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個人的自白,讓我們看到了就地過年的眾生態

2021-02-23 濟南頭條

四季交替,萬物更新,眼看著春節臨近,漂泊在外的遊子盼著回家的念頭愈發強烈。

然而一紙「非必要不返鄉」的倡議書下達,在全網炸開了鍋。

有些人委屈、憤怒,覺得年不像年;有些人理解配合,做好就地過年的準備。

但無論如何,這個年註定不同尋常。

小編這次採訪了14個外地留濟的遊子,從他們的自白裡,看到了就地過年的眾生態。

長這麼大,這是第一次一個人在外地過年,感覺很孤單。但我也清楚眼下形勢所迫,不回家才是最穩妥的選擇。

 縱使一個人過年,也要過出儀式感。

我打算好了,買個燈籠掛起來,也算是添些年味兒了。除夕給自己做頓年夜飯,和父母開個視頻雲過年,就當是團聚過了。晚上熬夜看春晚,和全國觀眾們一起倒數跨年。大年初一再把自己收拾得利利索索的,提上年貨去男朋友家拜年。

我對能不能過個團圓年沒什麼所謂,一個人反倒自在一些,餓了就自己下廚,困了就去睡覺,無聊就打打遊戲。

 比起人聲鼎沸的喧囂,我更享受一個人宅家的小日   子。

我老家在泰安,就挨著濟南,以往我一個月必回家一次。我真的很戀家,我牽掛我的爸媽,長這麼大,我從不會離家太遠、太久,所以我無法想像不回家過年要怎麼辦。

即使知道我不是一個人,即使知道可以和朋友一起就地過年,可我還是覺得孤獨,沒有家人相伴的年,過得也是不完整的。

 從小到大過年就意味著團聚,如果不能和家人團聚   在一起,那將毫無意義。

tmd,煩都煩死了。

 過年不就應該回家、回到自己的歸宿嗎?

我想念博山的燒烤,在濟南吃了很多家的燒烤都沒有博山的那個味道。

我想念高中的朋友,工作之後也認識了很多人,可我還是更喜歡和高中朋友相處的那種舒服自在。

我想念年邁的奶奶,她身體不好了,又時常念著我,我就想有空的時候多回家陪陪她。

我真不想一個人在外地過年,一點意思都沒有。

擔心春運會導致疫情反覆,和爸媽商量過年不回家了。

慶幸的是爸媽也算開明,沒有執意要求我回家過年,只說眼下健康安全最重要,團聚不急於一時,等到來年春暖花開疫情控制下來了,再回家看看他們也不遲。

 此刻的分離,是為了今後更好的相聚。

好在還有室友陪著我,也不會感覺孤單。我已經囤了很多零食、食材,還買了一套美甲工具,春節假期就打算在家裡和室友一起涮火鍋、吃零食,無聊的時候還能一起研究做美甲呢。

 其實只要有溫暖相伴,在哪兒都是過年。

我是一名乘務員,對我來說,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不回家過年了,除夕當天能不飛就不錯了。

以往都是爸媽遷就我,逢年過節來我這邊給我做頓飯包些餃子,今年由於疫情防控,他倆來不了,真正是一個人過年了。

我其實沒空傷感,全國各地飛來飛去,我發個燒都要提防著是不是新冠感染,只有定期的核酸檢測結果能讓我安心。

 我現在所求不是過個團圓年,而是過個平安年,自   己平安,家人也平安,就夠了。

我在廣東工作,老家是濟南的,今年是第一次在外地過年。好在11月份請了探親假,回家看了爸媽,也算是彌補了不能回家過年的遺憾。

只是在這種本該闔家團圓的氛圍下,身在他鄉異地還是會感覺蕭瑟孤單。

家裡的幾個發小聽說我回不去了,都念叨著遺憾,本來想大年初二大傢伙兒出來聚聚的打算也作廢了,他們都嚷嚷著要跟我開視頻,沒想到一個個這麼想我,鬧得我還挺感動的。

 雖然沒法回家過年,但是體會到了被牽掛的滋味。

決定不回家的時候,我本沒覺得自己會難過,我是個成年人了,我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不至於這麼大的人了還傷感。

但我是在什麼時候覺得孤獨呢?大概是跟我合租的室友早早就放假回家了,現在整個房子裡只有我一個人,出門我要反覆檢查鑰匙有沒有帶在身上,要是丟了鑰匙,連個給我開門的人都沒有。

