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一輩子的上海菜,也不會知道「鏟刀幫」是怎麼切鱔絲的

2021-02-17 人氣美食


敢不敢

撇開老吉士、蘭亭

說說你吃過的本幫館子?

魔都美食圈臥虎藏龍

名氣和味道未必對等

吃了這些爺叔阿姨開的店

到時保管你從頭到腳都被他們徵服!

 

汝南街118號

人均:80元

沒有一點底氣怎麼敢在米其林餐廳喜粵8號對面開店?這家店果然有來頭,老闆+大廚是本幫菜泰鬥「鏟刀幫」李伯榮的關門弟子,曾經在美心做過大師傅,江湖地位是極高的

響油鱔絲,按照老傳統,劃鱔絲要用竹片,因為刀片會留下鐵腥味。且要講究「三透」,煸透、燒透、翻透。

本幫蒸三鮮,浦東特色的湯品,以前上海人只有過年慶典才吃的到。三林的肉皮十分有名,口感富有彈性,吸飽了高湯汁在口中迸發鮮美。

八寶辣醬,用料十足的一道下飯菜,真的有八種食材哦,入口微辣,單口吃偏鹹,光是這一盤,就能下好幾碗米飯!

地址: 中林街65號(近人民橋)

人均:94元

上海灘有這樣一句老話:「上海大廚出浦東,浦東大廚出三林」。位於三林老街上,有家上過舌尖的本幫館子。裡面的雙胞胎大廚都是鏟刀幫的後代~ 大家都是驅車專門趕來吃飯的,小小的道路兩邊停滿了車,就是他家不會錯~

桌桌必點上一份蒸三鮮,滿滿一碗豐富的食材,鮮黃清亮,雞塊、肉蛋卷片、筍片、豬肚片、燻魚依次鋪在表面,口味真的是鮮到眉毛掉下來。

草頭很鮮嫩,再配上圈子,醬香撲鼻,毫無腥氣,口感Q彈,難得一份可以打滿分的草頭圈子~

八寶辣醬是地地道道的本幫菜,分量足,肉丁筍丁已不足為其,裡面放了年糕丁很Q糯,精心改良卻不失傳統的美味,很不錯!

徐家匯路548號-2

人均:109元

大名鼎鼎的雍福會打響牌子的時候,背後發力的總廚叫「胖子」,擱手,胖子現在單幹了,開了一家街邊店,取名老灶味道,意思是「老早味道」,懂的人秒懂

冷菜必點白斬雞,雞皮很脆,雞肉又嫩,搭配的醬油薑末配料味道要夠濃。這些美味要素,老灶家的白切雞都具備。

本幫菜,河蝦最常見的做法是油爆,這裡醬油燒的做法特別古樸。以醬油調味,並注入上湯的河蝦,蝦肉肥美鮮嫩,泡在湯汁之中,醬香中透著鮮甜。另外不要錯過毛蟹炒年糕,28元一隻。建議點上三隻,加個10元炒年糕。年糕的軟糯裹滿了帶著蟹味的醬汁

長寧路1139號來福士廣場東區5層

人均:140元

水晶燈、古銅裝飾、絲絨椅子,這家餐廳裝修得就像老上海名媛的客堂間一樣,張揚又低調。

特色蔥油嫩雞,上桌的時候即可淋上一勺熱騰騰的蔥油,香到喪心病狂,入口那叫一個香滑柔嫩、鹹鮮入味。

吐血推薦店裡的甜品老上海核桃冰糕,濃鬱的奶味,飽滿的葡萄乾,還有咯嘣兒脆的核桃仁,沒有碎冰渣。據說用了最好的淡奶油古法油爆蝦味道也驚豔的,蝦殼和蝦肉完全分離,蝦殼爆至酥脆,蝦肉緊實肥美。

地址: 興安路137號

人均:37元

興安路還保持著老上海風情,街道寧靜而樸實。LOGO寫著大大的兩個字「盧灣」瞬間明白了店名為什麼叫103,這家小小店就是專屬這塊區域的小小食堂。

說到醉蝦,第一畫面絕對是悶在碗中活蹦亂跳的小河蝦。可是眼前這盤子明蝦也是驚呆本尊君了。蝦子雖個頭不太大,但醉香入味,肉頭鮮彈真是越吃越有味,入口帶甜還糯糯的~


這家的水餃絕對是上海媽媽做出來的精品,皮子好吃,餡兒也可口。蟹黃水餃,一看就是手工皮,手工包,嘗一個不蘸醋的,自動帶入到蟹粉小籠模式,大愛!

