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家輝: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辭世 享年112歲!

2021-02-07 明月在蘇州

鳳凰衛視1月17日《鏘鏘三人行》,以下為文字實錄:

竇文濤:《鏘鏘三人行》,今天我們都很感動,因為看到了他的音容笑貌又再次出現。盼星星盼月亮,盼來了親人許子東。

許子東:人家說我們吵架了。

竇文濤:對,你要再不來,我這屎盆子不知道扣到什麼時候。大家都在說,說你竇文濤這個人一向心眼小,人家許子東到底是怎麼得罪你了?

許子東:沒有,不相干。另外說什麼有關部門封殺,那也不是,只是學校裡面有些行政方面的,不過我以後就少來一點,不拿錢,這樣就行了。

竇文濤:對,所以你看這偉大的什麼共產主義精神就體現在我們許老師身上。其實咱們這個節目做了這麼長的時間,經常會有一個嘉賓一段時間就消失了,大家都是喜歡猜。但是,也希望您也要知道自己是在猜,許老師消失過好幾次,對吧。反正這次又來總是一個喜事情,真的。

馬家輝:我最關心的,我當然也關心許老師,我最關心的我們的共同的朋友是誰,我都忘記她名字了,怎麼辦?幼婷,幼婷好像消失蠻久了,好像快要生產了。

竇文濤:她怎麼好像跟許老師同時消失。

馬家輝:一定是湊娃、帶娃去了。

竇文濤:反正許老師,我們發現很多觀眾,你天天做的時候,有的人還罵你,但是你這人真一不在了,也不能說不在了,人真的老不來,想你的人越來越多。

許子東:不,但是我也挺感動的,看到很多回帖,不僅是為了我,好像是對我們這個節目,這些觀眾的意見其實也是在幫我們。因為我們在做我們自己不覺得,那人家旁觀者清,人對你這個節目的定位、缺點、優點什麼都會有講。那我們花了時間,當然希望它也有價值。

谷歌未來學家庫茲韋爾稱:人類將在2045年實現永生

竇文濤:對,作為娛樂節目,我們還是有很多可以改進的地方,是吧?但是,我就跟你講我的很深刻的體會,你看你們都是大學裡的老師、學者。學者能夠上電視是需要有條件的,不是所有有學問的人他都能夠上,能夠有這個能力,有這個條件,有這個意願能上電視的,我認為這是你們的公民責任,對吧?你看,老說我們現在電視鄙俗不堪,那是,你們要是不來,不盡你們這個社會責任,那不就得讓我這樣的跳梁小丑毒化人們的心靈嗎,所以,我覺得你們應該盡你們的公民責任,應該多來我這個節目,對不對?

馬家輝:上節目也行,閉門寫作也行,反正每個公民都有他的責任,我還是很喜歡我以前講過的四個字,老祖宗說的,量才適興,才跟興。每個人你最怕是找錯了位子,糟糕了,大材小用或者說小材濫用。那你要才跟興,所以像有些人閉門之後學問、研究一百歲、五十歲,他盡了他的貢獻重要。

竇文濤:所以,許老師。

許子東:我這段時間寫的時間就多了,我欠廣西師大的一本書,張愛玲一本書被我趕出來了。所以,也有好處。

竇文濤:那你不能把我們的壞處當成你的好處。而且,許老師大家也是希望你裝了支架的人身體能夠健康。

許子東:對,發現早搏,真是,暈。

竇文濤:我跟你說,你不要擔心了,許老師,你一定要嚴格。

許子東:我就是擔這個心。

竇文濤:對,你別擔這個心,你現在要嚴格鍛鍊,嚴格飲食習慣,爭取一定要活到2045年,活到2045年永生了,一切問題都解決了,真的。我現在給你報個信,谷歌工程總監、首席未來學家庫茲韋爾他最近說了,他的預言,這幾十年他80%的預言都應驗了。就是比如說谷歌眼鏡什麼的,他說到2030年左右,我們將可以利用納米機器人通過毛細血管以無害的方式進入大腦,並將我們的大腦皮層跟雲端聯繫起來。

