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實用的品酒入門指南,人人都懂品酒~

2020-12-22 洪光l紅酒哥

葡萄酒品鑑,只要你稍微懂一點,就可以說是人生的一大樂趣:

從流轉於晶瑩玻璃杯的酒液中,感受各類水果、花朵、香料各式各樣氣息的芬芳。讓酒為自己說話,聆聽出年份的風雨變化,感受隱含在酒中的風土,甚至是釀酒師的巧妙工藝等等。

葡萄酒的品鑑要從何處入手呢 ,這些信息又該怎樣解讀?聽起來很難,學習入門只要跟著這篇文章就能做到。

首先,往酒杯中倒入約50ml的葡萄酒,手握杯腿或杯座。掌握好正確的握杯方式之後,就正式開始品鑑旅程,首先要進行的便是視覺上的鑑賞。

注意:特別講究的酒友握杯時要避免接觸杯肚,因為人體的溫度高於正常的侍酒溫度,如果手握杯肚,就會將過多的熱量傳遞給酒液從而影響酒款的口感。此外,觸碰杯肚有時還會留下指印,不但影響美感還會影響葡萄酒的觀察。

看葡萄酒的外觀

1. 觀澄清度

首先,觀察葡萄酒的澄清度。一款標準生產釀造(非生物動力法或非有機)的葡萄酒,一般都會經過下膠過濾澄清,其酒液應該是清澈的。如果過於渾濁則有可能是酒款有缺陷的表現,比如由微生物活動所引起的缺陷(二次發酵),或者因儲存環境過熱導致沉澱等,但這種判斷也只能是初步的。

2. 觀顏色

觀察顏色是通過視覺鑑賞葡萄酒的必須步驟。在光線充足的室內,桌上最好放置一張白紙作為背景,手握杯腿在白紙上方,傾斜酒杯45°,從酒液上方觀察酒液中心到邊緣的顏色。白葡萄酒的顏色較為淺淡,所以在判斷具體顏色時需要觀察酒液中心的顏色,而紅葡萄酒顏色深濃,可通過邊緣色澤來判斷酒款顏色。

葡萄酒的顏色主要由果皮決定,但也會受到陳年時間、橡木桶等因素的影響,所以透過顏色可以初步猜測酒款的葡萄品種、年齡狀態以及是否使用橡木桶陳釀等。

白葡萄酒顏色信息

常見的白葡萄酒一般為檸檬色,隨著陳年時間的增加,酒液顏色會越來越深。按照年輕至年老,酒款可以分別呈現出淺檸檬色、中等檸檬色、淺金黃色、中等金黃色、淺琥珀色和深琥珀色。

簡而言之,如果一款白葡萄酒顏色淺淡澄澈,則為年輕的葡萄酒,且一般不經過橡木桶陳年,其風格也會較為清新、淡雅;反之,如果一款白葡萄酒顏色深沉,傾向於琥珀色,則較為年老,或者經過橡木桶的陳年,其風格也會相對更濃鬱、飽滿和複雜。

紅葡萄酒顏色信息

對於紅葡萄酒來說,顏色的區別會更加明顯。一款常見紅品種釀造而成的葡萄酒,若顏色淺淡明亮,在酒杯直立狀態時從上往下觀察可以看到杯腿接口處,這款酒則可能由黑皮諾或內比奧羅等果皮較薄的品種釀造而成;如果顏色深邃,則可能是由西拉或赤霞珠等葡萄釀造而成。

與白葡萄酒不同,紅葡萄酒的顏色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越來越淺淡,最終演變成為茶色色澤。一般而言,從年輕至年老,紅葡萄酒的邊緣會分別呈現出紫紅色、寶石紅、石榴紅和茶色色澤。

