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破壞八路兵工廠,日軍偷襲根據地,我軍拼刺英雄一人刺死5個

2020-12-23 騰訊網

1944年底,我山東敵後抗日根據地正積極醞釀著對日偽軍發起更大規模的反攻。而日偽軍方面為了破壞我軍的反攻準備工作,同時為了在秋收結束之後進行搶糧,因此在當年的11月中旬,調集兵力對我膠東根據地的棲霞牙山地區進行了大規模的掃蕩。為了配合日軍的行動,頑軍趙保原也出動了2個團1000多人,在我膠東根據地邊緣地區的郭城一帶進行騷擾。11月16日,頑軍已經與掃蕩的日偽軍形成遙相呼應之勢。

▲八路軍重機槍陣地

為了粉碎敵人的這次掃蕩,膠東軍區在許世友司令員的指揮下,以14團阻擊頑軍,防止其向日偽軍靠攏,雙方合流;同時集中軍區教導團等部隊迎擊日偽軍。17日,日軍大島部隊的1000多人和偽軍500多人從棲霞出發,企圖破壞我八路軍的兵工廠。

▲膠東我地方部隊戰士

日偽軍在向我根據地進犯途中不斷地遭到我地方部隊的打擊,其行軍速度緩如牛行,等敵人抵達我兵工廠所在地時,我軍和設備早已轉移。無奈之下,敵軍只得原路返回,結果一路被我軍區教導團等部圍追堵截,傷亡很大。

▲膠東我軍攻擊敵軍據點

無路可走的敵軍只得改變方向準備沿公路退往萊陽。17日中午,我14團在完成牽制頑軍的任務後,主力已經抵達煙臺至青島的公路附近,並且布置了伏擊圈準備伏擊日偽軍。下午16時許, 日偽軍行軍縱隊接近我軍的伏擊圈,我14團先敵一步搶佔了附近的制高點及有利地形,完成了一切準備。

▲八路軍在突擊敵人陣地

下午16時30分,日偽軍大隊魚貫進入我軍伏擊圈,我軍向陷入包圍的敵人猛烈開火、投彈,遭到突襲的敵人大隊人馬立刻人仰馬翻,亂作一團。偽軍仗著地形熟悉以及我軍集中主力攻擊日軍之際,先丟下「皇軍」向北逃跑。日軍被我軍截住,不得不就地臥倒,胡亂搶佔了部分陣地守將起來,企圖固守待援。

▲我軍伏擊日軍戰鬥現場

日軍剛剛匆匆構築陣地完畢,我14團2營5連就已經從敵軍的側翼發起了白刃突擊,日軍倉促應戰,雙方立即爆發了激烈的白刃戰。5連全體投入了戰鬥,在長達半個多小時的血戰中,5連將日軍控制的唯一制高點攻下,將日軍壓到了一個村子裡。戰鬥中,5連著名的戰鬥英雄,3排副排長任常倫親自率領9班堅守陣地,他們連續擊退了日軍發起的3次兇猛反擊。當日軍再次發起攻擊時,9班的彈藥已經全部耗盡,任常倫便帶領9班向敵人發起反突擊,雙方連續展開白刃戰,任常倫在戰鬥中表現極為勇猛,連續刺死5名日軍,最後不幸中彈壯烈犧牲。

▲八路軍發起白刃突擊

在數小時的激戰中,日軍丟下258具屍體,縮進了村子據守。第二天天亮前,一直窺伺著戰場的頑軍趙保原的2個團見無機可乘,不得不撤回老巢。失去了接應的頑軍,日軍大島部隊也不得不丟棄輜重和重武器,沿著公路向西南方向突圍,逃回萊陽,我14團沿途緊追不捨,一直追擊敵人到萊陽附近,城內的敵軍已經出城接應,才脫離接觸撤退。

至此,日偽軍精心策劃的,出動4000餘人的冬季大掃蕩以徹底失敗而告終,敵人不但沒能破壞掉根據地,沒搶到糧食,相反自己卻損失了大量有生力量。

參考資料:

《海陽縣誌》,pp709

編輯/周洪新

更多當代歷史相關事實,以及觀點評論請關注我,也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共同談論

相關焦點

  • 日軍白刃戰被成片挑死,卻連殺我軍倆英雄,「老虎團」:不留活口
    1944年,日軍指揮官小林信男率第60師團和一眾偽軍對蘇中根據地進行了瘋狂的「大掃蕩」,第1師師長兼蘇中軍分區司令員的粟裕充分發動當地群眾,並以湯景延的「湯糰」為「尖刀」打入日偽軍內部,將日寇攪了個天翻地覆(關於湯糰的精彩臥底行動詳見文章《司令員率600人假投日寇,卻陡然吃喝嫖賭,粟裕大喜:連升他三級》)。
  • 日軍「牛刀專家」偷襲我120師後方,賀龍怒火中燒全殲這股日軍
    當日日晚,日軍佔領靈壽慈峪鎮。26日拂曉,日偽軍繼續向北進犯,遭第719團阻擊後,於當日午後退回慈峪。日軍採取聲東擊西的戰術,佯裝向靈壽撤退,用小部兵力向陳莊發動正面佯攻,迷惑八路軍。水原採取所謂「牛刀子」戰術,奔襲晉察冀邊區南部重鎮陳莊,以「掏心」方式摧毀抗日根據地的後方指揮機關。
  • 「集結號」式的英雄部隊,遭日軍毒氣攻擊,被俘後沒有一個屈服
    1941年1月15日至2月6日,八路軍第115師教導第3旅在山東省西部地區,為打擊對魯西抗日根據地威脅較大的鄆城之敵,進行了一次反「掃蕩」作戰,共斃傷日偽軍700餘人,挫敗了日軍分進合擊的「掃蕩」企圖,鞏固了魯西抗日根據地。期間教導第3旅特務營一部負責牽制和掩護行動,完成掩護任務後,突圍未果,126人壯烈犧牲,8人倖存。
  • 八路軍最強單兵戰士,1人刺死27名鬼子兵,堪稱傳奇
    ,名叫呂俊生,他曾經在一次戰役中僅憑一己之力,用拼刺刀的方式刺死27名日軍,堪稱八路軍最強單兵戰士。> 身高一米九,身壯如牛的呂俊生帶頭衝入成群的鬼子兵當中,與敵人進行慘烈的白刃戰,只見他拿著刺刀撥、擋、劈、刺,
  • 電視劇《亮劍》中對日軍的真實描述
    該劇也被公認為國內的經典抗戰電視劇。該劇之所以成為經典,除了演員們通過精彩的演技展現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艱苦抗戰的偉大民族精神之外,更在於《亮劍》中對我們曾經的敵手日軍的描述也尊重歷史、貼近歷史,讓觀眾朋友們能夠真實地了解中華民族偉大的抗日戰爭。
  • 羅榮桓對陣畑俊六:向日軍心臟突圍!讓敵酋自嘲「白跑」
    1941年11月5日凌晨,侵華日軍華北派遣軍總司令畑俊六為了一舉將我115師師部和中共山東分局殲滅,達到其徹底摧毀我山東根據地的目的,親自坐鎮指揮3萬多日偽軍分別從臨沂、蒙陰、沂水等地出動,在其陸軍航空兵、裝甲兵和化學兵的配合下,兵分11路,向我山東省領導機關所在地留田村進行合圍。
  • 志願軍血拼高麗「花郎」,班長一口氣刺死8個韓國兵
    事實上,韓國軍隊的前身,就是以兇悍殘忍而臭名昭著的日軍一部分。朝半島長期被日本吞併,實行幾十年的軍國訓練,大量韓國青年被迫加入日軍,接受最殘暴野蠻兇狠的日式訓練。
  • 日軍的拼刺刀有多厲害?少林出身的八路軍被一刀震麻手掌!
