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龍諜影的彩蛋中,藏著小島秀夫與一位女歌手的往事

2021-02-09 遊戲時光VGtime

當我翻看自己的 iTunes 表單時,「Sin of the father」往往是播放次數最多的一首曲子。這首歌的名字從聖經隱喻一路轉向流行文化,也很容易讓人回憶起《潛龍諜影5》在 E3 上的首次亮相。預告片中毒蛇和山貓穿過風沙,久違的身影逐漸變得清晰起來 —— Snake 回來了,這一次他成為了惡魔。

  

悲壯和傷感的情緒,順著音樂自然而然的散播開來。老實說,這是我第一次聽到唐娜·伯克(Donna Burke)的聲音。

Donna Burke

  

作為一位久居幕後的音樂從業者,唐娜並不經常拋頭露面,順著零星幾點痕跡,我才發現她已在遊戲行業打拼了近20年。從《寂靜嶺》中的配角,到《最終幻想 水晶編年史》的旁白,再到為潛龍諜影的 iDroid 和主題曲獻聲,這位54歲的中年歌手,冥冥中已與玩家結下了長久的羈絆。

  

幸運的是,我這名不算忠實的聽眾,偶然間也找到了與她對談的機會。與唐娜的交流要比想像中輕鬆得多,你從她身上很難找到專業人士的架子,或是一位久經沙場成年人該有的心機。帶著時而振奮、時而苦惱的豐富神情,她相當直率的聊起了自己那些有趣的往事。

  

唐娜的家鄉位於珀斯,落座在澳大利亞的西海岸。如果要用玩 Roguelike 的一種感受來形容這座城市,它完全可以稱得上是「夢幻開局」。從天鵝河畔吹來的溫暖海風、廣闊的居住空間、友善的居民,都讓珀斯成為了世界上最宜居的地點之一。除此之外,唐娜還是伊迪斯科文大學畢業的科班學生,正兒八經的接受了十年聲樂訓練:她未來能夠走向音樂行業,看起來如此的順理成章。

珀斯的美景

 

不過,旅遊、天然資源產業發達的珀斯,卻缺少靠譜的遊戲和錄音公司。1989年到1995年期間,唐娜在奇澤姆天主教學院,教起了自己不太對口的媒體、英語和宗教。為了尋找更多機會,1996年她又跑到東京教了一陣英語會話,這段體驗並沒有想像中愉快。

  

「珀斯沒有全球級別的電子遊戲產業和錄音業。說實話,我在20多歲時還沒有勇氣成為一位專業人士。我的母親只上過初中,她鼓勵我以高中文憑為目標,然後找一份「安穩」的工作。從來沒有任何具體的推力來鼓勵我追逐夢想,我在28歲時才定下目標,有些「大器晚成」。」

  

「(在日本)不得不假裝對學生們的日常生活感興趣:你周末做了什麼 —— 睡覺和洗衣服。這恐怕是對我表演能力的最大挑戰(笑)!在澳洲當一名高中老師與這有所不同,你需要與學生們一起共事,逐漸了解他們,看著他們一年年成長……以及和他們愉快的聊天,畢竟大家都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

  

這位年長的音樂人就如同小孩子一般,毫不避諱自己對好友的「羨慕嫉妒恨」。某種程度上,這也成為了她最早進駐 ACG 行業的契機:「我想像金姆·福賽斯(Kim Forsythe)那樣成為配音演員。她享受著自己的生活,通過演出一些傻傻的聲音賺了很多錢!而當我一腳踏入配音行業的大門時,就努力著工作(乞求!),希望有機會能夠唱歌。」

東京兒童合唱團也是 Kim Forsythe 的合作夥伴

  

她口中的「金姆」還是某個兒童慈善機構的主席,曾經主持過不少民間的藝術活動,唐娜在活動中也做過一些表演。而在不斷的積累和機緣巧合之下,她終於獲得了一次機會,被邀請為一名著名歌手演唱 Heavens Divide (和平行者主題曲)的「試唱版」,委託方需要一個樣品來幫助歌手學習曲子。

  

「這是一項被稱為「指導聲樂」的工作。儘管想到「知名人士會聽我唱歌」有點興奮,但更令人沮喪的是,你知道自己的名氣還不夠大,無法得到真正演出的機會。幸運的是,小島秀夫和他的團隊喜歡我的聲音,也保留了試唱版,這讓我出名了!」

