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什麼樣的節目,就會有什麼樣的人來看」 柴靜和《看見》

2021-01-09 南方周末

5·12汶川地震,柴靜在現場報導。沒有主題,沒有策劃案,只有記錄生活裡的片斷。「遇上了就拍,遇不上就待著。」她和工作夥伴跟採訪對象共同生活。這是柴靜想要的工作狀態。 (柴靜供圖)

柴靜的新書《看見》出版不到一個月,印數已過百萬。「罵柴」和「挺柴」的兩派抓住時機,在網上開打嘴仗,一方指責她「心靈雞湯,用文藝腔把社會問題簡單化」,另一方說「誰不讓我喜歡柴靜,我就反對誰」。

柴靜對南方周末記者說:「你是什麼樣的節目、什麼樣的人格,就會有什麼樣的人來看,所以不用分辯和解釋。」這是談到《看見》中的一期節目,又似乎另有所指。她說對自己沒有好奇心,在書中寫的是自己試圖成為職業記者的過程。「這很困難,因為人性本能不歡迎『客觀公正』,總有一些事實想要掩蓋或粉飾。我只能說,我儘可能誠實了。」

「不要找,要等」

2012年12月21日,在廣州方所演講和籤書前幾小時,柴靜秘密地做了一期節目的採訪,她走在坑坑窪窪的地上,腳上沾滿泥,攝像在耳機裡聽到她低聲說了一句:靠,還是這個過癮。

柴靜原本設想在中央電視臺《新聞調查》做十年,甚至以上。到第六年,她被臺裡調離。

做完《24小時》之後,接下來是《面對面》。那時柴靜並不知道《看見》的存在,也不知道這是在每天中午播出的一檔紀錄片節目。偶爾看到一期節目,她打電話給《看見》的製片人李倫,要求過去。理由是:「這片子把我驚著了,這年頭還有人願意這麼拍電視?」

這期節目叫《古浪冬天的神話》。講的是一個叫「北京廚子」的人從北京趕往甘肅古浪,救助那裡124名患了矽肺(塵肺病中比較危急的一種)的礦工的故事。柴靜記得其中的一組鏡頭:「廚子」張羅了很多宴席,請病人吃飯,晚上回到賓館,他躺在床上,翹著腿跟記者聊天。

「我很少在電視上看到一個人向電視記者這樣袒露內心,這個記者肯定是不著急、慢慢地陪著這個人,陪了很長時間,一塊吃一塊住,一塊在那個窮地方受著凍,才能有這個東西。我就想要這個。」

