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 | 《這些人,那些事》:吳念真累積多年、珍藏心底的體會與感動

2021-03-01 十分鐘小讀

沒時間 精力少 怕選擇

那就加入【30天小讀計劃】

每天只需10分鐘

收穫一天所需閱讀營養

掃描上圖二維碼 識別加入👆

01

內容介紹


吳念真累積多年、珍藏心底的體會與感動。

他寫的每個故事,都蘊藏了我們無法預知的生命能量與心靈啟發。

跟他一起回望人生種種,您將學會包容、豁達與感恩……

本書是吳念真導演經歷過人生的風風雨雨和最大低潮後,所完成的生命記事。

他用文字寫下心底最掛念的家人、日夜惦記的家鄉、一輩子搏真情的朋友,以及臺灣各個角落裡最真實的感動。這些人和事,透過他真情摯意的筆,如此躍然的活在你我眼前,笑淚交織的同時,也無可取代的成為烙印在你我心底、這一個時代的美好縮影……

特別收錄  吳念真近年唯一小說創作《遺書》,寫下對胞弟離開人間的真情告白

特別邀請  作家雷驤繪製插畫,看兩位大師以圖文激蕩出精採火花。

生命裡某些當時充滿怨懟的曲折,在後來好像都成了一種能量和養分……這些人、那些事在經過時間的篩濾之後,幾乎都只剩下笑與淚與感動和溫暖。——《這些人,那些事》

02

作者簡介


吳念真

全方位的創意人、電影人、廣告人、劇場人。本名吳文欽。1952年出生於臺北縣。1973年開始從事小說創作,曾連續三年獲得聯合報小說獎。

1981年起,陸續寫了《戀戀風塵》《老莫的第二個春天》《悲情城市》等75部電影劇本,曾獲五次金馬獎最佳劇本獎、兩次亞太影展最佳編劇獎。

主持TVBS「臺灣念真情」節目三年,舞臺劇代表作有《人間條件》系列等。

人生很多滋味都要到一個年紀才懂得去細細品味,比如類似這種相濡以沫的感動和幸福。然而當你一旦懂了,一切都已經遠了。人生走到透,很多事是註定的,別鐵齒,當命中的某顆星辰走到哪個位置,該遇到的事怎麼也躲不掉。其實,可以和所有人心境共鳴的並不是歌詞的涵義,而是它那近乎控訴、宣洩種種鬱悶般的旋律和唱腔。思念,的確是另一種形式的憂鬱或焦慮。


你是不是總因為「沒時間」而放棄閱讀?

現在「30天小讀計劃」已上線

內容優質 花費時間少  好評高

已有10000+人加入

掃描下方二維碼👇

讓小讀陪你開啟一段閱讀之旅

       