實際上,唐娜和小島的合作並不止步於演唱歌曲,有時她還得做一些聲音指導,甚至是自己上陣 —— 比如扮演《潛龍諜影5》中的 iDroid,一個一直陪伴在毒蛇身邊的 AI 裝置。有趣的是,演繹這麼一個機械的、不帶感情的角色,其靈感源於她早期在日本的工作經驗。

從2003年起,唐娜就負責日本東海道新幹線的英語廣播,這與她履歷中的大多數作品都截然不同:「我想是新幹線讓我成就了 iDroid……我欠新幹線一個 iDroid!」

拿著 iDroid 的毒蛇

 

在為 iDroid 的配音過程中,小島秀夫向唐娜傳達了一個理念:玩家們在困境中需要聽到平靜、令人安心的聲音,這讓她立馬想起自己在新幹線上的定位。

  

「扮演我自己就行了(笑)?開個玩笑,iDroid 的聲音和我在新幹線列車上的聲音差不多。事實上,在日版的《潛龍諜影5》中,我準備了一些搞笑的彩蛋 —— 例如,我提到了一個名叫「秀夫」的車站。對於日本玩家,或是那些曾經在日本乘坐過新幹線的遊客而言,iDroid 的聲音聽起來耳熟、令人安心、平靜。」

  

不過事實上,唐娜本身的性格和 iDroid 並不相同,從此前的交談你也能看得出來。如果進行類比,她認為自己更像曾經扮演過的人物克勞迪婭(Claudia Wolf),這是一位《寂靜嶺3》中的反派角色。

寂靜嶺電影中由凱瑞·安·莫斯扮演的克勞迪亞,和唐娜確有幾分相像

  

「克勞迪亞是一個創造者、推動者和動搖人心的人,她即使受到了欺騙依然很頑強。這對我很有吸引力,也是我想要的生活方式 —— 前提是,排除她做的那些瘋狂、怪異、粗俗的事情!我喜歡即興創作,之前在《寂靜嶺2》和《寂靜嶺3》中參與動捕時就做過即興演出。當我在《寂靜嶺3》中扮演這名角色時,她的酷勁就很像我(如果我剃掉眉毛)!」

  

當談到《潛龍諜影:和平行者》的主題曲 Heavens Divide 時,不少玩家都反映曲子的印象與遊戲基調十分契合。這也讓人篤定,演唱者需要提前體驗內容,與製作團隊進行協作,或是藉助製作人的講解來理解故事和主題,最終才能順暢的抒發情感。

毒蛇抽菸時也能聽到 Sins of the Father

  

但在實際錄製這首曲子時,唐娜並沒有獲得多少遊戲中的信息。反倒是她在主導 Sin of the father 和 Quiet’s Theme 的製作時,才通過多個版本和 Demo 參與進來。

  

「我之前指導史蒂芬妮·茱斯頓(Stephanie Joosten,靜靜)演唱 Quiet’s Theme。她來到我在六本木的工作室,做一些放鬆的熱身運動,以便在發聲前融入角色。她更像是在演戲,而不是唱歌。當小島工作室委託我教史蒂芬妮唱歌時,我一開始是不同意的!我並非一個訓練有素的音樂老師!但你怎麼能拒絕小島先生呢?!」

Stephanie Joosten

  

當然,唐娜之所以能夠深入到遊戲歌曲的製作中,與 Capcom 共事的經歷可能更為關鍵。從2010年起得到第一份作詞工作以來,她旗下的工作室 Dagmusic,就一直在為《生化危機》和《街頭霸王》,以及其他項目創作歌曲。

  

而在給《生化危機6》的主題曲 At the end of a long escape 作詞時,唐娜還拿到了遊戲的背景故事。不難發現,為了貼合逆境中的情感,歌曲一開始的節奏有些冰冷,但逐漸會變得充滿希望、愛與勇氣。

  

「《生化危機》很有名,但我從沒玩過。因為我是一個有些懦弱,無法接受暴力的人……除了小貓吃報紙的那種暴力!但我拿到了傑克(Jake)和雪莉(Sherry)的背景故事,它是如此的浪漫。」

傑克和雪莉

  

「這首歌的原唱者史蒂芬·麥克奈特(Stephen Mcknight)是我的老相識,他幫我製作了第一張專輯 Lost and Found。而這首歌的第二版由我另一個朋友卡夏爾(Cashell)操刀,他現在還住在東京……你的問題讓我想起了過去的很多事,我喜歡寫歌詞。我樂於沉浸在其中,去創造新的角色、世界觀和故事。」

  

