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與「老字號」的故事

2021-02-22 新德商

     去年初,編輯胡晴對我說,省商務廳正在進行第四批湖南老字號評選,似有合作空間。我曾策划過常德老字號評選活動,雖未啟動,卻從此對老字號念念不忘,便要胡晴跟進。第一次與胡晴去商務廳,接待我們的是該廳流通業管理處副處長戴琳。得知我們想做一本有關湖南老字號的圖書,戴琳沉吟了一會,說:「你們要是真有想法,就要做一本有文化品味的書出來,老字號的故事確是值得挖掘……」

      經過幾個回合的磋商,我們定下了初步方案並得到了流通業管理處王峰處長的認同與支持。王處長拍板,該書的名字就叫《湖南老字號故事》。

    

     省商務廳流通業管理處處長王峰(中)召集文萃傳媒採編團隊座談。

      攬下這個任務,執行起來卻困難重重。時間緊、任務重、經費少,要做出一本精品圖書,非脫一層皮不可。好在文萃傳媒的王興銀老總擲地有聲:「這不僅是一個項目,更是一次大練兵的機會,我們不僅要做,還一定要做好!」

     當時,湖南共有老字號企業81家(含中華老字號),分散到全省各市州,線長面廣,千頭萬緒,商務廳還要求將新評定的第四批老字號企業的故事也收錄其中。這對我們的採編能力是一次極大的考驗。

     在王興銀老總的指揮下,我這個統籌者開始全身心投入到這一工作中來。為了保證質量,我們將團隊分為採寫組和編輯組,採寫組採回的稿件,交由編輯組進行再加工。為了趕進度,我帶隊趕赴老字號相對集中的長沙、常德、益陽、衡陽、嶽陽等地,召集老字號掌門人集中座談,分頭採訪。

     值得一提的是,常德市商務局在組織全市老字號企業裳 門人座談時,作為常德惟一中華老字號的清真第一春掌握門人王仙娥提議,常德是老字號較多的地區,為什麼不藉助《華聲》雜誌的影響力,出版一期《華聲》常德老字號特刊呢?她的提議得到了所有企業的一致贊同。當時,常德共11家老字號企業,數量上在全省各市、州排第三。申報第四批湖南老字號待認定的有8家。

     

  王峰處長(左)、戴琳副處長(右)與本文作者周光曙交流老字號工作。

     

     出一本特刊,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特刊的內容不能完全與《湖南老字號故事》圖書雷同,而新認定的老字號完全要重新採寫,工作量很大。為了不再增加圖書採寫團隊的負擔,我與助手張又心把這一塊任務承擔了下來。張又心既當司機,又當記錄員、美編,我則又當記者又做編輯。第四批老字號認定工作結束,常德又有5家企業獲此殊榮。為了採寫或指導企業採寫相關稿件,我們經常凌晨一兩點還在路途。常德市商務局為了做好這本特刊,共3次召集全市老字號企座談,為我們的工作提供了極大方便。

     我與常德所有老字號企業都有過接觸,了解到他們的現狀和瓶頸後,我寫了一篇近4000字的調研文章《常用德老字號的「守」與「變」》,刊發在特刊上供老字號掌門人參考。

    

     從花開到雪飄,從酷暑到嚴寒,我們的採編團隊,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幾乎是利用一切業餘時間,毫無怨言地奔波採訪、做案筆耕。記得有個叫姚瑤的女記者,剛生完寶寶上班不久,家裡還一堆煩心事,她卻面帶微笑地報從安排,外出採訪。記者餘婭更是讓人感動,她開著私車,在桃源奔波一整天,連飯都沒吃上一頓好的,母親得知她就在家門口而不回家吃飯,氣得在電話裡直罵她……

     編輯組負責人周明認真而心細,他是文萃報的編輯部主任,日常工作本來就繁雜,往往是別人早已下班,他還在辦公室統稿、核稿,惟恐出丁點差錯。負責文稿整體把關的劉文老總,以其專業和較真的精神,對每一個年號、每一處史實、每一個生僻字都認真核實。

     在稿件採寫的過程中,省商務廳流通業管理處王峰處長多次召集我們團隊進行政策把關和業務指導,副處長戴琳還逐篇分析,力圖把每一個事實每一個情節、每一個詞都拿捏準確。

     整理個活動中,老字號企業的掌握門人大都要十分配合支持,但採訪並不都很順利。老總們都很忙,有時一個老總要約上好幾次才能見到人,而有時,明明約好了,老遠跑上門去,他已不在辦公室,說是臨時有要事,得再約時間。讓時間觀念很強的記者們十分無語。

