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星期,諾蘭的新作《信條》在國內正式上映,作為疫情過後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部引進新片,僅僅五天時間就取得2.4億的票房。而在這個驚人的票房背後,刷進朋友圈的還有一大片的「看不懂」。
諾蘭拍燒腦片,似乎已經變得不再稀奇,從《致命魔術》、《盜夢空間》,再到剛剛在國內重映的《星際穿越》,幾乎沒有一部是對觀眾友好的作品,不刷個兩三遍基本都很難看懂。而在這次的《信條》中,諾蘭直接從敘事方式入手,呈現出一個極其複雜的時間線與故事線,難怪網友們看了影評之後,還是一臉懵逼。
《盜夢空間》
《星際穿越》
在影史上,燒腦電影其實不在少數,其中還有不少被捧上神壇,稱為神作。一般來說,燒腦電影一般以打亂常規敘事結構入手,或者像《星際穿越》那樣加入大量硬核專業知識,讓觀眾很難第一時間理解。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除了《信條》之外,還有什麼讓你一臉懵逼的燒腦神作。
《記憶碎片》,2000
克里斯多福·諾蘭
作為燒腦片常客,諾蘭其實在2000年就交出了一部足以在影史留名的作品。《記憶碎片》講述了患了罕見的「短期記憶喪失症」,只能記住十幾分鐘前發生的事情的男主角Lenny,如何憑藉自己短暫且碎片化的記憶,一步一步為遭遇毒手的妻子的報仇之路。
影片刨除了常規故事的敘述方法,改為以Lenny第一視角的方法帶領觀眾揭開這個故事的真相。導演用一種前無古人的倒序方式營造出「支離破碎」氛圍,讓觀眾深刻體驗到Lenny破碎的生活及內在,我們如Lenny般扮成偵探,在電影裡尋找著所謂的真實。當那些記憶的碎片一點一點拼湊起來,一個完整的可能也並不客觀的現實呈現在眼前,帶給我們的是無比的震撼。
《穆赫蘭道》,2001
大衛·林奇
如果說諾蘭的電影只是在技法上令人迷惑,那麼大衛·林奇的電影則是以幾乎與現實顛倒的夢境狀態下,與觀眾講述一個離奇而沒有結局的故事。《穆赫蘭道》講述了一場發生在洛杉磯穆赫蘭道的車禍所引發出兩位女主角一系列的事情,當中夢境與現實不斷穿插,正如一個撲朔迷離又變幻無常的迷宮。
《穆赫蘭道》的背後是一條關於無盡、未知、被黑暗籠罩的路。在大衛·林奇的電影中,他經常將各種元素的雜糅然後呈現給觀眾,這樣既樹立了大衛·林奇電影風格,同時也使常常使電影本身變得晦澀難懂,《穆赫蘭道》就是這類電影的典型。這部電影關於噩夢,也關於鮮亮美麗的好萊塢。
《原始碼》,2011
鄧肯·瓊斯
相比於前兩部如此反常規的懸疑電影,《原始碼》可以說相比比較好懂的電影。影片講述了一位在阿富汗執行任務的美國空軍飛行員柯爾特·史蒂文斯,醒來時發現自己正處在一輛前往芝加哥的火車上,並就此經歷的一系列驚心動魄的事件。常規的敘事手法,可以讓觀眾第一時間清晰故事大概的邏輯。
而這部電影中,最燒腦的部分當屬最後的15分鐘。猶如《盜夢空間》那樣,故事真正的結局被藏在一層又一層的懸疑而巧妙的構思所包裹著。打開腦洞又嚴謹的劇作讓電影看完之後有一種酣暢淋漓的痛快感,同時在科幻懸疑的外殼下更隱藏一個足以令人感動的情感內核,無疑是一部完美的商業懸疑電影。
《禁閉島》,2010
馬丁·斯科塞斯
在很多人心目中,馬丁·斯科塞斯作為人熟知的都是黑幫電影,然而在馬丁的導演路上他曾做過非常多不一樣的嘗試,而《禁閉島》則是其中之一。《禁閉島》是一部探討精神與行為的懸疑驚悚片,馬丁·斯科塞斯版使用了大量超現實主義的手法描繪泰德·丹尼爾的幻覺和夢境,大對比度的色彩和慢鏡頭的使用成功的營造了影片詭異神秘的氛圍。
其中,最令人嘆服的是《禁閉島》那個擁有多重解釋的開放性結局。好的電影總有一個驚人的結尾,這個結尾顛覆到令你對自己都產生懷疑,但又不是天馬行空不合邏輯錯漏百出,它絕就絕在經得起你的一再推敲,讓你在細節中被玩弄,大師級別的電影莫過於此。
《2001:太空漫遊》,1968
斯坦利·庫布裡克
如果要評選影史上最難看懂的電影,我想這部1968年《2001:太空漫遊》必然會高票勝出。作為太空科幻電影的開山鼻祖,《2001:太空漫遊》從劇作、場景設計乃至對後世的影響,都足以被捧上神壇。但是這部電影卻十分的晦澀難懂,甚至連原著作家亞瑟·克拉克都說到,「如果你認為你看懂了這部電影,那你肯定是什麼地方搞錯了。」
作為一部太空科幻電影,導演庫布裡克用想像中建造了一個真實而奇幻的太空場景。而在這基礎上,庫布裡克還為電影注入了一層深刻而同時富有哲學含義的內核。可以說,庫布裡克用科幻電影的外皮,包裹了一部探討人類誕生進化和回歸的嚴肅哲學電影。庫布裡克不僅能夠用具象的藝術形式來表達一種抽象的哲學概念,而且還勇於站在一個幾乎危險的高度來表達對這種抽象哲學概念的分階段理解與猜測,而這也鑄造出《2001:太空漫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裡程碑地位。
寫在最後
電影作為藝術的一種形態,除了可以反映現實,還可以編織出一個虛構,乃至虛無的夢境。對於很多的所謂「看不懂」的電影一樣,藝術的最終目的並不是讓你讀懂藝術,而是一種更高層次的情感共鳴。我們不懂美術,也可以在倫勃朗的巨作下駐足而觀;即使不懂樂理,也可以在貝多芬的交響曲中流下淚水。那麼,就算再難懂的電影,即使靜下心來必能發現其中的動人之處。
*圖片和資料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