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條》你看懂了嗎?這裡還有一堆燒腦片等著你

2020-09-09 明範

上個星期,諾蘭的新作《信條》在國內正式上映,作為疫情過後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部引進新片,僅僅五天時間就取得2.4億的票房。而在這個驚人的票房背後,刷進朋友圈的還有一大片的「看不懂」。

諾蘭拍燒腦片,似乎已經變得不再稀奇,從《致命魔術》、《盜夢空間》,再到剛剛在國內重映的《星際穿越》,幾乎沒有一部是對觀眾友好的作品,不刷個兩三遍基本都很難看懂。而在這次的《信條》中,諾蘭直接從敘事方式入手,呈現出一個極其複雜的時間線與故事線,難怪網友們看了影評之後,還是一臉懵逼。

《盜夢空間》


《星際穿越》

在影史上,燒腦電影其實不在少數,其中還有不少被捧上神壇,稱為神作。一般來說,燒腦電影一般以打亂常規敘事結構入手,或者像《星際穿越》那樣加入大量硬核專業知識,讓觀眾很難第一時間理解。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除了《信條》之外,還有什麼讓你一臉懵逼的燒腦神作。


《記憶碎片》,2000

克里斯多福·諾蘭

作為燒腦片常客,諾蘭其實在2000年就交出了一部足以在影史留名的作品。《記憶碎片》講述了患了罕見的「短期記憶喪失症」,只能記住十幾分鐘前發生的事情的男主角Lenny,如何憑藉自己短暫且碎片化的記憶,一步一步為遭遇毒手的妻子的報仇之路。

影片刨除了常規故事的敘述方法,改為以Lenny第一視角的方法帶領觀眾揭開這個故事的真相。導演用一種前無古人的倒序方式營造出「支離破碎」氛圍,讓觀眾深刻體驗到Lenny破碎的生活及內在,我們如Lenny般扮成偵探,在電影裡尋找著所謂的真實。當那些記憶的碎片一點一點拼湊起來,一個完整的可能也並不客觀的現實呈現在眼前,帶給我們的是無比的震撼。



《穆赫蘭道》,2001

大衛·林奇

如果說諾蘭的電影只是在技法上令人迷惑,那麼大衛·林奇的電影則是以幾乎與現實顛倒的夢境狀態下,與觀眾講述一個離奇而沒有結局的故事。《穆赫蘭道》講述了一場發生在洛杉磯穆赫蘭道的車禍所引發出兩位女主角一系列的事情,當中夢境與現實不斷穿插,正如一個撲朔迷離又變幻無常的迷宮。


《穆赫蘭道》的背後是一條關於無盡、未知、被黑暗籠罩的路。在大衛·林奇的電影中,他經常將各種元素的雜糅然後呈現給觀眾,這樣既樹立了大衛·林奇電影風格,同時也使常常使電影本身變得晦澀難懂,《穆赫蘭道》就是這類電影的典型。這部電影關於噩夢,也關於鮮亮美麗的好萊塢。


《原始碼》,2011

鄧肯·瓊斯

相比於前兩部如此反常規的懸疑電影,《原始碼》可以說相比比較好懂的電影。影片講述了一位在阿富汗執行任務的美國空軍飛行員柯爾特·史蒂文斯,醒來時發現自己正處在一輛前往芝加哥的火車上,並就此經歷的一系列驚心動魄的事件。常規的敘事手法,可以讓觀眾第一時間清晰故事大概的邏輯。


而這部電影中,最燒腦的部分當屬最後的15分鐘。猶如《盜夢空間》那樣,故事真正的結局被藏在一層又一層的懸疑而巧妙的構思所包裹著。打開腦洞又嚴謹的劇作讓電影看完之後有一種酣暢淋漓的痛快感,同時在科幻懸疑的外殼下更隱藏一個足以令人感動的情感內核,無疑是一部完美的商業懸疑電影。


