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8前身,獨眼「河馬」,米裡忽悠蘇聯軍方的產物

2020-12-27 北雁自南歸

米裡設計局是蘇聯最大的直升機研製廠商,自1947年創建以來,先後完成數十款不同型號直升機。不僅生產數量全球前列,在重型、超重型直升機方面更是領先於世界,而且各種機型大量經過實戰考驗相當受歡迎。

這些機型裡有我們很熟悉的米-4、米-8、米-26多用途運輸直升機,也有米-24武裝直升機等,還有更大型的米-6、米-10等。不過回到上世紀50年代,隨著米-4中型多用途直升機投入現役,蘇聯軍方覺得這款飛機性能卓越相當滿意。

米-4採用一臺活塞式發動機,最大飛行速度210千米/小時,最大起飛重量7.6噸,可以裝載1.5噸貨物,也可以吊運1.35噸物資。對於40年代末研製的機型,米-4這種綜合性能在當時挺強有很多改型,在蘇聯三軍中曾大量裝備。

米-4直升機

軍方裝備米-4後感覺很好用,但設計師的眼光往往更加前瞻並且獨到,米裡在米-4大獲成功後並沒有放棄前進的腳步。上世紀50年代,更好的渦軸發動機已經投入,傳奇設計師米裡向蘇聯政府提交一份建議,提出研製一款全新裝備渦軸動力直升機,用以取代活塞動力米-4。

不過這個建議立刻被蘇聯軍方否決,他們認為米-4已經足夠好,再加上如果真的全部換裝新飛機成本太高。直接建議無效,米裡開始採用迂迴路線改變說辭,他說新型號直升機只是對米-4的換發升級。這樣預算較小,終於得到蘇聯高層同意,不過米裡實際上就是在忽悠軍方,因為他想要實現的是換代米-8直升機。

忽悠項目於1958年開始研製,代號V-8,由於研製理由是米-4改型所在外觀肯定不能出入太多。於是大量沿用米-4總體布局,不過座艙改的相對更大,同時將活塞發動機更換為AI-24V渦軸發動機(2700軸馬力)。雖然米裡終極目標是雙發版本,但預算有限,再加上自己編造的理由總不能打臉。

於是大家就看到米-8最早的版本,下面這款相當少見的獨眼「河馬」,如果要對比的話和我國直-6(米-4/直-5的拉皮換發版)有點像。

V-8直升機
直-6直升機

1959年,赫魯雪夫訪美乘坐了作為總統專機的S-58,乘坐體驗太好留下極深印象。回國後赫魯雪夫要求研製一款雙發渦軸動力直升機,畢竟雙發更安全舒適度更好,更重要的是美國總統訪蘇時可以讓對方體驗一下蘇聯製造。有了老大發話,米裡終於可以放心大膽研製雙發版本,1960年V-8A雙發渦軸動力直升機獲批。

S-58直升機

早有準備的米裡設計局研製速度驚人,1961年7月,首架單發原型機首飛,1962年8月,採用兩臺TV2-117渦軸發動機的V-8A首飛。進行了多種改進,包括滑動式艙門,自動駕駛儀、電熱防冰系統等。飛行測試性能表現優秀,1964年開始批量生產,1965年首架生產型米-8P參加巴黎航展,受到了高度評價,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好的中型直升機之一。

V-8A原型機
米-8直升機

當然,米-8中型直升機不僅是面子產物,雖然前期蘇聯軍方沒有正眼相看。但是投入實用的米-8所表現出來的優異性能,以及越戰之後美軍大量投入休伊直升機,機載士兵或裝備可以快速機動。蘇聯軍方意識到米-8的研製確實有先見之明,隨後大量裝備蘇聯空軍,包括之後的多種改型使之成為最出色的中型直升機。