常熟路115弄

人均:250元

一幫會燒菜的下崗工人合開的飯店。這裡的環境很棒,有種上海小洋房的感覺。

這道方正的紅燒肉吃過的都說好,以重約3兩的上等五花三層為主料,燉煮3小時。烹飪時,竹籤從皮插到肉裡,讓肥肉的部分發生「爆破」,這樣口感會更好。

熟醉蟹是這個季節最美味的菜色了,蟹只只飽滿,帶著脂膏,經過黃酒的醞釀之後,更添鮮美。鱔絲和獅子頭也是永遠不會出錯的好味道

復興中路626弄1號

人均:60元

這家躲在弄堂角落裡的小店,如果不是閃爍的霓虹燈招牌,或是有熟人帶路,一般人很容易路過而忽略。多年來一直都是一個老阿姨和她的女兒一起經營。

菜品不多個個經典,鴨肉包著蛋黃,切成了片狀,壓的挺好不鬆散。鹹蛋黃絕對不會踩雷,鴨肉沒有本身的腥味,蛋黃的鹹度也適中。 冰冰的口感非常好。雪菜腰果,油炸過的雪菜簡直是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炸雪菜的口感和鹹甜適中,像苔條的口感。椒鹽排條做得很地道,撒粉均勻,聞起來很香,吃起來酥酥脆脆,一點也不油膩,超嗲!

山東南路61號

人均:65元

蒼蠅館子,本地爺叔夫妻經營得很用心,沒什麼環境可演,但菜色確實用心了。

店裡的各種小炒蠻實惠的,量大味道是正宗的上海本幫菜,濃油赤醬,甜膩適中

腐乳空心菜自己家裡怎麼都燒不好,新鮮空心菜配以腐乳作主調味。吃起來口感爽嫩、味道獨特。連菜槓子都挺嫩的。

一份菜飯最能顯誠意,用豬油拌的,火候剛剛好,青菜油汪汪,切了丁的鹹肉入口蠻有嚼勁,米飯噴香滋味銷魂

*部分圖片文字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郵件 | 312060218@qq.com

