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格納歌劇《漂泊的荷蘭人》

2021-02-19 中音在線

【新朋友】點擊標題下面藍色字「中音在線」關注。 
【老朋友】點擊右上角,轉發或分享本頁面內容。

  主要角色

  荷蘭船長(Hollander)男中音

  挪威船長達朗德(Daland)男低音

  珊塔(Senta)/達朗德的女兒女高音

  瑪麗(Mary)/珊塔的奶媽女低音

  艾瑞克(Erik)/年輕獵人,愛戀著珊塔男高音

  挪威船舵手男高音

  劇情簡介

  第一幕 挪威峽灣海岸邊

  一艘挪威船為了躲避海上突如其來的暴風雨,暫時駛進挪威南部的峽灣海港中避難,船長達朗德指揮水手們安定船隻,待風雨過後再行出發。他吩咐舵手留守在甲板上觀察後續狀況,便和其它水手下船艙休息。舵手為了打發時間、同時避免自己打瞌睡,於是唱起思念家鄉情人的短歌,但沒多久,就因體力不支而陷入夢鄉。 就在此時,一艘有著血紅色大帆、漆黑色船桅、看來氣氛詭異的船隻逐漸靠近挪威船,這就是傳說中的「幽靈船」。待幽靈船停妥後,船上走下一位面容憔悴蒼白的男子,他就是受上天詛咒的荷蘭船長;荷蘭船長感嘆自己受上天的命運,雖然他曾嘗試以自殺、或是將船開向礁石猛力撞擊,但都達不到解脫的效果,因為上天所賜予他的,就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長期折磨。他何嘗不希望能夠找到一位真心愛他的女子,但是這麼多年來(註:荷蘭船長在海上已經漂流了不知有多少個年頭)他早就不抱任何希望,現在他只祈求永恆的毀滅、一了百了。

  挪威船長達朗德休息過後,回到甲板上視察狀況,卻見到旁邊停了一艘氣氛鬼魅的大船、還有一位面容憔悴的男子。他詢問起對方的來歷,荷蘭船長幽幽地說:他來自遙遠不知名的地方,這次上岸只求再次尋得一位真心愛他的女子。同時荷蘭船長也問到:達朗德是否願意邀請他到家中小歇一番?如果願意的話,荷蘭船長將有金銀珠寶相贈。達朗德眼見財寶當前,滿心歡喜就答應了下來;而荷蘭船長又提出了第二個請求:達朗德家中是否有女兒?有的話,可否引見介紹,或許能牽成一段姻緣,到時荷蘭船長身上的詛咒就可破解。達朗德心想,他只不過是為了避海上風雨來此暫歇,卻意外地撿到了一筆財富和這位「準女婿」,於是他也滿口答應將從中搓合。 此時挪威船上的舵手高喊「南風再起!」,於是水手們忙著收錨啟航回家,在挪威船長的帶領下,荷蘭船長的幽靈船也尾隨在後,前往達朗德家中「提親」。

  第二幕 挪威船長達朗德家中

  村莊裡的女孩們齊聚在達朗德船長家中,在珊塔的奶媽瑪麗的帶領下,忙著紡紗織布,等待水手們的歸來。珊塔在一旁望著牆上荷蘭船長的畫像出神,奶媽要珊塔不要浪費青春時光在一幅畫像上面,其它的女孩們則是半開玩笑地嘲弄著珊塔,「居然會為一幅畫多愁善感!」而珊塔則是不服氣地唱出一段「敘事曲」,告訴大家有關荷蘭船長的傳說故事:一位被上天詛咒的航海人,必須在海上不斷漂泊,每七年才有一次上岸機會,如果他遇見一位真心愛他的女子,詛咒將會解除。珊塔愈唱愈投入,最後竟當眾宣布:她就是那位解救荷蘭船長不幸命運的女子!眾人一聽,大為吃驚。 此時,獵人艾瑞克進來通報挪威船返回的消息,女孩們則是忙著準備迎接水手們的工作,只留下珊塔與艾瑞克兩人。艾瑞克對珊塔痴情已久,始終未獲得珊塔的具體響應,而珊塔的父親又嫌艾瑞克出身低、只是一名獵人,並不贊成兩人的交往,而當艾瑞克聽見珊塔又當眾宣布即將要獻身解救荷蘭船長,讓艾瑞克更加氣餒。不過艾瑞克也向珊塔提出一項「警訊」:他說自己做了一個夢,夢見有一天來了一艘異國船隻,船靠岸後上來了兩位男子,一位是珊塔的父親德朗德,另外一位則是身穿黑衣、面容憂愁的外國人,珊塔則是熱情地上前擁抱外國船長,而後兩人還搭船離去。珊塔為著艾瑞克的夢感到欣喜不已,這表示她之前所預感的果真沒錯;艾瑞克聞言大為驚恐,他在憤怒與傷心之下匆忙離去,只留下珊塔一個人望著荷蘭船長的畫像繼續沉思。

