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新聞網12月24日訊 記者從晉江市文化和旅遊局獲悉,日前,我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民俗文化活動「送王船」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晉江市深滬鎮鎮海宮是該項目申報文本中相關代表之一。
往年資料圖片(供圖:晉江市深滬鎮華峰鎮海宮)「送王船」是廣泛流傳於我國閩南地區和馬來西亞馬六甲沿海地區禳災祈安的民俗活動。自15至17世紀形成以來,隨著「下南洋」和海上貿易,逐步從我國閩南地區傳播到東南亞地區。鎮海宮位於晉江市深滬鎮華峰村,現為福建省宗教開放活動場所、晉江市文物保護單位,屬宗教活動基地和旅遊地。
(供圖:晉江市深滬鎮華峰鎮海宮)據悉,每年農曆四月十八日,鎮海宮送王船節日,四面八方王爺信眾、遊客等紛紛入宮祈禱求安。從農曆四月初一至四月十八日為高峰期,期間海內外謁祖晉香團入宮朝拜有上萬人次。他們來自我國閩南及臺灣、香港、澳門等地,以及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國家。鎮海宮作為送王船王爺文化的載體,在祖國大陸和臺灣、香港、澳門等地及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國家分宮達數十處。這種交融極大增強了各地的文化交流。
(供圖:晉江市深滬鎮華峰鎮海宮)晉江市文化和旅遊局相關人員告訴記者,長期以來,晉江市高度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共有4個項目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名冊),分別是:聯合國「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水密隔艙福船製造技藝、聯合國「人類口頭及非物質遺產」——南音、列入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優秀實踐名冊——福建木偶戲後繼人才培養計劃(晉江布袋木偶戲)、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
晉江新聞網記者_顏英婷 通訊員_吳麗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