儘管如此深入的參與到遊戲製作中,但唐娜在日常生活中其實不常接觸這些內容。相比電視和電影,遊戲有著更強的互動性和吸引力,某種程度上,這也成了一位老年人難以上手的原因:「它太令人興奮了,我感到很疲倦。」唐娜比劃了一下蹩腳的手柄握姿,表示自己很容易驚慌失措。

  

不過,雖然更多的業餘時間會花在書屋和健身房,但她卻十分珍視音樂和遊戲的價值。在演唱 Heavens Divide 和 Sins of the Father 相隔的5年之間,她對這些內容的理解和心境早已發生變化。按照唐娜的話來說:前後就像是黑夜和白晝。

  

「如今我對遊戲的故事有了更多了解,我知道粉絲們有多熱情,以及他們多年以來對遊戲角色的熱愛。通過2013年洛杉磯的《潛龍諜影5》E3 預告片,以及2013年 TGS 的整個演示過程,我也明白了它的重要性,這是一種巨大的榮幸。」

  

「遊戲中的音樂觸動了潛意識的一部分,並且切實的能夠讓人感受到,音樂的振動與和聲融入了我們的身體,然後是我們的思想 —— 它不僅僅只是看著一件藝術品。這也是為什麼我會認為,遊戲和動畫音樂是如此的令人心愛和難以忘懷。因為在遊戲結束很長時間後,我們依然會記得,遊玩過程中與某位角色相伴的那些感受。」

  

這種轉變可能是潛移默化的,她在2003年時為《最終幻想 水晶編年史》寫了兩首曲子,還給遊戲做了旁白。想到明年自己的小侄子能在 Switch 上玩到這款作品時,唐娜就由衷的感到高興:「那時我還不太出名,所以這些作品能被新一代的玩家看到,對我來說是一件令人興奮的事情!」

《最終幻想 水晶編年史》重製版

 

值得一提的是,她也彰顯出對中國這個年輕市場的充足興趣:「我等不及要來中國吃美味的食物了。不,等等,我是說我等不及要來和中國的粉絲見面,以及演唱自己的歌曲了。期待能當面和你們說「XieXie」和「NiHao」(以及吃很多美味的中國食物)。」

  

如今這位54歲的音樂人仍然奔赴在遊戲行業的前線,而她與小島秀夫的合作,似乎也沒有隨著後者從 Konami 離職而受到影響。她甚至打趣的說到,小島團隊已經知道自己住哪兒了:「如果那兒有我的容身之所,他們知道我住哪。因此,我之所以還沒在《死亡擱淺》中出現,不是因為他們找不到我。」

  

