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性文化」過時了,「猩性文化」正崛起

2020-10-20 卡爾赫林

「狼性文化」過時了,「猩性文化」正崛起

作者:卡爾赫林

(一)

現在,某些機構和某些人還在宣講「狼性文化」和「狼性團隊」。而「狼性」一詞的出現,那都是哪個年代的事兒了?給我的感覺:「狼性文化」現在已經過時了。

美國大片《狂暴巨獸》於2018年4月在中國大陸上映,由巨石強森主演,影片劇情不再贅述。而在片中,變異的巨狼是被鱷魚咬死的,所以說:狼性文化已經過時了。而影片最後,鱷魚是被大猩猩給幹掉的,大猩猩才是最後的贏家。

在影片中,變異的巨狼、鱷魚和大猩猩之間的交鋒,其實代表著三種文化的對抗——狼性文化、鱷性文化和猩性文化之間的交鋒和對抗。

狼雖然頑強、執著和具有團隊意識,但卻不如鱷魚。鱷魚兇殘、冷血、霸氣,善於隱藏自己和捕捉機會,在關鍵時刻能夠使出絕殺致獵物於死地,所以鱷魚堪稱水陸兩棲的霸主。

而大猩猩是靈長類動物,聰明、勇敢,既是獨立的個體,又有集體意識。懂得適者生存,優勝劣汰的生存法則。求生欲望強烈,可以說是動物界中佼佼者。所以,弘揚「猩性文化」,把團隊打造成「猩性團隊」,也就是既有思想又有能力的,高智商、高素質的高端智囊團隊,才是當下所必需的,才能更好的應對變幻莫測的市場經濟環境,更好地迎接未來的機遇和挑戰。

在自然叢林中,大猩猩過著一夫多妻的家族式群居生活。而由我們人類打造的「猩性團隊」,雖然每個人來自不同的家庭,但是聚到一個團隊裡就要有「家族意識」——團隊就是「家族」。並且,這個「家族」也是「一夫多妻」的——「妻」代表著團隊裡的每一個人,而「夫」不是團隊中的管理者或某個人,而是大家共同的事業、共同的志向和共同的奮鬥目標。團隊中的每一個人,無論男女,都嫁給自己的事業,為了共同的事業和目標,積極進取、努力奮鬥和堅持不懈,才能讓事業更加興旺發達。

大猩猩是「相當溫和、善良、安靜的素食主義者」——在資料中讀到這句話,給人的感覺:大猩猩好像蠻溫柔的。在動物園裡,很多參觀者都喜歡大猩猩,大猩猩給人的感覺,特別有親和力。而親和力是一個團隊融洽內部人際關係的潤滑劑,親和力也是吸引潛在顧客和維護客戶群的制勝法寶。

雖然大猩猩不如狼和鱷魚那般嗜血,沒有狼那種緊盯目標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精神,但大猩猩卻擁有極高的智慧。其實,現在想幹成一番事業,還是要依靠智慧,依靠想法、金點子和好創意,而只會蠻幹再堅持不懈也是於事無補——因為某些計劃、想法和心願,不是光靠努力和堅持就能實現的,而是需要動腦筋和想辦法,需要用智慧來創新和創造。

其實,猩性文化也是由來已久。最具代表性的文學作品,就是美國作家埃德加·賴斯·巴勒斯寫的小說《人猿泰山》。《人猿泰山》是一部流傳甚廣的極具影響力的暢銷小說,不僅是一部科幻、冒險小說,同時也是一部人生勵志的經典小說。講述一個被母猩猩哺育和撫養長大的小野人,在成長過程中戰勝諸多危險和困難,最終成為森林之王,又獲得了愛情和找尋到寶藏,直至進入上流社會的輝煌經歷,真可謂是一部人生勵志經典名著。

(二)

對於鱷魚,我還是要說幾句——以前,我最不喜歡的動物,就是鱷魚。

我覺得鱷魚生性貪婪、冷血、兇殘,還有「鱷魚的眼淚」一詞的含義就是假慈悲。所以,帶鱷魚標誌的東西,我從來都不買。不過,後來看到「商業大鱷」這個詞,讓我有了一些感悟,對鱷魚的看法也發生了轉變。

