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富有活力的開悟時刻:當下的力量

2021-02-18 全息能量生活館


艾克哈特·託勒,《當下的力量》作者,當代知名心靈大師,不傾向於任何一種宗教或傳統。他的教法與古代的心靈導師一脈相承,都是使用清晰的語言來傳達一個簡單而深刻的信息:人可以在當下擺脫痛苦,進入自在平安的境界。

終結時間的幻相

問題:擺脫對心智的認同,在我看來近乎不可能。我們全都沉浸在思考中,你要如何教一條魚飛行呢?

關鍵就在於:終結時間的幻相。時間與心智是分不開的,將時間從心智中移開,心智就會停止運作,除非你選擇使用它。

與心智認同,你將會受困在時間之中——幾乎強迫性地活在記憶與預期之中。這造成無止境的牽掛過去與未來,不願意接受和承認當下,不允許當下如其所是。

這個強迫性的傾向,來自於你把自己的身份認同建立於過去,把救贖寄託於未來。然而,不論實現的形式為何,這兩者都是幻相。

問題:如果沒有了時間感,該如何生活呢?我們將不再有奮鬥的目標,甚至不知道自己是誰。我的過去使我成為今天的樣子,我認為時間感非常珍貴。我們應該學習好好利用時間,不要浪費時間。

時間一點都不珍貴,它只是個幻相。你覺得珍貴的其實不是時間,而是時間之外的一個點——「當下」。那的確無比珍貴。你愈是著眼於時間(即過去和未來),就會愈忽略當下,忽略了最珍貴的東西。

為什麼當下如此珍貴?首先,因為它是唯一之物,是你所能擁有的全部。永恆的當下即是你生命得以展開的全部空間,是你生命中持續不變的因素。

生命就是當下,你的生命沒有一刻不在當下,過去如此,未來也如此。再者,當下之所以珍貴,因為它是可以帶你超越心智的局限,進入無時間性、無形無相的「本體」之境的唯一入口。

當下之外別無他物

問題:難道過去和未來不是跟現在一樣真實,甚至更真實嗎?畢竟,過去決定了我們現在是誰,而未來的目標則決定我們現在改採取什麼行動。

你還沒領略到我傳達的本質,你仍試著用心智去理解,但心智是無法理解這些的,只有你可以。所以,只要專心聆聽就好。

在你經歷過、做過、想過、感受過得事情中,有哪些是發生在當下之外?你認為以後將會有嗎?有任何事可能發生在當下之外嗎?顯然沒有,不是嗎?

沒有事實發生在過去的,事情只發生在「當下」。

沒有事實發生在未來的,事情只發生在「當下」。

你以為發生在過去的事,其實只是一種追憶,它以「先前的當下」的形式儲存於心智裡。當你憶起過去的某些事,只不過是重新啟動了某個追憶,但你是在「當下」這麼做的。

未來則是一種想像的「當下」,過去與未來本身並非實存,就好比月亮本身不會發光,只能反射陽關。未來和過去只是永恆當下的蒼白倒影,它們的力量和真實性都是從「當下」借來的。

我要傳達的本質,是心智無法理解的。就在你領略到它的那一刻,你的意識將有所轉換——從心智轉換到本體,從時間轉換到臨在。突然間,你將感覺到萬物都是活生生的,散發著能能量,展現著本體。 

進入靈性向度的鑰匙

面對生死交關的危急關頭,人的意識往往會自然從時間的向度轉換到臨在。這時,過去與未來都將暫時隱退,取而代之的是強烈有意識的臨在。

它是如此寂靜卻又十分警覺,對於應該採取什麼行動,有著非常清楚的覺知。

雖然有些人對於喜好從事冒險活動(如登山、賽車等)並無自覺,但從事這些活動理由正在於此。

這些活動可以逼迫他們進入當下,擺脫時間、擺脫思考、擺脫煩惱、擺脫個性的包袱。

從事這類活動時,哪怕只有一秒鐘不專注於當下,都有可能因此喪命。可惜的是,一旦活動停止,專注的狀態就不復存在。

其實,你不用攀登險峰就能獲致同樣的體驗,這一刻你就可以進入當下。

自古以來,各種教派的靈性導師都曾指出:當下乃是打開靈性向度的鑰匙。儘管如此,那仍是一個秘密,因為教堂或寺廟不會告訴你其中的真諦。

上教堂時,你會聽到《福音書》裡有下面這些教誨:「所以,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或「手扶著犁向後看的,不配進神的國」。

