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仨》最「矯情」的一句話,年少不懂其中意,讀懂都是錢鍾書

2021-01-08 毛妹日記

「我們只有死別,沒有生離。」

這是書中之前被認為「最矯情」的話,但如今讀感覺更能明白錢鍾書對楊絳的感情之深,讓人淚目。

還記得,初讀《我們仨》這本書的時候,我覺得有些悲傷。但我真的好喜歡她筆下的那種生活,一家人幾十年平淡無奇,相親相愛的感覺,真的很難得,雖然最後錢媛、錢鍾書先生相繼離世。

楊絳

雖然沒得到最好的相守,卻是最好的相遇和相守。

對於很多人而言,這本相當普通的散文集,其實在現在快節奏生活中,越顯得可貴。因為我們現在很多家庭的人,就過不來這麼平淡無奇的生活,都不甘心住在農村,都要往城市裡擠。

楊絳和錢鍾書

《我們仨》是楊絳先生用很簡單,卻又言簡意賅的沉重語言,回憶了他們一家三口先後離楊絳先生而去,以及一家三口人過著快樂樸素的生活。

而平平淡淡的一本書,卻戳中無數人的心,讀後不禁淚目,分享幾句其他語錄,感悟生活。

1.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 。

2.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難,我們一同承擔,困難就不復困難;我們相伴相助,不論什麼苦澀艱辛的事,都能變得甜潤。我們稍有一點快樂,也會變得非常快樂。

3. 他發願說:「從今以後,咱們只有死別,不再生離。」

4. 人間不會有單純的快樂,快樂總夾雜著煩惱和憂慮,人間也沒有永遠。

5.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歲末,鍾書去世。我們三人就此失散了。就這麼輕易地失散了。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現在,只剩下了我一人。

6. 現在我們三個失散了。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這個我,再也找不到他們了。我只能把我們一同生活的歲月,重溫一遍,和他們再聚聚。

7. 離別拉得長,是增加痛苦還是減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得愈遠,愈怕從此不見。

8.我喊他,沒人應。只我一人,站在荒郊野地裡。

9.人間也沒有永遠。我們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個可以安頓的居處。但老病相催,我們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盡頭了。

10.家在哪裡,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

可以說走的越慢的人,越是要經歷更多的痛苦,而走的早的人,也是走的最灑脫。

而楊絳就很悲嘆「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這句是楊絳先生引用白居易《簡簡吟》的一首詩中的最後一句。

楊絳 年輕時

曾經屬於楊絳、錢瑗、錢鍾書三個人的家,如今,家中只剩下孤零零的老人楊絳,楊絳是孤獨的,亦是寂寞的。

正如她所寫的一樣,她醒地看到以前當做「我們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棧而已。

事實如此,恍如雲煙,逝去的就像一場夢一樣,留下的只是印象。

我喜歡楊絳女士和錢鍾書先生,無論是年輕時候的,還是成年後的他們,更甚之他們的女兒錢媛,他們在《我們仨》裡的那份努力都讓我動容。

世界上從來都沒有不勞而獲的成功,每一個成功的人生後面都是不懈的的奮鬥,無數的汗水。

我相信直到現在也許有的人的只看到了錢鍾書先生和楊絳女士的成就,甚至還會有人覺得他們只是趕上了好時候,卻看不到他們有多堅強,有多努力。

如果你看了《我們仨》就會看到不同以往我們了解的錢鍾書、楊絳,還有他們的女兒錢瑗。書裡的錢鍾書竟然很是調皮,自己寫壞壞的詩給女兒錢瑗,但會把詩的作者署名為楊絳,搞得女兒會向楊絳發點小脾氣。

這樣的調皮形象,和以往肅穆莊嚴的清華教授真的難以想到一起去。

書裡還有很多好玩有趣的故事,我印象深刻就是看到他們夫婦倆開會也逃跑,不禁感慨原來大家都一樣哈哈哈。

《我們仨》是一本給人真實的生命感覺的書,也是一本讓人憧憬愛情童話的書,越看,越是感動,越看,越是流淚不止,細細地讀,你會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這本書能激起了你對人生的一種認識,讓你更進一步確定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想過一種怎樣的人生。

這樣的故事也足以讓我們動容,你是不是也想了解下錢老和楊絳的愛情故事和有趣的故事呢?

快來和我一起品讀《我們仨》,感受清華教授「神仙眷侶」的甜美愛情故事!

