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為何叫河,長江為何叫江?江河有啥不同,作為華夏兒女要了解

2020-12-23 讀天下史

大家都知道,漢字最為奇妙的一點就是一字多義,這也是外國人在學習中文時最為崩潰的地方,有一位外國人便是鬧出一個這樣的笑話:一位外國女孩,來到中國被叫做「姑娘」,結果女孩很疑惑,問為什麼要叫她姑媽?因為在漢字中「娘」跟「媽」不是同一個意思嗎?說來也是讓人覺得特別搞笑了。

曾經有著一個有意思的問題在網上流傳:「黃河為什麼叫河?而長江為什麼叫做江呢?」想必哪怕是學霸,也未必能夠一時半會就把這個問題回答上來,但在專家的解釋裡,兩者必然都是有其中的講究,而且還有著很妙的地方,咱們作為華夏子女,這些東西還是有必要了解一下的。

首先,長江跟黃河兩者在中國都有著相當大的流域面積,長江6300餘公裡途經了湖北、江蘇等十一個省,黃河約5464餘公裡途經了山西、陝西等九個省,從長度上來看,在全世界範圍都算得上是佼佼者,而兩者之間最大的區別是,長江經常是一幅水平如鏡的畫面,但黃河就不一樣了,各種照片都是波瀾壯闊的存在。

如此兩者之間的區別便是非常明顯了,首先「江」的話,它的流速是比較緩慢的,最終途徑上海流入東海,但黃河的話,它的變化相對來說就很大,夏天我們能夠看到澎湃的黃河,但到了冬天它也能夠像長江一樣水平如鏡。

首先這便是江和河的第一個區別,流速就大不一樣,另外就是黃河會根據季節性的增加或減少流量,而長江則是一整年都不會對流量產生變化。

再來就是一個「南北有別」的問題,簡單直白地來說,就是南方人習慣將其稱作「江」,反之北方人便是習慣將之稱作「河」,比如南方有著「嘉陵江」「怒江」,而北方就有著「渭河」「淮河」,久而久之,人們便是遵守了這老祖宗流傳下來的習慣。

還有一個區分的方法就是,查看江河的最終流入區是內海還是外海,比如說黃河最終注入渤海,而渤海就是屬於我國的內海,因此注入內海的話,就是「河」。

若反之注入外海的話,長江注入了外海中的東海,因此便是稱作為江,同樣的珠江跟岷江也是一個含義。

最後還有一個區別的方法就是流經方式,以瀾滄江為例,當它從中國流向東南亞的時候,它便被稱作是瀾滄江,如果它從東南亞流入中國後,它便是被稱作湄公河,這也形成了一個非常明顯的區別了。

當然,從宏觀角度來看,江河都是由水構成的,沒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而大多數人也都會按照對河流的命名來稱呼河流,久而久之,名字便是成為了一個固有的印象,反而上面描述的細節倒是成為了其次。

相信每個中國人對於長江黃河都是有著敬仰之心的,兩者在中國都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不論怎樣都撼動不了我們心中的自豪。

就像歌裡面唱的「長江長城,黃山黃河,在我心中重千斤,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心中一樣親。」

