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一個才華配不上野心的妄人

2021-02-11 世界通史

在今天的故事版本中,海瑞是一個清廉無私、為民做主、膽敢辱罵皇帝的好官。但隨著學者撥開民間傳說中的神化成分,一個真實的海瑞被挖掘了出來。在筆者看來,海瑞算不上國家棟梁般的好官,也不是一些自媒體認為的危害大過貪官的惡人,他只是一個才華配不上野心的妄人。

海瑞四歲的時候,父親去世,從此孤兒寡母相依為命,靠著祖上的幾十畝地勉強過日。海瑞母親謝氏對海瑞的期望極大,就希望他能夠做官。可以想像在那個母憑子貴的時代,在丈夫去世之後,謝氏的所有希望都在兒子海瑞身上了。因此謝氏對海瑞的要求十分嚴苛,從不允許海瑞出去跟一般的孩子那樣玩耍,每天就是坐在家中攻讀詩書經傳。

但海瑞似乎並沒有什麼天賦,落榜無數次之後終於在35歲那年中了個舉人,次年上京參加會試又再次落榜。4年之後,海瑞40歲還是落榜,可能是在翰林苑抄公文抄夠了,海瑞終於放棄會試去了南平縣當了個教師。

但海瑞是有匡扶天下的野心的,證據就是他冒死上書的《治安疏》。當時海瑞已經52歲,他所任職的戶部雲南司主事不過是個6品小官,跟他同一個級別的還有7個人,而他才剛剛任職。他要想實現自己的目的就必須繼續向前,可是留給他的時間不多。於是一個戶部的小主事,逾越自己的職能做了言官御史該做的事情,上書痛罵了一頓皇帝。這是一場豪賭,贏了,海瑞就能平步青雲;輸了,在那個不殺言官的時代皇帝會因為一番言論而殺死海瑞的可能性也幾乎為零,即便是殺了,自己也能得到千古揚名。而如果不上書,海瑞大有可能在這個職位上安安靜靜的幹上幾年,然後默默無聞的死去。

名聲與死亡,海瑞就是那種會選擇名聲的人。在海瑞諸多的黑歷史中,「海瑞殺女」就能看出海瑞的價值觀。據傳,有天海瑞看見自己5歲的女兒在吃一個糕餅,就問糕餅是誰給的。女兒說是某個僕人給的。海瑞聽完大怒,訓斥女兒怎麼可以隨便接受一個男僕的糕餅呢!你不是我的女兒,除非你餓死,才是我的女兒。於是這個5歲的小姑娘整整七天都沒有吃,最後餓死了。這個故事並不在正史當中,而是作為野史一直在流傳。或許這個故事是假的,但撰寫這個故事的人也的確認為海瑞是把名聲看的比生命還重要的人。

海瑞在嘉慶皇帝上的確是賭輸了,但嘉慶皇帝卻死的很及時,隆慶皇帝重用起了海瑞。隆慶三年,海瑞升調右僉都御史(正四品),外放應天巡撫。海瑞的夢想終於觸手可及,他要開始為民做主了。但能力並不能隨著官職的上升而上升,也不能隨著名氣的上升而上升。海瑞來了之後,應天巡撫的衙門就熱鬧了起來,門庭若市。衙門一天最多能夠接到三千多張狀紙,哪怕一個案子用一個小時來審理,一天審理10個案子,這天的狀紙都夠一年的工作量了。但海瑞卻在短時間內把他們審理完畢。

這依然和能力無關了,這個速度跟草菅人命沒有區別了。事實上也是如此,海瑞在審案子的時候十分重視公道正義,但這個公道正義卻僅僅是他心中的公道正義,窮人和富人打官司,那就判窮人贏。哥哥和弟弟打官司,就判哥哥贏。叔伯和侄子打官司,就判叔伯贏。小民和官吏打爭產,就一定判小民贏。海瑞堅定地站在弱勢的一方,窮人們發現了這個「青天大老爺」不看事實真相,只看人的身份來判案,立刻有人打起了歪心思。一時間不少世家大族被誣告受冤。最終海瑞因「沽名亂政」而改任南京糧儲管糧去了。