    汗水凝結成珠璣文字,文字編織出生動故事。

     初稿成型,我們經過幾輪十分細心的校對後,文稿交付給了出版社。誰知,出版社對於書稿的質檢要求極其嚴厲,差錯率一律控制在萬分之一以下。前後三次,我們的文稿質檢未過關。第三次時,我認真將出版社指出的兩處差錯進行比對,發現了問題,認為他們認定的差錯值得商榷,便與劉文老總交流後,寫出了我們的申辯函。

     為交流業務,在下面曬曬吧——

      

關於《湖南老字號故事》圖書兩處差錯的申辯

 

中國文聯出版社:

通過《湖南老字號故事》圖書的合作,我們感覺到了貴社編輯的專業、嚴謹和敬業精神,獲益匪淺。現對第三次質檢結果作如下申辯:

結果顯示:P19頁「很費了一番工夫」中的「工夫」,應改為「功夫」。

因這一詞反覆改來改去已三次,我們特意請教了湖南校對專家委員會的專家劉靜。他認為:「很費了一番工夫」中的「工夫」應是正確的。此語境中的「工夫」,與「得來全不費工夫」中的「工夫」是一樣的。「得來全不費工夫」這一句出自《歧路燈》第18回:「往上一瞧,正是那日晚上地藏庵遇著的一群俊俏後生,心中歡喜不盡,暗說道:『踏破芒鞋沒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此處的原文就是「工夫」。

經查商務印書館《現代漢辭典》(第6版)中關於「功夫」的解釋:1,本領、造詣;2,指武術,如中國功夫;3,指做事所耗費的時間和精力,如下了一番苦功夫。關於「工夫」的解釋:1,指佔用的時間,如三天工夫就學會了遊泳;2,空閒時間;3,(方言)時侯。

綜上,我們又請教了湖南人民出版社校對楊純,她認為:這兩個詞是近義的,只要在同一書中統一使用就不算錯。因此,我們認為,「很費了一番工夫」中的「工夫」應是正確的。

結果顯示:P29頁中,發行股折中的「股折」應為「股份」。經與企業負責人和原作者溝通,他們的一致說法是:股折相當於以前銀行的存摺,是一種紙質的封包,上面寫有「XX商行股折」字樣。

網搜「股折」結果為:「息折」或「息折式」又稱股折式,是股東在購買了股票後從企業領取「官利」、「餘利」等股息的憑證。該折本封麵包有紅色綢布,如上書「湖北布紗絲麻四局應昌有限公司股折」金字,四周飾以金色框,右上角標有「應字第632號」,折內為15開鉛印件,其中9折上有文字等信息。內容為湖北布紗絲麻四局應昌有限公司發給湖北省江夏縣人裕後堂瑞記股折(折1股、平寶紋壹百兩),憑摺可得股息及紅利。折內附有「股折簡章」。

此處,貴社校編人員打有問號,綜上,我們認為,「股折」字面上很容易認為是「股份」的字誤。實則無誤。

以上申辯當否,請批評指正!

好在,出版社認可了我們關於「股折」的申辯,不然我們又要一次折騰到「骨折」。而關於「功夫」,我們存疑地服從了出版社的認定。

2月中旬,《華聲》常德老字號特刊付印。常德市商務山路副長鄧獻友為特刊撰寫了卷首語。出刊後,市商務局流通業管理科科長劉峻贊成不絕口:「想不到文萃傳媒的人那麼專業、那麼敬業,我們點一百個贊!」隨後,《常德日報》記者徐志雄採寫了特稿《留住舌尖上的鄉愁》,整版報導了常德老字號現象。

3月15日,消費者權益保護日的當天,由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的《湖南老字號故事》圖書終於上市發行。

撫卷含笑,墨香醉人。

湖南老字號從此有了自己的傳記。他們從久遠來,向更遠去。

祝願湖南老字號都成國際品牌。

(作者周光曙,原《知音》雜誌編輯部主任,現為湖南日報報業集團《華聲》雜誌副總編輯,《湖南老字號故事》圖書項目負責人之一。湖南省作家協會會員、湖南省網絡作家協會理事。了解湖南老字號相關情況或商務合作,請關注「新德商」微信公眾號留言,或加微信13787139086)

