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晚的視頻點燃了微博微信朋友圈,潮水般對霧霾的關注、對柴靜的致謝至少刷屏了兩天,之後風向突變,質疑諷刺孰是孰非一時甚囂塵上。
為何當年急流勇退、沉寂多時之後,突然一夜間一鳴驚人?為何在這個慣於沉默、逆來順受的群體中,敢於質疑敢於打破沉默?她是傳言中那個菸酒俱來的女文青?還是朋友眼中內心柔軟但個性堅毅的女子?
熱點人物總是容易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國內EPTP九型人格導師圈也展開討論,我們關注的焦點在於,柴靜是九種性格中的哪種性格?
對於型號的確定權應該是她本人,所以在九型的課堂上,老師只是通過訪談來協助學員探索自己的號碼,並不武斷的下定論,否則就失去了九型「探索發現自己」的意義。
對於公眾人物,本著娛樂精神與探討精神,我們這些「外人」僅憑經驗去觀察和解讀,希望各位看官抱著愉悅與輕鬆的態度,但求參與,不求精深。
導師們對柴靜的「主觀猜測」大概集中在以下幾種型號:
1. 腦區的六號(質疑型)。因為她邏輯嚴謹,舉證清晰,表達冷靜,具有質疑精神。
2. 心區的三號(成就型)。因為她敢拼敢幹,不介意站在風口浪尖。
3. 心區的二號(助人型)。因為她比較煽情,一直提倡以「人」為本,要看到「人」。
其實型號的判斷依據,並非表面的表現形式,而是內在的心理動因和思維方式。
但是由於沒有機會給柴靜做訪談進行更深入的了解,我們僅能通過視頻、過往專訪的剪輯以及文章中窺見一斑,僅供娛樂和參考。
1,張揚度
這裡所言的『張揚度』是指一個人堅持自己直面衝突的能力,而非平素理解的嘚瑟與顯擺的程度。以崔永元舉例(小崔對不住啊),做主持那會天天見他在電視上露臉,做訪談,可是你會覺得他在訪談時有所收斂,而且善於用暗諷幽默來測試對方。
再看柴靜,語氣不溫不火,言語卻咄咄逼人,她在採訪中科院副院長丁仲禮時質問:「中國人是不是人…」多年職業訓練讓柴靜面對鏡頭時能夠很好把控住情緒,但在如此正面的挑釁與衝突中,仍能明顯感受到那份情緒的存在。這與九種性格中腦區朋友的風格不符。
也許我們可以先錄入一個背景音:柴靜看起來像是直面衝突的高張揚度的人,而且,比較像心區的朋友。
2,眼神
眼神是指眼睛裡的神態,它會直接呈現一個人的內在世界。
《穹頂之外》錄製現場的視頻中,柴靜有很多向下看的時候,學過NLP的童靴都知道,目光下移是在感受裡停留的表現。而平時的採訪中,柴靜的眼神明亮,堅定,目光觸及之處會穩穩的停留,因此在眼神上判斷她像心區的更多。
心區的眼神也各不相同,柴靜的眼神既不像2號一樣柔軟溫情,比如許晴;也不像4號一樣多情憂鬱,比如梁朝偉;更加類似平時我們所看到的3號的眼神穩定聚焦,比如陳魯豫。
為什麼不說她得眼神像6?是因為她得眼神裡既沒有溫暖的6號一樣閃躲,比如王志;也沒用反恐懼型6號的警惕與進攻,比如白巖松。
3,神態
這個比較容易看到~
有人說,30歲之前容貌是爹媽給的,30歲之後是自己給的。說的無非是內在的狀態會影響你在面部的呈現。
神態氣質是什麼?是一個人暢遊的表情在臉上的固態呈現。搜遍網上關於柴靜的照片,只看到專業的、敬業的、認真的、笑靨如花的,你能說這是一個活在思維中注重邏輯的人麼?也許是的,但更多的,我寧願相信她是一個活潑的、樂觀的、感性的,甚至理智之下有些小潑辣性格的女生。
4,服飾
無數次的柴靜八卦都提到過,她是個標準的「圍巾控的文藝女青年」,柴靜閨蜜範銘的博文中也一再提到,二十多歲的柴靜有多麼熱愛各種叮叮咚咚的耳環首飾,直到如今,她樹立了新的形象:一個簡潔,樸素的知識女性。
但無論怎麼變,她所樹立的形象一直都未變,都是一個理性的知識女性,只是從披披掛掛的文藝知識女青年,變成了今天素雅乾淨的樸素知識女青年。
在意形象,是心區女性的特點,而維持一個專業的形象,不求甚變,只求符合身份與環境,這點上,柴靜也更加像是3號的女士。
5,語言風格