海瑞是個清官,但他不是一個好官。他的性格猶如一個孩子一樣,內心有著自己的正義,但又缺乏對事實真相的認知能力。他認為只要自己做好自己,不貪汙,一家人都過苦日子,為民做主就能做好一個官,可當好一個官哪有那麼容易。

世 界 通 史

global--history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相關焦點

  • 《三十而已》:能力配不上野心,顧佳的腳踏實地和王曼妮的精緻窮
    《三十而已》:能力配不上野心,顧佳的腳踏實地和王曼妮的「精緻窮」然而,她們的人生都有一個轉折點,那就是三十歲。對於以王漫妮和顧佳為代表的女性來說,野心和虛榮心的存在並不可恥,然而,當自己的目前的能力配不上自己的野心時,微妙的人生軌跡發生了變化。
  • 海瑞為官清廉至極,為何張居正卻終生不重用海瑞?
    萬曆十五年(1587年),海瑞病死於南京官邸。獲贈太子太保,諡號忠介。海瑞死後,關於他的傳說故事,民間廣為流傳。海瑞是一個著名的清官,但也是一個爭議很大的人物。在張居正任首輔時,就堅持一點:堅決不用海瑞。海瑞這麼清廉的一個人,為什麼張居正就是不用海瑞呢?為此當時的吏部尚書找到張居正,說海瑞是天下讀書人的楷模,書生人言可畏,你就給海瑞個官做,何苦要得罪天下士人呢?
  • 海瑞罷官到《海瑞罷官》——一個清官引發的浩劫
    引1587年11月13日(十月十四),明朝著名清官海瑞病故,享年73歲。這是一個把清官做到極致的人,做到家徒四壁、做到家破人亡。他無朋無黨、無親無友地走完了自己孤獨的一生,只為替這個國家樹立起一個清廉的標杆。
  • 吃不起肉卻能三妻四妾,海瑞是如何做到的
    文/四季文史海瑞的侄女婿梁雲龍所寫《海忠介公行狀》記載,海瑞一生有過三位正妻和兩位妾室,原配妻子因沒有子嗣而被休,第二任妻子過門僅一個月又被休,原因被猜測是海瑞的母親不喜歡,第三位妻子王氏比較爭氣,為海瑞生育兩子一女,只可惜,兒子也夭折,而當時海瑞就已經有了一房妾室
  • 《燕雲臺》耶律喜隱原著結局:能力配不上野心,因多次謀反被賜死
    《燕雲臺》耶律喜隱原著結局:能力配不上野心,因多次謀反被賜死 文/聽歌打娛 要說現在哪一部電視劇最火胡攆也甘願為了妹妹嫁給了自己不愛的罨撒葛。 後來因為胡攆的關係,罨撒葛作為國政大臣釋放了喜隱與烏骨裡。而喜隱也藉此機會向蕭思溫提親,就這樣烏骨裡順利嫁給了喜隱,喜隱也娶到了他的「棋子」。只是後來讓喜隱沒想到的是,就算娶了烏骨裡蕭思溫也不會輔佐他,反而輔佐了明扆還把小女兒蕭燕燕嫁給了他。
  • 千秋任人評說,還原一個真實的海瑞「海青天」
    1587年,一代清官海瑞與世長辭。兩袖清風,而判案又邏輯不清。嚴於律己,而又家庭不睦,一妻一妾自殺,還逼死5歲女兒。海瑞一生,蓋棺定論,史上支持者,反對者之間發生尖銳的爭執,屢屢不絕。海瑞最有名的,當然是他的清廉。官居二品,死時僅留下白銀二十兩,還不夠殮葬費用,可謂兩袖清風。舉例來說。有一次,官場傳聞,說海瑞替母親做壽,大開宴席,竟然還買了兩斤肉!當時,海瑞飯桌上吃的蔬菜,都基本出自他親自督率他人,在衙門後院栽種的。海瑞的特點是脾氣倔,認死理,講原則。
  • 羅賓·西克出任海瑞溫斯頓腕錶形象大使