3. 觀酒淚

搖晃酒杯之後,杯壁上會形成一層酒液膜和緩緩流下的一串串液體。這些像眼淚一樣掛在杯壁上的液體便是酒淚,或者稱為「酒腿」,也叫「掛杯」。

酒淚的形成與酒精接觸空氣揮發有關,另外濃厚深淺與酒液的幹浸出物、殘糖含量也有一定的關係。酒液膜粘度越高,酒淚越厚,流動的速度越慢,則大致可以推斷該酒的酒精度較高,或者殘糖含量較高,幹浸出物較多等。

觀色筆記參考:

白葡萄酒(陳年的貴腐酒):清澈透亮沒有問題,深琥珀色,濃重的酒淚。

紅葡萄酒(流通的波爾多):清澈透亮沒有問題,石榴紅帶寶石紅邊緣,帶有酒淚。

聞葡萄酒的香氣

聞香是葡萄酒品鑑的一大重要環節,也是令人尤為愉悅的環節。在聞之前可以旋轉酒杯,這樣葡萄酒與空氣的接觸面積大一些,以便打開酒液隱藏的香氣。聞香標準動作是鼻子靠近杯口邊緣,與酒杯保持一釐米左右的距離,輕嗅酒款的香氣。

1. 判斷是否有缺陷

聞香一定程度上可以判斷葡萄酒是否有缺陷,常見的缺陷有過度氧化、橡木塞汙染和酒香酵母汙染等。

一瓶氧化的紅葡萄酒會散發出過多的果乾或隔夜蔬菜的氣味,而極少呈現出別的香氣;氧化的白葡萄酒則呈現出明顯的爛蘋果、醃製品氣息。

受木塞汙染的葡萄酒會帶有發黴的溼紙板或潮溼地下室的氣味。而受到酒香酵母汙染的葡萄酒會釋放出明顯的塑料或者動物的氣息。

總之,大部分新年份的葡萄酒聞起來覺得不對勁啊,很大可能就是有問題。

2. 欣賞葡萄酒的香氣

採用不同品種和不同工藝釀造出來的葡萄酒,其區別都能在香氣上有一定程度的體現。聞香一定程度上可以進一步幫助你粗略地判斷葡萄品種、釀造工藝和陳年時間。一般而言,葡萄酒的香氣分為三層。

一層香氣:又稱為品種香。這類香氣是葡萄品種本身所帶來的香氣,由葡萄品種本身的芳香物質決定。一層香氣通常表現為各類水果香氣和花朵香氣。其中,紅葡萄酒往往表現出紅色和黑色莓果、漿果等香氣以及玫瑰、紫羅蘭等花香。白葡萄酒則往往表現出柑橘類水果和核果的香氣,以及白花、接骨木花等顏色淺淡的花朵香氣。

二層香氣:產生於釀造過程,與釀造工藝比如橡木桶陳釀、酒泥接觸和蘋果酸-乳酸發酵等有關。經過橡木桶陳釀的葡萄酒往往帶有香草、椰子、雪松和肉豆蔻、丁香等香料的香氣;釀造過程中經過蘋果酸-乳酸發酵程序的葡萄酒則會帶有奶油或黃油的香氣;而與酒泥接觸過的葡萄酒則會呈現出餅乾和烤麵包的香氣。

三層香氣:葡萄酒經過一定時間的瓶中陳年而發展出來的香氣。這類香氣常見的有森林地表、菸草、菌類、動物皮革和果醬等。

如果一款葡萄酒的主導香氣是一層和二層香氣,那麼這款酒可能處於年輕階段;如果一款葡萄酒三層香氣皆有,那麼這款酒則已經陳年有一段時間了。

聞香筆記參考:

白葡萄酒(陳年的貴腐酒):香氣濃鬱,散發著蜂蜜、杏幹、蜜餞、成熟的桃子等香氣,帶有一點點蜂蠟、樹脂、幹蘑菇氣息。

紅葡萄酒(陳年的波爾多):香氣中等,散發出黑醋慄、黑莓、櫻桃等果香,縈繞著玫瑰乾花香,伴有香草、雪松以及一點點皮革的氣息。

品葡萄酒的口感

通過味覺去感受葡萄酒可以說是解讀酒款最為重要的一步。經過口腔去感受葡萄酒,能夠品嘗出酒款的風味、甜度、酸度、酒精度、單寧含量的高低和酒體的輕厚,從而綜合這些要素深層次地評估一款酒的平衡性和品質高低。