那麼,祝這位愛笑的阿姨一切好運吧。

微信內搜索VGTIME2015,關注我們

長按圖片下載App,獲取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焦點

  • TpGS臺北遊戲展 小島秀夫談《潛龍諜影5:幻痛》中文化確定!
    於 TpGS臺北遊戲展 的《潛龍諜影5:幻痛》活動之後,製作人小島秀夫接受A9VG在內的傳媒聯訪。
  • 【VG人物】走上新徵程的小島秀夫
    頑皮狗聯合創始人的賈森·魯賓就是一位被震撼的觀眾:「小島先生已經掌握了在無縫的遊戲/電影體驗中混合敘事和遊戲性的技巧,這種方式不斷激發著我們的靈感」小島秀夫非常激動,他在飛機上不斷告訴自己,必須保持謙虛,他不是一個明星。《潛龍諜影2》發售後大受好評,在《Game Informer》2009年選出的史上最佳200款遊戲中排名50,全球銷量超過700萬套。
  • 【UCG】《潛龍諜影》系列作曲爆料小島與KONAMI決裂內幕
    在一檔名為「The Codec」的YouTube視頻節目中,該節目的一位主播Doug表示採訪了《潛龍諜影》系列的一位作曲村中梨花(代表作:《MGS2
  • 從《合金裝備》到《死亡擱淺》,漫談小島秀夫的崢嶸歲月(下篇)
    《潛龍諜影2》中挖下了眾多劇情大坑。4》的導演是村田周陽——《潛龍諜影》系列的一位聯合編劇。粉絲對這一決定的負面反應是極其巨大的,有些人甚至給小島秀夫寄去了死亡威脅。最終,小島秀夫又重回《潛龍諜影4》的導演崗位,某種意義上,這也是這位導演的一種宿命吧。當然,這也反映了《潛龍諜影》系列的特殊之處——它始終是小島秀夫的一種極其個人化的表達,和小島秀夫這個人是密不可分的。
  • 專訪唐娜·伯克:一位演唱者的《潛龍諜影》夢
    史蒂芬妮身為「靜靜」(Quiet)的扮演者,和小島秀夫算是老熟人了。兩個熟面孔聯合起來工作,本身就是件很有趣的事情。玩家們的關注點,放到了小島秀夫的新作《死亡擱淺》上,稍微還能提起人們興趣的,就只剩下喬丹·沃格-羅伯茨還在拍攝的《潛龍諜影》電影了。
  • 小島秀夫:一個時代的落幕
    但有幾件事情是可以肯定的:從2015年4月1日起,小島秀夫將不再在科樂美董事會中擔任任何職務;在《幻痛》的封面、以及遊戲內容中將不再出現從1998年開始,便為廣大玩家所熟悉的那句「小島秀夫出品遊戲」(A Hideo Kojima Game)以及自《潛龍諜影3食蛇者》(Snake Eater)起便出現的那隻狐狸剪影(小島組標識),換言之,小島秀夫及其工作室的存在感將在這部遊戲中被大幅淡化。
  • 【譯介】《潛龍諜影:幽靈通天塔》開發組訪談
    這不是一部粗製濫造、只為撈錢的作品,相比Game Boy平臺上與知名主機或PC遊戲同名的劣質掌機作品,本作可謂《潛龍諜影》(初代)推出之前,系列過往2D作品的出色繼任者。本作發售之前,《周刊Fami通》於1999年末採訪了製作人小島秀夫及開發團隊三位核心成員(野尻真太,中村如哉,福島智和)。
  • 當潛龍諜影告別這個時代
    而MGS的首次對外亮相也正是在同年開始舉辦的東京電玩展上,但真正展現全貌則是在一年後的E3美國遊戲展,相比同場《最終幻想7》或是《生化危機2》的CG動畫,初代《潛龍諜影》的預告堅持採用即時演算,雖然畫面精細度大為不如,但小島秀夫最拿手的鏡頭切換和場景鋪墊讓演示看起來流暢自然,從潛入到戰鬥,看起來帶入感十足,真正體會到了3D時代的遊戲能做到些什麼,MGS也從此開始了自己數次在E3上震驚世界的傳奇
  • 小島秀夫已離開KONAMI?小島組去向成謎
    10月20日17:36更新:  小島秀夫離職事件又有了新的轉機。  就在Konami表示,小島秀夫只是「長期休假」,並未離職之後沒多久。記者 Simon Parkin 在自己的推特上放出了他在《紐約客》中提到的10月9日小島秀夫在內部舉行「歡送會」的照片,同時暗諷「Konami是不是忘了什麼?
  • 小島秀夫最意難平的作品,被取消的P.T.中更多隱藏彩蛋曝光
    一說到遊戲製作人小島秀夫,相信不少人都會想起去年引起了無數關注與爭議的遊戲《死亡擱淺》,作為曾經經典的《潛龍諜影》系列的創作者,小島秀夫這個名字就像是一個明星光環,每款在封面上印有這個名字的遊戲都能夠大賣特賣,但在這些小島參與的遊戲中卻有一款是那樣的特別,以至於小島秀夫在《死亡擱淺》的某次媒體見面會上還有所提及
  • 分手快樂:小島秀夫確認離職Konami 並牽手索尼
    著名遊戲《潛龍諜影》(國內俗稱《合金裝備》)系列製作人小島秀夫與Konami之間書寫的大半年撲朔迷離的劇情,如今終於清晰了。據日經新聞今日凌晨報導,小島秀夫已在2015年12月15日正式離開Konami,現與小島製作部分成員組建的新團隊——"Kojima Productions"也正式掛牌成立。