《聖經》也說過,漂亮的花朵不會為明天焦慮,而會輕鬆自在地活在當下,享受神供應的富足。

這類話語我們耳熟能詳,卻不了解其中的深意和真諦。似乎沒人明白,人之所以活在世上,就是為了經歷一場深沉的內在轉化。

禪宗的整個精義就是走在「當下」的刀鋒邊緣,全然臨在當下,以致沒有任何痛苦、問題、或與你的本質不相干之物,可以存留於你體內。

在當下此刻,在無時間的向度裡,所有的問題都會瓦解。痛苦需要靠時間來維繫,無法在當下存活。

偉大的臨濟禪師為了避免弟子分心到時間上,經常豎起一根指頭慢條斯理地問:「能盡今時,更有何事?」

這是個強而有力的問題,但臨濟禪師並非要弟子用心智回答這個問題,只是想把他們的注意力拉回當下。

另一相似的禪宗話頭是:「不是此時,那是何時?」

當下,同樣也是伊斯蘭神秘主義蘇菲派的思想核心。他們有句名言:「蘇菲是當下之子。」

蘇菲派導師及大詩人魯米亦宣稱:「過去與未來是遮蔽神的面紗,該用火燒掉它們。」

十三世紀靈性導師艾克哈特曾如是說:「時間遮蔽了光,那是我們接近神最大的阻礙。」

是此時此地的你,

讓宇宙的神聖目的得以展開,

看看你有多重要!