大概是走在街上,路邊的店鋪櫥窗裡透出紅彤彤的色彩,一派喜氣洋洋的景象,都比我的出租屋有年味。

大概是回到出租屋時,沒有供暖的房間涼透了,一點都沒有暖意。

 在這些時候,我無比地想念自己的家人,想念熱熱   鬧鬧的團圓飯。

我剛畢業參加工作,這是第一次在外過年,感覺有點新奇。

 可能因為從小到大回家過年都是一種深入人心的傳   統,難得一次過年不回家會讓我有種叛逆的刺激感。

我很期待自己獨自過年會過成什麼樣,但是爸媽還是放心不下,幾次視頻裡都問我有沒有囤好糧食,其實我早就買好了食材,還存了好幾個食譜,就等著假期研究下廚呢。

路過水果店,看到擺著的新鮮草莓,我就想起了在老家的日子。

我的老家在南方,我外婆住的那個地方叫老燕坊,那邊有一大片草莓基地,沿路擺著簡陋的小攤售賣著新鮮採摘的草莓。以往每回過年去外婆家拜年我們都會路過這片草莓基地,我們會停下來買上幾斤,時間充裕的時候,我們還會自己去草莓基地採摘。

可惜今年回不去老家了,路程太遠,擔心途中遇到新冠患者,我不敢也承擔不起疫情的風險,乾脆就留在濟南哪兒也不去了。

我跟男朋友商量好今年都不回家了,兩邊父母也都同意。正好還能陪著狗子,狗子剛領回家幾個月,黏人的很,簡直片刻都離不開我。

反正家裡的食材和廚具都是齊全的,想下廚就開火做飯,懶了就點外賣,再每天定時下樓遛狗。

 有人陪,有狗擼,小日子也算充實。

放假和兄弟們約著打打球、打打牌不香嗎?

 我反正對回家過年沒什麼執念,我爸媽對我的掌控   欲太強了,不在家好歹能讓我喘口氣。

再者說,回家過年還要面對一堆熟的或者不熟的親戚們的拷問——

「存了多少錢?」

「交女朋友了嗎?」

「考公務員有信心嗎?」

還有一群小屁孩跟在身後吵吵鬧鬧的,光是想想都覺得窒息,對比之下還是就地過年暢快多了。

老實說,不回家過年讓我鬆了一口氣。

 我沒有什麼一定要回家的理由,但也沒有一個拒絕   回家的理由,這次「非必要不返鄉」的倡導倒是能   讓我給家裡人一個合理的解釋。

我主要是覺得回家很麻煩,我暈車很嚴重,想到要打車去車站,再坐火車回日照,出了車站又要打車回家,這一套流程在腦海裡過一遍我就仿佛聞到那種汽油味,已經想吐了。

況且過年去各個親戚家拜年,會讓我感覺無所適從,我不是個討喜的性格,也不擅長和長輩們笑盈盈地打交道,說些漂亮的場面話。

所以即使我現在租的房子連做飯都沒條件,這個春節假期只能吃泡麵或點外賣,我還是選擇留在這邊過年。

不回家也算省了一筆錢吧,過年回家往返的機票錢也是一筆不小的支出。回家還得給長輩們準備紅包,這下直接能省近兩千塊錢呢。

Emmmm……我這樣說好像太功利了,把錢跟家、跟過年掛鈎,可是畢業之後,錢成了我不得不看重的東西,連回家都得好好掂量掂量自己的錢包。

 像我這種月光族,一年到頭沒攢下什麼錢,沒點存   款傍身,連家都不敢回了。

以上的故事裡,有沒有哪一刻讓你仿佛看到了自己的真實寫照?

這個不平凡的年,對你我都是一種挑戰。

既然回不去故鄉,不如好好享受這個年。即使一個人孤身在外,也要打理好自己的生活,照顧好自己的起居,用自己的平安健康讓遠在故鄉的親人安心。

思念不會因此刻的分離而消散,牽掛不會被遙遠的距離所阻礙,疫情暫時阻隔了家人團聚,但是阻隔不了彼此的情意,待到來年春暖花開,再回家看看,也不遲!