許子東:這是科幻小說裡的情節。

竇文濤:現在不是科幻了,就是到2030年左右,人工智慧有一個臨界點,預言會超過人類。然後你看,庫茲韋爾堅信這個起點絕對存在,屆時在技術的幫助下,人類將實現永生。庫茲韋爾認為,人類將在2045年實現永生,因為到那一年,非生物智能的創造力將達到巔峰,超過今天所有人類智能總和的十億倍。所以,庫茲韋爾說,我認為在2029年左右,醫療技術將使人均壽命每過一年就能延長一歲,然後他現在就開始遵從嚴格的飲食習慣,希望能夠活到2045年,以便從此長生不老。而且,到那一天,你知道嗎?不但是人類可以進行遠程性愛,庫茲韋爾都說了,夫妻倆甚至還能換著玩,你想知道老婆夫妻生活什麼感覺,換換,就玩。

許子東:男的就拼命來高潮。

竇文濤:這就是他是接受權威媒體的雜誌採訪,就是說接受《花花公子》的贊助登出來的。

許子東:怪不得。

竇文濤:是不是?不是不靠譜的,有可能,這是很多科學家現在的一個預測。

許子東:但你不覺得這也是災難嗎?生的意義就是在於死,沒有死,生有什麼意義,要是人類都是永遠活著的話,這世界真是災難的一塌糊塗了。

馬家輝:那看你活得健康不健康,像你早搏這回事就是生不如死。我還是不懂早搏為什麼擔心自己,我只擔心自己沒辦法早搏。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辭世 享年112歲

竇文濤:對,搏也大不同。但是咱們說最近要不說我說你們大學教授就應該多上公共平臺,因為大傢伙有公共的興趣。最近有一位老學者,大家都在朋友圈裡感嘆,這是我近些年來知道的大學者當中活的歲數最大的一位,周有光老先生。而且真的是終點又回到起點,他出生於1906年1月13日,那時候還是誰,光緒還是誰,還有皇帝。可是,他是在2017年1月14日去世的。

許子東:多了一天。

竇文濤:你說這個功德圓滿,剛過完生日,整整112歲,咱們可以看看他的。他在中國整個,我覺得伴隨著中國的近代史、現代史。人們說他是現代漢語拼音之父,但是老人一直否認這點,他說我不是這樣的。我是拼音之子,我不是拼音之父,周有光老師。你再看他這一生的際遇很有意思,這是當年在劍橋大學的周有光,風華正茂之時。您再看下邊,他的太太許老師知道吧?張允和。

許子東:合肥四姐妹。

竇文濤:合肥四姐妹,張家四姐妹。

許子東:第二個。

竇文濤:老二,名門閨秀,這四姐妹你看,張允和,還有張兆和,沈從文的太太。你再往下看,這是三個連家,就是四姐妹的三個連家,顧志成、沈從文、周有光。

許子東:還有一個第四個是一個外國人,是一個漢學家。

竇文濤:嫁了個外國人。你再看,這是這對夫妻,伉儷情深,婚姻生活70年,張允和是93歲過世的,據說當時對周有光造成非常大的打擊。就是老人半年才緩過勁了。你看再往下看,我想讓你看的是他這個書桌,就是據說張允和去世之後,周有光就基本沒有在臥室床上睡,他就在這間書房的沙發上,也是因為他覺著床太高,上床都是個困難的事情。這張小書桌,包括這個書架伴隨著這個老人,每天在這讀書、看報。你再往下看,你看這張書桌,書桌那個殘破的地方,他都拿那個膠布,拿透明膠給貼上,用了多少年小書桌、小書架。你知道我有一個什麼感慨,我就為什麼要看這個書桌的照片,你知道我也有個書桌,我的一個臺灣朋友送給我的,能把你們給嚇死,我這書桌是一個長三米四,寬得有80釐米的鐵梨木的獨板,十釐米厚。我臺灣的一個收藏家朋友贈送給我的,很重的一個禮物。

許子東:為此你要付出很大的房子的價錢。

竇文濤:這麼大的一個書桌,人家你看周有光的這個老人,我就覺得人家的學問和人家的書桌與我的學問和我的書桌都是成反比的。老人家你看這麼一個殘破的小書桌做出了這麼大的學問,我整天在我這個壯觀的書桌前邊發呆,我發現每看十分鐘的書,我有五分鐘是在欣賞我這塊木頭。我就覺得很寒磣,跟這樣的老學者。