鱷魚是水陸兩棲的霸主,既識水性,又能在陸地上橫行,生存能力很強。而商業人士,也要具備鱷魚般的生存能力,以適應不同的環境和場合。想要成為商業大鱷,就要有鱷魚的本性,有強烈的企圖心,該出手時就出手,不要對競爭對手有太多的憐憫。

在平時,要善於偽裝自己,讓別人輕視自己,從而保護好自己,或者先作潛伏再伺機而動。鱷魚漂浮在水面上,靜止不動,往往會被其他生物誤認為是一截枯木頭。

當機會來臨時,便迅捷出手,在關鍵時刻使出絕殺——「鱷魚的翻滾」就是絕殺,絕殺出手就可獲取獵物,讓獵物難以逃遁。

但「鱷魚的翻滾」雖是絕殺,但也是鱷魚最致命的——在遭遇特殊情況時,優勢長處卻成為致命短板。如果鱷魚被水草纏住,在撕咬水草時還是使出「鱷魚的翻滾」,像往常一樣,撕咬住獵物後快速地橫向翻身——在水草中翻滾的鱷魚,不僅難以脫身,而且會讓脖子上的水草越纏越緊,最後把自己勒死。

而想要成為商業大鱷,就要具備鱷魚的一些習性,並知道自己的優勢和短板在哪裡,在平時善於偽裝自己,在關鍵時刻該出手時就出手……成為商業大鱷,也是我的一個夢想吧。所以,我也開始喜歡上了鱷魚。

不過,一直以來,我最喜歡的動物還是猩猩。

2011年1月16日,我就在微博上寫過一段文字,「想養個寵物,卻沒啥可養的——養貓狗太過普通,養魚沒那耐心照料,養鳥有點老氣橫秋,養匹馬卻沒地方,想養熊貓卻違法……想來想去,我還是喜歡猩猩。黑猩猩也屬於國家保護動物啊,也不是隨便養的。那我養點什麼呢?」(從2017年6月1日那天起,我養了一隻貓,題外話。)

而看完電影《狂暴巨獸》之後,我更加喜歡大猩猩了。而電影《狂暴巨獸》,還有《金剛》和《猩球崛起》,都是傳播「猩性文化」的代表作,看完這幾部電影之後,必然會有一些感悟。