星野團隊出品

策劃 / 小黃花

編輯 / 小黃花

攝影 / 一惘、小黃花

相關焦點

  • 就地過年,是為了更好的團圓
    你是否也在糾結,過年還要不要回老家?截至目前,全國已經有包括北京、上海、貴州、湖北、河南等在內的29個省(市/區)發起「春節期間非必要不返鄉的倡議」。「就地過年」一時成了熱詞。短短一周多時間,我國本土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過500例,且此輪疫情呈現出多地局部暴發和零星散發交織疊加的複雜態勢,加之天氣寒冷適合病毒生存,春運又可能增加在途傳播風險,在團圓「小帳」和生命安全「大帳」面前,「就地過年」無論怎麼算,還是利大於弊的,我們也呼籲,如無必要,請選擇「就地過年」吧!要看到,「就地過年」不是不團圓,而是為了將來和家人更好地團聚。
  • 發紅包、給補貼…倡導「就地過年」動真格了!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月13日電(記者 李金磊)「有錢沒錢,回家過年」,但今年春節註定不一般,因為國家鼓勵就地過年。  為了引導更多人就地過年,讓更多人就地過一個好年,各地政府和企業也是拼了:發紅包,給補貼,發消費券,還有免費流量和門票、免費乘坐公交車等福利,甚至還有流動人口積分獎勵、子女積分制入學加分……真金白銀的誘惑下,你會就地過年嗎?
  • 疫情形勢嚴峻,外出務工人員回家過年,還是就地過年
    對於疫情,我們要時刻保持警惕,不能給予病毒反彈的空間。時值冬日,病毒在嚴寒的環境下,不僅不受影響,反而能更存活。現在又快要過年了,很多人看到這種情況,不禁要問還能不能回家過年,還是選擇就地過年。越是在這個時候,越不能亂了陣腳。要積極配合防疫措施,做好防疫工作。不要去有風險的地區走動,平常要注意防護。在家中要常備口罩和消毒液,防患於未然。
  • 父母就地過年,老家的孩子咋辦?
    但讓這些就地過年父母無比牽掛的是,他們留在老家的孩子能否得到妥善照料,安全、幸福地度過一個特殊的春節?  記者採訪了解到,各地實施了相關措施,從心理輔導、心理關懷和物質援助等各個方面幫助留守兒童平安歡度春節,著力解除外出務工家長的後顧之憂。
  • 華商有態度|有錢沒錢 就地過年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這話大家喊了好些年。背後是14億國人對於春節團圓的神往,是一年到頭跨越山海,也要與最親密的人團聚一次的願望。而在今冬防控新冠疫情形勢依然嚴峻且日趨複雜的當下,我們似乎有必要大聲倡導:有錢沒錢,就地過年。
  • 民聲面對面:「就地過年」就是為戰「疫」作貢獻(評論)
    近日,多部門發布了倡議書,倡議大家「就地過年」。在疫情防控面前,是回家過年重要,還是生命健康重要,應該不難選擇。如今,網絡是無軌列車,可以將在外的遊子們悄悄地帶回家。「電話問候」也解思念之苦,「網絡拜年」也表敬重之情,只要孝心有,只要親情在,把兒女放在情感裡,把夫妻放在責任中,哪兒都有年的味道。
  • 就地過年,安香鄉推出暖心措施
    我們知道,也許您已買好了回家的車票;我們知道,也許您已備好了給雙親、妻兒的禮物;我們知道,也許您已憧憬好了親人重逢的溫馨場面;我們更知道,也許您已攢足了一肚子跟他(她)說的心裡話……但今年形勢不同,疫情正在反撲。任何一點疏忽大意,都有可能讓全鄉兩萬多人的堅守功虧一簣,甚至出現不堪設想的後果。咱們安香鄉地理位置特殊,緊鄰著仍為高風險區的新樂市。
  • 「回家是冒險錢包還會扁」,多地勸人「就地過年」的標語亮了
    勸人「就地過年」特色標語 本文圖均為 微博@贛州發布 圖 1月12日,據央視新聞報導,截至目前,全國已有29個省區市先後提出「就地過年」的倡議,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河北
  • 就地過年,讓我讀懂了「此心安處是吾鄉」
    然而臨近2021年春節,東北、河北等地疫情突然反撲,打亂了所有人回家過年的步伐,對於很多人來說,團圓恐是奢望,等待我們的將是一個不能回家的春節。一夜之間,「春節怎麼過」「非必要不返鄉」成了熱門話題,而由此引發的微博熱搜「全國多地倡議就地過年」更是高達5.3億閱讀量。
  • 「就地過年」,家在遠方,暖在身邊