《禁閉島》,2010

馬丁·斯科塞斯

在很多人心目中,馬丁·斯科塞斯作為人熟知的都是黑幫電影,然而在馬丁的導演路上他曾做過非常多不一樣的嘗試,而《禁閉島》則是其中之一。《禁閉島》是一部探討精神與行為的懸疑驚悚片,馬丁·斯科塞斯版使用了大量超現實主義的手法描繪泰德·丹尼爾的幻覺和夢境,大對比度的色彩和慢鏡頭的使用成功的營造了影片詭異神秘的氛圍。


其中,最令人嘆服的是《禁閉島》那個擁有多重解釋的開放性結局。好的電影總有一個驚人的結尾,這個結尾顛覆到令你對自己都產生懷疑,但又不是天馬行空不合邏輯錯漏百出,它絕就絕在經得起你的一再推敲,讓你在細節中被玩弄,大師級別的電影莫過於此。



《2001:太空漫遊》,1968

斯坦利·庫布裡克

如果要評選影史上最難看懂的電影,我想這部1968年《2001:太空漫遊》必然會高票勝出。作為太空科幻電影的開山鼻祖,《2001:太空漫遊》從劇作、場景設計乃至對後世的影響,都足以被捧上神壇。但是這部電影卻十分的晦澀難懂,甚至連原著作家亞瑟·克拉克都說到,「如果你認為你看懂了這部電影,那你肯定是什麼地方搞錯了。」


作為一部太空科幻電影,導演庫布裡克用想像中建造了一個真實而奇幻的太空場景。而在這基礎上,庫布裡克還為電影注入了一層深刻而同時富有哲學含義的內核。可以說,庫布裡克用科幻電影的外皮,包裹了一部探討人類誕生進化和回歸的嚴肅哲學電影。庫布裡克不僅能夠用具象的藝術形式來表達一種抽象的哲學概念,而且還勇於站在一個幾乎危險的高度來表達對這種抽象哲學概念的分階段理解與猜測,而這也鑄造出《2001:太空漫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裡程碑地位。



寫在最後

電影作為藝術的一種形態,除了可以反映現實,還可以編織出一個虛構,乃至虛無的夢境。對於很多的所謂「看不懂」的電影一樣,藝術的最終目的並不是讓你讀懂藝術,而是一種更高層次的情感共鳴。我們不懂美術,也可以在倫勃朗的巨作下駐足而觀;即使不懂樂理,也可以在貝多芬的交響曲中流下淚水。那麼,就算再難懂的電影,即使靜下心來必能發現其中的動人之處。