「狼性文化」已經過時了,現在是「猩性文化」正崛起。

微信公眾號 | 卡爾赫林,作者:卡爾赫林

相關焦點

  • 這叫「狼性文化」?「狼狗文化」還差不多!
    所以,要發展必須推崇「狼性文化」!前文說了牛13無比的「狼性文化」是如何變成了「狼狗文化」?皆因為「放狗屁」,「放屁狗」和「狗放屁」給鬧的!只好重寫一邊。其實,要搞懂「狼」、「狗」以及「狼狗」的關聯並非易市。這玩意無論咋寫都很顯粗糙的,都搞不懂。狼也搞不懂:這對我是不是有啥誤解啊?
  • 企業家追求的究竟是「狼性文化」還是「狗性文化」?
    原創 晉北劍聖 循跡曉講 收錄於話題#狼性文化1#文化熱點1不過後續的狼文化很快就調整了方向,轉變成了眾多公司老闆給予員工的成功學指南。在這些現在企業家的理論中,狼性精神包括且不限於:重視集體、紀律嚴明、敢於奮鬥、敢於犧牲、不懼艱險、崇尚競爭等品格。例如2016年,史玉柱在巨人上海松江總部召開的首次員工大會上,宣布將在巨人施行狼文化,趕走對公司實質危害更大的「老白兔」,把高薪、股票分給「新狼」。
  • 「狼性文化」並不是讓某些企業心安理得的壓榨員工哦!
    犀利君告訴你:員工不是不接受狼性文化,只是不接受打著狼性文化,心安理得壓榨員工的企業行為。 有一些企業老闆十分推崇華為狼性文化對員工進行管理,整天把狼性文化掛在嘴邊。每天早上八點同事們要在辦公室門口集合,高喊幾遍口號,才能夠開始工作,同級之間有績效競爭,績效考核時末位會被淘汰,這些都會讓員工十分喘不過氣,除此之外,有的公司還在每個月結算工資的時候,找各種理由剋扣員工的工資,這就是偽狼性。
  • 企業不要跟員工口號式的推崇華為狼性文化
    華為狼性文化的推崇華為成功了,華為的文化被寫成了很多的書籍教材,培訓課程提到最多的就是華為的狼性文化,最主要的一條是加班,吃住都在公司沒有996這是很多企業家老闆最看重的一條。員工不喜歡老闆提狼性文化很多老闆動不動就和員工談狼性文化,認為這是員工成長,企業成功的重要因素,可是很多員工特別是80後、90後特別不喜歡聽到這個,都知道這個很虛。因為這些內容員工也了解。華為的狼性文化,華為的成功除了努力工作加班還有高薪這些都是對等的,華為才能成功。
  • 《狼圖騰》姜戎——從知青的「狼故事」到如今的「狼性文化」
    時至今日,「狼性文化」在許多企業中有著很大的影響力,「狼性文化」強調團結協作、遵守紀律,能夠給團隊帶來極強的競爭能力,同時,狼嗅覺敏銳,善於捕捉機會,作為一種企業文化,可以說是代表了一種帶有野性的拼搏精神。
  • 看看風景如畫的華為新總部,網友:象度假區,能保持狼性文化嗎?
    看看風景如畫的華為新總部,網友:象度假區,能保持狼性文化嗎? 原標題:看看風景如畫的華為新總部,網友:象度假區,能保持狼性文化嗎?
  • 「狼性文化」搞黃了企業又把爪子伸向了教育,你選被洗腦還是反抗
    把各家強權鐵腕政策拿過來一匯總,於是就誕生了「狼性文化」。今天先說一個真實的事例,當事人小何今年十二月之前就在一家打著「狼性文化」的企業上班。每天早晨八點就要到公司,然後開會學習,一群人跟瘋了一樣口號喊得極其響亮。
  • 公司宣傳狼性文化,員工議論:老闆不割肉,我們怎麼有狼性?
    最近幾年,狼性文化大行其道,看到了華為的成功,基本一夜之間,所有公司,無論規模大小,都在模仿和學習華為,但是很多老闆們故意避開了狼性的精髓---回報,只誇誇其談員工需要努力工作,究其原因還是資本家剝削工人的那一套,華為壓榨員工夠狠吧,經過聽到有人給累出病來的,但是不但沒人抱怨,大家反而削尖了腦袋想進去,這是為什麼了?
  • 李洪峰:大國崛起的文化準備
    中國要真 正發展和強大起來,還要走漫長而艱辛的道路。但我國經濟總量和許多產業製造能力已躍居世界前列。「十一五」時期是我國發展史上極不平凡的5年,也是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新的重大成就的5年。
  • 從《賽德克·巴萊》中的文化衝突,看東北文化崛起的漫漫長路
