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是個怎麼樣的人物呢?他的死真的很冤嗎?

2020-12-23 吳正說電影

屈原是個怎麼樣的人物呢?屈原真的冤,冤在公元前305年,屈原代表楚國剛和齊國籤定友好同盟。秦國一施壓,楚懷王立即認慫,要屈原寫一首罵齊國的歌,屈原說,秦怕咱們和齊聯盟,咱們聯盟對楚國有好處。咋能剛和人家定了友好條約,出爾反爾再去罵人家呢?就不寫,被罷免了左徒,當了不管事的三閭大夫。楚懷王之子楚襄王上位,賜屈原毒酒,多虧屈原一生滴酒不沾,女弟子惠蘭替喝了,也替死了。

就屈原本人而言,他是自願投江,但大環境而言他死得確實很冤屈。咱們先看看屈原那個時期的歷史背景,是戰國時代,正是中國史上極為動亂的年代,社會開始從封建領主制轉向封建地主制。屈原是真的冤,冤在碰到國家走下坡路的時候,冤在自己身邊無知己,冤在不被他人所識,冤在昔日的相處好的君王、同事、徒弟等個人在關鍵時期都反目成仇,冤在自己沒有反駁的機會,冤在自己的主張被偷梁換柱,冤在被秦國派來的張儀一個人離間所有人,冤在自己被名氣與身份所累。

屈原變革了楚國當時的人事錄用標準,想要打破貴族階層的利益特權,當時楚國官員多數都是由屈、景、項、昭四家壟斷。官員質量殘差不齊,真正有才學有能力的外姓人才得不到重用,導致大量人才外流,楚國內部很多世家子弟卻又並非治理國家之才。屈原自身雖然也是貴族,但首當其衝觸動的便是貴族階層的利益,因此同時得罪了楚國所有權勢最大的三姓,遭到了貴族階層的報復,楚懷王在位時屈原就被罷黜官職。

楚懷王寵姬鄭袖、上官大夫靳尚與楚國眾多貴族的讒言,加上秦國張儀的離間,屈原與楚懷王之間隔閡越深,傾襄王即位之後,令尹子蘭與上官大夫聯合陷害屈原,屈原被流放到了極南方的蠻荒之地。楚國政局混亂,君王任用小人妄聽讒言,官場黑暗,貴族勢力籠罩了一整個朝堂。

本想用盡一生來締造一個強大的楚國,舉世混濁唯我獨清,眾人皆醉唯我獨醒。家國危亡與否看得透徹又能如何?一人之力又如何能改變這腐朽墮落的龐然大物,最後也不過是無力回天,流放南蠻之地罷了。可他是屈原,他的脊梁怎麼會被打斷? 他的情操值得讚揚,也值得我們學習。但是,縱觀整個個歷史發展進程,因為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不匹配,而倒在歷史車輪下的人少嗎?太多太多了!

