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務府」和「宗人府」,到底是什麼樣的機構?後者為何有人談之色變?!

2021-02-10 北京戲迷好友會

金山好友

戲迷友情連結:(精心收藏,慢慢欣賞。選擇喜愛劇目點擊下面藍色字連結即可)

【視頻珍藏】京劇經典4300段

【經典珍藏】3000段相聲、評書、大鼓合輯

【地方戲曲】

地方戲曲名家名段集錦(46類3190段)

戲迷好友會

但凡看過有關清朝電視劇的朋友,一定對清朝的兩個「府」不陌生,那就是「內務府」和「宗人府」,在電視劇中,我們經常能夠聽到這兩個名字,而且通過電視劇中的臺詞,我們還對這兩個「府」有了一個模糊的概念,那就是,「內務府」是皇親國戚們的「銀行」,而「宗人府」則是皇親國戚們的「監獄」,總之,它們都與皇家有關。

那麼,真實的「內務府」和「宗人府」,又是怎麼樣的呢,它們到底是什麼樣的機構?其實,有一點我們猜得還是比較對的,那就是「內務府」和「宗人府」的的確確是和皇家有關,至於「銀行」與「監獄」之說,就太過片面,不準確了。

首先,我們來看「內務府」。「內務府」是清朝特有的官署名稱,是專門負責管理皇家事務的機構,其他朝代自然也有專門管理皇家事務的機構,只不過它們的名字不叫「內務府」罷了。「內務府」的「總頭兒」,叫作「內務府總管」,由於「內務府」是專管皇家事務的,所以「內務府總管」歷來也都是由「滿洲八旗」中的人來擔任,準確來說,應該是由「滿洲八旗」中的「上三旗」(即鑲黃旗、正黃旗、正白旗)的人擔任。

在「內務府」中,不但「內務府總管」是八旗子弟,幾乎所有在「內務府」供職的所有人,都是八旗子弟,而且「內務府」這個機構非常龐大,別看它只是管理皇家事務,可它的「職工」人數,卻比管著全國人口的「戶部」還要多得多,據說要在十倍以上,所以看起來,還是皇家的人金貴啊!當然,我們也可以合理地得出不一樣的結論——還是皇家人不好管理啊!

說完了「內務府」,我們接著就來看「宗人府」。其實,最初的「宗人府」並不是出現在清朝,而是出現在明朝,它設立於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三年,它最初的名字叫作「大宗正院」,二十年之後,改名為「宗人府」。

由於電視劇的影響,我們對「宗人府」傳統的印象就是,它是用來關押犯了錯的皇親國戚的,比如在《雍正王朝》中,十三阿哥胤祥就被圈禁在宗人府十年之久,後來,皇長子胤禔和皇太子胤礽也被圈禁在了宗人府;而事實上,「宗人府」的主要職責並不是去圈禁犯了錯的皇家人,它的主要職責,是掌管皇帝九族的宗族名冊的,具體來說就是,負責按時編纂玉牒,記錄宗室子女的嫡庶、名字、封爵、婚嫁、生死、諡號、安葬事宜等等,是「辦事處」,而不是「暴力機關」。

好了,以上就是「內務府」和「宗人府」的情況,它們到底是什麼樣的機構,你是不是已經明白了,你還有什麼要補充的呢,那就一起來留言討論吧!
令皇族宗室聞風喪膽的宗人府,到底有多可怕 

宗人府,原本是個為宗室覺羅謀福利的部門,而在影視劇裡面一般都是有人要倒黴了才會提起這個「令人恐懼」的地方,又是圈禁又是去籍又是充軍又是抄家的,其實這只是劇情的需要。

實際上,宗人府還有很多其他職能,它還是個宗族福利機構,但是影視劇中一般不予採納融入劇情,因為那些職能演不出什麼出彩的劇情,忒沒勁。比如宗族中人填了新丁,剛滿周歲,一路跑到宗人府報備,拿號,排隊,核驗身份信息,上報,核准,入籍,導演倒是沒意見,觀眾鐵定急眼,啥玩意沒演,一集過去了。

宗人府最大的功用是給皇室宗族覺羅提供特權和福利,進去就倒黴的只是個例,是否能佔宗人府萬分之一工作的比重都是未知之數。

那麼清代的宗人府真像電視劇裡演的令皇族聞風喪膽嗎?

當然不是,權貴們反倒很愛它,襲爵靠他,福利靠他,免罪靠他,免費培訓找工作靠他,甚至婚喪嫁娶都要靠他謀福利,不愧為全職福利機構,供產銷一條龍,至於倒黴的那些人,誰讓他得罪了皇帝呢,在宗人府即便被圈禁而死或者抑鬱而終,也總比死在刑部大牢要好的多,少受些刑罰,死也是死的有臉面的,至少在奴才面前是這樣。

對於進去宗人府的人來說,宗人府的可怕之處,並不是有形的酷刑,而是無形的折磨!

