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奇人周有光:活了112歲,創造漢語拼音,曾與愛因斯坦聊過天

2020-12-23 趣觀歷史

引言

都說活到老,學到老,學習是我們一直都應該堅持的事情,出自樓鑰《攻媿集·雷雨應詔封事》中的「持之以恆」,就告訴我們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持之以恆,長久的堅持下去。

語言對我們而言,是不可缺少的東西,沒有語言的生活是極其艱難的,語言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的便利。

語言拉近了人與人的距離,我們在牙牙學語時,父母就會通過各種方式讓我們開口說話,進了幼兒園,我們開始接觸漢語拼音,通過學習漢語拼音,我們的詞庫開始不斷的強大起來。不過很少有人知道,是誰發明了漢語拼音,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緬懷這位近代奇人——周有光先生。

思想的外衣——啟蒙

1906年1月13日,周有光在江蘇常州出生,他的曾祖父是清朝雲騎尉,家世顯赫,但是在鹹豐年間時,由於太平軍被攻陷,常州失守,曾祖父跳水身亡,因此家道中落。12歲時,只能靠父親教書維持生計,生活的很不理想。

周有光高中時讀得的是常州高級中學,學校倡導學生們講國語和寫白話文,但是很多老師和同學還是使用方言進行溝通,寫文章就用古文。但是周有光卻對其百思不得其解,還好當時有個老師啟蒙了他,讓他大量的使用白話文。

▲周有光

1923年,周有光不負眾望,考上了上海聖約翰大學,但是這裡的學生只講英文,讓周有光頭疼,不過好在當時有印表機,這也使得周有光能和別人正常的交流,後來周有光意識到為什麼中文不能有印表機,而且也沒有中文拼音,而外國卻有完善的字母。

在一次課堂上他接觸了拉丁文,周有光思前想後,我國人口眾多,疆域遼闊,但是在語言方面的差異極大,這造成了嚴重的溝通障礙,於是就激起了周有光對文字改革的念想,他在主修經濟學的同時也開始輔修語言專業。

▲抗日戰爭油畫

畢業後,同學們各奔東西,可他心中的念想驅使他再次去日本留學,但是就在他學業有成回國時,命運狠狠的給了他一耳光,抗日戰爭爆發了,當時屍橫遍野、殘垣斷壁,動亂的格局,周有光只好帶著妻兒逃亡,這件事情暫時就放下了。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上海的經濟也開始慢慢恢復,他回到了新華銀行工作,後來被派送到紐約的華爾街任職,一去就是三年多,生活也算是平定了下來。有一天,朋友對他說:「愛因斯坦想找人聊家常,問他想不想去」。他立刻梳妝打扮,前去拜訪。

▲愛因斯坦

他當時小心翼翼的推開門,卻看到愛因斯坦穿的簡單隨意,仿佛是見多年的老友一樣,絲毫沒有架勢。愛因斯坦對他說:「一個人活了60歲,工作了13年,除去吃飯睡覺的時間,還有17年的業餘時間,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就因為這句話,他在接下來的時間裡,用業餘時間每分每秒都在鑽研語言。

事業上驚天動地,卻時常深思熟慮

在紐約期間,周有光和老舍、羅常培等人相交甚好,每每談起中國的語言問題時,他們總是對周有光讚賞有加。

1949年,新中國成立,周有光這時也辭掉了美國的工作,回到祖國。他在銀行工作時還擔任了復旦大學的經濟學講師,並且和其他經濟學家一起創辦《經濟周報》,即使當時工資進行改革,一百元的薪水降至20%,這對他也沒有影響,他經常撰寫文字改革相關的文章發到報刊,進行文學改革的念想已經根深蒂固了。

