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90%以上企業,不招35歲以上員工?4點原因說透,確實心酸

2020-12-22 口才在職場

人到中年,會有很多的無奈。上有老,下有小,左手房貸,右手車貸,生活的重壓,讓人喘不過氣來。而職場對35歲以上的人,則更加殘酷。近兩年關於35歲員工被辭職,找不到工作去送外賣的新聞讓人唏噓不已。華為任正非說「30多歲年輕力壯,不努力,光想躺在床上數錢,可能嗎?」,對我們是一個很好的警醒。站在公司角度,不願招35歲員工,也是「情有可原」的。

1、身體精力差:最明顯的就是40歲以上的中年人,精力沒那麼旺盛。二十幾歲的年輕人在上了一天的夜班後,還可以跟沒事人一樣去網吧打遊戲,打到大中午,而40歲以上的中年人呢?上班上到凌晨的4點多,就已經困得腦袋不清醒打哈欠!這就是年齡帶出來的差距,要知道,在工廠裡,加班、夜班都是經常有的事情,精力跟不上,效率自然也就跟不上,那工作完成起來自然也就更慢,也就難怪企業不喜歡!

2、工作的熱情越來越低:任何事情都有一個新鮮期,過了這個新鮮期,人們的熱情和興趣會越來越低。人到35歲時,我們差不多工作10年左右了,如果不是特別熱愛,這10年足以磨滅一個人的熱情。很多人工作兩三年就已經是「老油條」,沒有了初入職場的拼勁,對職場抱有的期待基本破滅了,工作的認真程度都會大大降低。

3、中年人職業天花板,成本大:每年金三銀四、金九銀十的招聘季是應屆生的入職熱潮,也是中年人的裁員熱潮。中年人一般是在公司工作了起碼三年以上,要麼已經是做到了管理的位置,要麼就還是小小的底層員工,混時間混工資。中年人的能力都已經到達了天花板,給公司也創造不了更高的價值。與其花六七千給你「養老」,還不如花三千塊錢找肯吃苦有激情的年輕人好好培養,他們的價值一定比中年人高。

4、不好管理:很多老闆跟我說過一句話:「我最喜歡用剛從學校畢業的人!」一問他為什麼,老闆們就不說話了!其實原因很簡單,說白了就是剛畢業的人工資低又聽話,他們可不懂什麼職場套路,只知道領導交代了工作就一定要完成。我之前也帶過不少的人,給我感觸最深的就是年紀越大越不好管理,因為他們基本都摸清你的管理方式了,知道你罵得再兇也不會開除他,知道自己犯錯了也不過是罰點錢,知道有時候工作完不成你比他們更著急。

我們常常跟自己說要終生成長,但是做到這一點,需要極強的毅力和意願。隨著年齡的增加,我們的精力越來越不足,但是要應付的事情卻是越來越多。照顧父母,陪伴孩子,做家務等這些事情佔據了我們下班時間的大部分精力。而有了空閒時間,各種娛樂活動也不斷地吸引著我們。我們很容易為了「犒勞」自己,就對自己說,先休息一下,以後再學習,但是這個以後沒有盡頭。

