戲。真正吸引他的,不是「航海」本身,而是其中蘊含著的某些東西。「就是那種自由的、浪漫主義的主題。」「那你玩《巫師3》的時候會不會騎著馬到處轉悠?」我問他。
  • 這10款遊戲,沒玩過都不好意思說有Switch!
    或許你會覺得這與當年的《跑跑卡丁車》沒什麼區別,但是不得不說在這樣的模式下確實可以為我們帶來很多歡樂。如果可以和朋友一起玩,更是歡樂翻倍。 然而這種嘗試我稱之為返璞歸真。優秀的劇情,音樂,表現手法都讓本作顯得十分的優秀。即使不能算出眾的畫面表現,也因製作團隊的用心讓我們知道原來像素風格也可以美輪美奐的。
  • 聊聊那些年我玩過的國產戰略遊戲
    這是咱國內第一個在E3正式展出的中國遊戲,還翻譯成外語在國外發行,裝逼宣傳的話不說了,很多人都玩過,說說它的一些好玩的地方。對於手殘黨來說,這種戰爭遊戲我首先想的不是進攻和消滅,而是猥瑣保命,安全第一。有人說進攻就是最好的防守,但對我來說太沒安全感了,死也死在溫柔鄉裡,然而這個遊戲一上來就給我一種強烈的安全感。
  • 連這 4 個遊戲都沒玩過,你還敢說自己有童年? 專題 · 懷舊遊戲
    到處都是深坑和障礙,別說一不小心就掉坑裡,或者被火把燒了,居然連踩個蝸牛都會死……沒錯,冒險島就是一個不斷跟你說 Game Over,又不斷地吸引你重來的遊戲。可惜的是,我從小打到大,也沒有把女朋友救出來……似乎道出了一句人生真理:無論是玩遊戲和追女友,哪件事都不簡單。
  • 誰說steam只有聯機遊戲?這些單機遊戲也不錯,你玩過沒有
    steam是一個不錯的平臺,這個平臺上面有許許多多的遊戲。不論是付費的還是免費的,聯機還是單機的遊戲統統都有。可以滿足廣大遊戲愛好者們。其實很多遊戲愛好者們在steam上面更加喜歡玩單機遊戲,我就有一位同學,他steam上面都是單機有,好像是所有的單機遊戲他都有了。
  • 玩遊戲,怎麼會越來越難了?
    我有個複雜的爹。有些時候,他是個開明的家長,會給我買《三角洲特種部隊》等盒裝正版 FPS,稱寓教於樂科普軍事知識;會給我買賽車遊戲用的方向盤外設,理由是訓練手感方便學車考照。另一些時候,他又對遊戲深惡痛絕,那盤《三角洲特種部隊》在我某次偷玩後,被他拿菜刀劈碎;他還稱國內做網遊都不是好東西,甚至危言聳聽地說要把當時的龍頭遊戲公司給炸了。
  • 影之詩與遊戲王SEVENS 為何口碑兩極反轉(一)
    單看PV,《影之詩》毫無懸念地完爆《遊戲王 SEVENS》幾條大街。主角打牌時高喊「我的回合!抽卡!」王牌怪獸「伊格尼斯多拉貢」,加上還請來了曾參與過《遊戲王 ZEXAL》人物設計的原田大基來設計人設,《影之詩》動畫看起來比《遊戲王 SEVENS》更像遊戲王,被人們戲稱為:「遊戲王正統在影之詩」。兩部動畫都預定於2020年4月放映,同在東京電視臺播出。
  • SFA·薦影 | 《八月》上映,作者電影需要院線發聲
    臺灣電影評論家李光爵曾在第53屆金馬獎入圍名單公布後說:「如果最佳影片是《八月》得獎我要從十樓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