相關焦點

  • 屈原為什麼選擇死呢?
    屈原之死三問五月初五端午節臨近,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再次穿越兩千五百餘年的時空,重新回到我們的視野。他身著粗布長衫,懷揣寶劍,目光炯炯有神地注視著這片他深情眷戀著的土地。而他心胸坦蕩,堅持真理,憂國憂民的形象,早已在我們心中築起了一座永恆的豐碑。與屈原相比,古往今來,又有誰能讓我們如此牽腸掛肚、情意綿綿?!屈原走近我們,讓我們心頭湧上無限哀思。我們似乎有太多的話要對他說,有太多的疑慮要問他。屈原先生,你當時為什麼要選擇死呢?你為什麼要選擇在汩羅江來結束自己本可以繼續發光的生命呢?你壯志未酬,不想對後人說點什麼嗎?
  • 屈原,是屈死的,還是笨死的?(關於端午節與屈原的N個疑問)
    學者胡適一直懷疑,是否真的有屈原這麼一個人,因為在司馬遷的《屈原列傳》之前,史書上沒有關於屈原的記載。在司馬遷之前至戰國屈原所在時期,對屈原的記載是空白的。屈原是在司馬遷的《屈原列傳》才首次出現,如果真的有屈原這麼一牛人,史書上不該空缺的,司馬遷有可能道聽途說寫了個《屈原列傳》。把屈原和端午節捆綁在一起,是在南朝的文獻,而南朝離屈原跳江自盡間隔了七百多年。
  • 屈原可以不死嗎
    03屈原可以不死嗎有人說屈原太傻了,他為什麼要死呢?他本可以不死的。他可以辭官去職,遠離皇城,在鄉下開一間小食館,小食館裡什麼都沒有,就只賣一種食物:粽子;他也可以泛舟汨羅江上,打漁捕撈,閒來無事的時候寫一寫詩,唱一唱《離騷》,過悠閒的小日子。
  • 我們知道端午節是紀念屈原的,但是他為什麼會投江呢?
    那些去調查的人,是如何在一個人死後判斷這個人生前有精神病的呢?在2000多前的楚國,一位王室的貴族因為不滿周圍環境的黑暗,也是赴水而死,他叫屈原,人們因為他的正直勇敢、品質高潔,在端午節這一天賽龍舟,吃粽子紀念他。中國歷史上,對於那些有著高尚品質的人向來是讚揚的,因為在他們的身上有著我國這個民族最好的品質體現,自強、愛國、忠貞、心懷人民、嫉惡如仇、與世俗不妥協。
  • 屈原為什麼必須死?
    屈原是個愛國詩人不假,但他更是一個出身貴族、深陷權力鬥爭的男人。屈原主要的政治生涯經歷了兩個楚王,楚懷王和楚頃襄王。君臣合作也不是親密無間的,楚懷王也流放過屈原;不過好歹屈原政治見解也算是高,楚懷王不久就把屈原接回國都。楚懷王一死,以楚頃襄王為代表的舊貴族們紛紛反撲,屈原剩下的十幾年幾乎都是在流放地。
  • 龔旭東主講思賢講壇:屈原和他的「香草美人」
    在龔旭東看來,屈原可能就是當時一個文化的「瘋者」,是一位在政治上很有抱負的人,但他的抱負沒法真正實現,所以他不得不成為一個詩人,通過詩歌抒發內心的鬱悶和悲憤。「作為一個詩人,他是非常純粹的,他的詩歌充滿著絢麗繽紛的想像,這些想像是屈原之前從來沒有人去描寫過的,所以屈原是中國有史以來的第一位大詩人,第一位以個人的詩歌創作留在歷史上的人。」龔旭東說。
  • 傳說屈原是投江自盡,還是被蓄意謀殺,揭秘屈原之死
    竟敢和大王媳婦偷偷約會,楚懷王臨死前,隨便編了個理由貶去種地,再派人暗中追殺,屈原被追到汨羅江,被殺後裝進袋子投入江中,這也跟端午節賽龍舟象徵追殺屈原,糯米象徵屈原,粽葉象徵袋子相吻合,歷史上,這是大王慣用的殺人方法之一,屈原死於謀殺也是有可能的。
  • 端午真的是因為紀念屈原嗎? 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你了解多少?
    端午真的是因為紀念屈原嗎? 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你了解多少?時間:2020-06-25 10:1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真的是因為紀念屈原嗎? 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你了解多少? 端午節到了,在此先祝大家端午安康。
  • 端午節的來源和屈原沒關係,因為屈原也過端午節
    那麼你知道端午節的來源嗎?我想你一定會說,這誰不知道啊。小學課本上不是寫著的嗎,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但其實,這是騙人的。01 一個「騙人」的版本戰國時期的楚國有個詩人叫屈原,他寫詩歌寫得特漂亮,吸引了一大波粉絲,不管男的、女的,都喜歡他。但是,人出名了就容易被人嫉妒,他又是個耿直的漢子。屈原呢,出身楚國的貴族,說白了,楚國算是人家自己家的。天天看著楚王不好好治理國家,屈原可就忍不住了。
  • 崇禎將他凌遲,乾隆卻為他平反,袁崇煥的死冤嗎?
