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司招人都是35歲以下,那35歲以上的人,都去幹嘛了?

2020-12-27 騰訊網

在如今網絡發達的社會裡,我們經常看到一個比較現實的問題,那便是職場當中所謂的35歲危機。這裡所說的危機,便說的是很多大公司裡,年齡到了35歲之後,如果沒有一技之長的話,那最終面臨的便是被裁掉。

於是乎,很多人便會有一種焦慮感存在,覺得當35歲逼近的時候,內心會相當不安。雖然現實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糟,但不得不說,這種事情的確算是時有發生,也算是隨時為我們敲著一個警鐘。

那麼,大公司招人都是35歲以下,那35歲的人呢?當年齡超過35歲之後,如果還靠死工資的話,思維正確嗎?35歲之後,年輕人又該如何發展,才能日子越來越好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職場那些事兒。

一、大公司招人35歲以下,那35歲以上的去哪裡了?

這話不假,每當小胖逛人才市場的時候,都會發現他們所寫的年齡要求,大部分都是25-35歲之間。或許,站在公司的角度來看的話,這個年齡階段的人最有創造力,而且他們最願意吃苦耐勞。

的確如此,處於這個階段的年輕人,大部分都還是單身,而對於工作的激情也會比一些老油條要強得多。但個人覺得,很多公司裡依然還是有35歲以上的人存在,而且他們的工資待遇也都還算不錯。

只能說,35歲之後的人,他們會懶得跳槽,懶得換工作。因為,前面這些年都已經慢慢安定下來了,沒有必要再去冒風險求職,更沒有必要去為了加一點工資而拼命爭取,或許,這便叫做成長。

二、當年齡超過35歲,還能靠死工資嗎?

比較現實的一件事情,便是很多普通人唯一的收入來源只有工資。這話不假,畢竟我們的開源途徑有限,除了工資之外,似乎便沒有了其它收入,而一年能夠賺多少錢甚至是存多少錢都一目了然,著實讓人覺得有些沒有盼頭。

個人覺得,當年齡超過35歲之後,我們是不應該只靠死工資生存的。因為那樣的話,會很累,而且肩上的擔子和壓力會越來越重,這樣的話人只會越來越鬱悶,這種事情,相信很多人都經歷過。

所以,趁30歲還沒到之前,努力在職場之外的途徑裡,拼命找一些開源的方法。唯有如此,我們未來才不至於只靠死工資,而這樣的人生,或許也才會更加有盼頭和希望。

三、35歲之後,如何發展?

小胖曾經聽到過一句話,那便是如果你在35歲之前不能做到主管位置的話,那似乎未來職場的發展便已經到頭了。的確如此,畢竟我們的工資哪怕是不斷上漲,但也都有個度,最終都會到達一個瓶頸期。

那麼,我們35歲之後該如何發展呢?最好的方式,或許便是自己創業,自己做老闆給自己打工。當然了,這會有一定的風險,但只要運氣好以及自己有一定的生意頭腦,那未來賺錢方面便是不用愁的。

不過,與此同時小胖也希望年輕人能夠具備理財的思維,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夠讓自身的資產不斷往上漲,這樣的話,當你兜裡的錢變多了,自然就不用再擔心了,不是嗎?

35歲,算是大城市裡年輕人的一道檻,說白了如果職場當中能夠有所突破,那是最好的事情,但如果突破不了,或許便只能在職場之外想辦法來創收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不過,不論什麼年齡階段,學會理財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這樣的話,我們不光會讓資產上漲,更是會具備開源與節流的思維和想法,這樣,才能夠有助於我們未來的發展和進步,不是嗎?

那麼,您覺得為什麼大公司都只招35歲以下的人呢?職場中,35歲以上的人,又跑到哪裡去了呢?在您看來,年輕人想要告別35歲危機,又該怎麼做呢?歡迎一起在留言區聊一聊!

(打字不易,看完請幫忙點個讚哈,如果您喜歡小胖的文章,也請關注一下,小胖先謝過啦!)