*圖片和資料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你敢承認沒看懂《信條》嗎?
    跟諾蘭之前的《盜夢空間》一樣,對於《信條》的評論,網上基本步調一致「很燒腦」,甚至有的觀眾反饋「出門下樓梯都感覺往上走」,而我看完了信條,是真的差點沒把我腦燒死,看完後最大的印象,竟然是留在我腦海中關於劇情的一個個細節的問號,還有跟隨劇情推進、震耳欲聾的音效!
  • 諾蘭的《信條》,你看懂了嗎?
    朋友們,《信條》看了嗎,看懂了嗎?電影時長兩個半小時,我聚精會神,目不轉睛。電影都沒到一半,我就開始漸漸懵神,緊接著進入懷疑自己智商的階段。出了電影院之後只要確認過眼神,是看過《信條》的人,開口第一句話就問,你看明白了嗎?
  • 想要看懂《信條》,你要了解這些細節
    首先先說說《信條》的導演諾蘭,他可是燒腦片的天花板導演,《盜夢空間》,《星際穿越》和最近上演的《信條》並稱諾蘭的時空三部曲,諾蘭執導的電影不僅燒腦,而且質量還很高,豆瓣評分平均都在9分以上。諾蘭的電影還有一個特點,能不用特效的儘量實景拍攝,《信條》中有一個飛機撞擊貨倉的鏡頭,是用真實波音747撞擊而拍攝的真實畫面
  • 諾蘭導演作品《信條》,你看懂了嗎?
    電影院看了一遍,B站看了一遍,各種解析看了個遍,明白了一個道理:果然《信條》不是那種多看幾遍就能懂的電影。相信還有很多和我一樣的朋友。看了很多遍,還是看不懂《信條》,但是仍舊覺得一定不是導演的問題,一定是我太笨太膚淺。畢竟導演是諾蘭。
  • 《信條》,你看懂了嗎?
    記者:「請問這部電影和時間穿越有關嗎?」還是網友們直覺敏銳,克里斯多福·諾蘭,絕對算得上是「時間視覺化」商業影片領域的「滅霸」了吧。作為2020年電影院復工後的第一部好萊塢大片,《信條》上映一周,不但票房突破了2.5億,而且引發了極大的話題,看沒看懂?準備幾刷?
  • (無劇透)稍稍改變思維,讓你看懂諾蘭《信條》:逆轉的藝術
    《信條》上映之後,很多網友們都在說著關於這部電影的劇透,那麼今天,小編就來對這部電影的幾大看點進行一下梳理。PS:看點中沒有任何的劇透,畢竟無劇透的情況下,大家去影院才是一種特別的觀影氛圍,正如,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哈姆雷特。
  • 《信條》一部很燒腦的電影,你看了嗎?口碑兩極,看懂的又有多少
    《信條》是美國與英國合力打造的一部科幻、驚悚電影,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兼任編劇,美國華納兄弟影片公司發行出品,該電影還聚集了一大批優秀傑出的演員,是由約翰·大衛·華盛頓、羅伯特·帕丁森、伊莉莎白·德比茨基、麥可·凱恩、肯尼思·布拉納、亞倫·泰勒-詹森、迪寶·卡帕蒂婭、克蕾曼絲·波西等人參與主演
  • 《信條》一部很燒腦的電影,你看了嗎?口碑兩極,看懂的又有多少
    《信條》是美國與英國合力打造的一部科幻、驚悚電影,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兼任編劇,美國華納兄弟影片公司發行出品,該電影還聚集了一大批優秀傑出的演員,是由約翰·大衛·華盛頓、羅伯特·帕丁森、伊莉莎白·德比茨基、麥可·凱恩、肯尼思·布拉納、亞倫·泰勒-詹森、迪寶·卡帕蒂婭、克蕾曼絲·波西等人參與主演。
  • 電影《信條》TENET你看懂了嗎?諾蘭的,看不懂就對了
    花煜寒|文《信條》TENET是由美國華納兄弟影片公司出品的動作驚悚片,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約翰.大衛.華盛頓、羅伯特.帕丁森、伊莉莎白.德比齊、麥可.凱恩、肯尼斯.布拉納聯袂主演。於2020年9月4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
  • 《信條》熱映中 你看懂了麼?
