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藥物容易誘發高尿酸血症呢?
高尿酸血症是嘌呤代謝紊亂引起的代謝異常症候群,是痛風發生的最重要生化基礎和最直接病因,近年來患病率呈現明顯上升和年輕化趨勢,調查發現,我國高尿酸血症患病率約為13.3%,約1/3的高尿酸血症患者發展為痛風。
大量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還與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慢性腎臟病等密切相關,是上述疾病發生發展的獨立危險因素,也直接導致了患者長期生活質量的下降和壽命的縮短,嚴重威脅人類健康。所以,我們應該重視高尿酸血症,進行積極的幹預處理。
老年人組織器官衰老,對藥物的吸收、代謝、排洩能力降低,且可能同時身患幾種慢性病,若在治療過程中,用藥頻繁,品種多,劑量大時,一些藥物就可以通過促進內源性尿酸生成和減少尿酸排出影響血尿酸水平,從而造成藥源性高尿酸血症,這需要引起我們臨床用藥的注意。那麼,哪些藥物容易誘發高尿酸血症呢?簡單按照對尿酸代謝的影響分述如下:
一
影響尿酸生成的藥物
1.肌苷
肌苷為次黃嘌呤核苷,是嘌呤代謝的中間產物,在人體內代謝的最終產物是尿酸,從而引起高尿酸血症。
2.胰酶製劑
胰酶為助消化藥。主要含胰脂肪酶、胰蛋白酶和胰澱粉酶,是從新鮮的動物胰臟中提取的混合物,含有大量的嘌呤成分,長期大劑量使用該類藥物,可引起高尿酸血症。
3.腫瘤化療藥物和糖皮質激素
細胞毒性化療藥物和糖皮質激素用於治療血液系統惡性腫瘤(如白血病、淋巴瘤等)時,可使細胞死亡數量急劇增高,嘌呤降解增加,引起尿酸貯積誘發高尿酸血症。另外,嘌呤拮抗劑與內源性嘌呤結構相似,在肝臟內黃嘌呤氧化酶的作用下生成尿酸衍生物,也可導致高尿酸血症。
4.重組人粒細胞刺激因子
大劑量的粒細胞刺激因子可促使白細胞的產生,嘌呤代謝增加,使尿酸水平增高。
二
影響尿酸排洩的藥物
1.利尿劑
臨床研究發現,幾乎所有的利尿劑都可以引起高尿酸血症。利尿劑可導致血容量減少,從而能增加近曲小管對尿酸的重吸收,減少尿酸排洩,長期應用可出現高尿酸血症,其中以髓襻和噻嗪類利尿劑更明顯,如呋塞米、託拉塞米、氫氯噻嗪等。此外,髓襻、噻嗪類利尿劑和尿酸均通過近曲小管有機酸轉運系統分泌排洩,從而因競爭性抑制作用在用藥期間減少尿酸排出,提高血液中尿酸的濃度,最終引起高尿酸血症。
另外,人們若經常服用珍菊降壓片、壽比山、複方降壓片、北京降壓0號等含有利尿劑成分的降壓藥,也易患高尿酸血症。
利尿劑的尿酸貯積效應呈劑量依賴性,多見於大劑量或長期應用時,因此,儘可能控制使用劑量和療程,減少不良影響。
2.免疫抑制劑
環孢素是一種強效的免疫抑制劑,可產生腎毒性,造成腎組織損傷,進而影響血尿酸的分泌和排洩。此外,近曲小管參與尿酸鹽轉移的有機陰離子轉運體10同樣介導環孢素轉運,二者競爭性抑制,從而減少尿酸排洩。
他克莫司是另一種強力的新型免疫抑制劑,他克莫司可以引起劑量依賴的入球小動脈收縮,從而導致高危患者發生腎損傷和高尿酸血症。
3.抗結核藥物
抗結核藥物如吡嗪醯胺和乙胺丁醇均可以導致高尿酸血症,其機制是藥物或其代謝產物(如吡嗪醯胺的代謝產物5-羥吡嗪酸)與尿酸爭奪有機酸排洩通道,從而減少尿酸排洩。
4.左旋多巴
左旋多巴用於抗帕金森,其代謝產物高香草酸和苦杏仁酸會與尿酸競爭排洩路徑,使尿酸的排洩量減少,從而引起高尿酸血症。
5.β受體阻滯劑
此類藥物可使腎血流量及腎小球的濾過率降低,尤其在與利尿劑聯用時,可減少尿酸的排洩量,引起高尿酸血症。
6.部分抗生素
喹諾酮類藥物如環丙沙星、氧氟沙星;青黴素和頭孢菌素類藥物,大部分從腎臟排洩,可能競爭性抑制尿酸排洩,導致體內尿酸水平升高。
7.降糖藥物
胰島素可增加腎臟鈉離子和尿酸的重吸收,同時升高血壓和尿酸。雙胍類藥物在體內代謝過程中可能產生乳酸積聚,乳酸能抑制腎近曲小管的尿酸分泌,導致尿酸排出減少,引起高尿酸血症。格列本脲、格列美脲、格列齊特等磺脲類降糖藥可影響腎臟的功能,減少尿酸的排洩量。故人們長期使用上述降糖藥物,均易引起高尿酸血症。
