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春節「特別」節目帶你領略不一樣的客家新年

2021-01-18 MIni小新

春節俗稱過年,是一年中最大、最隆重的節日。

春節快到啦!你的年貨備好了嗎?花多眼亂不知道怎麼選擇?又想過一個暖暖的春節?但年終的各種忙,沒時間!小編告訴您不存在的!男人在想辦法多尋錢購買年貨,婦女們則多數在家大掃除,搞衛生,迎接新年。農曆12月,家家戶戶開始籌辦「年貨」,趕做「年料」。

臨近新年男女老少個個忙忙碌碌、緊緊張張,主要進行下面幾項過年的手工食品準備工作,快來看看你還記得多少童年的味道。

川糖。龍川、河源、紫金等地出產的一種蔗糖。特點是粘性強,適合做年糕,幾乎每戶要購進上百斤。

河源純手工薑糖,精選農家小黃姜,然後在熬煮中加入新鮮榨取的薑汁慢慢熬製而成。

打米糕。年糕是門學問,也是一門技術,不到火候難成年糕,打得不好不僅吃起來不細膩,而且存放時間也不長,容易裂開。河源農村至今還保留著打米糕的習俗,但隨著近年來農村勞動減少,加上打年糕費時費力又麻煩,所以,打米糕的人越來越少了。

炸油果。又名「炸煎堆」。油果製作比較簡便,先將糯米碾成粉,每鬥糯米配2.5斤川糖。將糖煮成糖液與糯米粉搓均勻,搓越久越鬆軟,搓成粉團後再捏成一個個狀似桌球大小的粉團,表面粘上白芝麻,再放進油鍋中燒炸,炸成深紅色即可起鍋。這是在新年期間每餐不可缺少的食品。

鐵勺喇也叫鐵勺餅、花生喇、黃豆喇。鐵勺喇用糯米粉調糊後用油炸而成,首先用一個圓鐵勺裝上磨好的米漿,並視個人愛好加上蔥、黃豆或是花生、芝麻等,再放進油鍋裡炸,入油鍋炸至金黃撈起,口感鹹香酥脆!是「送酒」最佳食品。

糖環。每年春節,河源大多數的農家客籍鄉親都會準備一種美食。所謂糖環,顧名思義,是一種味道香甜、外形成圓環狀的客家美食。用手把麵糊扭成細圓的長條,「組之成束,扭作環形」,做好了便可以開始油炸了。

以上幾種年料,每家每戶新年必備,多數由自己加工製作。此外,柑桔、瓜子、餅乾、糖果也不可缺少,主要是為了招待賓客。

春節是中國人真正辭舊迎新的儀式。這個春節我們可以給自己的節日加點料,帶上家人來越王山。用旅行方式迎接2021,品嘗客家小食,體驗客家新年氣氛,給您一個別開生面的新年體驗!

此時,景區內已換上新裝,洋溢著濃濃的年味氣氛,讓你提前「尋」年味,拾起新年的那份感覺吧!

隨著年歲漸長,年味也越來越淡,在鋼筋水泥的都市中,早已尋不見記憶中的年味,或許你已然不記得,年味是什麼?

不妨來越王山體驗下客家新年的別樣「風情」,讓你回味難尋的「年味」,不一樣的客家情懷,倍感舒心,親切舒服。

因南越王趙佗而得名的越王山,屬丹霞地貌,由數十個石山組成,險峻而秀美,相傳南越王曾在這登高面壁銘志稱王。新年走在越王山上,還可以感受南越王的靈氣福佑。

越王山位於河源市江東新區古竹鎮的東江河畔,方圓七平方公裡,主峰海拔316米,四面絕壁風景獨特,新年登高祈福求健康行大運,越王山剛好適合你。

登山路上的木棧道穿越於深谷之中、懸崖之側和峻岭之上,過年走一走越王山,既能鍛鍊身體又能走出新年新氣象。

還有一塊山頭側面可以看到南越王趙佗的威嚴的側臉,其實他一直在默默地守護著他的子民。攀登越王山的遊客,祈願南越王趙佗庇佑在新的一年事業順順利利,萬事皆成。

這裡有很多美麗的風景線,比如越王湖,山水完美融合的典範其山峰千姿百態,勢如南越王之千軍萬馬雄偉壯觀,天然大佛、轉運石、越王谷、越王石等,自然景觀堪稱粵中一絕。

春節轉眼將至,一年中最值得期待的假期,怎麼少得了與家人親友愛人,一起度過吃喝盡興、玩樂盡情娛樂的完美時光呢?