    隨著自媒體的崛起,短視頻和直播成為潮流。於是,有人提出:直播是東北文化崛起的標誌。其實,我們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問題,促進東北人進入直播業的是具大的利益刺激。在實體業衰落的大背景之下,直播本身是東北人對商機的敏銳嗅覺,是一種經濟上不得已而為之的突圍,帶有一種的不可選擇的悲壯性。
  • 文化青島新地標即墨崛起音樂谷
    目前,青島樂都音樂谷已成功舉辦了60餘場高端文化演出;著名音樂家葉小鋼、徐沛東、呂思清、德國孖寶、雅各布·洛伊施納等在此匯集;中國歌劇舞劇院、白俄羅斯國家模範歌舞團、德國漢堡愛樂樂團前來獻藝;2018中國教育電視臺國學春晚在此錄製。
  • 【大聲】整天吆喝要有狼性的公司最缺狼性......
    每一句話背後,都有特定的語境,抽離出這些語境,鑽進幾個比喻裡去爭論,沒多大意義,因為你根本不是發言者的目標受眾。而且我很懷疑這種吆喝的價值,梳理一下近年來所有呼喚狼性公司的業績,就會很遺憾發現狼性真是召喚不出來的。  狼性好不好?當然好啊,跟狼吃肉,跟狗吃屎,跟著兔子吃草,你要選擇跟一個老大,當然要跟著吃肉,而不是吃屎或者吃草。
  • 香文化:復甦是必然,崛起之路向陽而生
    近兩年隨著中國香文化的復甦,令許多曾經不知道香的人也開始逐漸有了基礎性認知。如今的香已不僅僅是祭祀供奉的香物,從基於世俗生活的柴米油鹽,到清雅逸致的琴棋書畫,似乎都要有香的加入,方可給為意境。今天,就讓小編與大家一起來淺談中國傳統香文化發展的過往以及市場經營的最新定位。
  • 為什麼天天喊著狼性的口號,做起事來依然和小綿羊一樣?
    多老闆都喜歡狼性精神,但很多只限於其表面,而精髓和內核確不知其二。所以員工做起事情來都和小綿羊一樣軟綿綿的。作為一個企業最基本使命是什麼?活下去唄,這麼殘酷的市場氛圍中想活下去沒有點狼性還真是不太容易。
  • 狼性團隊的四大特點
    狼性團隊的企業文化裡,體現了「狼的本性」,應當體現四大特點:1、狼的「貪性」,狼是很貪的,不停地獵取獵物,體現在狼性團隊文化裡就是要不停地獵取工作目標,拿在手上的,列在計劃裡的,都是要完成的目標,無止境地去拼搏,去探索,把企業做大做強。
  • 【星城街舞】從嘻哈文化崛起來看美國歷史
    大家都知道嘻哈文化起源於七十年代初,但大家知道它的由來,以及它的重要性嗎? 七十年代有許多重要歷史事件,例如反對越戰示威、黑人民權運動、放克音樂的崛起等等,但HIP-HOP的苗頭在六十年代末就已經出現了
  • 狼性的華為,是否有人性?
    發生這樣的悲劇無不令人惋惜、悲痛,而與此同時,華為的「狼性文化」也再次被推至風口浪尖。對此,來自華為的前員工「焱公子」從華為公主孟晚舟事件出發,以過往的經歷一一為我們剖析,華為的狼性是否有人性?它秉持的「狼性文化」,在大眾心中一直毀譽參半,褒貶不一。狼性的華為,是否有人性?今天,我想從「離校學子」的角度,聊聊工作期間,華為曾對我的 3 次「洗腦」。每一次,都是與這家企業的「狼性」和「人性」,在近距離接觸。雖然,「洗腦」最終都沒成功,但不可否認,其對我之後工作觀的形成,有著深遠影響。
  • 俄羅斯文化的崛起告訴我們:文化自信的源頭,就是民族自信
    音頻之前說了俄羅斯的時候,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俄羅斯文化的崛起有兩個時間點。
  • 說唱文化,正遍布世界,中國說唱正在一步步崛起
    正因為說唱音樂能帶給我們快樂,隨之我們中國又產生了許多說唱新生代。中國說唱正式地傾入到我們大眾眼界的時候更是在17年的中國有嘻哈這檔綜藝節目播放出來時,這讓說唱音樂更加的清楚明了的擺放在我們面前,許多歌手帶著各式各樣的flow以及他們的說唱風格走進了大眾的視野,在其中有著許多的說唱音樂人都在地下不斷地努力著實現自己地嘻哈夢。
  • B站跨年晚會:代際關係與文化融合的新鮮素材
    顯然,這一文化現象,給人們提供了關於代際關係與文化融合的新鮮素材。如果用一個詞來概括這臺晚會最醒目的特色,那就是「融合」。舞臺上下,屏幕內外,老與少、中與西、主流與新潮、傳統與現代、虛擬與現實之間打破隔閡、相互「混搭」,「花式」對話,整臺晚會充滿「腦洞」大開的二次元氣息,勾勒出網際網路時代文化融合的一個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