為了儘可能地讀取酒款信息,建議抿一口酒存於口腔,然後通過唇部兩側吸氣,讓空氣進入口腔,讓部分酒液蒸發升騰成為酒氣並進入鼻腔後部,感受葡萄酒的個性特徵。(是不是聽起來有點噁心哈哈,你們就想像是刷牙從口腔裡聞到牙膏味的那種感覺)

1. 風味(Flavor)

風味是口腔所感受到的味道,很多情況下,它和嗅覺上所感受到的香氣類似,但因感官不同,所以感受到各風味的強弱程度也會有所區別。

2. 甜度(Sweetness)

甜度由舌尖去感受,一般來說,幹型葡萄酒的殘糖含量較低,口腔很難感受到糖的存在。此外,甜味的感受會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比如酸度,高酸的葡萄酒也會令甜味不易被察覺。

3. 酸度(Acidity)

酸度一般通過舌頭兩側感受。高酸的葡萄酒會令口腔分泌大量唾液,令葡萄酒品嘗起來清新感和活力十足。品鑑時,當葡萄酒酒液已經不在口腔當中,依然分泌出大量唾液,那麼這款酒即為高酸的葡萄酒。

4. 單寧(Tannins)

單寧是一種多酚類物質,可以通過舌頭末端和牙齦去感受。如果口腔中呈現的澀感和苦感較為明顯,牙齦收縮感突出,舌頭細胞如同被緊緊抓住,那麼這款酒則擁有較高的單寧。

5. 酒精度(Alcohol)

酒精可以通過咽喉、喉道去感受。高酒精會令喉嚨產生明顯的灼熱感,給口腔帶來沉重感,當然這種沉重感也可能是單寧等因素綜合作用帶來的;而低酒精度的葡萄酒品嘗起來會顯得略微單薄。

6. 酒體(Body)

換句話說,酒體其實是葡萄酒帶給口腔的整體質感。酒精度是構成酒體尤為重要的因素,一定範圍內,酒精度越高,酒體越飽滿,酒精度越低,酒體則越清瘦。此外,單寧也是影響酒體飽滿程度的主要因素之一,成熟、豐沛的單寧會給予葡萄酒圓潤的口感和飽滿的酒體。風味的濃鬱度也能影響酒體的輕重程度。紅葡萄酒的酒體一般來說會比白葡萄酒的酒體要飽滿,顏色淺淡的紅葡萄酒大多會比淺色深濃的葡萄酒酒體輕盈一些。

7. 餘味(Aftertaste/Finish)

對於「Aftertaste」,即中文所說的餘味,著名的酒評家羅伯特·帕克曾解釋該詞為「當飲下葡萄酒後,口腔中餘下的味道,與『Finish』同義」。品質優秀的葡萄酒餘味複雜持久,品質一般的葡萄酒,餘味則比較短暫。需要注意的是,這裡說的餘位是指香氣和風味的殘留,並不是甜度酸度單寧酒精等物質的殘留。

品酒筆記參考:

白葡萄酒(陳年的貴腐酒):風味濃鬱,與鼻腔感受的香氣差不多。非常甜蜜的貴腐葡萄酒,酸度支撐起糖分不覺得膩,低酒精度,酒體飽滿濃鬱,餘味十分長,滿口依然是蜂蜜、蜜餞的留香。

紅葡萄酒(陳年的波爾多):風味濃鬱,與鼻腔聞到的香氣差不多,但在口腔中更為凝練。乾紅葡萄酒,酸度有力但不尖銳,單寧量依然很足但天鵝絨般有質感細膩,酒精度中等偏高,完全掩蓋在濃鬱的風味後,感受不出來。酒體中等,可以想像年輕時是個壯漢,現在優雅多了。餘味十分長,橡木桶帶來的香草雪松味在嘴巴裡縈繞不去。