    那麼袁崇煥被殺,真的冤嗎?那這些罪名,袁崇煥幹了嗎?還真幹了!袁崇煥之死,不是因為清人編造的皇太極設的反間計,而是因欺君失職而被殺。按照明律,敵軍入境不能堵截,攻城不能入保,要按律逮治。所以袁崇煥被殺並不冤。
  • 【誰有我死得冤】細數動漫中的那些「屈原」
    人家屈原本來就是懷才不遇生不逢時而憤然投江的,你們就怎麼隨意的就把人家給忘掉了、人家豈不是死的更冤嗎?而且更為重要的是這個時候他的女朋友已經懷上了他的孩子,岸本齊史是怎樣的狠心才願意讓這樣一個準爸爸便當啊!更為可氣的是,後來在佩恩大戰中木葉忍者村也死了不少忍者,但是後來大家都被佩恩的「慈悲為懷復活術」給滿血滿狀態原地復活了——只有阿斯瑪一人因為死得太早了沒能復活……只!有!他!一!個!人!
  • 歷史上的十大著名遺言,阮玲玉:「不死不足以明我冤!」
    項羽能力很強,多少英雄豪傑敗在了他的手下,但在垓下之戰時,由於韓信讓士兵唱起了楚歌,這讓項羽軍隊軍心大亂,失去了鬥志。項羽知道大勢已去,對著他喜歡的虞姬,他痛苦地說道:「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局勢已經不利於我呢,我該如何安置你呢?
  • 端午的起源可不是為了紀念屈原!你真的了解端午節嗎?
    說明端午節纏掛各種彩帶的習俗源於屈原。晉代葛洪的《抱樸子》對競渡起源屈原的說法,做了記載:『屈原投汨羅江,人並命舟楫[jí]以迎之,至今以為競渡。』說明在晉代人們已經認定,賽龍舟也源於屈原。1.人物紀念說這種起源的說法是我們最熟悉的,認為端午節的起源源於人們為了紀念某一位歷史人物。如屈原、勾踐、伍子胥、曹娥等...目前普遍被大眾認可的就是紀念屈原。
  • 被人欺騙、被囚秦國、客死他鄉——楚懷王真的有那麼不堪嗎
    一說起楚懷王熊槐,給人們的印象那真箇是昏庸無能,不僅被張儀欺騙,還輕率赴約被秦國給囚禁了起來,最後是客死他鄉。可以說,楚懷王就是昏君的代名詞。問題來了,楚懷王真的有那麼不堪嗎?他又為何會成為司馬遷筆下一無是處的昏君呢?
  • 看完《思美人》,想給屈原叫個屈…
    那麼,《思美人》真的有那麼爛嗎?《思美人》的豆瓣介紹頁面上,顯目地寫著是愛情古裝劇的類別。他會面臨普通人也所遇到的煩惱,談個戀愛被逼婚、去做個小縣尹卻受陷害、日常還要躲避暗殺。喜歡的姑娘一開始也誤會他,對他不領情。
  • 歷史上最具爭議的人物——耶穌,真的是死在十字架上的嗎?
    時間如白駒過隙,從我們人類出現在地球上到現在彷佛只是一瞬間,這期間出現了許多的英雄、梟雄,也出現了許多有爭議性的人物。今天我們要去探尋的這個爭議性人物就是大名鼎鼎的基督教的信仰耶穌。有關於耶穌的爭議不是說他的人品怎麼怎麼滴,而是關於他死亡之後的事情,「耶穌真的是死在十字架上的嗎」?史料中記載,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然後還有人把一柄長矛刺進她的胸膛以確定他已經死亡。耶穌身死之後,他的遺體被埋在了一座墳墓之中,並由一名經驗豐富的百夫長開守著。可是,就是這樣,兩天之後,他的屍體竟然不翼而飛了,這令人們感到十分的詫異。
  • 我們有屈原,韓國有嗎?
    早就聽說韓國在跟我們競爭端午節申遺,而且,他們居然申遺成功了,端午節成了他們國家的文化遺產,中國的端午節居然成了思密達的 ,鬱悶啊,這韓國怎麼老是與我們作對呢?我們想對韓國說:「我們有屈原,你們有嗎?」可是,我卻說不出來,因為我們已經遠離屈原很久了。我們也有端午節,但端午節只有粽子,只有艾草,只有三天假,如果端午與周末相遇,只有一天假。
  • 慶端午,奠屈原丨《楚辭》的文字有多美?——史上最偉大的詩人屈原
    ——《離騷》開篇可見:屈原是高陽帝(顓頊)的後代,他的父親叫「伯庸」。屈原出生在孟春之月的的庚寅日。他父親看著這小子八字如此之好,給他取名「正則」,取字「靈均」。在上古時期,「姓」「氏」是兩個概念,至漢朝初期混為一體。「姓」,起源於原始社會母系氏族公社時期,是母系歸屬,因此產生時間早,所代表的範圍也相對較大。進入父系社會後,為區別父系身份,便於身份傳承,誕生了「氏」的概念。
  • 端午節的來歷和風俗 屈原的故事 屈原的詩詞 屈原列傳 okex
    據說屈原投江的那天是五月五日.從此以後,每年到了五月五日,人們都要划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來紀念屈原。屈原的詩詞屈原主要成就:屈原是個詩人,從他開始,中華才有了以文學著名於世的作家。他創立了「楚辭」這種文體(也稱「騷體」),被譽為「衣被詞人,非一代也」。
  • 關其思真的被殺死了嗎?他在問話回話技巧上對我們有什麼啟示呢?
    關其思真的被殺死了嗎?他在問話回話技巧上對我們有什麼啟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