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會有很多的無奈。上有老,下有小,左手房貸,右手車貸,生活的重壓,讓人喘不過氣來。而職場對35歲以上的人,則更加殘酷。近兩年關於35歲員工被辭職,找不到工作去送外賣的新聞讓人唏噓不已。華為任正非說「30多歲年輕力壯,不努力,光想躺在床上數錢,可能嗎?」,對我們是一個很好的警醒。站在公司角度,不願招35歲員工,也是「情有可原」的。
1、身體精力差:最明顯的就是40歲以上的中年人,精力沒那麼旺盛。二十幾歲的年輕人在上了一天的夜班後,還可以跟沒事人一樣去網吧打遊戲,打到大中午,而40歲以上的中年人呢?上班上到凌晨的4點多,就已經困得腦袋不清醒打哈欠!這就是年齡帶出來的差距,要知道,在工廠裡,加班、夜班都是經常有的事情,精力跟不上,效率自然也就跟不上,那工作完成起來自然也就更慢,也就難怪企業不喜歡!
2、工作的熱情越來越低:任何事情都有一個新鮮期,過了這個新鮮期,人們的熱情和興趣會越來越低。人到35歲時,我們差不多工作10年左右了,如果不是特別熱愛,這10年足以磨滅一個人的熱情。很多人工作兩三年就已經是「老油條」,沒有了初入職場的拼勁,對職場抱有的期待基本破滅了,工作的認真程度都會大大降低。
3、中年人職業天花板,成本大:每年金三銀四、金九銀十的招聘季是應屆生的入職熱潮,也是中年人的裁員熱潮。中年人一般是在公司工作了起碼三年以上,要麼已經是做到了管理的位置,要麼就還是小小的底層員工,混時間混工資。中年人的能力都已經到達了天花板,給公司也創造不了更高的價值。與其花六七千給你「養老」,還不如花三千塊錢找肯吃苦有激情的年輕人好好培養,他們的價值一定比中年人高。
4、不好管理:很多老闆跟我說過一句話:「我最喜歡用剛從學校畢業的人!」一問他為什麼,老闆們就不說話了!其實原因很簡單,說白了就是剛畢業的人工資低又聽話,他們可不懂什麼職場套路,只知道領導交代了工作就一定要完成。我之前也帶過不少的人,給我感觸最深的就是年紀越大越不好管理,因為他們基本都摸清你的管理方式了,知道你罵得再兇也不會開除他,知道自己犯錯了也不過是罰點錢,知道有時候工作完不成你比他們更著急。
我們常常跟自己說要終生成長,但是做到這一點,需要極強的毅力和意願。隨著年齡的增加,我們的精力越來越不足,但是要應付的事情卻是越來越多。照顧父母,陪伴孩子,做家務等這些事情佔據了我們下班時間的大部分精力。而有了空閒時間,各種娛樂活動也不斷地吸引著我們。我們很容易為了「犒勞」自己,就對自己說,先休息一下,以後再學習,但是這個以後沒有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