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只有善良的人才能剛性,善良的人做「對抗性」採訪,不會躍躍欲試地好鬥,但當他看護真相的時候,是絕不撤步的對峙!
2003年4月柴靜作為央視《新聞調查》出鏡記者,曾近距離幾次接觸非典患者,與患者對話,成為最早冒死深入非典第一線採訪的記者之一,她是善良的人,同時又是臨危不亂,敢于堅守真相的人。不隨波逐流,不人云亦云!
愛和善是能力,而不是情感。
因為有愛所以才敢在第一時間奔赴非典現場,因為善良所以才7次冒死與患者一對一對話,真正了解他們,這樣才有了很來百萬的暢銷著作《看見》。
認識自己越深,認識他人越深,反之亦然。
深刻地認識自己,就表明善於反省,善於從多角度認識自己,了解自己,而且是用全面的觀點來看待自己,既看到自己的缺點,又看到自己的優點,同樣的,在認識別人的時候,也會用這種全面的觀點來看待。那麼便能顧更加深刻地認識別人,那麼便不會輕易去評價別人的缺點,與人議論別人的是非。
不管任何人,你去告訴別人應該怎麼樣,這就是錯誤的方式
深有感觸,夫妻相處也是這個道理,往往你用這種非常直接和正面的方式不僅不禮貌,而且也非常引起對方的不滿,首先,這樣的方式只是代表了你個人的方式,你覺得你的方式是對的,可是未必對別人而言也是適用的,所以有一句話說得好「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們不應該時常用自己固有的方式來要求對方,不可能全世界的人都按照你的要求生活,也不可能所有人都能夠讓你滿意,你也沒有權利去指責別人的生活方式,切記不要強加給別人他們不喜歡的東西!
沒人跟你過不去,是生活本身矛盾密布。
看到這句話我突然豁然醒悟,人的煩惱何其多,而往往都是因為想得太多,比較得太多,比父母,比房子車子,比存款,比工作,比孩子,幾乎無時無刻不在比較,在比較中便無端生出無盡的煩惱,庸人自擾。是啊!生活本身就是矛盾體,有錢的人羨慕窮人的乾淨樸實,無憂無慮,窮人則羨慕富人的錦衣玉食,過不去的不是別人,這是你自己,是你的欲望,是你的虛榮心,是你愛攀比的野心,是你不滿足現狀的躁動!
回憶是一種清洗
回憶是傷,憶起是痛,我喜歡懷舊,可能是對當下生活的不滿,所以總是懷念青少年時代,又或許是因為彼時未曾奮發圖強,遺憾滿滿。回憶是清洗,是整理,是舒展的內心,過去的不用過度傷懷,洗去那些不開心,洗掉那些灰暗的顏色。這樣才有力氣和好心情來面對現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