    羅賓·西克將以海瑞溫斯頓腕錶系列形象大使的身份全力支持品牌,並參與一系列相關媒體和宣傳活動。海瑞溫斯頓海洋Ocean系列雙時區功能44毫米自動腕錶海瑞溫斯頓全球執行長娜拉·海耶克(Nayla Hayek)表示:「我們很榮幸邀請羅賓·西克擔任品牌腕錶系列的形象大使。
  • 海瑞名揚天下 為什麼張居正卻不願意用
    這裡為什麼要提到他,因為他跟海瑞一樣都是清正嚴明,不畏權貴。但為什麼我們只知海瑞而少聽到道同。因為海瑞以舉人身份最終官至朝廷二品要員。歷正德、嘉靖、隆慶、萬曆四朝,民間稱之為『海青天』並光榮獲得年畫中最後一個『門神』名額。道同卻在番禺知縣任上因得罪永嘉侯朱亮祖而被明太祖朱元璋賜死。
  • 海瑞海青天冒死批評皇帝,在歷史上是真實事件
    今天聊一聊清官海瑞的膽量夠大,直接批評皇帝。話不多說開始。海瑞,字汝賢,瓊山人。鄉試中舉人後來到京師,從此步入住途,最終成為明代歷史上著名的清廉剛正的人物,也是我國封建社會中清官的典範。海瑞不僅為官清正廉潔,剛正不阿,而且十分有才華。
  • 遊走在歷史與虛構之間的海瑞
    在導演張黎、編劇劉和平以及陳寶國、黃志忠、倪大紅等演員的共同努力下,《大明王朝1566:嘉靖與海瑞》以其史詩般的品格徵服了眾多的歷史愛好者們。其中尤以嘉靖、海瑞這兩個主角刻畫的「最像那麼回事」。為何一個虛構的海瑞依然能夠得到大家的認可呢?這不得不歸功於創作者們對歷史人物精髓的成功把握。只要掌握了歷史人物的核心精神,不管劇情怎樣安排,人們總會願意相信,這就是他曾經做過的事情。
  • 海瑞的書法,在古代名人裡,我覺得能排倒數第一
    第二個原因是,古代的官員大都是文人出身,文人大部分是科舉出身,科舉考試雖然不直接考書法,但如果書法不好,也很難在科舉中取得好的名次,甚至有可能因為字寫的不好看而不被錄取。海瑞小楷書法《奉別帖》所以,歷代的文人士大夫都十分注重自己的字體,練習書法也就成了文人的必修課,一是為了彰顯才華,而是為了贏得考試,你像我們熟悉的書法家顏真卿、蘇東坡、黃庭堅、趙孟、董其昌皆是如此,但也有一些特殊的人。
  • 海瑞罷官(縮編)
    ,有一個退休宰相,名叫徐階。10.王明友又將衙門裡上上下下疏通停當,一個月後重新開堂審問。經徐富作偽證,果然不差。趙玉山大罵:「我要到府裡告,到蘇州告,到京裡告,告你這個賣法贓官,不為民秉公而斷!」 蘇州知府鄭愉對王明友說:「海瑞為人最剛直,自號剛峰,不要說對一般官吏極嚴,即使對皇上不規之事也會直言勸諫……」鄭愉一席話,說得李平度、王明友驚慌變色。
  • 海瑞是如何破局的?
    劉和平老師的《大明王朝1566》中卻給出了一個形象完全不同的海瑞,或者說至少《大明王朝1566》中的海瑞不僅不是無用,反而是「大明王朝的一把神劍」,若想要對付貪臣墨吏,推行新制,只有倚仗他。海瑞一出手就是直接將官場裡的心照不宣棄於不顧,直接點明中央派下來的新任杭州知府在一天之內就被威脅的話都不敢說。這樣的掀桌子行為直接就把何茂才驚的想用武力讓他屈服。可惜海瑞字剛峰,這樣的人哪怕只是站在那裡,散發的氣勢也足以讓跟著各級上司糜爛許久的兵丁不敢造次,誰叫海瑞並無通敵失城貪賄之過呢?
  • 心理學:海瑞,一個道德化身的大人物為什麼不能施展出他的理想?
    文/夢嫻君海瑞,一個至清的清官,一個道德化身的大人物,一生經歷坎坷,三起三落。妻妾眾多,但是留下的兒女都不幸夭折,晚年漆下無子女,無好友,自己的理想抱負也沒有實現,悲憤而死,死後連一點值錢的東西都沒有,清廉至極,可見一斑。