相關焦點

  • 「同鯉不同命」,為何產自黃河的鯉魚,要比其他水域的鯉魚名貴?
    同是鯉魚,有不少地方的人不怎麼吃鯉魚,其實最主要原因是當地的鯉魚,確實沒有黃河鯉魚好吃,土腥味比較重,肉質和口感差。當然了,與當地豐富水產的可選性有關。實際上在優越的冷水環境中,生長的鯉魚,味道也不錯,只是沒有產自黃河的野生鯉魚有名。真是「同魚不同命」!那麼,為何產自黃河中的鯉魚,要比黑龍江鯉、湘江鯉、沅江鯉等鯉魚名貴?個人認為,主要是黃河鯉魚有得天獨厚的生長環境,以及文化傳播所致。
  • 中國歷史上最有故事的河,不是長江和黃河,是中國南北分界線的它
    在山河錦繡,百川清明的中華大地上,有這樣一條河,她雖不及黃河的氣勢磅礴、驚濤駭浪,也不似長江的波瀾壯闊、源遠流長,但是她是中華文明的扉頁,是中國南北的分界線,是自古兵家要衝之地,她記錄著整個華夏民族盪氣迴腸的歷史,講述著一個個驚心動魄的成長的故事,說她是中國歷史最有故事的一條河,一點都不為過
  • 中國有條大河,流域面積大過長江,水量是黃河7倍,卻鮮有人知
    眾所周知,我國境內最大的兩條淡水河無疑是長江與黃河了,幾千年來,這兩條大河一直靜靜流淌在華夏大地上,哺育了無數中華兒女,乃是中國當之無愧的母親河。
  • 我叫江豚 長江的江……
    我叫江豚 長江的江……
  • 在我國歷史上,為何只有南北朝而無東西朝?
    那麼,我國為何只有南北朝而無東西朝呢?這個問題,其實主要是由我國的地理結構決定的。1,以中國和美國為例。中國和美國在北半球的緯度相當,但中國能產生文明,而美國不能,原因很多,但河流和山川的走向是一個重要原因。我國擁有兩條大河,黃河、長江均為東西走向,而美國的密西西比河則為南北走向。
  • 【每日一字】江: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
    「遍識天下英雄路,俯首江左有梅郎。」這是電視劇《琅琊榜》裡的梅長蘇,人稱江左梅郎。江左在哪?江,最初是專指長江而言,後來才成為江河的通稱。
  • 毛澤東詩詞中的江河湖海
    毛澤東在江河湖海中回溯歷史長河,把握時代潮流,成就千秋偉業。   在《祭黃帝文》中,毛澤東以「胄衍祀綿,嶽峨河浩」頌揚中華民族繁衍生息、綿延不絕,中華大地五嶽巍峨,長江黃河奔騰浩蕩。毛澤東在橘子洲頭獨立寒秋,凝視「湘江北去」,思索「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天問。他在「茫茫九派流中國」的武漢長江邊,化解大革命失敗後「一時不知如何是好」的蒼涼心境。
  • 淡水魚被黃河衝進大海後,海水那麼鹹澀,為何它們還能活下來?
    黃河每天把淡水魚衝進海裡,海水這麼鹹澀,為什麼淡水魚還能存活?筆者:天行健作為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動物之一,魚類已經出現在地球上4億多年的時間了,不過,一開始地球上的魚都活在鹹鹹的海裡,後來伴隨著演化,到最後江河湖泊這些淡水區域中也開始出現了魚類的身影。
  • 天天喊華夏民族,你知道為何叫華夏?原來背後大有深意
    一、華夏合稱的緣起古文獻中的「華」、「夏」、「華夏」、「諸夏」、「諸華」,有單稱也有合稱,它們之間是什麼樣的關係,「華夏」合稱是如何出現的,這些都是研究華夏民族形成所要考慮的,而學者們對此有不同的看法。
  • 余光中的江河深處(新語)
    他曾說:「當我死時,葬我,在長江與黃河之間。枕我的頭顱,白髮蓋著黑土。在中國,最美最母親的國度,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張大陸。聽兩側,安魂曲起自長江,黃河,兩管永生的音樂」。今天,詩人溘然長逝於海島,長江黃河若有知,應會為他歌一曲。   少年時讀《白玉苦瓜》,其實難知愁滋味。只覺這位「雪線上了頭頂」的老頭俏皮而浪漫。
  • 開封版《長江、長江,我是黃河》火了!
    而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肆虐之時,河南大學文學院1982級校友、中州古籍出版社首席編輯劉春龍,於今年春節期間創作了歌詞《長江、長江,我是黃河》,並向全國發起譜曲徵集。消息傳來,包括開封市、河南大學的全國諸多音樂人紛紛響應,將這經典的呼號,譜成了原創歌曲《長江、長江,我是黃河》,佳作頻出。雖然版本不同,但卻心意相通,都表達了中原人民對武漢人民的問候和鼓勵。