三
既影響尿酸生成又影響尿酸排洩的藥物
1.含乙醇的藥物
乙醇的高熱量可誘導肥胖,鳥嘌呤在腸道細菌的作用下可生成尿酸。
乙醇可誘發糖原異生障礙,導致血清中酮體和乳酸積聚,從而抑制尿酸在近端腎小管的排洩。另外,乙醇可能引起機體脫水,造成血液濃縮,從而升高血尿酸濃度。
2.果糖
果糖是一種單糖,與葡萄糖是同分異構體。果糖進入細胞內被迅速磷酸化,導致ATP耗竭,從而增加嘌呤代謝酶的活性,加速尿酸的產生,導致細胞內尿酸升高和高尿酸血症的產生。
同時,果糖還可誘發急性腎功能衰竭和近端腎小管重吸收功能異常,從而減少尿酸排洩,引起高尿酸血症。
3.煙酸
煙酸屬於B族維生素,在人體內轉化為煙醯胺,煙醯胺是輔酶Ⅰ和輔酶Ⅱ的組成部分,參與體內脂質代謝、組織呼吸的氧化過程和糖類無氧分解的過程。煙酸既增加尿酸的產生,也降低其清除率,引起高尿酸血症,但對尿酸升高的影響呈劑量依賴性。
四
對尿酸水平影響有雙向的藥物
1.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臨床使用廣泛,在減少心、腦血管事件發病率和死亡率方面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阿司匹林對尿酸代謝的影響是雙向的。低劑量的阿司匹林(<2g/d)可抑制腎小管分泌尿酸,引起高尿酸血症。大劑量的阿司匹林對尿酸分泌和重吸收均有抑制作用,但重吸收的抑制效應更強,最終使尿酸從尿中排洩增加。
2.維生素C
維生素C屬於酸性物質,當大劑量(4g/d~12g/d)使用時,可使尿中草酸鹽的含量增加10倍以上,從而引起高尿酸血症。
維生素C劑量對尿酸代謝的研究結果有所不同。有研究顯示補充維生素C(500mg/d)對尿酸水平無明顯影響。但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一項大型前瞻性研究表明,當維生素C攝入量在500~999mg/d時,尿酸水平處於最低值,而更大劑量的攝入量將不會進一步增加獲益。所以,想通過日常服用大劑量維生素C來降低血尿酸是行不通的。
此外,還有一些個案報導也會導致高尿酸血症,就不一一敘述了。當然,藥物導致高尿酸血症有著一定的個體差異性,即使是同一種藥物,對血尿酸的影響也不一樣,一定要提高警惕。為了防止藥物升高血尿酸,最好的辦法就是加強監測,要經常檢測血尿酸的濃度。一旦發現服用的藥物升高了血尿酸,也不用過度緊張,一般情況下,因藥物引起的血尿酸升高不需要特殊處理,通過多飲水,保持每日尿量在2L以上,以促進尿酸排洩,但如果血尿酸值仍持續上升時,應停用有關藥物並及時就醫,以防不測。
參考文獻:
[1]黃葉飛,楊克虎,陳澍洪,謝雅,黃慈波,青玉鳳,何東儀,武麗君,詹鋒,王小琴,周宇麒,孔慶聰,王昆,徐大同,馬小建,古潔若.高尿酸血症/痛風患者實踐指南[J].中華內科雜誌,2020,59(07):519-527.
[2]秦貴軍.藥源性高尿酸血症[J].藥品評價,2015,12(07):19-22+26.
[3]李永梅.警惕藥源性高尿酸血症[N].中國醫藥報,2012-05-30(007).
[4]周捷.藥源性高尿酸血症的致病藥物及防治對策[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08(16):108-110.
[5] Liu R, Han C, Wu D, et al. [J]. Biomed Res Int, 2015, 2015: 762820. DOI:10.1155/2015/762820.
[6]羅學宏.中老年尿酸高,藥物「功不可沒」[J].大眾健康,2020,(2):62-63.DOI:10.3969/j.issn.1002-574X.2020.02.022.
本文首發:醫學界風溼與腎病頻道
本文作者:陳新鵬
責任編輯:施小雅
版權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