相關焦點

  • 企業單位明確表示:35歲以上應聘者不考慮!
    企業單位明確表示:35歲以上應聘者不考慮!隨著高校的不斷擴招,大學畢業生人數越來越多,據教育部公示,2021年我國高校畢業生將會有909萬人,同比增加35萬人。如此龐大的畢業生群體令人驚呼:工作問題如何解決?
  • HR竟坦言找工作不要35歲以上的?35歲一道坎,但你的敵人並非年齡
    員工有員工的私心,企業也有企業自己的利益要照顧。為了節約成本,企業自然更樂意選擇實力強,工資要求不高,熱情迸發的新鮮血液。35歲的職場人群中,女性更是舉步維艱,不僅要面臨生活問題,還要面臨生育、照顧孩子、家庭等考驗,有些女性生完孩子出來找工作就變得異常艱難。
  • 感覺職場40歲以上女性越來越少,為什麼?
    價值決定需求 不是說女性沒有價值,但在職場中對40歲以上女性的需求相對減少,需求的減少導致職場中40歲以上女性越來越少。這是根本原因。 1、不同公司、職業、工作場所、工作性質不太適合女性。
  • 35歲投簡歷100份,回應2份,HR回復「35以上公司不要」
    01 中年找工作危機失業,找工作,找到崩潰,相信不少朋友都有過這樣的經歷,但今天我想說的是,有這麼一群人,大概在30多歲,找工作,比年輕人找工作更難得多,投了上百份簡歷,回應寥寥無幾的事。羅先生:35歲,辭職,重新找一個工作怎麼這麼難,一問,直接來一句,不好意思,我們公司不招35歲以上的,工資開得低的可憐,企業想什麼呢?
  • 裁員優先35歲以上?35歲為啥是大危機?變更,才能容得下更多需求
    不久前,一位20出頭的拼多多女員工意外離世;過了幾天,又一位20歲左右的拼多多員工在長沙家中跳樓自殺,之後拼多多被爆出每月工時300左右,不達標會被主管約談,情緒激動者還會被開除。且不說他們的想法是不是有些中二,讓我們談一談,為什麼35歲是個坎,也就是現在單位要人都要35歲以下,裁人也是優先35歲以上。01 更年輕的身體容得下更殘酷的需求「一聲報警凌晨隨時待命,更年輕的身體容得下不斷變更的需求「不管你承不承認,和20出頭的年輕人比,35歲以上的身體確實不太能適應996甚至是9117的加班強度了。
  • 找工作公司普遍要求35歲以下,35歲以上的人都去幹啥了?
    世界永遠年輕,而你終將老去縱然生而為人,命途太短你也不應隨意放棄文末有彩蛋!知乎上有個問題特別火:找工作單位普遍要求35歲以下,那35歲以上的人幹啥去了?答案說什麼的都有,但是總結一點就是,35歲以上的人根本沒有大家想的那麼狼狽。
  • 騰訊裁員35歲以上員工,人到中年依舊一事無成,到底該何去何從?
    不知道朋友們這兩天有沒有看新聞,我國某遊戲大廠已經開始裁員,勸退35歲以上的員工,也就是說如果在35歲時沒有達到一個管理層的職位,那麼這名員工就會被公司淘汰掉,所以我們這個年齡段的人們,為了未來真的是茶飯不思,每天愁的頭髮都快掉光了。
  • 企業在招聘的同時強迫員工離職
    其實,企業「一邊招工,一邊又逼迫員工離職」的景象早已是司空見慣!其實,大部分正規企業是非常願意和員工一起成長,一起壯大,本意都是為了將員工培養成企業的「中流砥柱」,招納新員工是屬於人才補充的一種手段。但有些企業是「一邊招人,一邊又裁員」,非常不厚道,所以小編列舉了三種類型的企業,希望能幫大家在求職時做出判斷,避免入坑。一、常年貼著招聘信息的服務型、能源型企業這種企業人員流動性非常強,比如加油工、服務員。我們會看到店門口常年貼著招聘海報,很多人常常是今天入職,明天離職。
  • 50歲以上的求職者,找工作有困難怎麼辦?小編給你支幾招
    對於18-49歲的人況且如此,更別提50-60歲的求職者了。近期我發現人才市場有很多大齡求職找工作的群體,年齡在51-60歲之間。他們找工作的原因有這幾個:第一、孩子開學報名了,想掙點錢。都說花錢容易掙錢難,在孩子開完學之後,這個吞金獸把家裡的錢消耗了很大一部分。
  • 如果你已經35歲以上,還沒有和領導混在一起,你不是急於辭職,而是...
    看到這個標題的人,一定很焦慮,尤其是已邁入或即將邁入35歲坎的人。為何職場中35歲的焦慮是一種普遍的現象,而且像鬼魂一樣揮之不去。讓我想到了近段時間知乎上很火的一個問題:「為什麼感覺中國人月薪過萬很普遍了?」。其中有一個觀點,我非常的認同:圖片來源於網絡其一,人口基數。
  • 「35歲後跳槽要慎重,稍有不慎就會很慘?」
    有人說:「35歲以後選擇跳槽,一定要慎重,稍有不慎就會很慘。」35歲,是職場人的「黃金分割線」,這貌似已經成了職場上一個不成文的規定,也成了大部分職場人職業最後選擇的臨界點。所以,相對而言,企業都是花最小的成本完成最大的效益,也就是低人工成本產出高價值利潤。這也就是企業為什麼不願意招聘35歲+員工的原因,工作價值不對等,聘請成本太高。