  就在這個時候,達朗德也帶著荷蘭船長悄悄地進門來,珊塔無意間回過頭看見他們,嚇了一跳。她趕忙問起父親,這位異國男士是誰?達朗德則是熱心地為珊塔與荷蘭船長相互介紹,他告訴珊塔這是一位「既慷慨、又富有的男士」,同時他也向荷蘭船長稱讚自己的女兒是「世間少見、又美麗、又善良的女孩」,他肯定珊塔絕對會是荷蘭船長眼中最好的選擇。當達朗德在遊說「雙方當事人」的同時,珊塔和荷蘭船長彼此的目光卻一直停留在對方身上,而達朗德則是識趣地暫時迴避,讓這「小兩口」單獨交談。荷蘭船長與珊塔相互注視了一段時間,兩人心中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荷蘭船長認定珊塔就是他的救贖天使,而珊塔也熱情地宣告:她將獻出永恆的忠貞與愛情,來徵服撒旦的魔咒。

  當達朗德再次回來的時候,原本陌生的小兩口,似乎成了相知相惜的終生伴侶,而達朗德也興奮地擁著珊塔和「準女婿」,歡喜參加宴會去。

  第三幕 碼頭岸邊

  挪威水手在平安歸來之後,和心愛的女孩們在碼頭舉行慶祝酒宴,他們也邀請同樣停在岸邊的荷蘭船水手加入他們;他們向荷蘭船呼喚多次,均未獲得回音,於是開始懷疑這就是傳說中的「幽靈船」。頃刻間,岸邊風浪大作,荷蘭船上傳出鬼魅般的歌聲,挪威水手試著以快樂的飲酒歌聲壓過對方,但最後終被荷蘭船上的幽靈歌聲佔了上風,挪威水手在恐懼中一鬨而散。 隨後珊塔與艾瑞克上場。艾瑞克不相信珊塔竟然答應一位素未謀面的男子的求婚,他請求珊塔回心轉意,不要忘記當年曾經許下的相愛諾言,但珊塔心意已決,婉拒了艾瑞克的要求。就在倆人言談之間,荷蘭船長悄悄登場,他以為珊塔背叛了拯救他的誓言,在心灰意冷之際,準備再次起航,繼續漂泊的生活,而珊塔為了證明自己的忠貞與愛意,她攀上岸邊一塊高聳的礁巖,縱身跳下海中,和荷蘭船長的幽靈船一同沉沒大海。在一陣洶湧狂濤之後,海面上浮起了荷蘭船長與珊塔相擁的身影,升天而去。