馬家輝:不管你書桌多大,到最後你坐在前面,還是看你小小的手機。

竇文濤:沒錯。

馬家輝:還是刷屏沒有用,就像我現在跟我女兒,和年輕人出遊都是,不管外面的世界多麼美麗、壯觀等等,她的世界就是手機,活在手機裡。你看看外面那個山多漂亮,哦,漂亮,然後繼續刷,就是這樣。

許子東:這個的確是科技改變人的生活方式。目前這個iPad這類的東西出來,改變了人們對書房的概念,以前我搬家我要一間很好的房間做書房,要一個大的書桌,要放很多的書架,這個房間的作用很大。現在我發現作用在下降,為什麼,因為很多時候你會把文件放在iPad裡邊,你會坐在客廳裡邊工作,對不對?聽音樂,順便有時候還看電視,這是改變。不過講起周有光,他跟我是校友,他光華大學,就是華東師範大學。

竇文濤:最早是教會學。

許子東:就是聖約翰大學,現在是華東政法大學,那是最好的一家。但是,他是光華,我那個華東師大,我就想起順便跟你們說,華東師大中文系我有一次回去開會,原來的文學院長說,我們中文系在全國的地位怎麼樣我不敢說,但是有一點,長壽的人最多。中文系據說不到兩百個員工,90多歲的有十幾位,80多歲有三四十位,我可能記不清楚,可能數字還要大。所以,我回到學校,有些教授,像什麼張德林,80多歲,沒人尊敬他們當老先生,因為為什麼,因為徐宗義一百多歲,我的老師錢穀融今年99歲,我今天要趕回去。

竇文濤:所以,許老師,你要對你自己有信心。

許子東:對。

馬家輝:年輕人會被周有光先生的幽默感所感染

竇文濤:咱可以早搏到兩百歲。你說一個人活這麼久,我就覺得他經歷了什麼,其實我從小就喜歡跟哥哥玩兒,到現在我同齡的朋友很少。到現在我為什麼覺得年齡大的人我喜歡,就比如你像周有光,你說他弄個小破書桌,他們後來有人講,他說我這一百多歲的人我經歷了什麼,三次破產。就是說最早是長毛,叫太平天國打到他們家,他曾祖父自殺了,家產一空。然後到後來就日本抗日戰爭的時候,他們跑到重慶,託一個人看著他們蘇州的家,抗戰勝利了,回來之後發現這家裡都沒人了,什麼都沒有了,住了別人了。然後就是文革的時候,他弄到寧夏五七幹校,然後被平反了,再回到家的時候,家裡連片紙片都沒剩下,就等於這一輩子。所以他能夠有這樣的一種達觀。

許子東:四個朝代,他是晚清,然後軍閥混戰、民國,然後後來是四朝元老,成名就是國民、人民、公民都做過。不過他最有戲劇性的一點就是說,他很晚才參與文字這個專業。他之前是經濟學家,他在復旦是教經濟的,他快50歲了才做到拼音改革的那個。所以,現在很多人在爭論,說他是不是之父,這個東西我沒有發言權,我也不懂,吳玉章他們很多人。如果講拉丁話肯定不是他,瞿秋白他們30年代就爭論,五四的起源我記得我父親,我父親跟他就差不多年齡的這樣,但是他一早就告訴我,他說那個時候就收到傳單,漢字不滅,中國必亡。就是拉丁話世界語這個潮流是很久的。

竇文濤:就是等於今天的孩子們用拼音輸入法也要感謝周有光,但是當然你說這個對,就是說漢字的拉丁字母早就有人提出來,好像最後從政府行為來說,據說是毛澤東拍板的,就是說那就選用拉丁字母吧。但我覺得這個跟五四的時候是兩回事,五四的時候,他們極端的是提出廢除漢字,就咱就用拼音當文字。事實上咱們現在是個雙軌,對吧。