  • 大公司招人都是35歲以下,那35歲以上的人,都去幹嘛了?
    在如今網絡發達的社會裡,我們經常看到一個比較現實的問題,那便是職場當中所謂的35歲危機。這裡所說的危機,便說的是很多大公司裡,年齡到了35歲之後,如果沒有一技之長的話,那最終面臨的便是被裁掉。 於是乎,很多人便會有一種焦慮感存在,覺得當35歲逼近的時候,內心會相當不安。
  • 我35歲了,就活該被「拋棄」嗎?
    但他同時表示,「現在我最不發愁的事情不是35歲以上的員工寫代碼,而是35歲的員工不寫代碼」。源自網絡張勇的表態引起熱議。那麼,35歲+的程式設計師到底要不要寫代碼?各個層級的技術管理者是否必須要保持一定的代碼量?蔣宏飛覺得,技術管理者不能失去技術敏感度,否則管理可能會「變形」。
  • 35歲後,不可能有更好的工作了
    有十年時間沒找過工作的他,此後才意識到,面臨35歲的關卡,想要找到合適的工作,需要滿足各種苛刻的條件。一年間,熊斌面試了幾十家企業,卻因為年齡、跨行業等原因碰壁。如今,他一人住在廣州郊區的城中村,每月固定開支控制在2500元,沒有多餘的社交活動。到達35歲的年齡關口,就業障礙、年齡歧視應約而至。
  • 面試官為何頻頻詢問年齡?35歲是個坎,為什麼年齡一過難找工作?
    年前的時候我曾經在一家企業當面試官,只不過在當面試官的時候發生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公司老闆拉著我的手說:咱們企業招聘員工有一個必然需求,這個需求是35歲以上且沒有真才實幹的,或者40歲以上有一點點本事的,你要仔細斟酌一下。看看他們給公司帶來的利益多,還是給公司帶來的損失大。
  • 政府包廠房包招員工,企業拎包入駐!武漢這個區上半年億元以上項目...
    長江日報記者楊濤 攝 山東得象電器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門從事碳晶平面發熱材料研究與應用的高科技龍頭企業。 4月8日,武漢「解封」的第一天,69個項目通過「雲招商」活動籤約落地,山東得象成為疫後第一批落戶武漢的外省企業。4月20日,該公司董事長繆峰迫不及待從山東驅車趕往黃陂考察項目。
  • 招聘市場都要求招35歲以下的,那麼35歲以後的中年人又該去哪?
    從求職者的家庭來看,35歲後大部分職場人士都會面臨一個問題,家庭。不論男女,家庭因素或多或少都會成為分離我們事業工作的一部分。基於以上兩點,這是大部分公司都不招35歲以上年齡的原因之一。但聰明的讀者應該能夠想到,如果按照這兩個原因來看的話,那麼豈不是幾乎所有35歲以上的職場人都會面臨這兩個問題,那在市場機制下,這些公司又如何保障招的到人呢?首先,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如果我們去假設,所有的公司都不要35歲以上的人,那麼當社會上35歲以下的人都被招完了,那麼自然有需求的公司就會去改變這個招聘規則。
  • 面試官說出4點理由
    眾所周知,煤礦工人這種職業聽起來不夠體面,因為他們的工作是在不見天日的地底深處開採礦產資源,屬於高危行業,所以,企業為了招賢納士,常常會用高薪資與高福利來吸引人。研究生甘願在煤礦當礦工,每月僅有幾千元還不離職,面試官說出4點理由1、學歷越高優勢越大一位負責招聘的面試官透露,他所在的煤礦單位中,擁有大專學歷與中專學歷的人在90%左右,基本在井下一線工作,本科生佔8%一般會在企業機關單位就職,剩下的2%為碩士研究生,與本科在同一科室
  • 如何邁過職場「35歲門檻」:回家考編成許多人的選擇
    職場焦慮,如何邁過「35歲門檻」閱讀提示在一些公司,員工一旦邁進35歲門檻,就不禁擔心自己的未來職場生涯,「35歲焦慮症」也隨之而來。事實上,與其說是35歲門檻,不如說是試錯和適應的窗口縮短了。自從過完34歲生日,在北京一家文化創意公司工作的許瑤就開始擔心,自己會不會在一年內失去現有的職位,「公司基本沒有35歲以上的人。」許瑤的擔心,也是不少企業職工的擔心,因為公司對外的招聘公告往往是「35歲以下」,公司內又鮮見35歲以上非管理層員工。
  • 為何一些老闆不喜歡招聘四五十歲的員工?
    現在經濟下行增長乏力,企業競爭非常激烈,公司難經營廠難開已是普遍共識,工廠公司倒閉關門收縮規模的隨處可見,降薪裁員屢見不鮮,一些網際網路公司高科技企業為了年輕化,保持創新活力,總是會找一些藉口精簡一些四五十歲人員,而這些下崗的四五十歲員工想找到合適的工作就很難,每次應聘工作,大多因為這尷尬的年齡問題而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