柴靜錄製《穹頂之下》時,不疾不徐,娓娓道來,有理有據,有情有義,是一個很擅長講故事的人。
至於那麼多的理論數據,我不想多說,因為以我並不長的媒體經驗來看,柴靜的角色只是一個表述者。她要說的內容,要說的時機,要說的方式,都是團隊商定好的,中間有多少個人意志,就不甚清楚了。
一個人可以在語言上作假,但是他不可能分分秒秒時時刻刻都在說謊。說話的內容可以虛構,但是說話的方式和方向是有模式的。即便偶爾說話的方式會誇張,但不可能時刻都變幻莫測。
所以看柴靜的語言方式,雖然說了很多腦區的理論依據,有數據做支撐,但她闡述的方式是有情感的,希望傳送到你心裡的,希望打動你的。
6,肢體語言
對於柴靜的肢體語言,首先你會看到她是放鬆的,自如的,甚至是專業的。在大量採訪當中,通過反打鏡頭,你也可以看到她時常是注視採訪者,精神集中,身體前傾,頭部微側,表情或凝重或微笑,及時回應採訪者的對話,這些肢體語言至少在鏡頭面前反應的是她關注與人連結,注意力在被採訪對象身上。
我們再來看看白巖松。
當然,也有不少人對柴靜的採訪風格各種吐槽,比如木子美,雖然話不好聽,但是總結的還挺到位。
這些評價姑且不論,但從肢體語言上來說,柴靜確實和腦區的保守,後退有所不同。
7,注意力焦點
因柴靜曾在新書《看見》的自序中提到,十年前帶她入行的央視評論部副主任陳虻曾問她做新聞關心什麼,柴靜的回答是「關心新聞中的人」,並指出是這句話把她推到今天。這麼多年,柴靜也是這麼做的。
閭丘露薇則對此說法存疑,曾多次公開批評過柴靜,她在自己微博裡說對「柴式採訪」忍無可忍,因為在她看來,新聞應該更改關注事,而非人。當然這更像是一個腦區的朋友站在自己的角度批評心區的朋友,關心人又有什麼錯呢?
在柴靜的《看見》一書裡,看到了很多柴靜的情感流露,通篇寫的都是自己N年新聞事件下的各種各樣的人物的命運,以及對這些人物的各種悲憫,無奈,理解,同情,還有感傷……
除此之外,書中還看到很多柴靜對於別人評價的敏感:
史努比當時主持評論內刊一個「圓桌討論」,大家談我,最集中的意見就是能不能做好剛性採訪:「她的神態時刻在告訴對方,坐在你對面的是個林妹妹,但也許這是她個人特點,我說不好。」
另一個人說:「是,老覺得她像個電臺夜間節目主持人,要向你傾訴點什麼。」
史努比落井下石:「他的一些動作我倒記得挺牢。忽閃大眼睛也好,一顰一笑也好,捋個頭髮什麼的,她可能是沒意識到,就被這些幹擾,我覺得在著這些細微的地方應該有意識的收斂。」
氣的我---誰忽閃你了誰忽閃你了?我那是隱形眼鏡老乾澀行麼?
----摘自《看見》「是對峙,不是對抗」
這期節目教「非典阻擊戰」。播的時候,我們幾個人坐在賓館房間看,只看了前十分鐘,就都埋頭接電話和簡訊。在那之前,我還真不知道我在這個世界上認識這麼多人,那期節目的收視率是百分之五點七四,意思是超過七千萬人在看。那時候我才知道電視的陣勢真大,簡訊裡有個不認識的號碼,說:「要是你感染了,我能不能娶你?」
一瞬間確實一閃念,要是現在死了,總算不會渾身散發著失敗的腐味。
----摘自《看見》「那個溫熱的跳動就是活著」
類似此類,還有很多段落,書中柴靜關於自己的內在有很多描述,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對過往成功事件的描述
二:對採訪人物的情感以及描述
三:對他人給予自己評價的銘記與敏感
四:對於專業記者形象的打造與追求
五:對於失敗的沮喪與無力
這本柴靜親筆操刀的《看見》,幾乎處處滲透著三號的氣息:正向,積極,努力,專業,認真。
所以,最後導師們基本統一意見,柴靜更加像是一個認真而健康的三號。(註:即便是導師們的集體討論,仍有可能忽略某些細節,畢竟我們沒有親自和柴靜對話。目前對於柴靜的型號只是基於經驗的主觀判斷,除非有機會面對面訪談,經柴靜本人確認,才有可能為她的型號下定論)
為便於大家對照理解,我們摘錄了一些唐.理察.裡索(Don Riso)書中對三號健康狀態的行為描述,看一看,是否和柴靜有些吻合呢?