許子東:對,而且是個輔助,但問題是海外有不同的注音系統,後來就是以這個來成國際的標準,不過周有光現在這麼有名,除了他參與漢語這個事情以外,還有兩個因素。一個因素就是活得久了,我們在講;另外還有一個因素,他越到老越敢說話,這一點有點像巴金,我們前不久還開了一個會,紀念巴金。巴金你看他最有名的代表作《家》比起跟他齊名的作家,比如《邊城》、《駱駝祥子》、《張愛玲的傳奇》等等,其實都不如,文學史的地位,巴金並沒有,甚至還不如曹禺,就是《雷雨》這些。但是到晚年,巴金的名望、巴金的形象在我們心目當中非常高大,為什麼?敢說話。周有光後來也是,周有光到了晚年的幾個談話、幾個採訪,切中要害。

馬家輝:而且我覺得他比巴金或者說那一輩的人多了一個幽默感,他除了年紀大,有些人年紀大就坐著等,他不是,繼續寫,繼續接受採訪。我猜他家裡門經常打開的,我過一陣子就看到什麼《中華讀書報》什麼報採訪他,他也一聊聊了十個鐘頭這樣,然后里面非常幽默的。比如說他自己取有光,筆名,就是對於生命充滿期望。所以,他到90多歲還是每天起來告訴自己說,今天一定要有新的知識、新的想法可以出來。我覺得因為你說的他敢說真話也好、直言不諱也好,什麼樣的批評、批判都會過時,過去了,你巴金說多少的真話,他批評那個年代。當然裡面有些部分還保留,到今天還是面對,真的讓人家會有感染力,就像很年輕的文青,看到周有光是這樣的,看看他的採訪,會被他那種生命力、樂觀,那種幽默感感染。所以,這方面我是有希望的。

許子東:真理很難被發現 但很容易被遺忘

竇文濤:周有光說的一些話確實是,你看這個老人身後其實也引起爭議,就是你看很多人特別都懷念他,但是我發現也有的人寫幾篇文章,就是說包括說他是不是漢語拼音之父,他是之一。然後就是說,這個東西然後就是說他講的那些話到底是不是對的,甚至當年唯階級成分論都出來了。就是說這聖約翰大學當年就是帝國主義的學校、教會的學校,說這個學校除了周有光,你們算算還有誰,一水的都是右派,都是宣揚自由主義等等。但是,我倒是因為這個就注意了周老先生的一些話,我覺得是不是老學者他就有這個把複雜問題簡單化的這樣一種能力。比如說他就說他認為人類的道路只有一條,從經濟上來講,先是農業化,後來是工業化,現在是信息化。從思維方式上來說,最早是神學思維,後來是玄學思維,玄學思維講的就是推理。然後,現在就是科學思維。然後從政治上來講,最早是神權,後來就是叫什麼權了,專制,對吧。然後接下來是民主,他認為歷史的發展,所有的這個模式最終會遵循著這樣一條道路。你可能會落後,你可能會走偏,但是你最終還是會回到這條道上,其實這條道上說到底,他就說回到五四,五四就是德先生、賽先生,就是科學與民主,他認為這個是人類的必經之路。

許子東:從學術上講是有點簡單化,但是他具體有些觀點我覺得非常有意思,比方說他到玄學,玄學就是信仰,就是意識形態。而科學才是要實證,才是要研究。

竇文濤: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許子東:所以,如果你是用意識形態來管理科學,你就是有一些東西是不能懷疑的,這就不是科學。所以,具體來講,我覺得他講的非常對。

馬家輝:不管具體不具體,這些話我們常講,我也常寫,問題是他是周有光,我是馬家輝。他一輩子是用他的生命、他的專注、他的幽默感,他對中國社會他經歷過的苦難,不僅他,整個家族,說出來的話就有力量,讓我們要不斷再去想。我覺得所以這個沒有辦法再打造的,不是因為他講的話,因為他是周有光,他經歷了一百年中國的苦難,而且還在那邊,而且還就像我剛才說,不是閉門坐著看韓劇,他是繼續寫。

竇文濤:好傢夥,一百多歲,一天看五種報刊,而且他這老頭,不能說老頭,可敬的老人,《紐約時報》、《時代周刊》,他國外的朋友要給他寄。所以實際上他是了解最新(信息),所以你看比如說什麼阿拉伯之春這種話題他都經常談,就是跟當今世界發生的很多事情。