柴靜自己最接近這種狀態是5·12地震時在北川楊柳坪的拍攝,不知道主題,沒有策劃案。她想起鐵凝說過的一

相關焦點

  • 《看見》——新聞背後,柴靜看見了什麼?
    《看見》是中央電視臺記者柴靜的一部自傳性作品,本書既是柴靜個人的成長告白書,某種程度上亦可視作中國社會十年變遷的備忘錄。這本書之前很火,早就準備看看了,但一直沒空出時間來看。前幾天很浮躁,就又把書翻了出來,看著看著,心也就靜了。
  • 柴靜:《看見》日文版訪談
    柴靜:當時不覺得,現在回頭去看那幾年的節目,會發現這個直覺背後有一個線索,就是當年《東方時空》的一個線索 。張潔跟我的判斷都在這個線索上交會了,這個交會就是對人的關注,使人在新聞當中浮出水面,使人能夠被看見、被感受,而不只是一個話題的工具。
  • 柴靜·看見
    喜歡她的人覺得她知性、克制、善解人意,討厭她的人覺得她做作、愛背語錄、愛自我感動。無論喜歡與否,這位多數人眼裡的女神出走央視後能否繼續「看見」、去哪「看見」,還是頗讓人關心的。 被一把推進新聞的 1990年代中期,柴靜掙脫了分配的會計工作才能來到電臺。
  • 柴靜《看見》:這世上,沒有一個人可以是旁觀者
    關心新聞中的人——這一句話,把柴靜推到今天。《看見》既是柴靜個人成長告白書,又是中國社會十年變遷錄。沒有刻意選擇標誌性事件,也沒有描繪歷史的雄心,在大量的新聞報導裡,柴靜只選擇了留給她強烈生命印象的人。他們是流淌的,從心腹深處的石壩上漫溢出來,堅硬的成見和模式被一遍遍衝刷,搖搖欲墜,土崩瓦解。這種搖晃是危險的,但思想的本質就是不安。
  • 看見——我給大家推薦一本書柴靜的《看見》
    今天,我要給大家推薦一本書:柴靜的《看見》。還記得小學課本裡的《畫楊桃》嗎?其中有這樣一段話:「我讀小學四年級的時候,父親開始教我畫畫。他對我要求很嚴,經常叮囑我:「你看見一件東西,是什麼樣的,就畫成什麼樣,不要想當然,畫走了樣。」 看見?什麼是看見?我們看見了什麼?
  • 讀柴靜的《看見》
    有張書單,推薦柴靜的《看見》,認為柴靜的文筆、對觀點的整合能力、講故事的技巧,在國內媒體人中絕對是一流的。底下有一評論:幼稚。好吧,就幼稚一回。到圖書館借到一本汙跡斑斑,封面和扉頁撕壞的2013年版的《看見》。瀏覽到大半夜,第二天一早下單噹噹購了一本,新書已經是2017年版第21次印刷的《看見》了。
  • 九型·柴靜·看見
    5,語言風格柴靜錄製《穹頂之下》時,不疾不徐,娓娓道來,有理有據,有情有義,是一個很擅長講故事的人。她要說的內容,要說的時機,要說的方式,都是團隊商定好的,中間有多少個人意志,就不甚清楚了。一個人可以在語言上作假,但是他不可能分分秒秒時時刻刻都在說謊。說話的內容可以虛構,但是說話的方式和方向是有模式的。即便偶爾說話的方式會誇張,但不可能時刻都變幻莫測。
  • 「看見」柴靜離職的真相
    對於離職傳聞,柴靜並未回應,不過柴靜好友、在《看見》中有過合作的原央視主持人邱啟明隨後在其個人微博上證實了此消息。根據邱啟明透露的信息以及相關媒體的報導,去年七月《看見》停播後,柴靜便有了辭職意向,央視進行了挽留,但沒留住。關於柴靜為什麼要離開央視,眾說紛紜,真相究竟是什麼?
  • 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你就會遇到什麼樣的人,人生感悟
    如果你打破荊棘,你將擁有自己的道路。越過山丘,也會看到屬於自己的海生活中,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你就會遇到什麼樣的人。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你就會選擇什麼樣的人。永遠掛在嘴邊的生活,實際上就是你自己的人生。大多數人總是被他們短暫的言辭所催眠。你有沒有對你朋友說過豪言壯語?
  • 柴靜的《看見》,讓我們看見了什麼
    夏德元儘管幾乎每個人都聲稱尊重事實,捍衛真理,追求真相。但無數事實證明,許多人都不敢正視現實,尤其是違背人生理想和美好想像的醜惡現實。柴靜所主持的「看見」節目已經對事實真相做了必要的過濾;即便如此,柴靜的某些採訪仍然讓人目不忍視。