相關焦點

  • 找工作公司普遍要求35歲以下,35歲以上的人都去幹啥了?
    世界永遠年輕,而你終將老去縱然生而為人,命途太短你也不應隨意放棄文末有彩蛋!知乎上有個問題特別火:找工作單位普遍要求35歲以下,那35歲以上的人幹啥去了?答案說什麼的都有,但是總結一點就是,35歲以上的人根本沒有大家想的那麼狼狽。
  • 招聘市場都要求招35歲以下的,那麼35歲以後的中年人又該去哪?
    從求職者的家庭來看,35歲後大部分職場人士都會面臨一個問題,家庭。不論男女,家庭因素或多或少都會成為分離我們事業工作的一部分。基於以上兩點,這是大部分公司都不招35歲以上年齡的原因之一。但聰明的讀者應該能夠想到,如果按照這兩個原因來看的話,那麼豈不是幾乎所有35歲以上的職場人都會面臨這兩個問題,那在市場機制下,這些公司又如何保障招的到人呢?首先,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如果我們去假設,所有的公司都不要35歲以上的人,那麼當社會上35歲以下的人都被招完了,那麼自然有需求的公司就會去改變這個招聘規則。
  • HR竟坦言找工作不要35歲以上的?35歲一道坎,但你的敵人並非年齡
    01找工作只要35歲以下的,那35歲以上的人呢?近日,「35歲是一道求職門檻」的話題又被網友們熱議,主要是有許多網友曬出了一些公司的應聘條件,還有一些公司的HR坦言:「我們這個工作崗位就只要35歲以下的。」就業緊張、崗位稀缺等一直都是社會的大問題,特別是由於今年疫情,許多公司裁員更是嚴重。
  • 裁員優先35歲以上?35歲為啥是大危機?變更,才能容得下更多需求
    是的,35歲對於職場人來說是個過不去的坎,信息化時代初入職場的年輕人都在25歲的時候為35歲做規劃,哪怕加班996也要努力去大廠,大平臺,有發展前景的地方,在這條路上,總有人倒下,不過也總有人踏上這個兇險的徵途,因為他們都知道——如果到35歲還一事無成,這輩子都可能不會有什麼大作為。
  • 35歲投簡歷100份,回應2份,HR回復「35以上公司不要」
    先來看看幾個求職的人:李女士:自從辭職以來,不停被恐懼和焦慮支配,各大招聘網投簡歷,少有回應的,就算偶有電話,也被不停追問,你多少歲了啊,啊?羅先生:35歲,辭職,重新找一個工作怎麼這麼難,一問,直接來一句,不好意思,我們公司不招35歲以上的,工資開得低的可憐,企業想什麼呢?
  • 知乎熱榜:找工作時普遍要求35歲以下,網友吐槽:35歲招誰惹誰了
    近來,我空閒時間刷起了知乎,看到了其熱榜上的一個話題:#找工作時單位普遍要求 35 歲以下,那麼 35 歲以上的人都去幹什麼了?#看到這個話題,突然想到之前某網際網路大廠的 HR 在大學招聘時宣傳公司:「我們公司是年輕的公司,平均年齡 25 歲!」
  • 我35歲了,就活該被「拋棄」嗎?
    35歲不轉管理「混吃等死」?「我沒焦慮過,因為我在35歲之前就轉型管理了」,70後技術人陳嶽(化名)自2006年開始轉做架構師,兼做技術研究。在陳嶽看來,較早轉型讓他「跳」過了35歲這道檻。35歲以上的程式設計師都去哪了? 經常有人發出這樣的靈魂拷問。很多人會選擇在35歲的當口轉型以渡過中年危機。
  • 夜讀 | 你有沒有一種危機感:35歲後你還能幹嘛?
    這裡是南方日報夜讀,我是今天的主播Kim,今晚跟你分享的文章是《你有沒有一種危機感:35歲後你還能幹嘛?》。幾個月前,關於某大公司裁掉一大批34歲以上員工的傳聞成了坊間熱議的話題,有朋友問我:「曾經以為的那麼美好的年齡,為什麼如今卻變得如此蒼白又無力?」我說,不同的人在相同的年齡階段,所感受到的世界是截然不同的,這主要取決於35歲之前他們所做的努力。
  • 演員請就位:最讓人氣的非何昶希晉級,是對35歲以上演員的歧視
    直到《乘風破浪的姐姐》的出現,才打破了這一規則,這個節目邀請的嘉賓都是奔三以上的藝人、明星,因播出紅得發紫,這才有越來越多的綜藝開始大膽邀請大批年紀大的藝人、明星參加。是的,咱們的社會不止娛樂圈這麼變態,各行各業都一樣,對35歲尤其是45歲以上的人都用有色眼鏡看待。其中,最無法讓人接受的就是這幾天被熱議的升級改造的湖北武漢吉慶街勝利菜場工地門前張貼的《入駐須知》,這須知是赤裸裸的年齡歧視,超過45歲的女攤販和超過50歲的男攤販居然不能進這菜市場賣菜。
  • 韓達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2020年...