掃一掃,關注中音在線 微信公眾平臺,獲取更多資訊

點擊左下角 閱讀原文

↓↓↓↓

相關焦點

  • 華格納歌劇《漂泊的荷蘭人》高清中字
    華格納歌劇《漂泊的荷蘭人》高清中字歌劇開始的時候,恰恰又滿了一個七年的時期,那荷蘭人的船停泊在挪威海岸的一個港灣裡。在那裡原有一隻船在躲避風浪,船主是一個名叫達蘭德的挪威人。達蘭德的家在離那兒不遠的地方。荷蘭人在談話中得知達蘭德有一個女兒還不曾出嫁,他就要求達蘭德允許他向她求婚,並說願以全部的財物作為報償。達蘭德同意了。
  • 歌劇《漂泊的荷蘭人》
    (溫馨提示:為了更好的理解該歌劇,請先閱讀下面的「歌劇簡介」再觀看本視頻!)
  • 漂泊的荷蘭人
    後來被上帝發現,懲罰他永世在海上漂泊,除非他在陸地上找到一個真正愛自己的女人……德國詩人海涅首先把「飛翔的荷蘭人」的故事寫成一首詩。後來華格納也依此傳說創作了華格納不朽的歌劇經典《漂泊的荷蘭人》。這部歌劇是華格納風格走向成熟的第一部傑作,劇中主導動機的運用和灰暗的舞臺造型來表現華格納所熱衷的哲學思考。
  • 華格納經典歌劇《羅恩格林》中國首演
    162年後首次亮相中國   為國內歌劇舞臺填空白     借今年歌劇節期間成功打造歌劇《漂泊的荷蘭人》之勢,國家大劇院再接再厲12月4日晚,這部誕生於162年前的歌劇經典首次登上中國舞臺。大劇院在填補了國內歌劇舞臺劇目領域中的一大空白同時,也成為國內首家在一年中連續出品和製作兩部華格納歌劇的藝術機構,為即將到來的華格納誕辰200周年獻禮。
  • 華格納歌劇序曲音樂會舉行
    本報訊(記者崔小明 通訊員姚棟)前晚,俞峰教授執棒寧波交響樂團,在寧波大劇院開啟2020-2021音樂季第二場演出——華格納歌劇序曲音樂會。華格納是19世紀德意志浪漫主義歌劇巨匠,他的歌劇作品無論在形式上還是內容上都體現出浪漫主義的美學觀。
  • 配飯視頻丨華格納歌劇《唐懷瑟》序曲
    配飯視頻丨華格納歌劇《唐懷瑟》序曲作品信息 《唐懷瑟》(德文:Tannhäuser,又譯唐豪塞),全名為:《唐懷瑟與瓦特堡歌唱大賽》,是德國作曲家理查·華格納的一部歌劇歌劇有兩個版本:德勒斯登版和巴黎版。1841年冬,身在巴黎的華格納打算回到德國發展。同時他也讀到了唐豪瑟與維納斯的故事,便將手上的一部五幕劇本《薩拉孫女子》(Die Sarazenin)拋開,因為他認為唐豪瑟的故事更有潛力。1842年,他帶著妻子米娜和母親前往臺貝里斯度假。
  • 華格納 | 每一部歌劇都是震撼人類靈魂的鴻篇巨製
    Hans Werner Henze (geb. 1926) - Fraternité: Air pour l'orchestre9. Tannhäuser - Inbrust im Herzen10. Ouvertüre11. Applause12. Abspann華格納以創作歌劇聞名。
  • 華格納《唐豪瑟》|愛、自由、死亡與救贖
    愛、救贖、死亡的主題縈繞在華格納的歌劇中,救贖的力量,無一例外都來自於女性。《漂泊的荷蘭人》    1841年,華格納根據中世紀幽靈船的故事與海涅等文學家的作品以及自己的創造,完成了他的第五部歌劇《漂泊的荷蘭人》,而「愛與救贖」就是這部歌劇的關鍵詞。
  • 浪漫主義的歌劇作曲家——理察·華格納(下)
    7月25日,兩人來到裡加,華格納去一個歌劇院中擔任音樂總監,並在這一段時間內根據《黎思濟》開始創作同名歌劇。1838年1月,他完成《黎恩濟》的腳本,幾個月後開始為該劇譜曲。但也在這一年,因華格納負債纍纍,當局沒收了他和妻子的護照。為了躲債,兩人又從裡加出逃,在經歷數次暴風雨後抵達倫敦(這也是之後歌劇《漂泊的荷蘭人》的重要靈感來源)。
  • 一部現代解讀的《飛翔的荷蘭人》如何推翻經典變成一部女權作品的?
    The Flying Dutchman 說到《The Flying Dutchman》(《飛翔的荷蘭人》)這部歌劇,相信大家對它的名字一定不會陌生。但是具體了解這部歌劇嗎?小編想若非學習歌劇或愛好歌劇的朋友一定還有點陌生。
  • 歌手的忠誠——曾經的華格納歌劇演唱者