  • 胡歌&林依晨:「你是什麼樣的人,就會和什麼樣的人在一起」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斜槓先生」每晚推送】文 |  末那大叔
  • 和什麼樣的人在一起,就會有什麼樣的人生
    點擊右上方,關注@庫小七站長,和你一起實現個人成長!作者 | 瀟雨和勤奮的人在一起,你就不會懶惰;和樂觀的人在一起,你就不會消沉;與智者同行,你就不同凡響;與高人為伍,你就能登上頂峰。和什麼樣的人在一起,就會有什麼樣的人生。
  • 《看見》柴靜,從別人的故事裡看見自己,你從學校學到了什麼
    看見,這對絕大部分人來說都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我們從出生起便有眼睛,只要睜開眼睛我們就能看見。看見,這對有一部分的人來說並不是一件能夠容易通透的事,睜開眼,看到花的顏色是紅的黃的,看到人的外貌是胖瘦高矮,可是看不到思想的豐富,心情的複雜……《看見》由柴靜所著。
  • 楊茗淇:遇見柴靜 「看見」柴靜
    作者:楊茗淇  她是在《用一輩子去忘記》裡書寫「我渴望呆在最寂靜的角落裡,被最熱烈的聲音包圍」的文藝女青年;  她是參加《北京「非典」阻擊戰》拍攝最早,冒死深入非典第一線採訪的女記者之一;  她是用胡適的「怕什麼真理無窮,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來激勵自己勇敢前行的女強人
  • 看見柴靜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她身穿白色防護服的瘦弱身影和蒼白面容,讓人們記住了她——一位勇敢堅定的央視女記者。關於「非典」的採訪,柴靜說:「作為普通人的時候,我可能很軟弱,但是作為記者的時候,我卻非常堅強。」因為記者有很多武器,比如,攝像機鏡頭,紙和筆,發問的權利。對普通人和記者此二者的區分,經常可以在柴靜的文章中看到。
  • 「靜眼」看世界——柴靜《看見》書評
    大家好歡迎收聽《約你讀書》,我是今天的主播關關,今天我為大家推薦的是一本描述作者在工作中與形形色色的人相遇時,發生的故事,書名叫《看見》。這本書那主要記錄了作者柴靜從對新聞一無所知,嘗遍失敗、迷茫、摔打的滋味,到如今成為了央視最受歡迎的女記者和主持人的故事。同時那,這本書也是中國社會十年變遷的備忘錄,記錄了這十年許許多多的大事。
  • 你能看見什麼樣的咖啡杯?
    各位大朋友和小朋友,歡迎收聽玉米熊放學小報,今天是2020年4月15日星期三,這裡是玉米實驗室。 你能看見什麼樣的咖啡杯? 你看見的這個世界是真實的世界嗎?忽然拋出這樣一個問題,看似是哲學的討論,其實這也不過是科學的一部分。
  • 原創 | 柴靜《看見》—洞察人性 用心採訪
    一如既往,柴靜看見並記錄下新聞中給她留下強烈生命印象的個人,每個人都深嵌在世界之中,沒有人可以只是一個旁觀者,他人經受的,我必經受。書中記錄下的人與事,是他們的生活,也是你和我的生活。三重內涵1.柴靜個人成長的自白書:從對新聞一無所知的新人,嘗遍失敗、迷茫、摔打的滋味,到如今成為央視最受歡迎的女記者和主持人,柴靜從未停止反思和追問,本書告訴你柴靜何以成為柴靜,她經歷過什麼,思考著什麼,又記下了什麼。
  • 你是什麼樣的人,就會遇到什麼樣的婚姻嗎?心理學家:少看雞湯!
    一、戀愛的相似吸引戀愛時,我們如果找到一個和我們興趣相投、性格相似,各方面都跟我們很相似的人,我們會有找到知音的感覺,覺得他和我是一樣的,他很懂我,我們是一路人。我們相處起來非常的合拍,做很多事情都可以不約而同,可以很默契,似乎他就是你,你就是他,一個眼神大家就能領會,一撅屁股就知道對方能放什麼屁,默契….你會覺得相處起來特別的舒服,特別的親近。所以你就會覺得自己是什麼樣的人,就會吸引到相似的人,就會過那種人該過的婚姻。
  • 尋找柴靜丨有知識有見識,能評論新聞時事的女主播們去哪了
    兩人化著精緻的妝容,在精美的演播廳,或端莊文雅,或歡快嬉笑地主持著節目。如果把女主播的前十排名,你會發現,依然是娛樂領域的天下。柴靜有鹿般明晰的眼神,眼睛裡藏著探索真相的好奇。《面對面》、《看見》、《24小時》、《柴靜調查:穹頂之下》都是她主持的與時事新聞相關的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