綜合評價葡萄酒的品質

觀、聞、品結束之後,就可以結合各要素來評判一款葡萄酒的品質了。品質的高低與葡萄酒的平衡性和複雜度有關。

平衡性即指葡萄酒的甜度、酸度、風味、酒精度和單寧等各要素之間是否相得益彰,任何一個要素過高或過低都會破壞酒款的平衡。比如一款酒如果酒精度很高,風味濃鬱度不足,喝起來灼熱感就會十分明顯,這是不平衡的表現。再比如一款酒酸度太低,酒體卻十分飽滿,甜度很高,喝起來酒會很膩口,也是不平衡的表現。

複雜度是針對香氣和風味而言的。如果一款酒在一、二、三層香氣和風味上皆有體現,可品性強,細酌之後,能發現諸多隱藏的驚喜,則是一款具有複雜性的葡萄酒。

此外還有凝練度和餘味長短,也是判斷一款酒品質高低的標準。但因為我們今天只講入門的知識,這兩點我們就不拓展了。

如果是好的葡萄酒,請不遺餘力去讚美;如果是品質欠缺的葡萄酒,也請誠實地說出缺陷。品酒師常常被教育為要做寬容但客觀的品酒師。

總而言之,葡萄酒的品鑑是發現葡萄酒秘密的過程,如果掌握了訣竅,是能發現許多樂趣的。慢慢地你會形成自己的判斷標準,偉大的酒評家們也是從這些基本的步驟開始品鑑積累的~

當然,如果你覺得這些品酒詞太囉嗦繁雜了,也可以品鑑完以後就感嘆一句:666好喝!

