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概述】
最近,國內某權威媒體的一篇關於警惕「職場霸凌」的帖子在網絡上引起廣大網友的關注,該貼重點梳理了在當前職場中普遍存在的「職場霸凌」現象,揭開了職場內部存在的各種潛在規則,讓廣大網友心有戚戚。在這個成年人安身立命和實現個人價值的重要場所,無處不在的職場競爭和不為人知的潛規則,成為了職場人在實現夢想的道路上最嚴峻的挑戰。
「職場霸凌」是指在工作中被迫為他人承擔責任、被小圈子排擠、職場新人為單位兜底工作等現象,韓國在2019年7月份中旬實施的《職場霸凌禁止法》中明確規定,用人單位或員工利用職權和資歷優勢,在工作範圍之外給單位其他員工造成精神、情緒、身體上痛苦的,或者導致工作環境惡化的行為屬於霸凌行為。同樣,「職場霸凌」現象在我國也成為了職場人員追逐夢想之路上的險關惡虎。
前段時間有微博大V在網絡上發起投票:「你是否遭遇過職場霸凌?」在參與網絡問卷調查的將近9000年輕的職場人中,有接近80%選擇了「有過,職場霸凌很常見」,其中被「穿小鞋」、排擠孤立,或者被指責辱罵的情況比比皆是,「職場霸凌」正在摧毀年輕人的理想,必須引起警惕。
【題目】
最近,有權威媒體發帖稱「職場霸凌」現象正在摧毀職場人的職業理想,引起廣大網友關注。該貼揭示了在職場中,廣大的職場人正面對著「小圈子」「接鍋頂崗」「年輕人兜底工作」等現象,飽受身心上的傷害。對於「職場霸凌」現象,你怎麼看?
【答案要點】
1.表明自身觀點。在如今的職場中,存在著許多職場競爭,衍生出諸多微妙的潛規則甚至霸凌,對於職場人的身心健康造成巨大的傷害,但是眾多的職場人只是將這些「小圈子」、「接鍋頂崗」、「年輕人兜底工作」等現象當做是職場晉升的必經之路,是適應社會的正常過程,對職場霸凌並未引起足夠的重視,這種現象必須引起我們的警惕。
2.分析存在的危害。(1)傷害被施暴者的身心。長期處於「職場霸凌」的環境下,受到同事領導的排擠,被施暴者的自尊受損,心理承受巨大的壓力,容易出現消極、失眠甚至是抑鬱的症狀。(2)影響正常的工作。長期處於被施暴的環境下會造成工作懈怠,甚至在職場產生不安全感,有更高的缺勤率。(3)造成不和諧的工作風氣。被欺凌的員工在遭受到傷害後,更容易將痛苦轉移給新進入的員工,而目睹霸凌事件發生的員工也更容易產生效仿、霸凌他人或者對於單位產生失望,造成惡性循環,形成不良的工作風氣。(4)摧毀年輕人的職業理想。剛進入單位的年輕人,遭受到「職場霸凌」後打擊了對於職場的熱情,變得麻木,對於實現自身理想心灰意冷。
3.分析原因。(1)「吃虧是福」的理念。受害者擔心被扣上「不服從領導」的帽子,影響到人際關係後被「穿小鞋」,從而在晉升路上受阻,因此忍耐欺凌。(2)組織制度的不健全。缺乏科學的管理制度,老職工積極性難以調動,而年輕人由於剛進入工作職場被過度使喚。(3)相關立法不健全。對於職場內的霸凌行為缺乏有效的規範,沒有具體可實施的標準,被霸凌時無法維權。
4.提出解決對策。(1)學會說不,停止麻木。職場人在工作中應主動承擔工作,以積極的熱情對待工作,但當「職場霸凌」危害到自身健康的時候,要敢於拒絕,敢於曝光,並且尋求工會等社會組織的幫助。(2)制度改變,創新管理。企業應積極改變,構建豐富多彩的企業文化,工作之餘多舉辦活動,對於員工以勸導為主,營造更健康、更平等的職場關係,調動員工的工作的熱情。(3)媒體曝光,積極引導。社會媒體對於「職場霸凌」現象要多曝光,引導正確的輿論,對企業和實施霸凌的人員進行監督規範。(4)完善立法,維護權益。政府應對「職場霸凌」事件保持高度重視,完善相關的立法,對於霸凌事件作出具體的定性,並且細化標準,讓被害者可以通過合法的途徑維護自身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