    韓達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2020年中國區榜單 2020-12-11 13: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馬上35歲了,我該怎麼辦?」
    「馬上35歲了,我該怎麼辦?」「明明我工作那麼努力,為什麼處境卻越來越艱難呢?「馬上就要35歲了,可公司非管理層基本沒有35歲以上的人,我會不會被公司找藉口裁掉呢?」
  • 盧培龍:從頭設計跨膜蛋白質|「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中國榜單
    2019 年 12 月 14 日,《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公布了 2019 年「35 歲以下創新35 人」(Innovators Under 35 China)中國區榜單。在本屆榜單上,雖然缺失了「創業家」的身影,但是我們看到了許多在具有產業化潛能的領域方面堅持科研使命的獲獎人,也看到更多散布在海外頂尖學術機構的科學家們,用自身不改初心的堅持努力,取得了世界級標竿成就的科研成果,其中有超過半數以上的獲獎者,都取得了世界級的突破性研究成果與發現。我們將陸續發出對 35 位獲獎者的獨家專訪,介紹他們的科技創新成果與經驗,以及他們對科技趨勢的理解與判斷。
  • 如何邁過職場「35歲門檻」:回家考編成許多人的選擇
    自從過完34歲生日,在北京一家文化創意公司工作的許瑤就開始擔心,自己會不會在一年內失去現有的職位,「公司基本沒有35歲以上的人。」許瑤的擔心,也是不少企業職工的擔心,因為公司對外的招聘公告往往是「35歲以下」,公司內又鮮見35歲以上非管理層員工。
  • 35歲就要被拒之門外,中年人的奮鬥方向在哪裡?
    35歲,是一個什麼樣的年齡?上有老下有小,是中國人目前的狀態,但是為什麼偏偏要拿35歲來說事呢? 因為,35歲是個分界線,超過了,公務員不能報考了,事業單位,也沒有多少機會了,任何單位的招聘新人,都限定在了35歲以下,除非進廠打工,是不會有限制的,不然,35歲,真的是很多人生的一個坎。
  • 35歲,我們在慌什麼?
    曾有學者對上海和成都的招聘廣告(30萬份)進行調查,發現上海8成以上的職位都要求應聘者年齡在35歲以下,而在成都該比例也接近7成。全國各地公務員考錄年齡的上限一般也是35周歲,只有黑龍江等少數省份將年齡上限放寬到了40周歲。可以說,35歲已經成為人們擇業時難以逾越的年齡坎。在職場中,部分人到了35歲仍沒有獲得很好的成績,依然位於低端崗位。
  • 大佬們的35歲:任正非在當兵,董明珠去打工,馬雲依舊一事無成
    另一方面,職場對35歲以上人士,也很不友好。一些單位招工明確要求35歲以下,甚至在某些行業,35歲還沒能升到高位,就隨時可能被裁。 在每一個熬夜刷手機的夜晚,35歲的男男女女們,都免不了在內心深處問自己三個問題: 我這輩子難道就這樣了嗎?
  • 張志明為啥沒有35歲焦慮症?
    不然他的人生就跟你以後一樣,35歲以後不知道去幹嘛」。大宇今年31歲,長得又黑又壯,做一行貼著青春飯標籤的工作。不,你別誤會,他不是保安。他只是人的退化物種——程序猿。陽陽在金融公司做行政,覺得自己吃的是青春飯,想找個有本事的人在一起,三年前,她認識了大宇。當時陽陽覺得大宇太牛逼了,那粗壯的手指敲出的一行行代碼,簡直是一種神秘的存在。
  • 企業單位明確表示:35歲以上應聘者不考慮!
    其實,除了應屆生外,大年齡大學生也是有苦難言,就拿「35歲定律」來說,多數企業明確表示不招收35歲以上員工,即使是名校畢業,對這一現象,很多35歲大學生就提出了一個疑問:「大學學歷也有保質期嗎?」其實,不止是多數個人企業單位在招聘時有年齡限制,在事業單位、公務員考試中,年齡也似乎也形成了一條「潛規則」。
  • 為何90%以上企業,不招35歲以上員工?4點原因說透,確實心酸
    人到中年,會有很多的無奈。上有老,下有小,左手房貸,右手車貸,生活的重壓,讓人喘不過氣來。而職場對35歲以上的人,則更加殘酷。近兩年關於35歲員工被辭職,找不到工作去送外賣的新聞讓人唏噓不已。華為任正非說「30多歲年輕力壯,不努力,光想躺在床上數錢,可能嗎?」
  • 35歲後,不可能有更好的工作了
    環顧就業市場,關卡隨處可見:公務員考試大多要求35周歲以下,網際網路大廠也喜歡拿35歲以上的人開涮。於是,知乎上有個提問,「找工作時單位普遍要求 35 歲以下,那 35 歲以上的人都幹什麼去了?」「第一個體會是,要找到鐵飯碗,」一個高贊帖子給出了40歲中年人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