  • 遊戲歷史上的今天:《潛龍諜影崛起:復仇》正式發售
    《潛龍諜影崛起:復仇》《潛龍諜影》系列有著不少的衍生作品,但其中《潛龍諜影崛起:復仇》一定是最特殊的一部。自從小島秀夫在二零零九年的遊戲開發者大會(Game Developers Conference)上以「The Next MGS」作為尾聲結束演講之後,《潛龍諜影崛起:復仇》的身影開始走入玩家們的視野中。
  • 《潛龍諜影 生存》銷量暴死 但科樂美不會停止噁心人
    和「該系列」之前的遊戲做個比較的話,《潛龍諜影 崛起復仇》首周30.8萬,《潛龍諜影5 幻痛》首周雙平臺41.1萬,《潛龍諜影4》日本總銷量83萬份。銷量其實還過得去,但玩家評分低得出奇這個尷尬的結果不光玩家早有準備,科樂美自己更是心知肚明,「A HIDEO KOJIMA GAME(小島秀夫遊戲)」的招牌與這個系列捆綁了數十年,突然將這個名字、這個人的想法徹底從一款「潛龍諜影」新作中剝離,遊戲本身會變成什麼樣,口碑會跌落到何種程度,作為在這一行浸淫數十年的行家裡手,科樂美的高層不可能不知道其中利害。
  • 情懷灼心 《潛龍諜影》的互動藝術追求
    仔細想想那些超級大作《戰爭機器》、《戰神》或是《使命召喚》系列的進化,對比之下《潛龍諜影》系列的變化真是每一代都天翻地覆。  這種事除了追求和情懷,已經沒有別的辦法解釋。  嚴格來說,單單是一部一直被低估的《潛龍諜影2:自由之子》已經足夠讓小島秀夫留名在電子遊戲的歷史上。偏偏在這之後他還有後面的作品。
  • 《潛龍諜影》改編小說:可謂當代文學經典之作
    過去,我從沒玩過《潛龍諜影》的任何一作。遊戲發售多年,我還是覺得這個系列晦澀難懂,小島秀夫的鬼才手筆與盛名讓我有些望而卻步。然而去年,在《死亡擱淺》發售及日本文化滲透的雙重影響下,我終於下定決心嘗試一下《潛龍諜影》。
  • 聽靜靜說《潛龍諜影5:幻痛》的幕後故事
    這段非同凡響的冒險將業界常青樹《潛龍諜影》系列推至巔峰。儘管懲戒之毒蛇在遊戲裡搶盡風頭,不過天賦異稟的狙擊手Quiet(靜靜)仍虜獲了眾多玩家的心。以才華橫溢的Stefanie Joosten為原型,並由她親自演繹的靜靜,在玩家群體中有著超高的人氣。  這次Stefanie Joosten就接受了外媒noobfeed的採訪,跟大家分享了一些遊戲製作中的故事。
  • 【訪談】聽靜靜說《潛龍諜影V 幻痛》的幕後故事
    ,《潛龍諜影V 幻痛》無疑是其中之一。這段非同凡響的冒險將業界常青樹《潛龍諜影》系列推至巔峰。儘管懲戒之毒蛇在遊戲裡搶盡風頭,不過天賦異稟的狙擊手Quiet(靜靜)仍虜獲了眾多玩家的心。以才華橫溢的Stefanie Joosten為原型,並由她親自演繹的靜靜,在玩家群體中有著超高的人氣。
  • 《潛龍諜影》遊戲官方漫畫開箱:外表粗獷,實則形神兼備
    《死亡擱淺》的風剛剛吹過,又有一部與小島秀夫相關的作品即將上市。這並不是一款遊戲,而是一本書,圍繞的是讓小島秀夫真正被全世界同行和玩家所認可的《潛龍諜影》,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合金裝備》。這本《潛龍諜影》漫畫集由縱橫文學授權引進,作為一本遊戲官方劇情改編成的漫畫,其主要內容集合了《潛龍諜影》漫畫共12冊,《潛龍諜影2:自由之子》漫畫共12冊,另外還有《潛龍諜影2:自由之子#0》漫畫合集特別收錄篇章共三部分。全書一共592頁,全部由無光銅紙印刷。對於遊戲粉絲來講,無論是內容還是整本書的重量,都相當的沉甸甸。
  • GS&IGN雙滿分評價——《潛龍諜影Ⅴ》完美謝幕
    半年來,這部由小島秀夫團隊研發的最後一部作品的曝光率一直居高不下,國內外遊戲媒體更是爭相報導小島秀夫和科樂美之間的那些事。轉眼間,距離這部遊戲的正式上架也只剩下了一星期左右。在這部重磅巨作發售之前,國外的一些知名遊戲媒體也都第一時間拿到了這款遊戲,並對其做出了各自的評測。這其中,全球範圍內最有影響力的兩家遊戲媒體GameSpot和IGN都給予了《潛龍諜影Ⅴ:幻痛》滿分評價。
  • RED的知乎Live-潛龍諜影系列:銜尾蛇
    ——引領者[1],《潛龍諜影3食蛇者》[2]大家好,我是RED韻,「一點兒也不宅」專欄的筆者,周二(7月12日)晚上9點整,我會在知乎Live上跟大家聊聊《潛龍諜影》系列遊戲。如果你讀過「一點兒也不宅」,也許曾經讀到過一些我寫的《潛龍諜影》系列賞析,熟悉我的朋友也都知道我是《潛龍諜影》系列遊戲的忠實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