想關注我們

千萬別走丟

長按下方二維碼

識別關注

相關焦點

  • [2011上海書展推薦書目]吳念真:《這些人,那些事》
    吳念真累積多年、珍藏心底的體會與感動。他寫的每個故事,都蘊藏了我們無法預知的生命能量與心靈啟發。跟他一起回望人生種種,您將學會包容、豁達與感恩……    本書是吳念真導演經歷過人生的風風雨雨和最大低潮後,所完成的生命記事。他用文字寫下心底最掛念的家人、日夜惦記的家鄉、一輩子搏真情的朋友,以及臺灣各個角落裡最真實的感動。
  • 《這些人,那些事》▏閱讀•育心•啟心
    他用文字寫下心底最掛念的家人、日夜惦記的家鄉、一輩子搏真情的朋友,以及臺灣各個角落裡最真實的感動。這些人和事,透過他真情摯意的筆,如此躍然的活在你我眼前,笑淚交織的同時,也無可取代的成為烙印在你我心底、這一個時代的美好縮影……
  • 【人生故事】憶光陰 念真情 吳念真的」這些人 那些事「
    來滬宣傳期間,他走進了SMG藝術人文頻道《可凡傾聽》欄目,憶光陰,念真情。節目將於今明(1月31日、2月1日)每晚19:30在SMG藝術人文頻道《可凡傾聽》播出。  回憶故鄉 哀生者怕離別  無論是文字、影像還是舞臺,吳念真始終如一地堅持記錄臺灣本土小人物的故事。為小人物代言。
  • 重溫丨吳念真:臺灣最會講故事的人
    》、《戀戀風塵》等電影的編劇;蘇芮的名曲《一樣的月光》由他填詞而成;他甚至還是臺灣的「廣告天王」,風頭直壓周杰倫、林志玲等明星;而他在閒聊中寫出的《這些人,那些事》一經發行就在兩岸均登上暢銷書排行榜。後來,這些節目中的內容就沉澱到了文字裡。《臺灣念真情》帶著鮮明的「吳念真標籤」——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將臺灣人的奮鬥史與平日的生活娓娓道來。那些透過紙背的生命記憶和瑣碎往事,在他筆下變得格外溫情,看似平淡,字裡行間卻藏匿著最洶湧的悲情,讓人止不住流下眼淚。因為語言平實淺顯,吳念真的文章總是能通吃各年齡層的讀者,還很受教科書編著者們的喜愛。
  • 【演出資訊】1.22-1.25 吳念真「這些人 那些事」系列舞臺劇《臺北上午零時》
    此次「Rainbow戲劇」將該劇引進版權並重新以「這些人 那些事」系列命名吳念真戲劇作品,依舊由吳念真親自執導,並啟用原版主演,通過語言調整,使這部在臺灣業內有口皆碑的經典鉅制更易於觀眾接受。吳念真 導演/編劇作品吳念真經典劇目首登大陸 世紀華鵬攜手綠光劇團 【這些人 那些事】系列舞臺劇 《臺北上午零時》 (大陸版) 北京 2015/1/22-25 國家大劇院 戲劇場臺灣六零年代 三個從鄉下來臺北打拼的年輕人 四十年來 他們的希望 他們的辛勞 他們的苦戀 交織出那個時代特有的青春夢
  • 吳念真:大笑,或者一起擦眼淚
    本文刊載於《生活周刊》1557期,轉載請聯繫,並註明「來自生活周刊,微信號lifeweekly1925
  • 吳念真 純真人間
    他不但是侯孝賢和楊德昌的「繆斯」,在《一一》裡完美演繹「中國長子」,在《戀戀風塵》裡,用大銀幕講述初戀故事。他還做編劇、寫小說,從凡常生活中提煉最動人的故事,並把它們搬上舞臺。 再過幾天,1月22日至25日,吳念真將帶著他的舞臺劇《人間條件:臺北上午零時》綻放於北京國家大劇院,現在已經在裝臺啦。 這一次,他終於有機會給在北京喜愛他的人,好好講一次故事了。
  • 吳念真:人生有些事情永遠也不能放下
    ◆ ◆ ◆文 | 十點君最近,看完了吳念真的《這些人,那些事》,書裡文字平緩敘述,點到即止,沒有過分煽情的段落,就像一位經歷過世間一切的人在跟你說話能用短短的篇幅就抓住人心底情感,被稱為「臺灣最會講故事的人」,當之無愧。他說,「任何事情沒有辦法感動我自己的時候我不會把它寫成文字想去感動別人,我覺得這個部分最重要。」頂著導演、作家、編劇、演員、製片、主持人等等頭銜,在十點君眼裡,他無論在哪裡出現,都是尋常人的面貌,都是本色出演。在臺灣,吳念真被稱作「國寶級歐吉桑(大叔)」。他寫小說、寫劇本,當演員,是講故事的人,也是故事中人。
  • 北青藝評吳念真舞臺劇--不是珍品 但很珍貴
    這部寶島佳作,沒有如詩如畫的臺詞,沒有大氣磅礴的舞美,沒有色彩斑斕的燈光,沒有厚重堅實的底蘊,沒有慷慨激昂的主題,只有一個溫暖的故事,七八個普通至極甚至土得掉渣的人,一堆生活絮語甚至還有髒話,卻勾出了心底的淚。不敢說這戲有多精品,但我敢說她很珍貴,她承載了太多我們淡然失去的東西。 首先是「身邊」。
  • 吳念真,臺灣最會說故事的人.