                 —— 艾克哈特·託勒

全息宇宙,北京  編輯

平臺分享:仁者見仁 、智者見智、 修行在於個人 

    錨定 | 生命能量的交換

人性能達到的境界 | 胡因夢談意識光譜【附視頻】

自由自在地成為真實的自己

埃及 | 啟動你的本源意識

全息工作坊| 情緒釋放、能量療愈和子宮淨化定製課程

DNA激活 | 負能量斬斷 | 子宮療愈

全息問道 | 正山小語,莫非與淨聖的對話節選

靈魂的力量:第三章——容,真維識量

靈魂的力量:第四章——愛,愛動萬有

靈魂的力量:第五章——自由,真空妙有

平行宇宙、全息世界

多維空間、意識能量、

頻率都超越了一切時空,

這一切都是愛的能量

相關焦點

  • 最有名人潛質的三大星座,富有活力
    火象星座,作為最富有生命力的一組星座,代表著活力無限、勇於展現,他們無畏地追求著自己想要的東西,勇敢地展現著最完美的自己,具有很強的名人潛質。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火象星座的性格特徵吧。白羊座:富有活力,朝氣蓬勃白羊座是春季的第一個星座,象徵著新的開始,也象徵著新生的自由和努力。
  • 與當下力量相關的「是」的力量
    一個擁有豐沛的生命與活力的存在,所有人類和所有有情眾生,都必然具備兩個基本的特徵:呼吸與心跳。生命體驗,因呼吸而鮮活,因心跳而真實。但是,每一次呼吸只能在那一刻的當下發生;每一次心跳,也猶如自動自發的生物鐘,在當下的每一個瞬間,伴隨節奏又規律的脈衝波動,告訴你活著的珍貴和意義。
  • 《當下的力量》:喪失對當下時刻的意識,大大降低我們的生命質量
    今天繼續分享第四章內容,思維逃避當下的策略。我重點分享自己看過後被觸動的語言文字內容。01什麼是當下的力量?當下的力量就是臨在的力量,就是我們從思維模式中解放出來的臨在意識。當下臨在的意識,可以化解對過去或者未來的幻想,不要試著去理解過去或者未來,只要儘可能地感受到當下時刻就足夠了。02一般無意識和深層無意識思維逃避當下的策略,就是通過一般無意識和深層無意識來控制我們。
  • 開悟者的故事②:通往覺醒的不同道路.
    是半路出家,僅僅通過自己的決心和領悟就抵達靈性覺醒的開悟者。開悟之後,萊斯特的人生就處於「讓上帝去執行」的狀態中,他已經了悟「上帝」會照料好一切,於是他不再做任何的計劃和儲蓄。1997年,託利的第一本書《當下的力量》出版;這本書受到極大的歡迎,託利也被越來越多的人知曉。相關資料:《當下的開悟》影片、維基百科三 李爾納 (Leonard Jacobson,出生於1944年10月28日,墨爾本)李爾納是當代的一位奧秘士和覺醒導師。
  • 熱情洋溢,富有活力的3個星座,具有名人潛質
    火象星座,作為最富有生命力的一組星座,代表著活力無限、勇於展現,他們無畏地追求著自己想要的東西,勇敢地展現著最完美的自己,具有很強的名人潛質。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火象星座的性格特徵吧。白羊座:富有活力,朝氣蓬勃白羊座是春季的第一個星座,象徵著新的開始,也象徵著新生的自由和努力。
  • 《左腦中風,右腦開悟》推薦閱讀——回歸右腦,觀照當下,就可以獲得平靜祥和
    《左腦中風,右腦開悟》My Stroke of Insight【美】吉爾·泰勒著  楊玉齡 譯      海南出版社(閱讀連結:點擊本文最末的「閱讀原文」獲取)在親身體會自己的左右腦功能後,我選擇從另一個角度去看事情
  • 開悟並非一勞永逸
    在回到在美國中西部的家庭及工作所珍視的價值,都深受文化的衝擊、挑戰。染上舊習氣出奇地迅速。我變得暴躁易怒,內心混亂不已。我根本不愛惜自己的身體,對於金錢和友誼都很憂慮。在情況最糟的時期,我深恐當初所學的東西都喪失殆盡。之後,我才了悟其實自已不可能一直活在開悟的狂喜回憶中,心裡日漸澄明,理解到靈修只是在當下所從事的活動,其他皆為夢幻泡影。
  • 每個人的開悟都是獨一無二的(深度好文)!
    你完全活在當下,與每一種情緒、每一種體驗在一起。你發現,就像導師們喜歡提醒人們的那樣,每一種情緒、當你完全地經驗它,都會成為巨大的幸福。甚至有可能由於身體的功能「短路」而出現一個短時間的「死亡」時刻。在開悟的早期階段,一個人可能體驗到三摩地的高峰境界,但這不會持續太長時間。當你取得了進步,你就體驗到越來越長的與「平常」的現實相互交織的宇宙性融合。
  • 【書摘】靈性開悟,不是你想的那樣
    這樣想沒什麼不好,但若是把這種狀態貼上開悟的標籤,就會有問題了。這種人也許是神的聖潔化身、愛的象徵或神仙下凡,但開悟卻是另外一回事。  最重要的差別在於,一方是在夢中,另一方不是;一方是明了了真相,另一方不是;一方是在意識之內,另一方則獨立於意識之外。開悟者從夢中醒來,不再把夢錯認為現實,於是很自然地,他們也不再為任何事物賦予重要性。