▲《漢語拼音詞彙》

鄭之珍《目連救母·四·劉氏齋尼》中說:「好似鐵杵磨針,心堅杵有成針日。通過不斷地堅持,1955年,總理親自邀請他參加全國文字改革的會議,並且此次會議全部由他來指揮,最初,周有光婉拒了,他害怕自己不能擔此大任,但是最後他還是答應了,他想為國家的文學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此時的周有光已經50多歲了,對他來說無疑是一個挑戰,雖然自己平時在語言學中還是積累了很多的知識和經驗,但是還遠遠不夠,他把自己的睡覺時間騰出來,不斷的鑽研,為的就是最後能成功。

功夫不負有心人,周有光在這個事情上做到了極致,在他的帶領下,三年來不斷的探索和發掘,最終,創立了一套完整的漢語拼音字母,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讚揚和欽佩。1979年到1982年《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則》的誕生和1988年《漢語拼音詞彙》的誕生,讓我們今天能享受26個字母快速認識漢字的便捷。

▲《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則》

像周有光老先生所說:「理想是華夏民族的旗幟,前僕後繼,億萬同風」。他的理想是散發著光芒的,他能譜寫這語言的魅力,若不堅信與堅持,又豈能無憾呢。

九如巷的女人,是幸福的

張允和,在蘇州九如港出生,在三個姐妹中,她也擁有了自己的幸福,因為她遇到了青果巷的周有光。

兩人在大學期間一見鍾情,很快就走到了一起,周有光的愛情不像事業一樣轟轟烈烈,而是平平淡淡。最初周有光覺得自己配不上張允和,還給她寫信,說自己很窮給不了她幸福,張允和回信說,幸福是要兩個人一起創造的。就這樣兩個自1933年結為夫妻,一直同心同德,感情甜蜜,70年以來相濡以沫。

▲張允和與周有光結婚照

晚年生活時,兩人更是「舉案齊眉」,閒情雅致。每天會喝兩次紅茶,而且每天喝時都會碰兩次杯,直到2003年,這種生活戛然而止。

張允和離世了,但是周有光先生依然樂觀的面對生活,把重心轉移到文學上,先後出版了《百歲新稿》《朝聞道集》《拾貝集》《周有光文集》等書籍。周有光先生於2017年1月14日去世,享年112歲。