許子東:溫家寶有一次問,說中國為什麼很難以出大師,他就引用了韓愈的一段話。

竇文濤:咱們廣告之後再說說韓愈,《鏘鏘三人行》,廣告之後見。

許子東:韓愈這個話其實我們都知道,他說「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裡馬」,千裡馬常有,伯樂不常有。但是具體分析起來,真是每句話都有道理,他說「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什麼意思,就是馬在這裡,你要騎它,你不讓它走好好的路,你讓它到泥潭裡,吃東西不讓它吃它應該吃的東西。第三最重要,這個馬叫你聽不明白它的話。所以後來他回答什麼,他說中國的大學什麼問題,就是官僚化,這個官僚化就是壓制學術的,怎麼壓制,不是說這些官員人不好,而是說他們他不懂。所以,他說這樣三條犯了以後,然後騎在馬上,說天下無馬,你想想看這多形象。我現在看那番話,我就想到了大學裡很多官員就是這樣,天下無馬,就這樣。

竇文濤:我再給你念一段,他說「改革開放、建設小康,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這一部分人應當是誰?應當是現代社會的創新動力,就是中產階級。可是迎新娘的時候,掀起蓋頭一看不是中產階級,而是新興權貴。所以,家輝你講的對,其實現在有些時候我覺得不是說這人思想多深刻,只是真話而已。

馬家輝:沒有,還有他的生命力,我說真話也要講的很深刻,比方說那種表達方式,深刻。你聽完,不管是引用古言,還是今語,你很深刻。另外,這是誰來講,同樣的話,周有光講,我剛說一定要有人罵我,馬家輝把自己比喻出來,我當然對於這個光是個屁。然後,他的生命力,我們談他,與其說他怎麼樣深刻,怎麼樣講真話,因為在中國講真話的人也不少,有些講了不一定能夠聽得到,有些講完了,以後再見不到了等等。

竇文濤:但是你別忘了,能力大,責任也大;責任大,代價也大。對,你講了這個真話,也許你還沒事兒。

馬家輝:對,沒事兒,所以他就是周有光,他一百歲的生命。

許子東:為什麼我們說巴金晚年講真話不容易,就是因為相比之下,其他的一些老作家到了晚年說不出這樣的話了。因為各種原因,比方說我可以很不忌諱的說,比方丁玲,比如艾青,比如臧克家。科學家也是,比方錢學森,錢學森貢獻非常了不起,可是你看看他大躍進以後算的科學帳,對不對?所以,一個做科學的人他能夠到晚年這麼犀利地講,你知道他還有一段話我印象非常深。他說現在大學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官員要文憑了,然後就說大學裡去拿文憑了。他說,就會出現什麼,叫真的假教授,跟假的真教授,聽到沒有?他說真的假教授就是人家花錢買的是就是一個文憑,其實不是教授。假的真教授是什麼,把這個級擴展了,來了幾個其實沒學問,但是他真是教授。

竇文濤:對,系升院了,來了個院長、副院長,這就是教授,就是假的真教授。

許子東:我發現是什麼,真理其實很難被發現,但是很容易被遺忘。就像韓愈剛才講的這個話,在人家千年前就講了,可是我們多少時候就會遺忘,到現在分分鐘還是這樣。

竇文濤:當然了,就是說講真話也不見得就是正確的話,比如說有些人對他提出異議,就是他學問到底有多大。包括他對陳寅恪的評價,那意思就是沒什麼創造性,就是兩隻腳的書櫥,大概類似的意思。包括他對季羨林評價也不高,到底是不是。