電話 | 021-22004054

相關焦點

  • 上海本幫菜的前世今生
    ✿你聽說過上海「鏟刀幫」嗎?如果不知道,小編就來為你漲姿勢咯!「鏟刀幫」可是上海本幫菜的鼻祖哦!!
  • 別說了,上海人不懂本幫菜!
    紅燒扁魚絕不是紅燒汁煮魚,魚要在鍋裡煎到位,散發出誘人的香氣!老八樣雖老,卻勾勒出了本幫菜最早的藍圖。最早,鏟刀幫不過是用砌牆的鏟刀,為鄉鄰人家做紅白宴席的手藝人,老八樣就是鏟刀幫的絕學。後來鏟刀幫的雄主北上上海灘,在十六鋪打拼,闖出了更大的名堂,將鏟刀幫的招牌徹底打響。據說解放前,每到回鄉祭掃的時節,上海最鬧猛的十六鋪碼頭到三林王家渡的整條渡輪,都會被三林人包下,足見三林廚師在上海的地位之盛。這個雄主,名叫李林根,上海本幫菜大宗師李伯榮,便是他的兒子,李明福則是他的孫子。
  • 上海本幫菜 糟缽頭
    光影心路網站 www.shanghai-photo.cn       上海本幫菜申「非遺」需要對本幫菜的源流、技法等方方面面做詳盡系統的整理和總結。本幫菜裡有一道       本幫菜老資格的糟缽頭。這是一道濃湯菜,食材就是豬下水。1949 年4 月,杜月笙從上海去了香港。為解思鄉之苦,他讓他的原總帳房黃國棟再次回到上海,找到了德興館。當時,由於美國的海上封鎖,上海船隻不能直達香港。黃國棟手持杜月笙的親筆信找到了時任上海市副市長的潘漢年,由潘漢年想辦法,安排德興館的兩位廚師經由第三國繞道赴香港。
  • 【真廚神「鏟刀幫」李伯榮】舌尖二 大篇幅報導的真廚神——實力廚藝,傳帶弟子,慈善報恩,厚德載福
    有100多年歷史的「青魚禿肺」,就這樣被完整保留下去。「弗是吾誇下海口,迪道菜現在只有吾搭徒弟、徒孫能夠做好。」在灶前忙活了大半輩子,李伯榮樂得清閒,得空練練毛筆字、彈彈琵琶。他覺得,練字、彈琴和燒菜有相通之處,都要用心:「心放進去了,就能研究出花樣。」
  • 如果你愛上海菜 請點進來……
    ,手繪圖片來自企鵝,文字與照片系吃心原創——這篇長文,表達了我對上海菜全部的愛……掰手指頭數數,全國那麼多菜系,都是以地方命名(腦海中飄過各地車牌首字),唯獨上海菜特立獨行,冠以「本幫」。其實本幫就是本地幫派的意思,Local cuisine嘛,可以指代任何地方,但是,上海在中國的美食版圖裡實在是太特別太有個性了,它叫自己本幫,其他地方也就不爭了。梳理本幫菜的歷史,我大概翻了小半部近代史,發現本幫菜的發展史簡直就是創業者的奮鬥史!
  • 鏟刀磨剪的老漢
    某日晨起,去菜場,買了些菜準備回家,行至小區門口,見一老漢,花白頭髮,60開外的樣子,白色條紋襯衣外套著一件有些褪色的藍外套,他不像其他幹這一行的一路叫喊
  • 上海本幫菜,正在慢慢消失……
    想想也是,本幫菜和現在的健康觀念,確實有點出入。幾個上海女孩子聚餐,會去吃本幫菜嗎?應該不會吧。點上一份紅燒肉,你吃一塊還是三塊?男女小囡談朋友,會去吃本幫菜嗎?也不會吧。就是能將本幫菜的做法,一一相傳。現在的年輕人,還有多少會做八寶辣醬、走油肉的?看烹調書,真不如鄰居大媽在小菜場裡拉著你講5分鐘。上海本幫菜,也就在這種溫情之中,一一做上了飯桌。老上海都知道,以前上海灘有四大菜場。你要買海產品,去三角地菜場。買豬下水,福州路菜場。買魚翅海參,去菜市街。買牛肉,大自鳴鐘菜場。
  • 看懂上海:上海本幫菜
    1843年,上海開埠後,十六幫別鬧申城(十六幫指的是本地、蘇州、無錫、揚州、安徽、河南、四川、山東、北京、杭州、寧波、湖南、福建、廣東、清真、素菜等),上海本地菜汲取各家之長,形成了甜鹹適宜、濃淡兼長、清醇和美的獨特風味,被稱為
  • 上海經典本幫菜大賞
    本地閒話,區別於上海閒話;本地灘簧(滬劇),區別於京戲、崑曲、越劇及其他各地方劇種;本幫菜,區別於川、粵、京津、揚幫、蘇幫等外地菜系。本幫菜這一概念的出現,大約出現於上世紀30年代,最初它是以弄堂飯店的形象為市民銘記並接受的。
  • 上海好吃到一絕的8大本幫菜,全吃過口福不淺
    本幫菜是什麼?本幫菜是上海人結合淮揚菜等多個菜系融合而成的菜系,主要特點是油濃、醬紅,鹽淡適中,風味原汁原味,醇香可口。大河蝦經高溫反覆煎炸後,其殼在短時間內變脆,肉中水分不會流失太多;炸松須腳,可在殼與肉之間留有空隙,方便用高湯、生醬油、白糖混合的醃料調味,所以成品色澤鮮豔,口感醇厚。油爆出來的蝦很甜香,滿含本幫菜的精髓。
  • 他是上海菜的泰鬥,他做的扣三絲和蝦子大烏參被稱為「本幫一絕」,以後再也而吃不到了……
