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蒙老同學請吃午飯,去いば昇吃一碗鰻魚飯。也算滿足我離職前要把中山公園附近長草的店都勾掉的心願。同時聊了一些相當實用的話題,真是收穫頗豐的一個中午吶。深懷感激。
這家店的鰻魚飯是友人推薦,事先看了看一碗的價格在180軟妹幣左右,基本上與東京的價格差不多,便稍微有點放心。其實一碗蒲燒鰻魚飯,不僅要活殺鰻魚,火候恰當,還需要師傅多次翻面、塗刷醬汁,可以說是頗費心思的。
順便按上菜次序來簡單說說。首先可爾必斯真是太太太淡了,我還以為是喝水呢。
因為上期剛說過沙拉的內容,今天的蔬菜沙拉,算是平均水準。
倒是刺身七拼,吃到了一些不常吃到的品種。等到鰻魚飯上桌,已經有點飽了。
這一碗雙層鰻魚飯,售價238軟妹幣(如果我沒記錯)。是豐盛的魚-飯-魚模式,有點類似日式傳統裡的「鰻重」一說,卻用了陶瓷圓碗來裝而不是漆器方盒,所以一端上來,盛具在我看來是失水準的。
掀開鰻魚看,米飯上欠缺汁水,好在提供了山椒粉和鰻魚醬汁方便食客提味,我澆了一層醬汁。但是作為蒲燒鰻魚,鰻魚還是不夠肥嫩,皮肉之間沒有肥膏,一咬就觸及了魚皮的質地。我懷疑可能用的是海鰻,加上夏季的鰻不如秋冬膘肥肉厚,更加沒有野生河鰻的肥嫩。
在這裡我不得不推薦今年六月份在東京吃到的一家叫鰻禪的老店。全店菜單裡只有鰻魚飯,分三個價位,足以看到老闆夫婦對鰻魚飯的堅持。採用野生河鰻,烤到正好,所以肥膏都保留下來,而且肉質細嫩,筷子夾起會滑但毫無鬆散。米飯的軟度也剛好,根本不用再添加醬汁,就好吃到把所有米飯都扒光。連配的湯裡都是魚肝,盛具也是美好的漆器,長條不切割擺放,看起來就非常滿足。特上3500日元一份,是我此次東京之行最難忘的一餐。
如果近期有朋友正好去東京,建議去試試。地點在淺草附近,大概最近會搬遷,注意事先讓駐東京(或者會日語)的朋友預約,否則就要像我們一樣等兩個小時(但是可以逛逛附近的優衣庫哈哈)。因為這一盒鰻魚飯,準備起來真的很費工的嘛。
當然也有人說,哪怕是這家鰻禪,在東京也只是中上。我不知道。如果有好吃的,可以留言給我,我也不介意為了一碗鰻魚飯,再去一次東京啦。
大概事實還是再一次無比殘酷地證明,「在地」這個概念在吃這件事上的重要性。所以,趁著放假,也出去走走吧。
中秋快樂。記得要吃得好一點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