    然而華格納的歌劇需要特別的人才來演出已是不可改變的事實。當拜羅伊特節日劇院奠基儀式之後,華格納便開始了尋找專門歌手的旅行。▼ 慶祝上梁儀式的節日劇院,1873年隨著華格納的作品無從模仿,對華格納歌劇的演唱模式也被確定了下來。歌手不僅需要特殊的條件,還要同時具有獻身的精神。這便註定了演唱華格納歌劇的演員在所有的時代都屬鳳毛麟角。在錄音技術尚不發達的本世紀中葉,華格納的歌劇並沒有太多的上演機會,當時的兩大重鎮是拜羅伊特和美國大都會,而演出陣容卻幾乎雷同便可說明一旦獻身於華格納,對歌手的風險該有多大。
  • 一部現代解讀的《飛翔的荷蘭人》如何推翻經典變成一部女權作品的?
    但是具體了解這部歌劇嗎?小編想若非學習歌劇或愛好歌劇的朋友一定還有點陌生。今天我們就通過著名導演Kasper Holten(卡斯帕·霍爾頓)執導的一部全新解讀的《飛翔的荷蘭人》來深度了解一下這部歌劇。#暴風雨的前奏#《飛翔的荷蘭人》是華格納的代表歌劇,而被譯作《漂泊的荷蘭人》。是如何的機緣巧合讓他創作了這部歌劇呢?
  • 華格納:唐懷瑟(唐豪瑟)
    ◇◇◇▽三幕歌劇《唐懷瑟》(亦譯名為《唐豪瑟》),全名《唐懷瑟與瓦特堡歌唱大賽》,與《羅恩格林》一起是華格納最受歡迎的歌劇。它屬於拜魯依特音樂節的上演劇目,有兩個版本:德勒斯登版和巴黎版,前一版更對華格納本人的心思;後一版本因加入芭蕾舞,音樂更優美,更受大眾追捧。
  • 華格納名作《唐豪瑟》國家大劇院首演
    中新網北京4月6日電 (記者 高凱)4月6日晚,國家大劇院製作華格納歌劇《唐豪瑟》迎來首演。  在德國音樂巨匠華格納歌劇創作的歷史上,1841年至1848年間先後創作完成的《漂泊的荷蘭人》《唐豪瑟》《羅恩格林》為華格納「浪漫主義風格」歌劇。國家大劇院早在2012年,便已推出《漂泊的荷蘭人》與《羅恩格林》。
  • 華格納歌劇《漂泊的荷蘭人》|海上風暴的奇異力量
    沃克爾一直接受著傳統德國交響樂和歌劇的教育。在指揮大師葉夫根尼·穆拉文斯基(Evgeny Mravinsky)和謝爾蓋·切利比達奇(Sergiu Celibidache)的影響下,哈爾通對於法國、德國和東歐的傳統音樂也建立了自己獨到的理解。
  • 戲劇人物|德國歌劇史上舉足輕重的人——理察·華格納
    他是德國歌劇史上一位舉足輕重的巨匠。他前承莫扎特的歌劇傳統,後開啟了後浪漫主義歌劇作曲潮流,在他之後,理查·施特勞斯接過了後浪漫主義。他是理察·華格納。華格納自幼就很喜歡文學、戲劇和繪畫。1831,他在大學期間開始學習作曲理論。
  • 華格納15部未完成歌劇研究導論
    首先,未完成的歌劇中體現出華格納對於多種風格的嘗試,尤其是德奧歌劇以及法國歌劇類型;其二,未完成的歌劇中包括了多部喜劇,展現了華格納的喜劇創作思維;其三,宗教風格是華格納未完成歌劇中重要的特徵,因此這一系列作品有利於我們全面把握華格納的宗教思想;其四,華格納作品中存在密切的關聯性,其在未完成作品中體現尤為明顯。
  • 華格納誕辰200周年:音樂界的不朽巔峰
    華格納早期的《婚禮》、《愛情禁令》、《黎濟恩》還帶有明顯的模仿痕跡,《漂泊的荷蘭人》、《湯豪瑟》、《羅恩格林》等作品已經反映了華格納積極改革歌劇的意向。最著名的代表作《尼伯龍根指環》創作時間長達25年,全劇長達16個小時,分四夜上演。為上演該劇而建立的拜羅伊特節日劇院和拜羅伊特音樂節延續至今。
  • 拜羅伊特、《尼伯龍根的指環》與華格納
    二者並不構成任何競爭關係,因為前者僅上演華格納的作品,從《漂泊的荷蘭人》到《帕西法爾》,後者上演從蒙特威爾第到當代的各國歌劇、話劇、交響樂和藝術歌曲。夏季音樂節的好處是其他劇院都休假,因而不難湊齊一流的演員和指揮。而其他劇院正常演出時,拜羅伊特卻是一片寂靜。所以拜羅伊特節日劇院沒有自己的樂隊和合唱團,每年這裡都會聚了來自德國乃至歐洲各個城市的樂隊音樂家和合唱團成員。
  • 華格納與他的「雙頭鷹進行曲」
    豐富的演出實踐對其歌劇創作和歌劇改革思想的形成,起了積極作用。1836年第一次結婚,次年前往當時俄國的裡加任一家歌劇院的音樂指揮。1839年因為債務,乘船逃往倫敦。1840年至1841年在巴黎度過。1842年返回德國德勒斯登,任薩克森王國宮廷樂隊指揮。       1842年,德勒斯登歌劇院上演其歌劇《黎恩齊》獲成功,被任命為該院指揮。後受巴枯寧影響,參加資產階級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