大家點擊商品卡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當錢鍾書遇上楊絳,之後再無分離,只有《我們仨》
    有人說,世界越浮躁,錢鍾書與夫人楊絳的婚姻境界,越是暖人可貴。我也認為錢鍾書和楊絳之後再無完美的「婚姻」。前幾年看錢鍾書的《圍城》讓我差點得了恐婚症,在不了解錢鍾書和楊絳的情況下,我一度認為《圍城》的作者錢鍾書一定是和主人公方鴻漸一樣的人,搖擺不定,不思進取,風流泛濫。
  • 《我們仨》:「萬能」楊絳與錢鍾書,或許這才是愛情和家的樣子
    《我們仨》:楊絳能洗桌布修檯燈,對搗蛋錢鍾書的寬容或是婚姻保鮮的秘訣。楊絳活了105歲。錢鍾書活了88歲,楊絳比她丈夫錢鍾書多活了17年。他們的女兒錢媛比他倆去世的都早,因為錢媛沒有生兒女,所以這一家三口就是一個完美的整體,楊絳為此有一本書,叫做《我們仨》,在這本書中,楊絳給讀者們展示了她們一家三口最溫暖的生活。書中雖然都是平凡的事情,但是其中的趣味,不禁讓人神馳嚮往。
  • 《我們仨》:「'萬能'楊絳搭配搗蛋調皮的錢鍾書,或許這才是愛情」
    《我們仨》:楊絳能洗桌布修檯燈,對搗蛋錢鍾書的寬容或是婚姻保鮮的秘訣。楊絳活了105歲。錢鍾書活了88歲,楊絳比她丈夫錢鍾書多活了17年。他們的女兒錢媛比他倆去世的都早,因為錢媛沒有生兒女,所以這一家三口就是一個完美的整體,楊絳為此有一本書,叫做《我們仨》,在這本書中,楊絳給讀者們展示了她們一家三口最溫暖的生活。書中雖然都是平凡的事情,但是其中的趣味,不禁讓人神馳嚮往。
  • 《我們仨》:品讀中國最後一位女「先生」楊絳與錢鍾書的愛情
    說到楊絳,大家或許還只是想到她的丈夫錢鍾書,和他的著作《圍城》。而對他的夫人——楊絳,卻少有了解。錢鍾書曾盛讚楊絳:最賢的妻,最才的女。其實她的一生著作頗多,文學造詣也很高,但是最為人所熟知的還是傳記《我們仨》一書。
  • 楊絳給錢鍾書寄去一個「慫」字,錢鍾書寄回一字竟令其感動淚目
    楊絳和錢鍾書是公認的神仙眷侶,夫妻兩人一見鍾情,相伴到老,從未因為什麼紅過臉。楊絳給錢鍾書寄過一個「慫」字,就是想問問錢鍾書心上到底有幾個人,錢鍾書高情商的回一個「您」字,意為心上只有你一人,這般愛情真實舉案眉頭羨煞旁人。不愧是人間的「神仙愛情」!
  • 《我們仨》:我們仨,還是失散
    《我們仨》是楊絳先生寫的散文集,回憶了先後離她而去的女兒錢瑗、丈夫錢鍾書,以及一家三口那些快樂而艱難、愛與痛的日子。書籍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為我們老了,第二部分為我們仨失散了,第二部分為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
  • 《我們仨》:世間好物不堅守,彩雲易散琉璃脆
    關於錢鍾書,關於楊絳,關於《我們仨》,都由來已久。這本書很有名氣,評價也頗高,又是氣節與才華獨具的楊先生所書,按理說應當早看。待到如今才拿起讀,實在覺得有些遲。但晚讀好過不讀,散讀好過瞎讀。談論本書,有很多情愫,惹人閒暇情思,這是散文和隨筆的獨特,皆來自於情。
  • 年少不懂錢鍾書,讀懂《圍城》已中年
    年少時看《圍城》,只記得各色人等輪番出場的熱鬧,對於其中的人情世故一片懵懂。如今再看《圍城》,開始念及己身對照現實,進一步思索這段話的奧妙。重看《圍城》,我明白了3個人生道理。《圍城》裡最毒辣的一句話是:「你不討厭,可你這個人全無用處。」這是趙辛楣對方鴻漸下的評語。
  • 《我們仨》中一句很普通的話,卻讓人不禁落淚,究竟又是為何?
    如果你真的很愛一個人,一定不需要搜腸刮肚地想情話,因為你的心裡話就全是情話。楊絳在書中寫道:錢鍾書走前,錢鍾書曾對她說了一句話,「從此以後,我們只有死別,再無生離。」1997年,楊絳失去女兒錢瑗,次年失去丈夫錢鍾書。在書的最後,楊絳先生說:「我們三人就此失散了,就這樣輕易地失散了,『世間好物不堅守,彩雲易散琉璃脆』。現在,只剩下我一人。」
  • 《我們仨》:一本溫暖的書
    董秀玉回北京主持三聯工作後,又促成出版《錢鍾書集》,三聯組織最權威的學者編校文稿,不惜工本印製最優秀的版本,歷時6年,終於在2001年出版,包括《談藝錄》、《管錐編》、《宋詩選注》等10種13冊,計300多萬字。「楊先生把《我們仨》書稿交三聯出版,有前面這些淵源。」董秀玉說。楊絳先生也在她寫三聯書店的一篇文章中提過:「我和錢鍾書把書交三聯出版,是因為三聯是我們熟悉的老書店,品牌好。
  • 楊絳《我們仨》走心的10句話:我一個人懷念我們仨,讀來淚流滿面