                           敬請關注「新德商」微信公眾號

相關焦點

  • 大國京典-百年老字號的新故事
    近期,主持人李靜在直播間連線淘寶直播一姐薇婭,共同為「京範兒消費季」打call,為北京老字號「帶貨」,在直播的4小時期間,燕京、百花等中華老字號品牌上架即售罄
  • 在老字號理髮廳,遇見最講究的老先生,他的故事讓我們肅然起敬
    我們在濟南這家承載了幾代人的情懷和記憶的老字號理髮店中國理髮廳遇到了一位和藹的老人,他叫李大年,今年91歲,出乎意料的是他每周都會到這裡洗頭 今天21:20  鎖定山東衛視此時此刻《老字號理髮廳》覺得好看,請點這裡👇
  • 聽老字號故事,請您吃霸王餐——砂鍋居
  • 致敬匠心 傳頌經典|品味老字號的傳承故事
    在未來的日子裡它們將隨著高鐵動車飛馳在祖國大江南北向人們講述追夢路上的那些故事今天,小編跟大家分享本期金磚特刊「老字號」篇的故事!「老字號」是優秀民族品牌和傳統商業文化的集中代表,擁有世代傳承的獨特產品、精湛技藝和服務理念,承載著中華民族工匠精神和優秀傳統文化,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和巨大的品牌價值、經濟價值和文化價值。作為金字招牌,老字號承載了太多的文化情懷與記憶,每一個老字號背後幾乎都有一個美好的故事,時間的積澱讓它更像一缸滋味悠長的老酒,慢品其味令人沉醉。
  • 「走過「十三五」 百姓故事」「老字號」裡葵花香
    身為總經理的他指著辦公樓上「讓消費者滿意是我們永恆的追求」一行大字告訴記者,葵花食品堅持品質的信念如名字般執著堅定。「葵花」這個「龍江老字號」、「佳木斯老字號」品牌,歷經70餘年的傳承與發展,承載著一代代人的共同記憶,保留了一代代人腦海裡的「老味道」。伴著一股熟悉的醬香味道,記者走進葵花食品釀造基地。
  • 寧夏敬義泰也難逃「老字號扎堆打官司」的噩夢,老字號在新時代發展路在何方?
    熱點聚焦 | 上篇中我們介紹了寧夏僅有的兩家中華老字號「協力厚」的前世今生故事,今天財君給你說道說道——敬義泰。
  • 品讀南京|南京老字號的「味道」
    近期,南京不少老字號迎來周年慶,馬祥興175歲、安樂園100歲、老廣東75歲……當老字號紛紛扎堆做周年慶的時候,我們驀然發現,原來,老字號並沒有遠去,即使現在有各種時尚產品、國際品牌充斥在我們的生活裡。馬祥興菜館。
  • 南京老字號認定率不足一成:老字號如何「不老」
    數據顯示,我國現有的千餘家中華老字號企業,只有10%發展勢頭很好。目前,江蘇擁有96家「中華老字號」、271 家「江蘇老字號」。記者為此走訪已認定的各類「老字號」,探尋它們如何在市場鍛打中獲得「新生」,穿越「百年風雨」。
  • 唐山的老字號有哪些呢?讓我們來看看吧!
    唐山作為歷史並不算長的城市,又加上遭遇1976年毀滅性的大地震,許多本土人以為唐山沒啥老字號、沒啥特產、沒啥非遺產品,但看完這個,估計看完這篇文章的小夥伴該沉默了,今天我要給大家普及一下這些。 1.鴻宴飯莊
  • 有滋有味|網紅時代的上海老字號
    這些老字號中超過百年的不在少數,吳良材301年、童涵春堂237年、杏花樓169年、邵萬生168年、老鳳祥162年、正廣和155年、三陽南貨店150年、朵雲軒120年等等,個頂個是名副其實的老字號。在百年滄桑發展中,這些老字號始終紮根上海,既浸潤在城市的文化之中,又塑造著城市的精神,成為了這座城市裡響噹噹的名片。老字號們很老,卻並不「舊」。
  • 老字號:品牌「老炮兒」銳意創新
    2020年疫情的影響下,坐擁品牌優勢的老字號也不得不加速創新,融入現代年輕人的生活方式。實體門店客流量大幅下滑,以線下布局為主的老字號意識到,必須發力線上。老字號品牌爭先布局、推進線上渠道運營,吳裕泰推行微商城24小時不打烊,北京稻香村及時入駐外賣平臺……磨練中,幾代人的記憶符號也顯露出蓬勃的創新力。