相關焦點

  • 合肥女婿周有光去世,享年112歲!他是「漢語拼音之父」!
    1月14日凌晨3點半,周有光在北京去世,享年112歲。周有光是我國著名語言學家,在1955年開始專職從事語言文字研究,參加並主持擬定《漢語拼音方案》,在他主導下,中國建立了漢語拼音系統,被譽為「漢語拼音之父」。
  •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享年112歲
    1月14日,中國著名語言學家、「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享年112歲。就在昨天,周有光先生剛剛過了112歲生日。他的一生分了幾個階段:50歲以前是銀行家;50歲到85歲,是語言文字學家,精力都傾注在語言文學領域;85歲開始寫文章,廣泛探討諸如全球化、中東局勢、公民意識等問題,成為公共知識分子。2005年,100歲的周有光提出「終身教育,百歲自學」,從關注語言學到世間萬象,他對百年洞見加以提煉和訴說,無疑更透徹。
  • 【新聞】「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享年112歲丨這一次,上帝終於想起了他
    1月14日,我國著名語言學家、「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享年112歲。
  • 「上帝」終於記起他:112歲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
    這曾是周有光最愛說的一句話。  前天,周有光剛剛過了自己112歲生日。昨日凌晨3時30分,周有光便溘然長逝。  據周有光生前好友、解放軍總醫院退休醫生蔣彥永介紹,1月13日,他還去探望了周有光先生,情況還算可以。但夜裡他身邊親屬來電話說,周老情況不好,半夜立刻送至協和醫院。時至凌晨3點半,周老駕鶴西去。
  • 112歲的周有光去世,他是銀行家、是漢語拼音之父、還是寵妻狂魔
    1月13日,他剛剛過完了112歲生日。1月14日,上帝把那束光收回去了。今天,他靜靜的走了.他就是中國的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他一生跨越晚清、北洋、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因而被戲稱為「四朝元老」。從小出生於破落顯貴家庭,長大後考上聖約翰學院學習經濟,和合肥張家小姐結婚,成為沈從文連襟。
  •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昨去世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2013年1月15日,北京,剛過完108歲生日的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新京報記者 侯少卿 攝  周有光  籍貫:江蘇  終年:112歲  去世時間:2017年1月14日  去世原因:病逝  生前職業:語言學家、被譽為漢語拼音之父  「周」字怎麼讀?
  •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 百歲後仍出3本書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月14日,中國著名語言學家、經濟學家、「漢語拼音之父」去世,就在1月13日,周有光先生剛剛過了112歲(虛歲)生日。
  • 蘇州九如巷張家最後的女婿走了,被稱為「漢語拼音之父」
    1月14日,我國著名語言學家、「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享年112歲。對於這一消息,後浪出版公司予以確認。
  • 漢語拼音之父已112歲50歲時「半路出家」參與設計漢語拼音方案
    網絡配圖 漢語拼音之父已112歲了你知道嗎?他叫周有光,50歲時「半路出家」,參與設計漢語拼音方案,被譽為「漢語拼音之父」。2015年,周有光迎來了110歲大壽。早年專攻經濟,近50歲時「半路出家」,參與設計漢語拼音方案,被譽為「漢語拼音之父」。年齡不是問題,關鍵在於你是否堅持,他就是證明。今天是周有光先生112歲生日。祝福周老!
  • 周有光是被上帝遺忘的「漢語拼音之父」
    周有光101歲 繪圖/陳一青中國有句老話,叫做長命百歲。100歲是人的生命極限,超過極限是有的,但那是例外,我自己一不小心已身處例外了。上帝糊塗,把我給忘了……叩響國家語委宿舍樓的一戶普通單元門的門鈴後,筆者很快在家政服務員的引導下見到主人——一位清癯和藹的老人正從書桌旁的椅子上站起來迎候,他就是久聞大名的「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簡單的寒暄之後,我們面對面坐在略顯斑駁的小書桌前開始交流。儘管老人有些耳背,採訪中偶爾還得藉助紙筆,但記者自始至終都能感覺到老先生思路的清晰、思維的敏銳和精神的豁達。