    ——楊絳《我們仨》提起錢鍾書,總離不開他的妻子楊絳先生;提起楊絳,又總是不自覺想到錢鍾書。似乎兩個人的名字註定形影不離。奇怪的是,似乎人人都知道錢鍾書寫過一本《圍城》,還能念出其中幾句經典:"婚姻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想出來。"但說到楊絳,大家只知道她是中國為數不多的被稱為"先生"的女性之一,卻不清楚她有什麼作品。
  • 天地者,萬物之逆旅:《我們仨》
    但是,或許我的很多學生,和這個公眾號裡的讀者,他們是喜歡的、懂得的,連林妹妹都說「休言舉世無談者,解語何妨話片時」,所以,何妨啜茗清話一二經典,比如說,細讀一下楊絳先生的《我們仨》呢?最初設想,《我們仨》這本書一家三口各寫一部分,錢瑗寫父母,楊絳寫父女倆,錢先生寫他眼中的母女倆。
  • 懷念楊絳先生:錢鍾書口中「最賢的妻,最才的女」
    鳳凰讀書計劃·耳畔書香 經典文學,你不能只是路過 她是錢鍾書先生口中「最賢的妻,最才的女」。在《我們仨》中,她以簡潔而沉重的語言,回憶先她而去的女兒錢瑗、丈夫錢鍾書,回憶一家三口那些快樂而艱難、愛與痛的日子。
  • 錢鍾書:最狂的才子,最深情的丈夫,最有趣的父親
    大鳴大放的年代,他和楊絳始終一言不發,有人動員他們「鳴放」,可他們就是不喜歡跟著起鬨。錢鍾書對此說過一句話:「如果我們無法擁有言論的自由,我們至少擁有沉默的自由。」錢鍾書最令人折服的,還是他的才氣。大眾所熟知的錢鍾書,是身為才子的錢鍾書。他年少得志,非常年輕時就因博學強識而名滿天下。他當年報考赴英留學的公費生時,很多人聽聞錢鍾書之名,嚇得都不敢報考了,他也不負眾望,考取了第一名。他年少時代父親錢基博給錢穆一本書做序,書出版後,序文一字也沒有改動過。光是《圍城》一書,就足以奠定他的才子地位。
  • 《我們仨》裡,藏著一家人相愛一生的秘密
    碰到困難,我們一同承擔,困難就不復困難;我們相伴相助,不論什麼苦澀艱辛的事,都能變得甜潤。我們稍有一點快樂,也會變得非常快樂。」單純而又溫馨的家庭生活,讓世人羨慕。而其中的奧義,用楊絳先生的話說:「夫妻該是終生的朋友,夫妻間最重要的是朋友關係,即使不是知心的朋友,至少也該是能做伴侶的朋友或互相尊重的伴侶。
  • 我們家,很樸素;我們仨,很單純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一個尋尋覓覓的夢,一個單純溫馨的學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一開篇就是「我們都老了」,然後就是預示著死亡的「萬裡長夢」,從踏上古道客棧,到古道相聚,最後相失於客棧,一步一步,楊絳送走了女兒,次年送走了錢鍾書。
  • 楊絳《我們仨》:夫妻最好的相處之道,幸福婚姻的秘密都藏在這裡
    最好的夫妻,都是朋友婚後,楊絳才從點點滴滴的生活瑣事上,知道丈夫是怎樣的「拙手笨腳」。他不會打蝴蝶結,分不清左腳右腳,拿筷子只會像小孩兒那樣一手抓,全然沒有做學問時的那種瀟灑勁。楊絳本來是個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大小姐,嫁給錢鍾書之後,心甘情願做起了小家庭的總管家兼「老媽子」。楊絳說:「我最大的功勞,是保住了錢鍾書的淘氣和那一團痴氣。這是錢鍾書的最可貴處。他淘氣、天真,加上他過人的智慧,成了現在眾人心目中,博學而又風趣的錢鍾書。」
  • 優秀書評《我們仨》
    《我們仨》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碎琉璃脆。楊絳先生喪夫失女,孤身一人,沒有歇斯底裡的痛訴,卻使觀者無不小泣;沒有華麗詞藻,卻體現著愛情和生活的大智。什麼是美好的生活?「我們仨」的生活便是。他們這個家,很樸素,他們三個人,很單純,他們與世無爭,與事無求,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著力所能及的事情。他們似知己,似玩伴,歡聲笑語,平平淡淡。
  • 民國才女楊絳:嫁給錢鍾書,我幸福了六十多年
    名門小姐變「灶下婢」,楊絳:嫁給錢鍾書,我幸福了60多年都說最好的感情是彼此的勢均力敵,但實際上鮮少有感情能夠做到這一點。縱使很多感情在剛開始的時候是琴瑟和鳴的,也很少有人能像楊絳和錢鍾書那樣,彼此成就。
  • 《我們仨》中楊絳、錢鍾書獨女:錢媛曾有過兩次婚姻,卻終獲幸福
    說起楊絳,人們總會想到他與錢鍾書的愛情,一生一世,相濡以沫,甚是讓人羨慕。1932年,楊絳在清華的校園裡遇到了錢鍾書。楊絳在《記錢鍾書與圍城》中這樣描述過錢鍾書當時的樣子,楊絳說他:他穿一件青布大褂,一雙毛底布鞋,戴一副老式大眼鏡,一點也不偏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