  • 視頻|歷史上的監察官:海瑞
    海瑞,一個大明王朝的奇人,一個疾惡如仇的清官,一個死磕豪強的模範。萬世景仰的他,是明朝一道絢麗的光芒。公元1514年1月22日,一個失意的讀書人中年喜得貴子,斟酌再三,他給兒子取名海瑞,「瑞」者以玉為信也。
  • 從《海瑞罷官》到《方方日記》
    1961年北京出版社出版的《海瑞罷官》劇本   嚴格來講,這不是一本書,而是一個劇本,篇幅不長,四萬四千字,才七十三頁。其中還包括再版前言和作者自序,正文其實更少。他受邀編還這部歷史劇的原因只是他作為明史專家研究過海瑞。據自序,這個劇本先後共七易其稿,前後歷時一年,聽取了各方意見才最終定稿。   海瑞大家都知道,她是一個家喻戶曉的大IP,大清官。因為他剛正不阿,不同流合汙,敢於直言犯上,且性格執拗,不近人情。他曾上書批評嘉靖皇帝迷信巫術,生活奢靡,差一點就被殺了頭。   但客觀來講,海瑞是個比較有爭議的IP。
  • 海瑞罷官:看海瑞身上那些坦蕩做人,胸懷天地正氣的人生大智慧!
    (夢歸秋塵:第144期)如果提到明朝的清官,那麼我相信很多人第一反應想到的就是海瑞。這是一個無所畏懼的人,上到嘉靖皇帝下到土豪劣紳,沒有海瑞不敢罵的人。嘉靖帝一時間被弄得面紅耳赤,治海瑞的罪吧,海瑞說的基本屬實。不治海瑞的罪吧,面子上又掛不住。然後嘉靖帝只能自己給自己找臺階下,說道:「海瑞想當比幹,朕還不想當商紂王呢!」次年,嘉靖皇帝駕崩,海瑞被重新啟用官復原職。海瑞在地方一方面打壓豪強劣紳,另一方面推行丈田均稅法,百姓負擔降低。不久海瑞升任巡撫,但僅僅當了九個月就被排擠罷官。
  • 海瑞只是一個七品小官,為什麼敢公然上書罵皇帝?
    海瑞清正廉潔、剛正不阿,他的一生,正如他所說的「夫士君子行政,要在服人之心,不在服人之口」,讓人心服口服。海瑞是海南瓊山,也就是今天的海口人氏,明嘉靖二十八年鄉試中舉,走上仕途。嘉靖三十七年,由福建南平縣教諭升任浙江淳安縣令,這是他仕途的一個轉折點。
  • 為什麼海瑞為官清廉,深受百姓愛戴,卻不被朝廷重視?
    為什麼海瑞為官清廉,深受百姓愛戴,卻不被朝廷重視?海瑞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清官,他一生為民愛民,廉潔奉公,但他的官場生涯並不順利,最高官至右參議、監察御史,相當於中央派來的地方紀檢組長。海瑞在仕途之初就被任命為淳安知府,以其一心為民、廉潔奉公、不徇私情,深受當地百姓的喜愛。海瑞寫的《公安通緝令》因為批評明世宗無能而名聲大噪,他也因此被捕入獄。按常理說,海瑞是個正直的官員,為什麼不被朝廷使用呢?這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是海瑞自身的性格,二是當時官僚環境的影響。
  • 嘉靖稱海瑞有比幹的才能,為什麼海瑞還是混得不咋地呢?
    在古代,能打上清官標籤的人並不多,北宋的包拯算一個,明朝的海瑞亦是一位,據說,歌頌包拯的著名小說《七俠五義》裡就有很多有關海瑞辦公斷案的影子。海瑞不僅是一位清官,也是一位有膽識有能力的能臣,就連明朝的嘉靖都說海瑞有比幹的才能,那麼既然嘉靖這麼評價他,為何沒有重用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