結語

周有光先生為了自己的理想,一直默默的堅持,他可謂是活到老,學到老的典範,只要活著一天,就不會停止思考和學習。

參考資料:《攻媿集·雷雨應詔封事》《目連救母·四·劉氏齋尼》

相關焦點

  • 我國最牛老人,發明漢語拼音,還和愛因斯坦是朋友,活到了112歲
    我國最牛的老人,發明了漢語拼音,還和愛因斯坦是朋友,活到了112歲。思想的外衣——啟蒙在1906年的時候,一個叫做周有光的嬰兒誕生在了中國江蘇。他的曾祖父在清朝的時候是個大官,家世顯赫。只是後來隨著清朝的覆滅,周有光的家道開始中落。
  • 此人被稱為漢語拼音之父,還和愛因斯坦是好友,活到了112歲
    曾經,在近代社會中,中國在一場苦難中差點失去了傳承已久的漢字,而在保護漢字的過程中,漢語拼音的發明就發揮出了巨大作用。那麼,這位發明漢語拼音的人究竟是誰?他又是怎樣發明出漢語拼音的呢?正文這位發明出漢語拼音的人就是周有光,他出生於1906年。由於他的曾祖父曾是清朝重要官員,因此,整個周家在過去的社會中都有著顯赫的家世。
  • 中國超牛的老頭:和愛因斯坦是好友,發明了漢語拼音,活到了112歲
    周有光不禁感嘆,一腔熱血的抱負,何時才能得以施展,一時無奈之下,帶著妻兒顛沛流離。1945年,抗戰勝利,硝煙散去,上海的經濟逐漸恢復,他回到新華銀行工作,被派送紐約華爾街任職,待了3年多,生活總算平定下來了。有一天,一個朋友對他說:「愛因斯坦現在很閒,想找個人來陪他聊家常,你想不想去?」
  • 「上帝」終於記起他:112歲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
    這曾是周有光最愛說的一句話。  前天,周有光剛剛過了自己112歲生日。昨日凌晨3時30分,周有光便溘然長逝。  據周有光生前好友、解放軍總醫院退休醫生蔣彥永介紹,1月13日,他還去探望了周有光先生,情況還算可以。但夜裡他身邊親屬來電話說,周老情況不好,半夜立刻送至協和醫院。時至凌晨3點半,周老駕鶴西去。
  • 你知道漢語拼音誰發明的嗎?此人一生淡泊名利,活了112歲
    沒錯 第一節課老師教我們的就是學習漢語拼音 a o e ,對於初進校門的我們 對一切事物充滿著好奇 但是偏偏碰到漢語拼音的時候感到頭暈,又是聲母 又是韻母 又是一聲 二聲 三聲 四聲對於滿腦子只想玩的我們 要學習這些 簡直比挨爸媽的一頓打還要殘忍,小編小時候就害怕學習漢語拼音 甚至和小夥伴們一起編了一段順口溜,a o e 雞叨饃 老師讓我們上大學,想要用順口溜的方法從「側面」來記住這些頭疼的漢語拼音
  •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享年112歲
    1月14日,中國著名語言學家、「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享年112歲。就在昨天,周有光先生剛剛過了112歲生日。歐陽說,她曾經在周家住過四年,每天晚飯都在他家吃,雖然有小保姆燒菜,但她的廚藝,全是張允和帶出來的。「她泡的醉雞,特別入味兒。」季羨林曾和周有光一起設計漢語拼音方案,有時常到周家開會,休息時,張允和便會端出自己做的小點心,請大家嘗嘗。先生敲打鍵盤寫文章,太太披閱書刊忙剪報。他要活絡筋骨了,她即扮書童,奉上香茗一盅。人們說,這倆老頭:紅茶電腦,兩老無猜。
  • 漢語拼音之父已112歲50歲時「半路出家」參與設計漢語拼音方案
    網絡配圖 漢語拼音之父已112歲了你知道嗎?他叫周有光,50歲時「半路出家」,參與設計漢語拼音方案,被譽為「漢語拼音之父」。2015年,周有光迎來了110歲大壽。早年專攻經濟,近50歲時「半路出家」,參與設計漢語拼音方案,被譽為「漢語拼音之父」。年齡不是問題,關鍵在於你是否堅持,他就是證明。今天是周有光先生112歲生日。祝福周老!
  • 合肥女婿周有光去世,享年112歲!他是「漢語拼音之父」!
    1月14日凌晨3點半,周有光在北京去世,享年112歲。周有光是我國著名語言學家,在1955年開始專職從事語言文字研究,參加並主持擬定《漢語拼音方案》,在他主導下,中國建立了漢語拼音系統,被譽為「漢語拼音之父」。
  • 【新聞】「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享年112歲丨這一次,上帝終於想起了他
    周有光1906年出生,早年專攻經濟,近50歲時「半路出家」,參與設計漢語拼音方案,被譽為「漢語拼音之父」。就在昨天,周有光先生剛剛過了112歲生日。此前,百歲高齡的周有光曾戲稱,「上帝把我忘掉了」。周有光周有光身上的標籤實在太多:作家沈從文的連襟、才女張允和的丈夫、經濟學家、語言學家。周有光一輩子活出了別人幾輩子。
  •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勵志故事,愛因斯坦驚醒夢中人:人之異於業餘
