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漢山城》最喜歡的兩部韓國歷史電影之一

2020-10-12 多看報多讀書

很喜歡兩部韓國歷史電影,一部是《思悼》,然後就是《南漢山城》。兩部電影把古代封建王朝上層人物關係的兩條主線展示的淋漓盡致,一條是皇家內部,一條是君臣之間。兩個小時把源於中國的封建文化提煉出了精髓。先說南漢山城,相比《天軍》,《最終兵器弓》這種YY電影,首先看到了韓國人正視歷史的態度,電影裡主戰派主和派的鬥爭,可以說體現了這些臣子不同的人生觀,主戰派中既有老狐狸騎牆派,又有金尚憲這種深受儒家文化影響的忠義之士。電影的真實在於人物的形象豐滿,主和派崔鳴吉為了政權的延續忍辱負重,沒有被臉譜化成賣國賊。投降後金的朝鮮奴隸,為朝鮮王室和後金帶路的老翁,為救南漢山城向勤王軍送信的鐵匠,只不過是在亂世中想要保住基本生存權的芸芸眾生。最後想說一下電影裡的滿洲,韓國電影尊重歷史,滿洲人說話全部使用滿語,(目前對滿語研究最深入的國家就是日韓,滿語與日語韓語語法相同,是同源語言。)電影中的滿語,配上宏大的戰爭畫面和真實的歷史,讓我們透過歷史的迷霧,重新認識到了那個尚武的滿洲,「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戰。」從滿語就感受到了民族的剽悍,可惜現在的滿族人已經丟失了自己的語言文字,那個驍勇善戰人傑輩出的民族只能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了。

相關焦點

  • 電影《南漢山城》:韓國正視歷史,再現被清軍徵服的歷史
    電影《南漢山城》便是講述清朝渡電影由李秉憲、金倫奭主演。電影裡為了抬升衝突,在朝鮮國王決定投誠後,將金尚憲設定為剖腹自殺。而真實歷史是主和派頭子崔鳴吉,與主戰派金尚憲被清軍拘禁在瀋陽。《南漢山城》沒抬高主戰派鄙視蠻夷、奉明朝為正朔的豪情,沒貶低主和派保全蒼生社稷的忍辱,以理性的角度再現了那段為活下去而投誠的歷史。
  • 從電影《南漢山城》看「丙子胡亂」
    作為韓國電影的愛好者,我一直對其電影中深重的文化、歷史內涵著迷,前幾年《辯護人》、《鳴梁海戰》,到最近的《鐵雨》、《暗殺》,都把朝鮮半島過去幾百年的榮辱興衰翻了個遍
  • 《南漢山城 》儒家思想的電影
    / 類型: 劇情 / 歷史 / 戰爭製片國家/地區: 韓國語言: 韓語 / 滿語上映日期: 2017-10-03(韓國)片長: 139分鐘後臺回復片名看劇韓國平均每天上映兩三部外國電影(2015年上映311部美國電影、363部日本電影),市場競爭無比慘烈,為求得生存,韓國電影每每煽情過度、用力過猛,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素媛
  • 《南漢山城》——歷史教會了我們什麼?
