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輪醫保飛檢來了,一批醫療機構或將雪上加霜。
作者|徐毓才
來源|看醫界(ID:vistamed)
11月15日,國家醫保局在濟南舉行2020年度第二批基金監管飛行檢查山東啟動會。這是繼今年6月國家醫保局聯合國家衛健委專門下發通知,在全國啟動醫保定點醫療機構規範使用醫保基金行為專項治理後,兩部委再一次部署開展覆蓋全國的飛行檢查。
想必醫療機構對醫保飛行檢查的記憶還是挺深刻的。顯然,對於全國醫療機構,目前接續開展的醫保飛檢或是雪上加霜,不少醫療機構這個冬天不好過,而不少民營醫院也許難以撐過這個冬季。
醫療機構有多難?
醫保飛檢似「颱風」。據國家醫保局日前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1319號建議的答覆,2019年國家醫保局共派出69個飛行檢查組赴全國30個省份對177個定點醫藥機構開展實地稽核檢查和約談,查處涉嫌違規資金22.32億元。截至2019年12月底,全國醫保飛檢共檢查定點醫藥機構(含村衛生室)81.5萬家(佔全部定點機構的99%),處理違法違規機構26.4萬家(佔實際檢查機構的32.4%)、個人3.36萬人。
疫情導致醫療機構業務量銳減。據8月21日,國家衛健委發布的2020年1-6月全國醫療服務情況顯示,總診療人次32.7億人次,同比下降21.6%。其中醫院14.3億人次,同比下降21.4%,基層醫療衛生機構17.2億人次,同比下降21.8%。出院人數1.06億人次,同比下降16.6%,其中醫院8442.2萬人,同比下降15.8%,基層醫療衛生機構0.17億人次,同比下降20.4%。病床使用率,醫院為68.4%,同比下降17.5個百分點;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42.5%,同比下降11.1個百分點;鄉鎮衛生院為51.4%,同比下降11.6個百分點。
疫情防控增加成本加大。隨著業務量大幅度下降,醫療業務收入也隨之下降,但由於疫情防控形勢的需要,醫療機構不得不加大預檢分診、發熱篩查、清潔消毒、標準預防等疫情防控投入,在收入減少支出增加的殘酷現實面前,眾多醫療機構生存出現空前危機,醫務人員收入銳減,醫院正在負債前行,一大批民營醫院被迫關門歇業。
第二輪飛檢劍指三個方面
從山東、北京等地已啟動飛檢地區所傳遞出來的信息來看,第二輪醫保基金大檢查主要針對三個方面:
一是醫院醫保管理問題。重點抽查大型醫院是否建立醫療保障基金使用內部管理制度,設立專門機構或者人員負責醫療保障基金使用管理工作;是否按照規定保管財務帳目、會計憑證、處方、病歷、治療檢查記錄、費用明細、藥品和醫用耗材出入庫記錄等資料;是否拒絕醫療保障等行政部門監督檢查或者提供虛假情況。
二是一般違規違法問題。如分解住院、掛床住院、違反診療規範過度診療、過度檢查、分解處方、超量開藥、重複開藥等醫藥服務;如重複收費、分解項目收費;串換藥品和服務設施;為參保人員利用其享受醫療保障待遇的機會轉賣藥品,接受返還現金等。
三是嚴重欺詐騙保問題。諸如誘導、協助他人冒名或者虛假就醫、購藥,提供虛假證明材料,串通他人虛開費用單據;偽造、變造、隱匿、塗改、銷毀醫學文書、醫學證明、會計憑證、電子信息等有關資料;虛構醫藥服務項目等。
針對本輪飛檢,筆者給醫療機構三點建議
一是醫保現在勢頭正猛,醫療機構要積極配合,對存在問題拿出充分的政策依據,特別是不同階段政府當時主管部門出臺的政策,用證據說法,避免正面衝突,儘管一些基層醫保部門派出的檢查組並不非常專業。
二是要認真學習國家醫保政策,運用政策賦予的權力與醫保部門就醫保方案制定、政策調整進行前期溝通,爭取醫療機構應有的權力。
三是要分類處理醫療機構存在的問題。從本次檢查三個重點看,醫院醫保管理問題和一般違規違法問題要虛心接受,認真整改,持續改進,不斷完善。而欺詐騙保問題,實際上是違法犯罪問題,必須堅決杜絕,必須實行零容忍。
最後也希望醫保部門及其飛行檢查組能提高政策水平和專業能力,堅持公平公正,本著進一步引導各級醫療機構規範醫療服務行為,全面促進醫保基金安全高效合理使用的宗旨,而不能只為了刷存在感或者只為了罰款,切實把飛行檢查的初心牢記在心。(本文為《看醫界》發布,轉載須經授權,並在文章開頭註明作者和來源。)
END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