    (嶺南非遺押花活動精彩紛呈)今年由於疫情影響,廣州及各城市都倡導人們就地過年。「我來廣州兩年多了,現在正從事公交行業,今年留在廣州過年。」來自河南鶴壁的張坤這樣說道。身為公交從業人員的他在響應號召、留穗過年的同時,積極投身崗位,春節期間堅守城市服務「疫」線。來自廣東金融學院的來華留學生小雪來廣州四年了,已經有三年沒見到遠在剛果(金)的媽媽和姐姐,「我想對她們說,我在這裡過得非常好,請不要擔心,政府在病毒來臨的時候給我們發放口罩、保護我們,疫情期間我也當上志願者,為社區做貢獻。」借著鏡頭,小雪向遠方的家人傳去思念。
  • 就地過年:留得是安,回得是心
    近日,北京、上海、浙江、福建等多地提倡「就地過年」。我省各地也先後發出通知,呼籲「非必要不返鄉」。各地政府對於就地過年的理解以及相關政策的出臺,引發網友們對特殊時期如何度過春節假期的持續討論。一時間,「非必要不返鄉」成了高頻詞,微博話題衝上熱搜。「有錢沒錢,回家過年。」
  • 全國多地倡議就地過年!對此你怎麼看
    一、2021年春節還能回來過年嗎? 還能回家過年,但是疫情高中風險地區不建議回家過年,因為疫情一旦擴散就比較麻煩。 二、全國多地倡議就地過年!
  • 為了讓你「就地過年」,這些地方拼了!發紅包給補貼……一大波福利...
    為了讓你「就地過年」,這些地方拼了!為了引導更多人就地過年,讓更多人就地過一個好年,各地政府和企業也是拼了:提供年夜飯、發紅包,給補貼,發消費券,還有免費流量和景區門票、免費乘坐公交車等福利,甚至還有流動人口積分獎勵、子女積分制入學加分……「非必要不離,非必要不返」,真金白銀的誘惑下,今年過年,你會就地過年嗎?
  • 就地過年!多地發布通告
    跨區域務工人員實行錯峰返鄉返崗,鼓勵企事業單位根據生產、工作情況和職工意願,靈活安排休假,有條件的就地過年。1月4日,安徽蕭縣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發布了致蕭縣廣大人民群眾的一封信,向在外務工人員發出倡議,非必要,不返鄉。
  • 互動徵集|就地過年怎麼過?看觀觀花式支招「儀式感」
    作為春節「就地過年」留守人員,一個人,咋過年才有內味兒呢?工作狂:現在開始學和面,過年前一定能包上餃子的!再不濟就天天吃火鍋,一個鍋底吃三天,餓了就扔點菜進去煮煮。從即日起至2月18日,四川觀察聯合四川廣播電視臺新聞頻道向全網徵集#就地過年儀式感#在四川觀察APP帶話題分享#我的就地過年儀式感#,可以是文字、圖片、短視頻等任何形式
  • 今年國家倡導雲過年,「就地過年、核算檢測陰性和補貼」用英文怎麼說?
    但2021年對於很多打工人來說又將是難忘的一年,這一年國家提倡大家就地過年,站長也有很多同事選擇留在上海就地過年。還有很多公司已經發通知,留滬過年的小夥伴有機會獲得額外的補貼。那麼「就地過年」和補貼用英語怎麼說呢?這裡的stay put就是留在原地不動的意思。
  • 《石路花語》/歌詞/葉可:《就地過年》
    《石路花語》/歌詞/葉可:《就地過年》就地過年
  • 【就地過年】故事------《「未婚」媽媽》
    女兒自從放下公務員的「鐵飯碗」到外省一個大山裡創辦民宿以後,已經四年未回家過年了,而她的年紀也到了「而立之年」。今年女兒不但說好回家過年,並且答應春節期間相親。那小夥兒就是她姨介紹的,名叫正良,在外地工作,是一個真正的青年才俊,聽說兩人互相加了微信,感覺還不錯:嘿!這回真有門了!可是,這眼看到春節邊了,女兒小溫卻是遲遲沒到家,連個電話也沒有,你說急不急人!小溫爸媽正焦急呢,哎!
  • 人民來論:倡議「就地過年」要做好後續工作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多地散發,一些城市陸續發出倡議,春節期間非必要不返鄉,就地過年。然而,一些群眾仍持有觀望態度。「就地過年」不是小事,牽一髮而動全身,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要從全局考慮,僅靠倡議和自覺還不夠,需要社會各界的合力。提高重視程度是首要任務。
  • 就地過年——中華民族最情深最覺悟最偉大的團圓(組圖)
    七律·除夕感懷(平水韻) 過年就地此心安,千裡家園萬裡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