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來皇帝都是子承父位居多,開國皇帝便是靠自己打出一片天,那麼他們的父親又該如何稱呼呢?一個從未坐上皇位的人被稱為皇帝是什麼道理,當然是兒子登基。一輩子無緣於皇位的人,卻在死後成了皇帝。
這樣的人甚少,因為成為這樣人需要一個條件,那就是他的兒子是皇帝!只要具備了這個條件,那麼,不管他生前有多平庸,有多窮困潦倒,都有可能父以子貴,在死後獲得帝王的光榮稱號。當然,具備這種條件的人是極少的。
劉邦是大漢的開國皇帝,在稱帝後他經常去看望他的父親,每五日就親自上門問候,好一派父慈子孝的圖景,以教育大臣和百姓遵守禮儀,尊敬長者和忠於君主。劉邦的父親劉太公覺得沒什麼不妥之處,也習慣了皇帝來問候他。在他看來,即使兒子是皇帝,那他依舊是皇帝父親。
劉太公沒有任何感覺,但他的下屬覺得不合適,便向他勸道:「俗話說,天上不會有兩個太陽,地上也沒有兩個皇帝並存的道理。現在的皇帝是你的兒子,孝敬您是沒錯的,但他也是天子。雖然你是他的父親,但你也是他的大臣。他來拜訪你這個臣子實在不合適。再說,這並不顯示皇帝的威嚴。"
劉太公好好琢磨了一番,覺得屬官說得在理。於是,等劉邦再來拜見的時候,太公就提前拿著掃帚出門去迎接他進來,隨即就趕緊倒退著要進屋,根本不敢給劉邦向他行禮的機會。劉邦看到這一情景,很是納悶,也很不理解,跳下車就想去攙扶父親。太公趕忙說:「皇帝貴為天子,不能因為我一個人破壞了國家的禮法。就算我是你的父親,也不能總是讓你來拜見我,這不符合君臣禮數。」
啊,原來如此!劉邦很崇尚孝道,所以頒布聖旨,尊他的父親太公為太上皇。現在我父親是太上皇,那我再來拜見就順理成章了吧。就這樣,劉太公一生雖然碌碌無為,卻因為兒子是開國皇帝而被尊為太上皇。接下來我們再提一個人趙弘殷。誰是趙弘殷?你一定沒有聽說過啊。沒關係,他的兒子你一定聽說過。因為他有一個兒子叫趙匡胤,就是鼎鼎大名的宋太祖。
公元960年,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從而黃袍加身,成為大宋的開國皇帝。趙匡胤即位以後,馬上追封他的父親趙弘殷為宋宣祖,諡號武昭皇帝。就這樣,一輩子沒做過皇帝,也沒想過能當皇帝的平民百姓趙弘殷就稀裡糊塗地在死後獲得了皇帝的封號。如果他泉下有知,應該會笑著活過來吧。就算祖上三代都是農民不要緊,好好培養後代,只要兒子爭氣,一舉當上皇帝或者成為官一代和富一代,便是祖上有光,一朝享盡榮華富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