相關焦點

  • 品酒其實很簡單的,不信?你看!
    品酒不是喝酒,品酒是一門學問。有人說品酒很難,小詩妹認為品酒很簡單,對於初學者來說,就是一個字「玩」,掌握基本的方式即可入門。品酒的目的是感受酒的風味變化,剛才我們說了如何品酒,接下來我們聊聊如何感受酒的風味變化。首先,我們在品酒前會聞一下香氣,接著就是品。簡單來說就是將酒含在口中,用唾液稀釋酒體,在酒體被稀釋的過程中,用舌頭的每一處味蕾感受其味的變化,用鼻腔感受其香的變化。
  • 【紅酒指南】愛酒就要懂酒!專業釀酒師手把手教你品酒【一】
    很多人都搖搖頭。品酒是門大學問,品酒的人需要了解從葡萄品種,採摘年份到釀造工藝的各種知識。但是不用擔心,從這周開始,釀酒師徐亮將作為歐浪網的特邀嘉賓為葡萄酒愛好者揭開品酒的秘密,手把手教大家品酒,讓每一個愛酒人士真正懂酒。為了正確地品酒,品酒之前從品酒環境到工具都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我們感官的盟友和敵人,對於品酒最佳滿意度具有決定性作用。
  • 品酒入門——從葡萄酒的新鮮度和質感說起
    新鮮度的第二個定義是指葡萄酒的酸度和口感都類似水果。 描述葡萄酒的新鮮度可不是稱一下葡萄酒裡酒石酸的克數或者測pH值這麼簡單。 簡單來說,新鮮的味道應該是咬一口現摘草莓時迸出的汁水,而不是水果派裡面草莓餡兒的味道。
  • 幾招讓你從小白變成品酒大師!
    品酒如品茶,只懷風月,不識經道,就如耕牛飲渠。品酒更是一門學問,需觀其色、聞其香、嘗其味每一步絲絲入扣、一氣呵成。醬香酒作為釀造周期最長、香氣香味物質最多、生產成本最高的酒品之一,深受人們喜愛。醬香之妙,其一在「色」,品酒的第一步,就是觀色。將酒杯舉到齊眉高度,便於觀察酒體色澤,無色透明或微微泛黃,沒有沉澱物,為正常。若非正常,建議換酒。醬酒顏色不如紅酒那樣有觀賞性,質樸無華,神韻在內。醬香之妙,其二在「香」,品酒的第二步,就是聞香。
  • 第三屆山東省百姓品酒大賽月底舉行,將選出10名金鑽品酒師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高寒真正愛酒懂酒的人,品酒而不拼酒。當幾十種好酒擺在面前任你品鑑,這種機會,你來不來?12月28日,由中國酒業協會、中國食品協會、 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指導,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山東省白酒協會、山東省糖酒副食品流通協會主辦,泰山酒業集團穩如泰山酒冠名的第三屆山東省百姓品酒大賽即將開幕。大賽將邀請民間品酒高手,對市面上多款白酒進行品鑑。經過初賽和複賽,選出10位「齊魯金鑽品酒師」,獲贈千元獎品。
  • 如何高大上的參加一場品酒會?
    這幾年品酒會辦得越來越密集、品質也越來越高。媒體也將不同地方的品酒會整理成攻略,這對於葡萄酒愛好者來說無疑就像一張藏寶圖,盡情的在酒會中尋寶。大部分參加品酒會的酒友還是非常給力的,但也不排除每場總能見到一些「奇葩」,看看下面的這些人你是否似曾相識?1,酒癮大發者品酒會上酒癮大發的人永遠嫌不夠—「再多倒一點沒關係,我酒量很好...」
  • 你以為品酒師是做什麼的?
    你們這行本身不就和坑錢一樣嘛就不說有多少長輩覺得我一定是特別能喝;不光天天上班「品」酒,沒事還要自己「品」個幾杯(我們不是「拼」酒師啊)……除此之外,還有人問你們是不是一丁點辣都不能碰(我們主編是湖南人,你問問他
  • 品酒師真的能品酒嗎?
    掌握品評技術的品酒師對釀酒工藝技術的改進、產品質量的控制、新產品的開發起著重要作用。新中國成立以後,通過組織歷屆國家評酒活動,中國釀酒行業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品酒人員的培訓、考核辦法。各名優釀酒企業參照國家級品酒人員的考核辦法逐步建立了企業內部的專職品酒隊伍。但是人真能品出酒的好壞嗎?品酒師是不是忽悠人的?他們要怎樣品酒呢?
  • 白酒品酒師證書如何考取?你也可以!
    不管是從事白酒生產的人員,還是做白酒相關工作的人,都想考個白酒品酒師證,但是對如何報名和考試內容了解的太少,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供參考。品酒師證書要通過國家職業培訓鑑定中心培訓考試,考取合格後才能發給品酒師證書。
  • 牽手品酒匯!法國葡萄酒之旅精彩紛呈