    這場遊戲唯一的關卡就是——觀看諾蘭新上映的電影《信條》!!這位熱衷於燒腦敘事的導演,每次新片上映都會在各大影評平臺上掀起一股「大腦被燒成爆炒腦花」的哀嘆。而一部讓絕大多數人都摸不著頭腦的《信條》,更是讓每個人的朋友圈都成為了100種迷惑表情大賞。
  • 其實你看懂了《信條》,只是你自己不知道
    當然,目前令觀眾最困擾的一個問題,可能還是「覺得自己沒看懂」。比如很多人在社交媒體上,吐槽自己得了;還有人拿《盜夢空間》做對比,覺得《信條》簡直是一團漿糊。但在我看來,電影實際上比這些牛X解析圖容易看懂多了。《信條》的故事不僅非常簡單,而且十分「爛俗」——英雄打敗反派,拯救了世界。
  • 今日上映電影《信條》,你看懂了嗎?反正我是沒有看懂
    今天我們來說說新上映的動作驚悚片《信條》,不知道大家是否和小編一樣有一種燒腦的感覺。該片貫穿了穿越和平行的世界,加上錯雜的時間線,而且這次更是引入了時間逆轉的概念,所以對觀眾來說,確實是一部需要腦子才能看懂的電影
  • 「朋友圈說看不懂《信條》很丟人,是真的嗎?」
    而遊戲唯一的任務就是——觀看諾蘭新上映的電影《信條》。這位熱衷於燒腦敘事的導演,每次新片上映都會在各大影評平臺上掀起一股「大腦被燒成爆炒腦花」的哀嘆。而一部讓絕大多數人都摸不著頭腦的《信條》,更是讓每個人的朋友圈都成為了100種迷惑表情大賞。
  • 其實,諾蘭的《信條》,真的很容易看懂
    一周以來最火的電影,非《信條》莫屬。《信條》上映前,老文就知道了《信條》的燒腦程度賊高。和《盜夢空間》《星際穿越》不是一個等量級的。所以,特地看了一堆博主的良心科普貼才敢去買電影票。還有人拿《盜夢空間》做對比,覺得《信條》的邏輯可能諾蘭自己都沒搞清楚。
  • 諾蘭新片《信條》評分公布 這部最新燒腦大作你看懂了嗎?
    諾蘭新片《信條》評分公布 這部最新燒腦大作你看懂了嗎? 據說諾蘭闊別三年又帶著新片回歸了,就在昨天,《信條》在內地正式上映。我當然是第一時間去看了首映,你還別說,我第一反應是感動得差點哭出來: 別的科幻片都只知道用量子和黑洞,唯獨這片   原標題:來了來了!諾蘭新片《信條》評分公布 這部最新燒腦大作你看懂了嗎?
  • 影評有du丨「我看懂《信條》了!」「就喜歡你的自信。」
    諾蘭導演新作《信條》9月4日上映,作為著名的老燒腦玩家,本次考卷到底難倒了多少人?歡迎來到大型懵圈現場——《信條》影評區——一起一探究竟,準備好了嗎?黑餵狗~(我看你就是故意的)(沒看懂就沒看懂,咋還甩鍋了)(我問你這個了嗎?)
  • 非物理專業如何輕鬆的看懂《信條》
    ——「要看懂《信條》首先要明白兩個概念(1.熵增熵減是怎麼回事。)」嗎?我認為不是的!完全不是這樣的!!!但是要看懂《信條》首先確實要明白兩個事情——1電影的危機事件是什麼;2如何解決這個危機事件。只要看懂這兩個情節,電影其他的表現手法都僅僅是輔助的浮雲。而看懂「電影的危機事件是什麼和主角如何解決這個危機事件」並不比理解「祖父悖論」要難。1電影的危機事件是什麼?
  • 《信條》裡的隱藏暗號你看懂了嗎
    作為《信條》的主角,電影裡的John David Washington(約翰·大衛·華盛頓)需要裝成有錢人的樣子接近劇中的反派——俄羅斯大亨Sator(薩託),因此著裝上主要以精緻考究的正裝西服為主,你會看到他在電影裡身著各式各樣的精緻西服套裝
  • 看懂《信條》,你只需要了解這四件事
    多年以後,人們或許會說:「《信條》的概念和效果,仍然未被超越。」有關片名時間和人物的設定的含義,你需要了解這四件事—— 第一,看懂《信條》,你只需要了解這四件事 看諾蘭導演的電影最好不要在影院裡玩手機,要集中精神,注意片中以下幾個名詞,這電影就無障礙了。
  • 看懂《信條》,你只需要了解這四件事
    看懂《信條》,你只需要了解這四件事 多年以後,人們或許會說:「《信條》的概念和效果,仍然未被超越。」第一,看懂《信條》,你只需要了解這四件事看諾蘭導演的電影最好不要在影院裡玩手機,要集中精神,注意片中以下幾個名詞,這電影就無障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