    《南漢山城》——歷史教會了我們什麼?雖然很少看韓國電影,但比較幸運的是,看過的每一部都可謂經典,印象很深刻的有拷問人性的喪屍片《釜山行》、質問政府的劇情片《計程車司機》…到這兒,《南漢山城》所演繹的是一部在歷史上為奇恥大辱的戰爭片——1636年丙子之役時朝鮮國王仁組及眾臣被清軍圍困在南漢山城四十七天的故事。
  • 韓國電影《南漢山城》所沒提到黑歷史
    ,電影產業這幾年蓬勃發展,出現了相當多可圈可點的電影。最近上演的電影《南漢山城》,便是近年來韓國少見的,能稍稍正視本國歷史黑暗面的一部古代戰爭片。《南漢山城》講述的是丙子胡亂的故事,這個影片講述的是1636年朝鮮國仁祖打完李倧期間,滿洲皇太極親徵朝鮮,朝鮮歷史稱為丙子胡亂
  • 韓國歷史片的新高度——《南漢山城》
    從創下最高觀影人數的《鳴梁海戰》到15年最受好評的韓國電影《思悼》,韓國的歷史片一直都有著很不錯的口碑和成績。
  • 《南漢山城》南漢山城&工作:槍戰&動作片到「舌戰片」
    當然,這其中也不乏一些令人耐人尋味的電影,今天就要談一下其中一部被人熱議的電影--《南漢山城》。《南韓山城》在韓網稱為「舌戰片」。儘管它並不是第一部,也不是最後一部」舌戰片」,但卻讓韓國觀眾們重新重視起「語言的力量」以及 「臺詞的重要性」。顧名思義,「舌戰片」故事的主調不是靠刀光劍影,而是靠唇槍舌劍。
  • 《南漢山城》韓半島古代戰爭電影三部曲!第二部!
    韓半島古代戰爭電影三部曲之第二部,推薦完了朝鮮壬辰倭亂電影,本片就講到了朝鮮歷史上另外一次險些滅國的戰爭,丙子胡亂,也就是清朝入侵並降服朝鮮的丙子戰爭!本片一度顛覆了韓國電影對自己戰爭歷史的誇大描寫,情節敘述上比較切合史實。王庭內部的重重矛盾,國君的柔弱躊躇,八旗兵對朝鮮士卒碾壓般的存在,這一切都讓整個國家在寒風中岌岌可危。
  • 《南漢山城》一份歷史的厚重感
    看電影,總有一些是看完之後無論如何都會讓我在之後的幾天中時不時想起的,《南漢山城》就是這樣一部好片。雖然我對朝鮮歷史上這次事件並不了解,也對片中主要演員不甚了解,但是片子的前10分鐘就讓我對故事的大背景和主要演員的性格有了極大的認識。隻身獨闖敵營的青衣崔鳴吉,無情殺害協助渡河的漁夫金尚憲。兩人性格立即顯露出來,雖然此時還不知道二人的政治主張,但是針鋒相對之勢立即就在後面朝堂議事中顯露出來。
  • 無愧高分的《南漢山城》:看韓國如何直面國難的屈辱
    喜歡就關注我吧 韓國電影這幾年的進步是有目共睹的,比較令人欽佩的是,韓國電影人涉及的題材之廣泛,內容之豐富,手法之新穎,思想之深度,早已遠遠把很多亞洲其他國家拋在後面.比如,這部好評如潮的2017年新片《南漢山城》,改編自2007年著名的小說(據說在韓國屬於家喻戶曉型的作品)。
  • 電影《南漢山城》殺青 李炳憲金允石表感言
    4月27日,據CJ娛樂方面消息,電影《南漢山城》經歷5個月的艱苦拍攝,於23日在江原道平昌順利殺青。
  • 《南漢山城》生之路
    生之路——觀《南漢山城》  《南漢山城》被譽為韓國2017年評分最高的電影,但它的知名度卻遠不如幾年前的同類歷史電影《鳴梁》。前一個星期我在尋找這部電影時發現,主流的網站都無法找到這部電影的片源,據我看的剪輯來推測,這極有可能是因為片中的主題是朝鮮反抗大清帝國的入侵之故。  我撇開敏感問題不談,就以朝鮮民族的角度,以這部電影本身的角度來淺談這部電影。
  • 和比戰難——《南漢山城》