米-8直升機

相關焦點

  • 米-8/米-17「河馬」直升機,是蘇聯直升機的經典了,至今仍在飛行之中
    蘇聯/俄羅斯是世界航空大國……無論是在固定翼飛機方面還是直升機方面都有相當多的傑作!他們的直升機分為兩家……「米裡」和「卡莫夫」。其中,米裡的米式直升機生產數量最多!在米式直升機的眾多型號裡,數米-8和它的改進型米-17生產數量最多了,它們共同分享一個代號:「河馬」!
  • 蘇聯直升機又一神作,米裡Mi-10直升機,開發西伯利亞的利器
    ,因此為了運輸Mi-6直升機無法運載的重物,在1958年2月20日開始研製一種專用的起重直升機,這個項目的最終產物就是本期武器大講堂的主角-蘇聯米裡設計局的Mi-10直升機。問世之後創造多項世界紀錄Mi-10直升機原本的計劃是用於運輸大型的貨物而設計的,主要用於吊運巡航飛彈和彈道飛彈,當時軍方提出的設計需求是載重量為12噸,能續航250千米,米裡設計局根據需求,在當時最大的單旋翼直升機Mi-6直升機基礎上進行優化改進。
  • 蘇聯卡莫夫V-50直升機 離經叛道串聯雙旋翼 瞄準陸海兩軍通用型
    當時蘇聯在旋翼機設計方面同樣保守,儘管推出了一系列的型號,尺寸越來越大,性能越來越好,但為地面部隊提供運輸服務的依舊是米裡設計局的米-8「河馬」。同時,卡莫夫設計局研製了一系列共軸反轉旋翼直升機,由於尺寸更加緊湊,所以有利於在軍艦上進行部署,成為蘇聯海軍重要的艦載直升機。
  • 卡-52、米-28和米-35,俄軍武裝直升機種類之多,後勤都哭了!
    在過去幾年,空軍直升機部隊和新組建的陸戰航空兵旅已經接收數百架全新的直升機,執行作戰勤務,其中有卡-52、米-28和米-35軍用直升機。現在俄軍擁有三種新型戰鬥直升機,卡-52直升機由卡莫夫設計局研製,而另外兩架直升機米-35和米-28由米裡設計局研發。再加上不同版本的米-24武裝直升機。
  • 軍方的支持:兩大強國介入,火箭技術發展突飛猛進
    但是炮管的長度太長了,足有 36 米長。炮管拉起來,根本無法靠自身的強度保持直線,因此這門大炮就像半個斜拉橋,只有靠鋼筋拽著才能保持炮管呈現一條直線。他們花了 8 個月時間搞出來一個「驅逐者 1 號」火箭。第一次飛行就飛歪了,撞到了房簷改變了飛行方向,在空中一頓亂飛,好在落地之前燃料燒光了,沒引起爆炸。「驅逐者 2 號」就順利多了,飛了 600 米遠。「驅逐者 3 號」能帶降落傘,每次發射都能優雅的慢慢飄回地面。以後他們這個試驗場每隔幾天就發射一次火箭,進展還挺快。
  • 直20服役之後,我國仍進口米171,為何不直接仿製「河馬」?
    在我國陸航的裝備序列中,負責火力支援打擊任務的武裝直升機主要由直10和直19,還有部分武直9組成,而中型運輸直升機除了各種型號的直8/直18,和最新服役的直20之外,主要就是各種從俄羅斯引進的米8、米17和米171,統稱為「河馬」,數量大約為300架。
  • 米26在它面前就是小弟
    2020年4月25日,俄羅斯阿巴坎航空公司(Abakan)一架米-26T直升機在執行飛行任務時發生墜毀事故。墜毀地點在俄羅斯馬爾半島的Vankor油田。事發時機上共有3名機組人員和5名乘客,8人全部倖存,其中6人受傷。
  • 拯救歐洲的旋翼勇士:搶救車諾比行動中的蘇軍米裡直升機
    而對於廣大軍迷來說,《車諾比》前2集中頻繁出鏡的蘇聯空軍直升機自然也是不能錯過的關注點,今天軍機圖就來聊聊搶救車諾比行動中的蘇聯空軍米裡系列直升機。◎美劇《車諾比》劇照,背景中是一架蘇聯空軍米-8直升機救急先鋒:米-8直升機在《車諾比》前兩集中,出鏡的蘇聯空軍直升機主要是米-8直升機。
  • 失速的創新引擎:蘇聯科技是如何被忽悠瘸的?
    選擇電子管道路的並非蘇聯官僚而是科學家,信息不對稱導致其科學預判結果缺乏前瞻性和戰略性,與世界脫節。蘇聯科學院的專家們認為,電子管的小型化才是電子工業迭代的正確方向。 不管是上述哪一種說法,蘇聯人首先在半導體領域自己把自己忽悠瘸了。
  • 直-20和直-8G都已入役,為什麼還要採購米-171老河馬?