  • 此人被稱為漢語拼音之父,還和愛因斯坦是好友,活到了112歲
    他又是怎樣發明出漢語拼音的呢?正文這位發明出漢語拼音的人就是周有光,他出生於1906年。由於他的曾祖父曾是清朝重要官員,因此,整個周家在過去的社會中都有著顯赫的家世。然而,隨著清朝的覆滅,周家家道中落,後來,周有光的父親也淪為了一個社會底層的教書先生,但是,這樣的日子並沒有讓周有光放棄生活的希望,在學習的過程中,他也始終保持著認真的態度。
  •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迎111歲生日:眼界開闊 關心國家大事
    中新網北京1月13日電 今天,有「漢語拼音之父」稱謂的周有光先生,迎來了自己111歲生日。儘管他曾多次表示自己不做壽,但近些年學界卻一直惦記著這位年過百歲的老人。《周有光文集》策劃人、責編葉芳近日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表示,在生活上,周有光擁有積極樂觀的態度;在學術上,則總是對世界充滿好奇心,「他曾經對我說過,他是對這個世界認真思考了的。
  •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勵志故事,愛因斯坦驚醒夢中人:人之異於業餘
    科學泰鬥愛因斯坦說:「假如一個人的壽命是60歲,工作時間才13年,可業餘時間卻有17年。」一言蔽之,人之異於業餘。 是否有撥開雲霧見天明,醍醐灌頂之感呢?
  • 上帝帶走了這位112歲的男神,也收走了一個時代
    昨天剛剛滿懷崇敬地瞻仰過語言學家周有光先生112歲生日的新聞。
  •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漢字簡化是大勢,簡化漢字只能減不能增
    而負責這一工作的,就是有著「漢語拼音之父」之稱的周有光教授。周有光出生於1906年,早年時學習的就是古文古音,但隨著新思想的出現,白話文越來越受人推崇,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周有光自然對白話文也相當青睞。因此,在他還在讀經濟學的時候,他就開始研究白話文了。
  •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26個字母搞了三年
    是誰在改變我們的世界,告訴您一位不為人知的大師他半路出家,花費三年時間,用26個拉丁字母作為注音基礎,主持編制了國際通用的「漢語拼音方案」,被稱為「漢語拼音之父」;他是《簡明大不列顛百科全書》的三位中文編委之一,被他的連襟沈從文稱為「周百科」;他和夫人張允和的愛情和婚姻跨越70載,舉「杯」齊眉,互敬互學;他在104歲時用電腦打字機完成了自己的雜文集《朝聞道集》
  • 周有光|漢語拼音之父-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
    他是周有光,是漢語拼音方案的制定者之一,他與葉籟士、陸志韋共同起草了關於拉丁字母拼音方案的初稿。媒體喜歡稱他為「漢語拼音之父」,但他自己卻從未接受這個稱謂,反而一直在說自己是「漢語拼音之子」。50歲,知天命的年紀,才應邀扎進文字改革,現代漢語學隨之得以草創。他編寫《字母的故事》,他參與制定推行了漢語拼音通用方案,讓我們能輕易地打下一個個漢字,串成一行行排成一段段騙幾個贊。當然,他不是一些媒體渲染的「拼音之父」。但若沒有他,漢語拼音,現代漢語,不定什麼樣呢!蘇聯曾經專門派人來說,你們要文字改革,就改用我們俄文的西裡爾字母吧!
  • 漢語拼音之父已112歲:上帝糊塗 把我忘掉了
    早年專攻經濟,近50歲時「半路出家」,參與設計漢語拼音方案,被譽為「漢語拼音之父」。年齡不是問題,關鍵在於你是否堅持,他就是證明。今天是周有光先生112歲生日。祝福周老!【人物詳情】語言學家周有光迎大壽 主導建立漢語拼音系統周有光周有光,原名周耀平,1906年1月13日生於江蘇常州,早年主要從事經濟、金融工作,做過經濟學教授,1955年開始專職從事語言文字研究,參加並主持擬定《漢語拼音方案》。在他主導下,中國建立了漢語拼音系統。
  • 漢語拼音之父捐出所有家產,為教育事業做出重大貢獻
    漢語拼音之父捐出所有家產,為教育事業做出重大貢獻大家好,咱們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學習漢語拼音了,甚至有的寶媽給寶寶做早教就教授拼音,希望寶寶能早點識字。咱們上小學的時候老師也會一點點地教咱們拼音,打好基礎之後再學習漢字就容易多了!
  • 近代奇人周有光:活了112歲,創造漢語拼音,曾與愛因斯坦聊過天
    不過很少有人知道,是誰發明了漢語拼音,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緬懷這位近代奇人——周有光先生。思想的外衣——啟蒙1906年1月13日,周有光在江蘇常州出生,他的曾祖父是清朝雲騎尉,家世顯赫,但是在鹹豐年間時,由於太平軍被攻陷,常州失守,曾祖父跳水身亡,因此家道中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