  • 《當下的力量3》:心靈導師教你,如何深深地進入當下的臨在意識
    今天繼續分享第三章:深深地進入當下。一旦我們被思維認同所控制,我們很容易進一步被情感認同,情緒認同所控制,錯誤的認為我們自己就是思維,情感和情緒本身,而不斷地逃避當下。導致我們很容易忽略:只有當下才是最珍貴的東西,最值得我們努力爭取的東西。
  • 靈性開悟——不是你想的那樣
    導語:從2002年開始研究身心靈成長以來,對我影響最大的兩位作者是:《當下的力量》、《新世界》的作者艾克哈特?
  • 靈性開悟,不是你想的那樣
    ❖提起靈性開悟,你想到了什麼?有一道光,從天上直劈而下,你盤坐地上,天光打入你的身體內部,你周身通透,看周圍的事物卓卓有靈,這時你看一切事物都和以前不一樣,你突然頓悟,頓覺以往在乎的那些小事都算的了什麼?你就此開悟,從此過上了幸福美滿而超凡脫俗的生活……或是像廟中和尚一樣,看破紅塵,開始吃齋念佛;或是像山中老道一般,手拿拂塵,口裡念念有詞?
  • 傑德·麥肯納應該還沒有真正開悟
    ,也是我最願意向人推薦的書,也是我最喜歡的書,我也很喜歡傑德·麥肯納這個人,真希望有一天我能見到他,如果他願意,他應該能幫助到我,就像他的書對我有幫助一樣。有疑問的是:傑德·麥肯納真的達到了佛教或說禪宗所指的開悟?這個問題我是無法真正知道的,因為我還沒有開悟,但我有疑問是正常的。傑德·麥肯納在三部曲裡認為自己是開悟的,已經達到了他探索的終點,完全了悟了真相,沒有再多是他需要探索的未知真相了。在他的第4本書《開悟者眼中的生命真相》第3章靠近結尾的地方,他寫道:「在開悟方面,我是個完美的大師。
  • 開悟!是我目前最重要的事情!
    之後讓我們做人生九宮格,寫下目前人生最重要的九個點。比如,健康、工作、財富、愛情等等。他不僅給瑜伽館的員工和老師開會,還給周末來上瑜伽老師培訓的學員開會。可是沒想到有些人不按套路寫。通過這個方式,他的目的是了解我們每個人的特點,並且讓我們為瑜伽館的發展作出努力。
  • 什麼是開悟?開悟後的人是什麼樣子?
    >開悟前是當局者迷,開悟後是旁觀者清;開悟前是為成功而拼命,開悟後是「無事以取天下」;開悟前是以局部看局部、以現象看現象,開悟後是以整體看局部、以本質看現象;開悟前「我」在矛盾中生活,開悟後「我」在圓滿中存在,「以道蒞天下...抱一為天下式」。
  • 最重要的時刻就在當下,看電影《午夜巴黎》有感
    男主酒後漫步巴黎街頭,竟然意外上了一輛車,帶他穿越回了一九二幾年的巴黎,更有趣的是他在那裡遇到了無數的大人物,海明威,畢卡索等等,劇情也許荒誕離奇,可男主卻終於明白了人生最重要的時刻是在當下,那曾經對過去的理想化是在迴避當下的問題。男主在無數次穿越中明白了這些,也敢於面對和未婚妻之間的問題,也許在影片結尾的雨夜中男主找到了理想中的生活。
  • 什麼才算是「開悟」?真正開悟的人,往往都有這3個特徵
    開悟是什麼樣子?現在有很多描述,但是絕大部分都是錯的,因為大多數描寫開悟的人都沒有開悟,只是用大腦理解,哪怕描述的都一樣,也是錯的。同樣的,本篇文章也是錯的。開悟是什麼樣子,要聽那些開悟的人說,哪怕他們說的都不一樣,也是對的。
  • 佛教:真正開悟的人,身上都有這3大特質,看看你有嗎?
    那麼,開悟的人是什麼樣子的呢?怎樣判斷自己是否開悟了呢?開悟是不是就像佛菩薩的神通那樣無所不能呢?並不是。佛教從來不是談玄說妙、搞神通,佛陀也告誡後世弟子嚴禁以神通說法,因為這樣易使人走上邪路和迷信。「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覺」,佛法的照現離不開我們樸素的生活,在實際生活中去醒悟、實踐,才能真正受用。
  • 每個人的開悟都是獨一無二的!(深度好文)
    許多人把開悟與了不起的宇宙意識、洞見、無所不知等狀態聯繫在一起。這一切可能與開悟狀態有關,也可能與開悟狀態無關,不應成為開悟的誤區。開悟本身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它只是分離感的瓦解,是你的身體被設計成的一種自然狀態。開悟了就是舒適地隨順生命之流。如果難過,你不會試圖對自己說要離開它。如果快樂,你不會試圖保持那個感覺。
  • 開悟後的人是什麼樣子?
    「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開悟前是「我在活著」,開悟後是「我看著我在活著」;開悟前是當局者迷,開悟後是旁觀者清;開悟前是為成功而拼命,開悟後是「無事以取天下」;開悟前是以局部看局部、以現象看現象,開悟後是以整體看局部、以本質看現象;開悟前「我」在矛盾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