    其實在目前直-20大量入役,直-8G甚至寬體直-8L都已現身入役的情況下,再去購買印象中很老舊的「河馬」確實有點令人意外。不過仔細分析之後,我們可以有另一種解釋,就如目前中國海空軍大量先進機型都產能不足,需要有個替代機型過度一樣道理。
  • 西西里島上發現的獨眼巨人化石,真身其實是遠古侏儒象
    在傳說中,獨眼巨人力大無窮,它們可以製造出精緻的神兵利器,也能修建宏偉的宮殿,但獨眼巨人脾氣暴躁,對人類並不友好,如果說所有的傳說都有一定的歷史根源,或是古人對於從未見過的生物誇張的面熟,那麼,獨眼巨人的原型又是什麼生物?科學家在西西里島上找到了答案。
  • 米-28「浩劫」進化論(一),俄制重型武直的三國演義
    1976年12月16日,當天作為對美國研製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的直接回應,蘇聯政府發出了研製米-24「雌鹿」武裝直升機後繼機的命令。米裡設計局的米-28(產品280)和科莫夫設計局的卡-50(產品V-80或產品800)入圍決賽,爭奪最終量產訂單。但蘇聯的解體使這場競爭變成了一場纏綿,最終直到21世紀00年代後期,兩種直升機的全天候改型——卡-52和米-28N才雙雙投產,外加廉價解決方案米-35M,落得一個皆大歡喜的局面。
  • 號稱外星科技的產物,B2轟炸機領先全球數十年,至今仍無人能及?
    和蘇聯的圖-160一樣,美國的B-2戰略轟炸機也是冷戰時期的產物。自從「古巴飛彈危機」發生之後,美國政府一直在尋求一種能夠快速突破蘇聯防空的隱身戰略轟炸機,以對蘇聯進行核威懾。
  • E-216火炮截擊機,戰鬥民族火力不足恐懼症產物,A10攻擊機先祖
    這個時代的戰鬥機的特點一高速和大火力著稱,就拿蘇聯的米格15戰鬥機來說,一門30mm機炮打遍天下無敵手,讓只裝配機槍的F86很是惆悵。而米格15並不是火力最強大的蘇聯戰鬥機,事實上在上世紀40年末期,蘇聯著名的阿列克謝耶夫設計局曾推出一款叫E-216的截擊機,這款飛機的特點就是火力強大。
  • 被西方忽悠步入陷阱 蘇聯崩潰解體是必然結局
    張教授將蘇聯解體大致分為兩步:第一步是知識精英,就是大學的教授,媒體的精英被西方話語洗腦;第二步就是政治精英,政治局委員,政治局常委以及總書記也被西方話語忽悠,好像世界上有一個理想的彼岸世界,就是美國,就是歐洲,就是西方。蘇聯體制確實有很多問題,官僚主義、腐敗、經濟僵化等等,但是絕大多數蘇聯人並不想看到他們的國家解體,當時有各種各樣的民調都證明他們希望這個國家繼續存在。
  • 我的世界獨眼巨人打法攻略 獨眼巨人位置介紹
    最近玩我的世界的玩家都在問,遊戲裡面的獨眼巨人怎麼打?獨眼巨人是我的世界全新KLC天啟之境混沌中的boss,很多玩家都不知道這個boss的位置,小編特意整理相關資訊,下面就是我的世界天啟之境混沌獨眼位置打法攻略了,小夥伴們都來看看吧!
  • 北汽小河馬終於翻盤了,新車軸長超3米,能拉貨、搬家,10.78萬元
    個性獨特,辨識度強 作為純電動汽車,北汽小河馬最被關注的莫過於動力方面的表現,所以小編先帶大家看一下小河馬的性能表現。和其它純電車型相比很有自己的風格,再者小河馬的驅動是後置後驅,助力類型為電動助力,在同級別車型中有很強的辨識度。
  • 從BB-8看:獨眼的角色才會最終統治世界
    剛剛看完星戰7的我最意想不到、最感動的畫面並不是最後找到天行者……(因為我知道肯定會找到的)而是BB-8最後喚醒了R2-D2,兩個人,不,兩個機器拼湊出了尋找天行者的星級地圖……所以,其實,你,有沒有,發現:電影中的關鍵角色都是:獨!眼!的!而且如果你回憶一下,從小到大隻要這個電影或動漫中有獨眼的角色,那他不是主角就是左右劇情走向的關鍵人物!
  • 巫毒法師和獨眼巨人的區別
    巫毒法師,景天科蓮花掌屬多肉植物,豔姿和墨法師的園藝雜交品種,法師系多肉品種之一,因為葉色發紅,且植株巨大,故又被歪果仁稱作巨大的紅色蓮花掌,其為大型品種,莖稈高大直立,可輕鬆長到1.5米以上,蓮座葉盤直徑可達40釐米左右,葉片較薄,呈倒長卵形,前端鈍形,有很短的葉尖,跟黑法師一樣葉緣有細短絨毛,生長期葉色為綠色,夏季會變成深紫紅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