  • 《亮劍》原班人馬走進《風雨老字號》
    由《亮劍》原班人馬打造,李幼斌、張光北、何政軍等出演的《風雨老字號》,將於8月29日登陸四川影視文藝頻道金裝劇苑。該劇講述了從北洋民國至抗戰期間,三個家庭之間悲歡離合的故事。陣容:亮劍老戰友重聚 該劇從極具代表性的「老字號
  • 這一次,我們為老字號正名!一口下去就是100%溫州老味道!
    為了造福我們的吃貨粉絲們,美食君此番特地「為老字號正名」,與你一起,找尋那些記憶裡熟悉的「溫州老字號」。這次美食君只是採訪了第一批的老字號店如果你也是老字號店請聯繫美食君個人微信:bestfood7我們為你正名!
  • 臺北油飯老字號,古早做法飄香四溢:臺灣1001個故事
    老味道都有一個老故事,萬華這家老字號油飯,老闆的父親因為好賭,母親為了拉拔四個孩子長大,每天半夜蒸油飯到市場去賣,這樣的日子真的太苦,做兒子的原來不想接手,最後還是捨不得讓媽媽失望。《臺灣1001個故事》可以看到很多笑與淚交織的故事,更可以聽聽那些美味的創始人和傳承人吿訴你,他們的故事,而臺灣美食的魅力,就在於這些人的故事。
  • 廣東老字號品牌有哪些?廣東中華老字號有哪些?廣東老字號名單
    每一個廣東老字號都是一個有關誠信、品質、拼搏和創新的商業傳奇,都是一代又一代人精益求精、艱苦奮鬥打造出來的金字招牌,糕點就去蓮香樓,喝茶約著陶陶居,醬料買上致美齋,涼茶認準王老吉,製藥想到何濟公......廣東老字號品牌大全,帶你見證千年嶺南輝煌商業成就。下文有千百順品牌營銷策劃公司為您介紹廣東中華老字號有哪些?廣東老字號有哪些?
  • 「疫」散花開 我在臺東的「老字號」等你
    對於青島人來說,臺東不失為一個好選擇,在正式踏上臺東的街道之前,今天,我們先穿越臺東120年的歷史,回顧一下那些曾經見證了臺東一代代繁榮的「老字號」。回首望去,那些「老字號」留下的痕跡,穿過時空依舊呈現在我們眼前,從現在臺東的繁華與沉澱中,我們依然能從中充分領略到老臺東的文化風情和生活百態……那些年臺東的「老字號」說起臺東的「老字號」,最具代表性的當屬利群百貨。
  • 老字號如何突圍?
    商務部數據顯示,中華老字號數量從新中國成立初期的1萬多家減少至目前的1128家。雖然老字號們的平均壽命超過160歲,但其中只有10%蓬勃發展。     作為北方工業重鎮、直轄市天津擁有眾多中華老字號,但並沒有像王老吉、鼎泰豐這樣轉型經營比較成功的商家。「國家為什麼要大力宣傳與推廣中華老字號?
  • 後疫情時代,老字號當「新生」
    「近些年來,老字號面臨著新消費觀念的巨大挑戰,如何迎合年輕消費者,給他們好的品牌體驗,是擺在老字號企業面前的重大課題。小紅書、抖音、B站未來會孕育很大的機會和市場,我們未來會更著重於傳播刀具的文化基因,通過這些新興的平臺輸出更多新內容,讓大家對刀具有更深層次的認識。」
  • 這才是廈門老字號的真面目!!!
    元的黃勝記臻品禮盒❼ 價值88元的味友閩南面線禮盒❽ 阿德土筍凍❾ 價值100元的邵子牙禮盒➓ 價值128元的舒心酒家砂鍋蟹肉翅它們是廈門的歷史傳承是這座城市的文化沉澱是幾代人守護的廈門味道是直抵城市美味的命門所在不僅有令人難忘的味道還有一肚子的故事
  • 第二批「威海老字號」出爐!
    從威海市商務局獲悉,經相關認定程序,威海市第二批「威海老字號」出爐,目前威海市共有20家「威海老字號」企業。首批「威海老字號」認定名單威海四海釀造有限公司金猴集團有限公司威海紅東實業有限公司山東威海衛酒業集團有限公司威海市光明眼鏡有限公司威海雲漢刀具有限責任公司山東雙輪股份有限公司威海市康樂實業有限公司威海人生藥業有限公司家家悅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