說白了,它其實就是一座只負責皇室成員的大牢。因為國有國法,家有家規,皇室也會有自己的規章制度。所以需要這樣子的一個地方,去關押監禁那些犯了過錯的皇室之人,不管你是公主,還是王爺,只要是犯了事,那麼,你就必須到這個地方來受刑。

清朝是這樣,歷朝歷代都是如此。

當然,他們皇家的說法,並不是關押監禁,而是他們皇室的祠堂,兩者當然有所不同,皇家非常地講究尊嚴,以及所謂的正統性,所以不會拿宗人府跟百姓眼中的監獄劃上等號的。

至於宗人府的恐怖,其實,有形的酷刑對於那些受刑的人而言,確實是很可怕。

但是,讓那些人覺得比較受不了的是宗人府裡頭的空房,一個正常的人被關到那裡之後,就算心智多麼地強悍,也會被逼瘋,或者被關到傻掉,更為嚴重的是,有人被活活地折磨至死。

他們受到的酷刑,大都是無形的酷刑,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那是比有形的酷刑更為恐怖的。

當然,也有生理的折磨,比如奪嫡失敗的八王爺,其在宗人府受到的折磨,就更多來自於生理上的,也就是所謂有形的酷刑。在裡面被關了不到半年,就已經被折磨至死。

當然這些都是想對而言,因為皇族高高在上,法律往往在其身上不起作用,所以負責約束其行為宗人府才是其最怕的存在。

總的來說,宗人府是柄雙刃劍,一方面方便皇帝處理看不順眼的宗族子弟,或者像雍正帝一樣處理自家兄弟。而另一方面,他又賦予宗族特權,保護他們的「合法利益」,比如無緣無故打死人,或者打殘廢幾個,搶幾個女子什麼的,法辦就免了,直接去除世襲爵位也就算了,哪天風頭過了,而皇帝又想起來了,還能給恢復,相對來說,宗人府對皇室宗族保護居多,「迫害」極少極少,即便有,也是要看皇帝的意思。

