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國能否從一碗牛肉麵開始?
延伸閱讀>>「拉麵風雲第一季」:觀察|上海阿里蘭,一家失了「牛肉」的拉麵館
10月20日晚,有網友爆料稱上海發生聚眾鬧事,一家尚未開業的膳食坊被砸毀。10月20日下午三點許,位於上海浦東金高路1056號的上海隴源膳食坊,被30多青海漢子(回族)在光天化日下砸毀,據當事家屬稱,被砸原因是「不許隴源膳食坊出售牛肉拉麵」,店內有三人受傷。當事家屬已經報警。
短短十幾小時,微博話題#上海回民聚眾鬧事#閱讀量就高達575萬,討論6875條。隨後,該話題於21日下午被刪除,其中相關討論於該日一早就已被刪除。
據當事家屬稱,其是漢族人,老家在西北,膳食坊計劃中午賣麵食,晚上賣西北菜,在店面剛裝修好後,斜對面青海人拉麵館威脅不許賣麵食,店主「答應和他們協商」,但仍發生上述被砸的一幕。而當出警警察剛離開,「他們又來了,說今天(21日)還來找我們」。據其透露警方對於案件認定「會轉成刑事案件」。隨後,店主的網友@又木大爺 將此事發布在微博上,目前,相關微博均已被刪除。
從其所附照片中的上海市公安局案(事)件接報回執單來看,出警單位為浦東分局高行派出所,報警時間為20日16時許,內容為20日15時09分,報警人報警稱:在金高路源華路口如家酒店旁邊飯店30-40名外地人正在砸店,原因不明。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習五一 評論指出在許多城市,合法經營「牛肉麵」遭遇「青拉」黑惡勢力的事件,頻繁發生。城市民族工作面臨新時期的挑戰。在上海南京路——中國的經濟中心、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最文明的城市、上海最繁華的地方,某地某族某約定的法律效力超過中國政府工商管理法規,打著民族團結的幌子,胡作非為,目無國家法紀,破壞社會和諧,令人深思。上海隴源膳食坊被砸事件,涉嫌黑社會團夥犯罪,期待上海執法機構嚴格執法,為全國城市管理此類問題樹立依法治國的典範。
21日11:33分,最大的漢語穆斯林社區@中穆網 微博表示「如果此事屬實,我們譴責這種砸店行為,行業規則應該依法協商。同時,我們也譴責藉此事件攻擊整個回民或者青海回民的言論。建設法治中國,你我都有責任。」
上海「清拉」組織砸店在上海已不是首次,早在今年7月1日,與浦東一江之隔的黃浦區也曾發生約100名青海回民聚集堵門擾客事,被影響的店是甘肅回族人經營的牛肉麵店「阿里蘭牛肉麵」,最終經過上海警方、上海民宗委、青海化隆駐滬辦、甘肅駐滬辦等多部門協調,阿里蘭牛肉麵去掉「牛肉」兩字後達成和解。而這樣的處理結果,也為打砸案件的發生埋下了伏筆。
在「阿里蘭牛肉麵」事件中,青海回民非法聚集、擾亂合法經營等,明顯有違法違規行為,但上海警方的處置卻以協調為主,對相關人員並未追究責任。雖然在涉及少數民族問題上,有著諸多部門和政策的作用,上海警方也有其難言之隱,但作為執法部門,對違法行為以「協調」處之,則很難擺脫「不作為」的指責。
而這樣的處理結果也起到了非常反面的效果。一方面當法治遇到民族問題就失靈,依法治國就成為了空中樓閣;另一方面則是對民族外衣包裹下的違法行為的縱容,其做事將更加肆無忌憚;同時也是對絕大多數守法守規的少數民族的不公,少數民族群體的形象將被持續侵損;最後,更重要的是對相關少數民族政策的誤解將更深,民族間的不滿情緒、衝突將更為激烈,影響也更為深遠。
從北京老虎襲人事件開始,規則意識越來越顯化,也日益被公眾認可和重視。這是國家法制建設的可喜成果,也是多少代法律人和公眾共同努力的結果。那麼在此背景下,上海隴源膳食坊被打砸能否依法得到妥善處理,秉持依法治國精神?能否不再被民族外衣所束縛?給店主、民眾以及少數民族們一個滿意的答覆?無論結果如何,上海警方的應對都將給全國帶來示範效應。
正如網友所說,也許依法治國「就要從一碗牛肉麵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