這個春節越王山精彩不停,歡樂無限,帶爸媽朋友一起過個幸福熱鬧年!這是令人嚮往的旅遊勝地,置身在這優美的環境裡,心也平靜了、煩惱頓時煙消雲散,新年就要這樣「別致與新奇」的氣氛,越王山不見不散。

相關焦點

  • 客家人的「粄」,既是美味的食物,又是客家文化以味覺的形式傳承
    在客家人眼裡,把米製作成各種「粄」是米的最佳歸宿,一碟粄裡,甚至濃縮著客家人說不盡的鄉愁。客家捆粄說起客家人,總讓人以為是少數民族,其實客家人是以客家方言為母語的一個漢族民系,如今主要居住在贛閩粵邊區等地,還有大量遷到海外。
  • 客家人只會釀?炸出來的客家美食同樣俘獲你的味蕾!
    在《樂隊的夏天》第二期節目裡,來自河源連平的搖滾樂隊「九連真人」用客家話演唱的《莫欺少年窮》震撼全場,這三個土生土長的客家小夥「炸」翻了舞臺,讓全國樂迷聽到了來自客家的聲音,原來聽起來軟軟的客家話也可以搖滾,也可以「炸」。
  • 這個春節,讓孩子宅家吃不膩的8道梅州客家美食
    作者:安昕媽媽這個躲避疫情的春節,不知手機屏幕對面的讀者朋友你的春節是怎麼度過的。反正,安昕媽媽一大家子每天在家深度體驗吃喝拉撒睡。因為沒法像往常每天出去菜市場挑選鮮肉和水果蔬菜,家裡庫存的食材資源及種類十分有限。
  • 「粄」,一種具有傳承精神的客家美味,你想吃嗎?
    說起廣東的美食,不得不說的就是來自於客家的美味,客家有一種特別有意思的食物叫做「粄」,大部分人都不知道這個字怎麼讀,但是絲毫不影響客家人對它的喜愛,在快節奏的生活當中,很多人對一些比較古老的東西已經開始了遺忘模式,但是仍有一些人,他們在傳承老祖宗遺留下來的東西,無論是文化還是飲食方面
  • 【客家文化】論客家人的性格特徵
    人格是一種結構體,同其它事物一樣,具有二重性。客家人在自己的漫長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上述代代相傳的優秀品格,卻也蘊含著他們性格中的另一面,成為這個族群發展的贅瘤,既限制了他們的優秀品格的充分發揮,也限制了民系的自身的發展。
  • 敘說香港客家的前世今生 你是客家人嗎?
    東晉戰亂時南遷,開始成為具有「特殊身份」的一群居民,更在後來的幾次遷徙行動中,逐漸形成今天具有獨特風貌的客家民系。客家民系是中華漢民族的一個支系。客家人最為明顯的特徵是講客家話,客家語系是漢民族八大方言之一。
  • 客家人物 鍾肇政:臺灣客家人的精神領袖
    講述客家故事,帶您領略絢麗客家風情本文源自情況就是這個情況,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桃園客家文化館,是鍾肇政籌集建立的,館內專門闢有鍾肇政文學展示。對於文學界和媒體冠在他名上的「臺灣文學之母」,他笑著說,「臺灣文學之母」會有種種解釋,真正的意義,是因為客家文化館已經有了一個「臺灣文學之父」,他就是彰化的賴和。他也是客家人,但不會說客家話。他職業是醫生,只是業餘從事小說創作,雖然作品不是很多,可是字字珠璣,很了不起。
  • 五洲客家音,四海桑梓情——海峽衛視「客家人」十年結碩果
    這是「學習強國」視頻節目《我的小康路》系列紀錄片中的一個片段。該系列紀錄片共八集,形象地紀錄了閩西客家祖地的老百姓脫貧致富奔小康的生動圖景。 攝製這個系列紀錄片的,是海峽衛視「客家人」欄目組。
  • 客家人待客,怎能少了這道菜,客家老妹教你這樣做,進來看看吧
    客家人待客,怎能少了這道菜,客家老妹教你這樣做,進來看看吧。大家好,我是歡歡,熱愛下廚,喜歡把最簡單的食材做出最好的味道,祝大家健康快樂每一天。我們客家人,團結奮進,吃苦節儉熱情好客是我們的標籤。我們客家人多住在山區,經濟以農業為主;主要農產品,以水稻為主。客家地區的水田,近山用溪水,靠河用河水。皆以水車灌水入田。現在科技發達了,改用抽水機灌溉良田。家裡會養些雞鴨鵝豬牛,過年必會宰一頭自家養的大肥豬,過個豐盛的新年。我們也有自己特色的美食平時過節家裡來親戚都會雞鴨鵝待客。
  • 尋根系列(序):漂泊的客家人,孩子知道自己為什麼叫客家人嗎?
    客家圍龍屋去年十一,安昕媽媽帶Cathy姐妹倆回湖南,Cathy經歷過幾次和鄰居朋友這樣的對話:「小妹妹,你從哪裡來的啊「你是深圳人,為什麼來我們湖南呢?」「因為湖南是我媽媽的老家啊,我們跟媽媽回老家的。」「湖南是你媽媽的老家,那你的老家在哪裡啊?」「我的老家在梅州,我是客家人。」「你是客家人啊,客家人是少數民族嗎?
  • 客家人的立夏丸,你一定要嘗嘗!