    科學泰鬥愛因斯坦說:「假如一個人的壽命是60歲,工作時間才13年,可業餘時間卻有17年。」一言蔽之,人之異於業餘。 是否有撥開雲霧見天明,醍醐灌頂之感呢?
  • 語言學巨匠周有光:不喜歡被捧為漢語拼音之父
    周有光青年和中年時期主要從事經濟、金融工作,做過經濟學教授,1955年,他的學術方向改變,開始專職從事語言文字研究,曾參加並主持擬定《漢語拼音方案》(1958年公布),擔任翻譯《不列顛百科全書》的中美聯合編審委員會中方三人之一。幾十年來一直致力於中國內地的語文改革,提倡現代漢字學和比較文字學。
  •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昨去世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2013年1月15日,北京,剛過完108歲生日的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按直音法,寫作「音舟」,即兩字讀音相同;按反切法,可注為「知勾切」,意為「知」聲母zh和「勾」韻母ou……  如今,我們能在手機、電腦上,迅速用拼音輸入「zhou」並打出這個字,歸功於一個年代和一個人:1958年,周有光。  2017年1月14日,112歲生日的第二天,周有光去世。  很難用寥寥數語,概括這位傳奇老人。
  • 112歲的周有光去世,他是銀行家、是漢語拼音之父、還是寵妻狂魔
    1月13日,他剛剛過完了112歲生日。1月14日,上帝把那束光收回去了。今天,他靜靜的走了.他就是中國的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他一生跨越晚清、北洋、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因而被戲稱為「四朝元老」。從小出生於破落顯貴家庭,長大後考上聖約翰學院學習經濟,和合肥張家小姐結婚,成為沈從文連襟。
  • 上帝帶走了這位112歲的男神,也收走了一個時代
    昨天剛剛滿懷崇敬地瞻仰過語言學家周有光先生112歲生日的新聞。
  • 拼音之父登上谷歌封面 他窮盡一生讓世界認識中國
    而這位榮登google首頁的  正是中國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  2017年1月14日凌晨3點  周有光去世,享年112歲  今天,為了紀念他如果不是他  恐怕今天的我們還不能用拼音  在電腦,手機上暢快地聊著天  拼音音譯要推遲很久才出現  世界還會將「Beijing」稱為「Peking
  • 發明漢語拼音的他今年111歲了…
    發明漢語拼音的他111歲了每個使用漢語拼音的人都得感謝這位老人:他叫周有光,他是銀行家、著名經濟學家,後來他對語言文字感興趣,又成了語言學家、文化史專家,發明了漢語拼音。1月13號,他迎來了111歲的生日。人們紛紛在網上祝他生日快樂。他笑稱:「上帝糊塗,把我忘了!」
  • 馬家輝: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辭世 享年112歲!
    所以,庫茲韋爾說,我認為在2029年左右,醫療技術將使人均壽命每過一年就能延長一歲,然後他現在就開始遵從嚴格的飲食習慣,希望能夠活到2045年,以便從此長生不老。而且,到那一天,你知道嗎?不但是人類可以進行遠程性愛,庫茲韋爾都說了,夫妻倆甚至還能換著玩,你想知道老婆夫妻生活什麼感覺,換換,就玩。許子東:男的就拼命來高潮。
  • 周有光|漢語拼音之父-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
    他是周有光,是漢語拼音方案的制定者之一,他與葉籟士、陸志韋共同起草了關於拉丁字母拼音方案的初稿。媒體喜歡稱他為「漢語拼音之父」,但他自己卻從未接受這個稱謂,反而一直在說自己是「漢語拼音之子」。他本業是經濟學,曾在銀行供職二十多年,曾站上復旦的講堂。50歲,知天命的年紀,才應邀扎進文字改革,現代漢語學隨之得以草創。他編寫《字母的故事》,他參與制定推行了漢語拼音通用方案,讓我們能輕易地打下一個個漢字,串成一行行排成一段段騙幾個贊。當然,他不是一些媒體渲染的「拼音之父」。但若沒有他,漢語拼音,現代漢語,不定什麼樣呢!
  • 「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去世 百歲後仍出3本書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月14日,中國著名語言學家、經濟學家、「漢語拼音之父」去世,就在1月13日,周有光先生剛剛過了112歲(虛歲)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