相關焦點

  • 清朝的「宗人府」是幹什麼的,為何妃子們聞之色變,不寒而慄呢?
    在很多影視作品中,經常看到清朝的皇帝們一生氣,就將「把某某妃子押送宗人府,嚴加審訊!」妃子們嚇得花容失色,寧死不去。那麼,清朝「宗人府」到底是幹什麼的地方,為何是一個那麼一個恐怖的地方,妃子們聞之色變,寧死不去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一探究竟。了解其中的歷史真相。
  • 專門管理皇族事務的宗人府,到底是什麼機構?為何後宮嬪妃聞之色變
    人們經常在許多明清影視劇中看到「宗人府」這個機構,影視劇裡的宗人府,一般都是罪責罰的代名詞。不管是後宮寵妃,還是宮女奴才,似乎只要一入宗人府,猶如下地獄,精神和身體都受到摧殘,罪罰再難逃脫。
  • 清朝「宗人府」怎樣恐怖?為何讓皇子嬪妃們談之色變,寧死不去
    清朝時期宗人府,為何讓皇室子孫及嬪妃們談之色變,究竟是懼怕什麼呢?在《康熙王朝》中,康熙說要把太子胤礽送進「宗人府」,太子馬上嚇得雙腿發軟,竟然癱在地上。可怕的「宗人府」是不是詔獄,裡面有沒有夾棍板子等十八般刑具呢?它跟刑部大牢相比怎樣呢?三個字「更可怕」 ,為何這樣?且聽小編詳解。
  • 清朝「宗人府」是什麼機構?為何后妃聞之色變,怎麼也不願意去
    「官府」是清代的一個機構,並非指特定的地方。準確地說,「宗人府」是一個專門處理皇帝身邊的一切皇親貴族事務的機構,比如皇帝子女的結婚、出生、葬禮、引薦賢能、記功等,不僅僅是對犯罪行為的懲罰。官邸,官號,是中國明清兩代管理皇族事務的官邸。
  • 古代時期宗人府,到底是什麼樣的機構,什麼朝代擁有宗人府?
    現代人們在平時觀看一些關於清朝時期的影視劇時,都會在劇中看到有關於宗人府的情節,在這些劇情當中,宗人府這樣的機構就是用來懲罰當時的一些皇族罪人。現在大多數人對於宗人府其實並沒有一個具體的了解,在電視劇中所體現的宗人府大多都是在主角犯錯了之後,被關押的地方。
  • 清朝「宗人府」到底有多恐怖?為何讓皇子王爺談之色變,寧死不去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其中一集,當時小燕子和紫薇把自己的身世如實告訴乾隆,氣得乾隆直接把她們打入「宗人府」,當時負責辦案的梁大人早就看不慣她們了,遂對小燕子等人動用私刑,把她們打得渾身是血。包括在《康熙王朝》中,康熙說要把太子胤礽關進「宗人府」,太子竟然嚇到雙腿發軟,直接癱在地上。那麼「宗人府」到底是一個怎樣的機構?
  • 清朝「宗人府」到底多恐怖?為何讓公主阿哥聞之色變,跪地求饒?
    在清朝的古裝電視劇當中,我們經常能夠看到如下的名場面,某個皇妃皇子犯了錯,又或者陰謀被揭穿被發現,皇上馬上大怒:「給我拉到宗人府去!」這立刻讓那些犯了錯的公主阿哥臉色大變,跪地求饒。宗人府究竟有多麼恐怖,讓他們怎麼也不去呢?
  • 清朝「宗人府」究竟是怎樣的存在?為何妃子聞之色變,寧死不去?
    在說這幾名后妃遭遇之前,我們先明確一點:宗人府管不到皇帝的後宮,嬪妃以及太監宮女們如果犯錯受到處罰,具體執行部門是內務府的慎刑司。宗人府和內務府的職能劃分很明晰:宗人府是皇帝宗族的管理機構,而內務府是皇帝家庭的管理機構,其下屬的「慎刑司」就是負責裁定罪行、執行刑罰的部門。下面咱們就說說幾名受處罰的嬪妃,從她們身上我們能看到,宮廷生活究竟有離奇和殘酷!
  • 清代各衙門中除了宗人府、內務府,還有哪些部門不用漢臣?
    一、宗人府宗人府是管理皇室事務的機構,其排名也在六部之上。宗人府的最高長官是宗令,這個職務一般都是由皇室中資歷最深的親王擔任。其下為宗正、宗人,這兩個職務的任職條件也很高,非宗室王公不能勝任。宗令、宗正名義上是宗人府的最高長官,但實際負責日常事務的卻是府丞和主事,這兩個職務一般是滿、漢皆設,且以漢人居多。因為宗人府涉及的工作較多,文字性的事務也很繁雜,因此需要文化素質相對較高的漢人擔任。
  • 看完清宮劇你覺得「宗人府」可怖?不,慎刑司才是真的冷酷無情!
    宗人府是中國明清時期管理皇家宗室事務的機構,也是一個設立來專門懲罰皇族宗室的地方,沒有人可以從中作梗,所以當有人被下令拖去宗人府時,就會看到他們充滿恐懼的面孔。但是宗人府真的是個讓後宮嬪妃們聞之色變的地方嗎?其實都想錯了,宗人府並不像犯人所關押的大牢那樣恐怖。如果說宗人府是皇族宗室的地獄,還不如說是一個避難所。那麼清朝的宗人府究竟是個什麼樣的地方呢?
  • 為何妃子們聞「宗人府」色變,寧死不去?
