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顧城在「一代人」這首詩裡說:黑夜給了我一雙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人的一生中會用眼睛看到無數的故事,或喜或悲。大大小小的故事交織,便成了一本多彩的畫冊。
大家好歡迎收聽《約你讀書》,我是今天的主播關關,今天我為大家推薦的是一本描述作者在工作中與形形色色的人相遇時,發生的故事,書名叫《看見》。這本書那主要記錄了作者柴靜從對新聞一無所知,嘗遍失敗、迷茫、摔打的滋味,到如今成為了央視最受歡迎的女記者和主持人的故事。同時那,這本書也是中國社會十年變遷的備忘錄,記錄了這十年許許多多的大事。
柴靜的這本《看見》文筆清澈如水,卻不乏力量,正如她書中所說的,在這本書中那,她並沒有選擇標誌性的事件,也沒有描繪歷史的雄心,那些所記錄的都是在她生命中流動過的人。
整本書,其實最吸引我的是她每一次的看見和思考,她會思考如何的報導自己,思考如何從概念化、模式化的無意識中掙脫出來。
比如說在文章最開始的時候,就講述了作者初入東方時空時發生的故事,在這段故事裡,作者輕描淡寫的講述了自是如何己險些走上了邪路。那個時候的她遇見了自己一直以來照貓畫虎的模仿的對象,有幸得到了這位前輩的指點。這位前輩那也給她留下了一句話:「作為記者,嘉賓舒不舒服不重要,你的首要任務是揭示真相」。柴靜也正是聽了這位前輩的話,在一次採訪中把問題問的很尖銳,因為她以為厲害的記者就是要把別人問的無地自容。結果就是因為這一期節目,她遭受了觀眾的不滿和領導的批評,有一段時間東方時空還因為這場尖銳的採訪被打上了冷酷的標籤。所以說這位前輩的這句話也許很適合他自己,但卻並不一定適用在每一個人身上。
不知道在你的生活裡有沒有過這樣尷尬的時刻,當你很用心的去實踐你滿心信奉的真理時,卻發現真理並不適合你。於是你便開始焦慮,思考自己是不是哪裡做錯了,思考自己是不是技不如人,為什麼同樣的道理別人可以你卻不行。一次次實踐,一次次失敗,你慢慢的開始自暴自棄。其實這個時候很少有人敢於去質疑所謂的真理,或者說去思考這個真理到底適不適合我們自己。因此就又回到我們最初所說的,我們只是習慣了被概念化模式化遮蔽,所以有時候我們已經忘了其實人是千姿百態的,沒有任何一個真理是適用於每一個人的,也包括我剛剛所說的話。
有人曾經這樣評價這本《看見》,她說:「看見是我唯一不能再出行的途中乘坐交通工具時看的書,因為這本書我每讀不了幾句就會落淚,看了一路便會哭花了妝。所以每次都是回到家偷偷卸好妝再安心的看書」其實那這本書雖然言語裡充滿了調侃,但也十足的表達出了這本書帶給聽眾的巨大影響。我想,這本書能讓人落淚,最大的原因就是太過於真實了吧。
非典,地震,華南虎事件,從2000年到10年,太多太多那些我們都聽過的大事,都在她的筆下輕輕地描述出來,可誰又能知道當時一個小小年紀的女生,可以經歷這麼多的故事,也許正是她的這種輕描淡寫,才更顯得文章更加堅韌有力度。
可以說柴靜的這篇看見,正是看見了她所看見的,看見了我們看不見的內容。看見了一個初出茅廬的青年擰巴的樣子,也似乎看到了我們有一些時候自己和自己較勁的樣子。看見了她在理性與感性之間掙扎,也看到了媒體人的真實寫照,看完這本書那,其實我也真實感受到了那一句:世界並不是非黑即白,還有一種地方叫做灰色地帶。
好了今天的《約你讀書》就和大家分享到這裡,讓我們一起用兩周的時間打卡讀書,一起對抗懶惰,一起徜徉在讀書人的世界裡,我是關關,我們下期不見不散。
END
編輯丨劉敏
文字丨關聰
主播丨關聰
禁止轉載
未經授權
凡本院原創作品
唯一官方微信
聲明
北京演藝專修學院
投稿郵箱:416904817@qq.com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