    」李伯榮大師傳奇而又輝煌的一生今晨2時,大師在滬病逝,享年84歲掌勺近70年,一門六將五代廚神……李伯榮大師的一生,早已與「本幫美食」融為一體李伯榮的祖父是以前三林「鏟刀幫」的鼻祖,李伯榮的父親是德興館的股東。
  • 經典本幫菜:上海爛糊肉絲
    在上海,一道經典本幫菜:「爛糊肉絲」一直是上海人家冬天最愛做的家常菜。上海人會過日子,精打細算,把一顆大白菜也要做到精緻實惠,即省錢,又好吃,還要體面。這就是老上海的風情!周彤先生在他的書《本幫味道的秘密》中是這樣描述這道菜的:「上好的爛糊肉絲,湯麵平滑如鏡,不冒一絲熱氣,但一入口,白菜又燙又鮮、肉絲又軟又爛,入口及其熨貼順滑。
  • 【經典上海】上海本幫菜的鼻祖原來在三林塘!
    三林的本幫菜,一定程度上是上海本幫菜的鼻祖。    三林臨江地區,自明清以來,就號稱廚藝之鄉,歷史上有名有姓的老廚師就有10多人,解放前每逢清明,十月朝等節氣,回鄉祭拜的在上海從事廚藝的臨江人就常把十六鋪到三林王家渡的整條輪渡包下來,可見廚藝之盛,就是在本地,四方八裡也以臨江菜廚為中心,為此孕育了許多菜廚幫派,分布在三林、浦東,乃至上海及周邊地區。
  • 來上海必吃的幾道菜!
    ,展現了上海菜濃油赤醬的特色。更有食客這樣形容,來上海一定要去圓苑吃紅燒肉,不然就白來上海,可見圓苑酒家的紅燒肉是多麼著名。>地址:黃浦區 南京西路288號創興金融中心2樓(近新昌路)簡介:老克勒上海菜是上海的老字號本幫菜館,人氣非常旺,餐廳的推薦菜是本幫菜中常見的紅燒肉、糖醋小排、松鼠黃魚、煎牛排等,這裡的菜品豐富而且味道也是相當地道。
  • 【民俗·風情】高橋是上海本幫菜的發源地
    本幫菜俗稱上海菜,是全國著名的菜系之一。早為中外人士熟悉和喜愛。浦東是泥刀、菜刀、剪刀和繡花針,即「三刀一針」的發祥地,是上海非物質文化的重要遺產。其中高橋廚師用的一把菜刀和上海本幫菜有著直接的淵源。而只有吳淞和高橋老飯店才能燒好此菜。高橋土地皆有長江泥沙衝積而成,多系沙質土壤。宜種黃豆雜糧和瓜果蔬菜。農家又飼養了大量的家禽家畜,為本幫菜餚和點心製作,提供了十分豐富的物質基礎。
  • 【超主觀不完整逛吃】本幫蒼蠅館子篇
    第二類★★:看心情會覺得他們家的有時好吃有時不好吃,總體來說就還能吃。第三類★★★:值得為了這頓去排個隊。餓肚子吃更好吃並且不會出錯。不過這次這篇跟以前略有不同,因為吃了一輩子本幫菜甬幫菜,外食只會記得至少跟家裡水平差不多的地方(並不代表我家就是最好的,但每天四五個菜燒的出來至少不那麼差吧),僅憑藉有限的江浙滬菜系經驗,給在上海外食的人一點其他選擇。
  • 你到上海來,我就帶你去這些地方吃正宗本幫菜
    【點名】上海會館(香港名都店)【人 均】¥130【菜 系】本幫菜【電 話】021-63357779;021-63357778【地 址】上海市黃浦區河南南路489號香港名都5樓(近復興東路)【營業時間】11:00-21:31餐廳介紹:上海會館是一家比較高檔的本幫菜館,有幾家分店。
  • 本幫菜縈繞於舌尖的味道,只有懂經的老底子上海人才知其中深意
    走進去你會覺得有點老上海屋裡廂的意思,紅色的牆壁掛著老闆娘女兒與古天樂及張栢芝的合影。相比其他本幫餐館,永興的菜式算是平凡路中尋創意。如果不知道怎麼點,很多人會把鴨卷和雪菜腰果作為開胃菜,還有椒鹽排條也是上菜率很高的菜品,不妨一試。鴨卷是永興餐廳的招牌冷盤,鮮美的鴨肉將鹹鴨蛋黃包裹,並將骨頭去除。夾起一塊入口,鴨腿肉質酥爛鮮美,加上鹹蛋黃的鹹香軟糯,配合得非常好,美味!
  • 上海「10大本幫菜」來了!年夜飯就照這個準備,保證錯不了
    在上海人的味道記憶裡,都有一塊讓人垂涎欲滴的紅燒肉。肥瘦相間的帶皮五花肉,加上酒、醬油和糖之外,不需要其他調味料,靠火候功夫,就能做出甜而不粘、肥而不膩、入口即化的味道來。本幫紅燒肉的肉軟糯綿柔,淋上濃油赤醬,吃上3碗白米飯都不會嫌多~紅燒是本幫菜非常經典的一種烹飪方式。
  • 這才是阿拉正宗本幫菜!全都是老底子上海寧的最愛!
    土生土長的老底子上海人,何時何地都繞不過固執的上海胃。「今朝阿拉切撒?」魔菌幫儂挖出懂經老克勒的私藏,屹立魔都19年的老牌本幫菜——  圓  苑  老底子上海寧最愛100000+好評,必吃榜榜首!老底子上海人無人不知!7家店開遍大魔都,淮海路、陸家嘴、南京西路、日月光、靜安寺……包攬各大黃金地標!平均分高達8.5分!好評100000+條!長期登頂魔都必吃榜前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