    清代影視劇中常常出現這樣一個場景:皇帝boss一怒之下將某個妃子打入宗人府......那麼,宗人府作為懲罰中的一種到底有多可怕?但查閱資料後才知道,宗人府其實是這樣的......宗人府咋來的?宗人府最終設立於明朝,洪武三年時起名大宗正院,洪武二十二年時改名宗人府,明朝永樂之後,宗人府多由功勳臣子以及皇親國戚管理,但他所管轄的事情都被移交給禮部,此時的宗人府已經名存實亡了。清朝建立初期,順治皇帝了解明朝各種組織架構後,認為宗人府挺不錯的,於是它被保留了下來。
  • 宗人府到底有多恐怖,為何一被關進宗人府,皇子們就覺得大禍臨頭
    在清朝宮廷劇中,一般皇子或嬪妃犯了錯誤,皇帝一發怒便會下令將他們關進宗人府,而只要一聽說要被關進宗人府,這些皇子皇孫立馬就會臉色大變,似乎宗人府就是一座人間地獄。比如在《康熙王朝》中,廢太子胤礽被關進宗人府不久,人便瘋了;《雍正王朝》中,雍正皇帝對十三阿哥胤祥說道:「當年的拼命十三郎哪去了」?十三阿哥的回答是「我在宗人府被圈禁了十年啊」!
  • 清朝的宗人府是什麼職能,為什麼後宮嬪妃都很害怕?
    清朝的宗人府顧名思義就是管理宗人的地方,那麼何謂宗人,其實就是皇族宗室成員。那又為何妃子們會聞之變色呢?皇親們可能會懼怕宗人府的監管,但皇帝後宮的嬪妃們卻絕對不會怕懼怕宗人府,因為宗人府根本管不到她們,皇帝的後宮和家務事屬於內務府管理,內務府與宗人府完全是兩個系統,所以皇帝的妃嬪們是歸內務府管理,與宗人府毫無關係。
  • 清宮劇中經常提到的宗人府,權力到底有多大?玉牒又為何物?
    在現今的很多清代宮廷劇中,一旦有皇子親王們犯錯,皇帝基本都會下達「移交宗人府嚴加查辦」、「削宗籍、去黃帶、玉牒除名」等詔令,那麼在歷史上真的有這樣一個機構嗎?它的具體職能又是什麼呢?所謂的「黃帶」、「玉牒」又為何物?今天史海君就帶領大家來具體分析一下這個熟悉但又神秘的機構。
  • 甄嬛傳:為什麼大家提到慎刑司就害怕,提到宗人府卻雲淡風輕
    文|少年常樂遊在《甄嬛傳》裡懲罰人最常聽到的便是慎刑司和宗人府這兩個機構了。慎刑司是清內務府所屬機構,也是內務府七司之第五司,掌上三旗刑名。一開始叫尚方司,順治十二年改名尚方院,康熙十六年改名慎刑司。不過慎刑司雖然下手重,其案件的管轄範圍卻是依據《大清會典》而來,出於能力限制,主要負責一些具體案件的偵查和審理,有內務府管轄的上三旗內部發生的毆鬥或是與漢人之間的訴訟案件,但必須是仗刑一百以下的輕案,不然慎刑司無權審理。再大一點,涉及到皇家與宗室顏面的,便是由宗人府負責了。
  • 大清的「宗人府」,都有什麼特殊權力,為何令皇子格格聞之色變
    明清時期管理皇家宗室事務的機構。把他拉出去,著宗人府嚴加看守!」這時候,犯錯的皇子或是公主要不狂呼饒命,要不癱倒在地,一副心力憔悴的模樣。宗人府到底是幹什麼的?有那麼恐怖嗎?提及宗人府,當代人不以為然,但是在明清時期,是穩穩的皇室組織,專業代理皇族事務管理,是老百姓們必須「仰望」的存在。宗人府最開始的原型,是明代明洪武三年開設的「大宗正院」,洪武二十二年改叫宗人府。
  • 「宗人府」在歷史上究竟是什麼樣的存在?
    現今滿屏充斥的大辮子清宮劇,在給我們帶來審美疲勞的同時,也將很多詞語變成了網紅名詞,比如配享太廟、世襲罔替、慎刑司、寧古塔、宗人府等等。接下來,我們著重聊一聊「宗人府」,看看這究竟是個什麼樣的機構和單位。
  • 清朝宗人府到底是幹嘛的?為何落難的妃子寧願死也不敢進去
    由於皇帝的兄弟姐妹、龍子龍孫、六宮嬪妃……人數實在太多,所以管理起來就比較麻煩,因此清朝皇家特意設了一機構,來對皇族的事務進行打理,這個機構就叫作宗人府。首先說說宗人府有什麼可怕之處清朝皇族宗室的人犯了錯,不能交給刑部審訊處理,因為要顧及皇家的顏面,所以一律交給宗人府進行處置,這叫關起門來審,好壞都不能讓外人知道。
  • 讓嬪妃們嚇到腿軟的宗人府,到底有多可怕?其實裡面有吃有喝
    文/四季文史在一些明清的影視劇中,我們經常會看到,如果有阿哥和嬪妃犯了錯,都會被關進宗人府,所以我們會錯誤地認為,宗人府猶如監獄,是封建王朝的懲罰犯人的國家機器。宗人府不是監獄,其主要功能是管理皇家宗室事務的機構,相當於今天的民政局,只是這個「民政局」只負責皇帝家的戶籍管理事宜,其它則一律不管。
  • 滿清內務府:從這裡出來的,不是國寶就是巨貪
    「內務府」是一個在古代小說和古裝劇常見的官署名。在許多古裝電視劇中,涉及宮廷事務之時皇帝往往要傳來「內務府總管」指示一二。頗高的「出鏡率」使內務府在廣大古裝劇及歷史愛好者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麼,內務府到底是做什麼的?今天,咱們就來一起聊聊這兩個問題。清朝時期,偌大的紫禁城裡,居住著皇帝、皇后以及龐大的妃嬪群體和皇族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