    吳念真,臺灣最會說故事的人。「知識不光是用來謀取利益,知識是可以用來奉獻的、知識是可以用來幫助別人的」這是條春伯教授給吳念真的。吳念真,臺灣知名導演、作家、編劇、演員、主持人,今天菌菌想與大家分享的是便是這位臺灣最會說故事的老先生,從這段短片裡,我們是否會喚起內心對於真正的知識分子的理解?
  • 《這些人,那些事》金句
    因書明理,以慈懷道,慈懷共讀選取慈懷讀書+會員小程序「深讀書房」欄目中的內容
  • 吳念真稱戲劇《人間條件》在大陸試播反響好(圖)
    來源:臺灣媒體中國臺灣網7月31日消息據臺灣媒體報導,由臺灣作家吳念真擔任編導、臺灣綠光劇團製作的《人間條件》系列今年9月將邁入第5集,該劇在舞臺上成功闡述臺灣的平民文化,2001年開始推出系列。日前吳念真赴大陸進行新書宣傳,在書友會現場嘗試性播放《人間條件二》的影片,觀眾的悲喜反應讓他體會到人類共同情感的力量。
  • 吳念真講的故事
    ,我們是應該去呵護一些美好的東西,諸如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對真理和知識的渴求、對自己內心深處的那一份真善美。吳念真打聽後得知,這本書70元,父親的工資一天才30元,一家七口,都靠他父親一人的薪水,如果向父母要求,他們會認為你神經病:老師怎麼會叫你看小說?吳念真那個時候唯一能做的是在礦上扛木頭掙錢,扛一根掙8毛錢。礦主很喜歡吳念真,因為他是村裡面聰明的小孩,念很好的學校,平時還幫村民們寫信。礦主問他為什麼做這種事呢,吳念真說明了緣由。
  • 吳念真:「失去故鄉的人,沒有勇氣回去」
    「臺灣全方位的創意人」,當人們用這個稱謂概括吳念真時,其實已經意味著,屬於他的標籤多到貼不下。但是看過他最新出版的《這些人,那些事》的讀者,都可能願意將他直接稱為說故事的人。  在銀幕上說故事,誰都不能全然認定,哪些是他的,哪些是導演與別的編劇的,但用文字說故事,我們得說,無論那些故事是他聽來、看到或親身經歷,在過了他的手之後,其實都已經變成他的故事。
  • 臺灣最會講故事的人吳念真
    變態的是,侯孝賢把吳念真初戀的故事掏出來,拍了《戀戀風塵》;更變態的是,有一次一家日媒約去家裡採訪,談的是《戀戀風塵》整個初戀的故事,吳太太端茶倒水氣爆了。(吳念真描述時說:靠!!哪有到家裡當著太太面問初戀的!!!我整個都被曬光了!!!)吳太太后來很認真的問吳念真:你一生中最愛的女人是誰?吳念真:奧黛麗赫本。
  • 跑片 | 《這些人,那些事》 連載 23
    直到那天我才知道,雖然小學有念完,可是阿光看得懂的字卻不及幼稚園的程度,而且那次的「讀書經驗」也讓我挫折到死!記得我挺認真地、加油添醋地念到自己都已經快擋不住了,隔壁阿光竟然全無反應,叫了幾聲之後,才聽見他睡意矇矓地說:「啊……刺激的地方快到了沒?」後來阿華終於幫阿光找到工作。有個車友的鄰居是片商,透過他拉線,阿光當了跑片小弟。
  • 那些我們在心底珍藏已久的電影臺詞
    我暗地的讚嘆,你是我心上人 溫馨笑聲中回眸心烙印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電影臺詞,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好的電影臺詞一定是會觸動我們心靈的,我們也會將它們珍藏在心底,那麼,你心中珍藏的電影臺詞又有哪些呢?
  • 吳念真:往事何必轉頭看
    他記下了當兵離開的前夜,她為他準備的一千多個囑咐他寄信的信封; 去臺北當學徒時,他曾與三兄弟一樣被老闆訓斥打罵難以入眠,臺北午夜節目裡播著《臺北上午零時》,「紅燈綠燈光微微 風送菸酒味」,他記下了這黑夜裡的聲音,就像一個隱秘的出口; 他也曾跟劇裡的阿生一樣不明白,為何城市是如此「無情的現實的老死不相往來的地方」,為何這裡的人這樣傲慢自大看不起農村人
  • 吳念真:你一旦懂得人生,一切都已經遠了
    吳念真說,除了資訊,這檔節目還是對年輕人的紓解和安慰,「不曉得多少次,我都是在那個音樂聲中睡著的。」也是那個時代,「大家都相信,只要努力,就可以養家、可以在城市安生立命。」把這些寫進《臺北上午零時》,吳念真說,他「用情至深」。眼下的北京、上海或者廣州,和1970年代的臺北一樣,「每個人都那麼辛苦,努力要拼出一個未來。」
  • 吳念真的鄉愁
    《臺北上午零時》便是一個再平常不過的故事,甚至有點俗爛:三個學徒青年同時愛上女孩阿玲,一個大膽表白卻因為殺死了強姦女孩的老闆而入獄九年,一個老實愚笨最後娶了懷孕的阿玲並為此去做結紮手術,斷絕了擁有親生骨肉的可能,另一個則暗藏心跡未曾表露,堅持默默地用阿玲的名字給獄中的朋友寫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