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紀錄片《風味人間》深耕影像 品味人生(看臺人語)

2020-11-23 人民網

圖為網絡紀錄片《風味人間》劇照。

以飲食文化透視社會變遷,《風味人間》第二季繼續帶觀眾品風味,悟人生。該片在展現中華美食基礎上擴大拍攝範圍,以食物為信使展現不同地域的風土人情和民族文化。另外,節目不斷追尋美食的歷史足跡,看當下食材如何傳承古老手藝,讓味道穿越時間。創作者用顯微攝影和超微觀攝影等前沿拍攝手段,放大食物的質感和細節,再通過解說詞將世俗生活和人文情懷巧妙融合,讓觀眾感受到食物蘊含的質樸情感和生活哲學。

(萊浩)

《 人民日報 》( 2020年05月01日 08 版)

相關焦點

  • 【節目評論】《風味人間 第二季》:網絡紀錄片創作新風尚
    導讀近期,由騰訊視頻出品的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 第二季》在騰訊視頻上線獨播。該片探訪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以美食為載體,展現世界各地多姿多彩的風俗文化,堪稱一部集食物之美、生活之美、文化之美為一體的人間風味錄。全片內容充實、製作精良、情感豐沛,讓觀眾在詩意體驗中享受視覺盛宴,在文化審美中產生情感共鳴。
  • 9.4分美食紀錄片,陳曉卿帶著《風味人間2》回來了!
    「人間至味, 往往醞釀於人與人之間, 最好吃的是人。」 闊別兩年,這一次陳曉卿又帶著團隊為觀眾們帶來了《風味人間2》。2018年的《風味人間》豆瓣評分9.1,這一次剛開播不久,就拿下9.4的高分!
  • 《風味人間》第二季:舌尖品嘗風味,心靈體悟人間
    隨著美食類紀錄片不斷走進大眾視野,影像中食物所散發的不僅是色香味的絕妙,更是氤氳著「煙火氣」裡的情感與厚度。日前,由陳曉卿領銜、稻來傳媒和企鵝影視聯合打造的紀錄片《風味人間》第二季在騰訊視頻播出,讓觀眾繼續跟隨鏡頭領略美食地圖,從「品嘗風味」到「體悟人間」。
  • 《風味人間 第二季》來了來了,難得一見的紀錄片時代
    風味人間,人間風味紀錄片之大,包羅萬象紀錄片題材的豐富性,是其立於不敗之地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國近年來的紀錄片題材也豐富異常,如已做成文化品牌的美食類紀錄片《風味人間》、《人生一串》、《老廣的味道》;表達人文關懷與人性溫度的《四個春天》、《人生第一次》、《鄉村裡的中國》;具有社會話題性的《最後的棒棒》、《零零後》;以及自然科普類的《本草中國》、《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等。
  • 《風味人間2》熱播,美食紀錄片何以「撩撥」人心?
    陳曉卿表示,與最初拍攝美食紀錄片不同的是,現在會更偏重「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理念,也就是西方話語中的「You are what you eat」。    關於《風味人間2》的定位,在另一位總導演李勇眼中,它不只是美食紀錄片,還是一個自然地理人文類的紀錄片。李勇告訴記者:「美食是基礎,是立足點與出發點,更是基本元素。
  • 從《人生一串》到《風味人間》,國產紀錄片們是如何「返老還童」的?
    而《風味人間》的成功,也不僅是贏在美食引人垂涎,更是贏在美食背後文化與鄉土的意蘊綿長。除了《風味人間》外,今年以來國產紀錄片誕生了不少佳作。2018年豆瓣標記人數前20的國產紀錄片中,有15部拿到了8分以上的評分。
  • 《風味人間》一檔不僅僅是美食的紀錄片
    #美食測評# 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沒有注意到這樣一檔綜藝性的紀錄片。比起之前的舌尖上的味道來,這一檔的風味人間做的可能不僅僅是美食。同是一個班底的團隊,甚至配音都沒換的風味人間,講的不僅僅是人們對於美食的追求,更多的是文化之間的共同點和對食物有共同追求的各名族國家人種之間的美食感悟。風味人間人間有別與其他美食節目的開篇就不一樣,在節目的開始,鏡頭就帶我們走進了菲律賓的大山,沒錯,不是我們國家,而是東南亞國家菲律賓。
  • 《風味人間》:一部披著美食紀錄片外衣的「人間觀察」
    俗話說得好,食色性也,在小崔看來,喜歡美好的事物是人的本性。吃也好,人也好,都是這樣,所以,當我們被美食吸引的的時候,其實我們也在面對自己的人性。而小崔想,這也是為什麼像《風味人間》這樣的美食片可以輕易俘獲大批觀眾的心,因為它抓住了觀眾的「心」。也滿足了大家對「雲美食」的體驗。
  • 上拼多多買「風味人間」?美食紀錄片開始「玩」營銷了
    廣東港式燒鵝搭配酸梅醬、日本刺身配上芥末醬,老北京人的萬物蘸麻醬、墨西哥辣椒熬製的魔力醬……生活化的百家「醬」壇,美食與人文相輔相成。而無論是雲南玫瑰醬、北京芝麻醬還是,湖南剁椒醬,這一季的中出現過的食材,你大多可以在拼多多的「風味人間」專題購買,這也是這一季《風味人間2》在商業價值方面的新賦能,即用戶能夠通過紀錄片中的片尾廣告和電商平臺專區,跳轉至拼多多中的風味專題購買紀錄片中的相關食材。