    電影《南漢山城》講述的就是1636——1637年的「丙子胡亂」,朝鮮君臣被困在南漢山城之內47天。面對四面被包圍,朝鮮君臣在「死社稷,還是降清」之間進行著艱難的選擇。 南漢山城之內,」主和派「和」斥和派「之間的矛盾是主線,也看出朝鮮當時內部黨爭矛盾的激烈。這部電影最被稱道的地方是它對歷史的態度。長久以來,我們的歷史教育有一個刻板的印象:主戰=愛國,主和=投降=賣國。
  • 借電影《南漢山城》,管窺皇太極徵明前穩定東北局面的一段歷史
    與此同時,境外也湧現了眾多反映清代歷史的優秀影視作品,如韓國在2011年出品的《最終武器:弓》和2017年出品的《南漢山城》,就是朝鮮李朝時期與當時清政權有關的歷史故事。公元1636年,清軍為了解除後顧之憂,對朝鮮發動了第二場戰爭(第一場戰爭發動於1627年),這段歷史在韓國史書中被稱為丙子胡亂(병자호란)。
  • 《老盧陪你看電影》無遮電影賞鑑第四期:韓國電影《南漢山城》現場及影評分享
    「老盧陪你看電影」第四期順利舉行。由知名影評人盧澤明老師精心遴選的韓國電影《南漢山城》,引起了大家強烈的內心震撼,在賞鑑講座和互動交流環節更引發了大家的熱烈討論。無遮在此特將盧老師關於該片的影評文字和現場情況分享給大家,以便讓因國慶大假調休上班而無法來到現場的朋友們也可了解更多。
  • 值得一看得《南漢山城》
    《南漢山城》是由黃東赫執導的歷史戰爭片,由李秉憲、金倫奭、樸海日主演於2017年10月3日上映。該片改編自金薰的同名小說,講述是1636年朝鮮仁祖李倧期間,滿洲皇太極親徵朝鮮一段歷史,朝鮮史稱「丙子胡亂」。清軍勢如破竹將朝鮮皇帝李倧和一眾大臣圍困於南漢山城。最後在城中朝鮮軍隊的鼓譟和清軍的威逼下,朝鮮君臣被迫籤訂降書。朝鮮臣屬滿洲,與原宗主國大明斷絕關係,並參與滿洲軍隊一起進攻中國。世子李溰、次子李淏送到瀋陽為人質,並斬首三名主戰派大學士尹集、吳達濟、洪翼漢的故事。
  • 2017年韓國劇情歷史《南漢山城》韓語中字MKV劇情簡介
    ◎中文片名 南漢山城◎英文片名 The Fortress◎年  代 2017◎國  家 韓國◎類  別 劇情/歷史◎語  言 韓語◎字  幕 中文字幕◎IMDb評分  6.9      高 修 Soo Go      樸熙順 Hee soon Park      趙宇鎮 Woo-jin Jo      李大為 David Lee      金範來 Kim Beop-rae      許成泰 Seong-tae Heo◎簡  介  公元1636年(朝鮮仁祖14年),皇太極帶領軍隊入侵朝鮮,朝鮮王室被逼至南漢山城避難
  • 《南漢山城》:位卑未敢忘憂國?
    ,是韓國人拍的《南漢山城》,導演是曾經執導過「國民催淚彈」——《熔爐》的黃東赫。故事的歷史背景並不複雜:明崇禎九年(1636),滿洲首領愛新覺羅·皇太極將國號由「大金」改為「大清」,並率軍入侵時為大明屬國的朝鮮。「滿萬不可敵」的八旗鐵騎以摧枯拉朽之勢將朝鮮王室趕到了南漢山城,仁祖李倧在此避難47日,最終喪節受辱,此為朝鮮歷史上的晦暗一頁。
  • 「成王」與「敗寇」:從《雙面君王》到《南漢山城》看歷史的重塑
    「成王」與「敗寇」:從《雙面君王》到《南漢山城》看歷史的重塑 文 和運超多數影迷都知道,韓國現實影片以敢於批評著稱,其實他們的古裝電影也有不少類似內容。
  • 《南漢山城》冷靜面對悲屈的歷史不容易
    最近看明朝三大徵之一的萬曆援朝抗倭,衍生看了這部《南山漢城》,對棒子電影又加了一分敬畏。片子是講萬曆援朝40多年後,大清在東北崛起,皇太極揮軍侵朝,朝鮮皇帝被困南漢山城47天後投降,脫離明朝庇護成為大清屬國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