「在最佳狀態下,健康的第三型人(以下簡稱三號)擺脫了希望被別人肯定的欲望,他們不再在意別人怎麼看待他們,而把重心轉移到了以內心為導向與自我成長上。」
「健康狀態下的三號有著深刻的感受力,但他們並不感情用事,也不情感外露。他們心胸寬廣,以一種孩子般的天真和熱情尋找自己和他人的真理。」
「健康的三號常常極為仁慈和慷慨,他們真心希望對他人好,並誓以用實際行動去保護比他們不幸的人為自己的人生目標。」
「他們不再關注『事事佔先』和『與眾不同』。他們開始把自己看做是人類大家庭的一分子,並決心在其中承擔自己的一份責任,謙恭地利用自己可能具有的才幹和地位去做有價值的事。」
「健康的三號確證自身價值的方式之一就是專注於體現出自己無限潛能的東西。」
「健康狀態下的三號實際上致力於維持一種『能幹』的姿態,認為他們能實現目標,並把事情做好。」
「他們心中常常重複著那個在孩提時期就已經植入的心想事成的信息,『只要用心去做,你就能做好你想做的。』」
「在工作場所,健康狀態下的三號有很強的能力和競爭力。他們專注於目標,喜歡自始至終琢磨自己負責的項目。」
「他們能以高亢的熱情和勤奮激勵團隊的士氣。他們確信只要努力工作就能達成為自己設定的目標。」
「其實,健康狀態下的三號常常作為組織的發言人,向公眾傳達組織的意見。在這類位置上,他們的泰然自若、魅力以及自信就像是強有力的誘因,激勵著想要模仿他們的人。」
柴靜的閨蜜、同時也是《穹廬之下》總編導範銘的博文中,我們看到這樣一段文字,「我們又重新開始合作了,先是《面對面》,然後是《看見》。但這次,我模模糊糊地感覺到,有一些東西,從她身上長久地消失了。」
「她不再像過去那麼咄咄逼人了;她開始重視『感受』多於『道理』;『體察』世間的矛盾多於『揭示』;『寬諒』人性的弱點多於『批判』。」
「她也更不『在意』自己。作為公眾人物,她經常不化妝就上街,有時頭髮隨便呼擼下,帶個軟塌塌小寬邊的漁夫帽,穿得隨隨便便就敢出門,遇到粉絲合影留念也不以為意。」
「我問她怎麼能做到,不怕別人失望嗎?她說,為什麼不能做到呢?如果別人對你有期望,你並沒有義務去滿足他們,不管是外貌、道德、還是性情;如果別人因為對你有過多的、不切實際的期望並因此失望,這是他們的事啊。」
我想在這裡打住了。
引用她在《穹頂之下》說的一段話作為結束語吧:「此時、此地、此身,就是此時我能做的事,絕不推諉到下一時刻;此地我能做的事,絕不想著換另外一個境地我再做;此身我能做的事,我絕不妄想於他人來替代」。
無論柴靜是九型人格中的幾號,你都可以看到這是一個努力向上的人,一個在自我成長與覺醒上不斷前進的人。
我們寧願相信,這個柔弱且堅韌的女孩只是在做她想做的事,不是因為自己能得到多少,而是因著內心深處的愛。
本文系「九型小兔」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推開九型這扇窗,開啟探索新旅程~
旅行通行證:
關注微信訂閱號 『小兔講九型』
致電諮詢客服電話 4000-819-891
發送郵件 jiuxingxiaotu@126.com
九型小兔(北京)管理諮詢有限公司
EPTP亞洲中心北京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