  • 江山多嬌 祖國的江河有多美?全在這裡了!
    首先,請您將手機橫置 ▼今天早晨,央視新聞記者在灕江、塔裡木河、長江三峽夔門、黃河壺口瀑布等地設立直播點,利用多種拍攝手段,通過直播鏡頭展示了國慶期間祖國江河的極致之美。△四川阿壩,黃河沿岸黃昏航拍地貌。來源:視覺中國她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華夏文明自她而來。看黃河,到壺口。
  • 《長江 長江 我是黃河 》 大河網網友原創「抗疫...
    「長江長江,我是黃河,收到請回答!」一句話激發創作靈感  大河網網友、中州古籍出版社首席編輯劉春龍除了本職工作外,更喜歡寫詩填詞,2020年春節,舉國上下都在齊心協力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作為一名文藝工作者,劉春龍也是急在心頭,時刻關注。  「文天祥的《正氣歌》裡說:『時窮節乃現,一一垂丹青。』
  • 《長江 長江 我是黃河 》 大河網網友原創「抗疫之歌」
    「長江長江,我是黃河,收到請回答!」一句話激發創作靈感  大河網網友、中州古籍出版社首席編輯劉春龍除了本職工作外,更喜歡寫詩填詞,2020年春節,舉國上下都在齊心協力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作為一名文藝工作者,劉春龍也是急在心頭,時刻關注。  「文天祥的《正氣歌》裡說:『時窮節乃現,一一垂丹青。』
  • 黃河驚現千斤「鎮河」鐵牛,鎮守黃河千年不腐,專家直呼奇蹟
    黃河這條神秘又古老的河流,它孕育出了璀璨的華夏民族,千百年來一直在神州大地奔騰不息。然而幾千年前的古代科技並不發達,黃河洪災泛濫導致民不聊生,如何治理水患成了更個朝代最為頭痛的問題。舜帝接位以後,又繼續任用鯀的兒子大禹來治水,大禹總結父親的經驗,利用水往低處走的特性,把堵塞的河道給疏通,然後又把洪流引到了附近的江河,這才終於把洪水給治理乾淨,也就有了後世的「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典故了。
  • 這條江河難道也斷流了!
    信我的人,就如經上所說『從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來』。」(約7:37-38)關鍵詞句:活水的江河心得:在中國北方,最大的河流是黃河。所謂的黃河斷流,是指她最下遊的一座水文站所測量到的河床乾枯狀況。而在1972年到1996年的25年間,竟然有19年出現了河幹斷流,1987年後更幾乎連年斷流,斷流的時間不斷提前,範圍不斷擴大,歷時不斷增加。1997年斷流了226天,成為歷時之最。
  • 黃河浮現60噸「鎮河鐵牛」,沉睡河底1200年,為何千年不鏽
    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我學到了這樣一個教訓,叫「釣鐵牛」。那是大約一個時期,黃河泛濫,打破了城外的一座浮橋在宋代河中。黃河兩岸,有8頭大鐵牛拴在浮橋上,也被洪水衝走。洪水終於退去,8隻大鐵牛也沉在黃河堤防的淤泥中。
  • 水之源:相望江河
    江河源自滴水之聚,大洋成於江河之匯。談及水的蘊含,且不說江源地區雪山綿延,冰川縱橫,溼地廣闊,萬水匯流,湖泊密布。這其中,不是每一滴水都歸於河流,匯入大海。它們中的絕大部分以凍土、冰川的形式被大地封存,抑或聚於湖泊,養於溼地,滲於地下,在這片素以高拔孤絕著稱的酷寒之地,構成了屬於水的多樣化存在方式。
  • 黃帝憑什麼被稱為華夏先祖?
    四大文明古國的發源都是伴著河流而生,而華夏文明的發源地就是黃河流域。在上古時代,黃河流域有很多依水而居的部落,其中炎帝的部落比較強大,而黃帝的部落,就隸屬於炎帝的管轄範圍。可為何黃帝被人們稱為華夏先祖?本篇文章,小談就來給諸位講一講這其中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