    融匯世界的客家 展示客家的世界我們致力於客家文化傳承和產業發展講好客家故事,帶您領略絢麗客家風情lì立xià寧化的小夥伴們有沒有覺得今年過得比往年快都還沒來得及說新年好一晃就要進入夏季了以前寧化客家人有句諺語「立夏不做圓,悔氣到明年」時近立夏,天氣漸熱,晝長夜短人們會感到特別疲憊,要做些「硬飯丸」補身說是吃了腳硬,不會疲勞
  • 【客家歷史】客家人的來歷您知道嗎?
    客家人的祖先源自中原,是從中原遷徙到南方,是漢民族在中國南方的一個分支。客家文化一方面保留了中原文化主流特徵,另一方面又容納了所在地民族的文化精華。客家人常常以那些英才男兒為榜樣,啟發教育兒孫,向功勳事業有成的前輩們學習。 有人說:有太陽的地方就有中國人,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
  • 身著藍布衫,心系客家人 | 客家服飾
    也有自己的傳統服飾今天,要介紹的是客鄉老街的客家服飾展區來看看從古至今的客家人的服飾演變了解客家文化的重要載體——客家服飾在中國古代因為織布、印染技術的限制衣服的色彩往往是身份的象徵每個朝代對帝王、官員的服裝都有明確規定
  • 客家文化|客家過年習俗有哪些?
    ▲ 點擊藍字「今日尋烏」,關注中國客家尋烏最接地氣、重服務微信「百節年為首」,客家人與全國全省多數地方一樣,視過年為一年中最為隆重和歡樂的節日
  • 五洲客家音 四海桑梓情——記海峽衛視「客家人」欄目開播十周年
    這是「學習強國」視頻節目《我的小康路》系列紀錄片中的一個片段。該系列紀錄片共八集,形象地紀錄了閩西客家祖地的老百姓脫貧致富奔小康的生動歷程。  攝製這個系列紀錄片的,是海峽衛視「客家人」欄目組。  十年甘苦結碩果  2010年6月,海峽衛視攜手福建榮宇傳媒有限公司聯合製作「客家人」,周播,24分鐘電視專欄,這也是國內唯一一檔以傳播「優秀客家文化、弘揚客家精神」為宗旨電視節目。
  • 客家人三姑六婆、四門六親是哪些親戚【客家文化】
    內容來源:客家情、客家網、客家人雜誌等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的話,別忘了幫忙點讚、評論、轉發和收藏哦!圖文來源網絡,版權歸屬原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謝謝!特別推薦:天上雷公,地下舅公【客家文化】客家人難忘的童年時光【客家文化】客家人取名字學問大,內涵豐富寓意多【客家文化】客家人「十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
  • 客家人那麼多,居然連個像樣的客家話節目都沒有?
    比如客家。雖然現在我們都越來越少看電視節目了,但還是有很多人在期盼,能不能有個講客語的衛視節目呢?這不是亂講,因為真的有朋友在微博上這樣@我們。為什麼我們要去渴望一個,已經沒有意義的目標呢?這種感覺就像是,你在等著排隊進場,人家告訴你說,比賽已經結束了。而你卻說,不,我們想要,哪怕是進場跑一跑也好。這種感覺有點悲壯。
  • 視頻︱深海章魚每周一歌:我是客家人(客家話版)
    > 歌曲從兩句「你是哪裡人」和「你往何處去」的問詢方式引出,接著敘述了客家人走過千年遷徙坎坷,漂泊天涯為創業,四海為家求生存的艱苦卓絕的發展歷程,最後十分自豪而堅定地回答了一句話「涯係客家人」!我是客家人作詞:劉志文,作曲:徐東蔚伴唱:(哎呀哩 哎呀哩)你從哪裡來你是哪裡人走過千年遷徙的坎坷啊一身歲月滄桑的風塵一身歲月滄桑的風塵曾經一無所有嘗透苦辣辛酸漂泊天涯為創業四海為家求生存
  • 你們要的客家美食來咯!40款精品,歡迎客家人來補充~
    肉爛味香,吃起來鹹中略帶甜味,肥而不膩,是一道色澤油潤、香氣濃鬱的美味佳餚。一碗顏色金黃、味道爽口香滑的梅州醃面正如簡單樸實的客家人一樣,雖是普通的撈麵,加上蔥花或芝麻,卻讓人吃得回味無窮。兜湯味道清甜爽口、適合下飯,時間長了,便成為客家人的家常湯。煮「豬兜」用滾水,將搓好芡粉的肉放入翻滾的水裡,水再開一次就好了,不能再煮,否則就不脆嫩了。
  • 客家人的武功如何? | 隨筆講古客家文化之一(含視頻)
    (爺爺帶你去圓潭抓大鯉魚)細人愛學泅水(小孩要學會遊泳)到大來正唔會驚水(長大了才不會怕水)……「相打」,就是客家話裡面「打架」、「對決」的意思,在客家人的心目中,相打,要有「武功」才打得。當你看到同時代的客家叔伯兄弟,在綠油油的桂花樹下一招一式,因為凝神靜氣而步調不亂,又因動作速度如猱如豹而虛實相協,你的感覺,不是雞血滿屏,也不是虛無的英雄主義,而是,像看見一股實實在在的清流,一種對扎紮實實的武學精神的讚嘆!有這樣的驍勇剛強應力,啥事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