    繼去年順利開展的韓國行、泰國行之後,此次「牽手品酒匯!環球之旅-法國站」是品酒匯環球之旅系列主題活動的又一行程;品酒匯環球之旅是品酒匯為答謝及鼓勵優秀的合作夥伴誠意推出的旅遊活動,行程時間達十餘天。自去年創辦起每年舉行一次,目前已收穫了合作夥伴們的熱情關注和參與者的一致認可。
  • 品酒會:你身邊的絕世好酒!【啤博士】第二十一期品酒會
    熟悉啤博士的粉絲們都知道,我們一直在線下辦一些精緻小眾的品酒會,每次不超過8人,力求在有限時間內為大家奉獻更多的啤酒知識。
  • 品酒識天氣?《三十而已》的品酒情節太假了吧
    天天霸著微博熱搜的電視劇《三十而已》迎來大結局,劇中顧佳碾壓林有有之後迎來了新的生活;鍾曉芹和陳養魚復婚,成為富婆,事業迎來爆發期;王漫妮辭去了高薪工作,決定去國外深造,觀眾都為美好結局感到欣慰但作為一名酒圈愛好者,會對劇中的品酒情節更加關注啦!
  • 品酒是一門藝術!
    我考慮的起始點是簡單的文字,簡單往往意味著深邃。我以為,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傳承五千年而生機盎然,其奧秘莫過於漢字對文明的承載。歌曲。酒麴。一個「曲」字,道出了「歌」、「酒」之間的天然聯繫。「曲」字。何為「曲」?
  • 郭月 品酒師的美妙生活
    品酒師在中國目前屬新興行業,但在歐美還是比較普遍的,也有很完善的職稱考核制度。品酒師的最高級別是考取倫敦葡萄酒學院的Master of Wine,直譯為葡萄酒碩士。  品酒師是一個一生都需要學習的職業,郭月說。「我想,假以時日,我會成為葡萄酒業內的專家。」對此,郭月有著堅定的自信。  五月的陽光照射在世貿天階的層層疊疊的窗戶上,炫出一片耀眼的光,有波光粼粼的動感與時尚。
  • 品酒有先後,按序更好喝
    喝葡萄酒往往代表著你選擇了一種生活方式,這意味著你準備開始提升自己的生活品味;雖說品酒的時候,應該按照個人的喜好為標準;但想要擁有更愉快的品酒體驗,那麼酒款的品鑑順序就顯得尤其重要。不恰當的品酒順序所造成的的結果: 就好像吃完 一種甜度較高的水果,再去吃檸檬等酸度較高的水果,只會感覺它更酸了。所以,較為科學的品酒順序,能夠最大程度地避免酒款之間風味的相互幹擾,帶領你更好地感悟不同葡萄酒之間美妙的差異。
  • 釀酒師 調酒師 品酒師 侍酒師有什麼區別 是一個職業嗎?
    不少酒友對釀酒師、調酒師、品酒師、侍酒師等概念區分不是很清楚,以為釀酒師一定會調酒,而會調酒就一定會品酒;既然會品酒,那麼做一個侍酒師一定沒有問題了。事實上沒那麼簡單,這種想當然的想法還是有點"圖樣圖森破"了。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這四種身份的區別。
  • 1秒讓你成為品酒大師
    摘要:如果你愛好葡萄酒並且想深入了解這個領域,首先你得先掌握這些專業品酒詞彙。在品酒時,你可能會聽到這樣的描述:「這酒散發著黑醋慄的香味」、「這款酒的單寧十分耐嚼」或是「此酒酸度清新」等等,作為一名愛酒人士,若想系統地學習品酒,了解這些表達是很有必要的。
  • 喝酒喝的是心情,品酒品的是境界
    但是更多的時候,喝酒喝得是一種心情,而品酒品的則是一種境界。一、品酒的重要作用無論是酒的釀造還是酒市的流通,品酒都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環。在酒的釀造過程中,品酒師有著極其至關的重要性,眾所周知,白酒講究的是一個風味的豐富性,在於極致口感的打造,而品酒師可以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經驗為酒廠釀酒的勾調提供重要的意見,甚至可以掌控某一種風味的缺失和多餘。
  • 看完這幾個品酒詞彙,你離品酒專家又近一步
    相信不管是在品酒會還是和好友一起品鑑,你總能時常聽到「這款酒非常平衡,帶有礦物質味,如天鵝絨般順滑」等評價。那麼它們究竟是什麼意思呢?我們特意搜羅了 20 個最難懂的品酒詞彙,下次品酒論道時,你再也不用擔心聽不懂了。
  • 藝術活動 | 聊劇·品酒·聽音樂,要在夏天正式來臨前
    最近一段時間總能在上汽·上海文化廣場遇見很多小夥伴沉迷「吸」貓無法自拔「吸」貓的同時廣場君也推薦大家來參加更多活動聊劇·品酒應該如何入門?6月17日,上汽·上海文化廣場將攜手藝幕文化,在親子戲劇工作坊「音樂劇大篷車」中告訴你答案。「音樂劇大篷車」將以科普演講+體驗課(聲樂、舞蹈和戲劇表演)的形式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