  • 看《風味人間》,在美食裡品味人生智慧
    ——蕭伯納《風味人間》上線很久了。說真的,有點不敢看,又忍不住想看。陳曉卿這個滿肚子食經的可愛胖子,講起美味來,不光自己咽口水,聽者都跟著一起流涎,更別說這個下足力氣的美食紀錄片了。無論是色彩、光線、角度的運用,還是那貼著心的解說詞,都給人以極大的感官衝擊。在這樣的攻勢下,豈是乾咽口水能平復的,不大快朵頤,哪能解「恨」。
  • 感動味蕾,觸動靈魂的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第二季
    大家對吃的熱情從每年層出不窮的美食紀錄片就可以看出,就算不能親自嘗遍天下美食,能「一飽眼福「也是一件美事。 而在美食紀錄片界,有一個讓吃貨們「聞風喪膽」的名字——陳曉卿,《舌尖上的中國》前兩季的導演,一個被譽為「全中國最懂吃的男人」,由他執導的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前兩季、《風味人間》第一季曾經火爆全國,廣受好評。
  • 饞哭你的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第二季上新!
    更為驚喜的是,「風味2」首播期間,特別開放全球播出,屆時,全球用戶只要打開騰訊視頻,即可一同開啟全球美食探索之旅。系列片最難做的就是承上啟下的第二季,尤其是在風味1以9.1的高分,成為美食紀錄片的扛鼎之作以後,要給期待值飆升的觀眾什麼樣的內容,才能穩定口碑,鞏固IP價值?
  • 「深夜放毒」大師陳曉卿又回來了,美食暴擊紀錄片《風味人間》第二...
    風味人間總導演李勇對界面生活說。「這一季選取的食物主題,首先是看它是不是普遍,是不是全世界的人都會食用;其次會看它是不是重要,從歷史上看,或者從區域廣泛性上看,它是不是在影響著我們。而放眼世界,巴克拉瓦以伊斯坦堡最有名的甜品聞名於世;辣味當道的四川,在夏偉的壩壩宴上,也總能發現糖的身影。中國與土耳其,一個婉約,一個熱烈。
  • 《風味人間》第二季歸來,紀錄片向「網」而生
    時光倒流一個輪迴,寫下《一碗湯的鄉愁》的陳曉卿大概不會料想到,十多年後安徽老家寶藏SA湯通過《風味人間》第二季傳遍全國,而他成為了統一「飯圈」的男人,帶領團隊滿世界奔走,試圖探尋不同地域文化下的美味人生。從縹緲變化的甜到風情萬種的雞,足不出戶盡覽天下珍饈,這屆觀眾有福氣。
  • 我為什麼減肥失敗,就怪這部紀錄片——《風味人間》
    《風味人間》第二季播出以來就引起廣泛的關注,在第一季的基礎上繼續實力圈粉,這種以敘述形式介紹人間美味的方式讓許多「吃貨」們津津樂道。同時也導致眾多網友「減肥失敗」。繼《舌尖上的中國》之後陳曉卿的《風味人間》評分更高,看過的朋友都有一種共同的感覺,《風味人間》裡的美食介紹更像是一種美食之旅。從視聽美味的角度使味道飄出中國走向世界。這個紀錄片的製作,從風味產生的故事到當地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對美食的製作工藝和情感依賴,每一部分都銜接的自然通暢。
  • 等待風味人間更新的日子,不妨看看這些紀錄片
    今天又是想念《風味人間》第二季的一天,滿腦子想的還是那一口濃醇的甜,蜂蜜、海膽飯糰、拔絲蘋果、甜燒白、雞頭米…奈何劇情太短不夠看,只是嘗了點甜頭就結束了,現在只想著周日能夠快點來。想念風味人間的日子,還是一如既往的難受。為了安撫大家受傷(忍餓)的心靈,紀同學特地帶來了三部不錯的紀錄片,都非常值得一看,希望能夠充實你等候「吃螃蟹」的日子。
  • 風味人間收官 騰訊視頻風味人間第2季正版觀看地址
    由騰訊視頻出品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第 2 季收官期「根莖春秋志」,已經於昨晚( 6 月 14 日)21: 20 在浙江衛視播出。《風味人間》第 2 季,共 8 集,從全世界的角度出發,在特色鮮明的美食之中找出千絲萬縷的聯繫。探究相同食材的不同做法、不同食材的相同做法、不同做法的相似味道。
  • 《風味人間》第二季回歸,這種河南人都熟悉的美食上榜了
    2018年,由陳曉卿擔任總導演的《風味人間》被譽為「年度美食紀錄片尖峰之作」,也成為廣大觀眾的「下飯神器」,這次的《風味人間2》將繼續採用宏大事業聚合美食焦點,深耕民俗人情,從觀察世界美食文化的角度探討情感內核。
  • 紀錄片《風味人間》IP實現全球傳播
    2020年4月26日,由騰訊視頻出品,稻來傳媒和企鵝影視聯合製作的大型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第二季)播出。該片以全球視野審視中國美食的獨特性,在歷史演化過程中探究中國美食的流變,勾勒出恢弘的中華美食地圖,講述人類美食故事。首播期間,只要打開騰訊視頻,全球用戶即可一同開啟一場美食探索之旅。節目英文版還在騰訊視頻海外版WeTV上線,在泰國等地區同步播出。
  • 推薦紀錄片:《風味人間》
    超下飯治癒美食紀錄片終於更新啦~餓推薦紀錄片:《風味人間》第二季 中國風味人間 第二季豆瓣評分:9.4分每周日更新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