    在抗戰中,由於我軍的裝備物資匱乏,經常會尋求白刃戰的機會,和日軍展開肉搏戰。不過,即使是在肉搏戰中,我軍也很難佔到便宜。日軍的白刃戰有多強?抗戰司令員楊成武曾經說過,三個中國軍人,才能拼掉一個日本兵。 日軍在白刃戰中的戰鬥力之所以強,有這麼幾個優勢。 第一,裝備好。日軍的三八大蓋很長,裝上刺刀之後,可達1.8米!
  • 我軍低估日軍行軍速度,凌晨6點遭偷襲,多虧拉炮的馬叫了一聲
    1941年元旦剛過,附近的日偽軍偵知我軍的駐地,立即由行唐出發,以日軍1個加強中隊約200人,偽軍1個中隊100多人的兵力向我17團撲來。在獲知了敵人的情況後,我軍決心殲滅這支敵人。▲八路軍展示繳獲的92步兵炮上午7時30分,12連迂迴到位,7連和11連也隨後抵達日軍側後,隨後我軍向隱蔽在樹林中的敵預備隊發起攻擊,當場殲滅日軍40多人,並且俘虜10多名偽軍,將敵人的預備隊徹底打崩。日軍對南龍崗的攻勢被遏制,我軍繼續向日軍縱深穿插,向敵軍的機槍陣地和炮兵陣地發起攻擊。
  • 一個團800人,下轄5個連
    事實上這種選擇也是當時的無奈之舉,在日軍的頻繁圍剿下,我國失去了很多抗日根據地,根據地人口損失過半,八路軍的兵力也由40萬降至30萬。為了儘量保存八路軍的有生力量,我軍採取了很多措施,其中就包括這種縮編手段。紅軍在建立之初其實並沒有書面上記錄的規模,實際上的紅軍部隊人數並沒有那麼多,這樣做主要是為了能夠迷惑敵軍,鼓勵更多的人參軍。
  • 3個日軍背靠背,10個八路軍不佔便宜,為何差距如此懸殊?
    在抗戰初期,八路軍其實也和日軍拼過刺刀,對於當時的場景,聶榮臻元帥是這樣回憶的,在拼刺刀的時候,3個日軍背靠背攻擊,10個八路軍都佔不了便宜。當時八路軍所裝備的步槍在安裝上刺刀以後,比三八大蓋短了十幾釐米,也就是說在戰場上當日軍的刀尖都要刺中我軍士兵時,我軍士兵的刀尖離對方還有十幾釐米的差距,在這種情況下怎麼拼得過對方呢?
  • 楊勇山東鄆城圍點打援,日軍以為八路聽不懂日語,沒料有反戰同盟
    ▲日軍在進行掃蕩1941年初,八路軍魯西軍區部隊決心拔掉對根據地威脅極大的周邊日偽軍據點,以打開局面。鄆城縣駐有日軍32師團的1個大隊和偽軍500餘人。此外在外圍的侯集據點還有1個日軍小隊和2個偽軍中隊。鄆城的日軍經常對我根據地進行襲擾和搶掠,給當地的造成了很大的威脅。因此魯西軍區司令員楊勇打算用「圍點打援」的戰術,以少量兵力包圍侯集,吸引日軍主力出援,再以主力伏擊日軍援軍。
  • 日軍的師團長相當於我軍的什麼職位?
    二戰時期日軍的師團長從軍銜上來說相當於我軍的軍長,但其戰鬥力相當於我們的2-3個軍。二戰時期日軍的編制從高到低是這樣排序的:軍--師團--旅團--聯隊--大隊--中隊--小隊。如果單從名稱和級別來看,正好和我們的軍-師-旅-團-營-連-排相對應。
  • 兩位元帥領導,8個師11個旅,兵力我軍第一
    徐帥領導下,冀南抗日根據地發展迅速。1939年春夏,日軍集中兵力掃蕩華北抗日根據地,其中5個師團3萬餘人分11路圍攻冀南八路軍。徐帥回憶「這次反掃蕩異常艱苦」,堅持到1939年5月,日軍不得不撤出根據地。 1939年5月,徐向前奉命前往山東工作,從此離開了冀南,離開了129師。
  • 我軍說它是垃圾,日軍說他是神器!淺談上世紀日軍的有坂子彈
    抗日戰爭時期,日軍侵華使用的最多制式步槍,即三八式步槍,由於具備防塵蓋設計,所以也被我們戲稱為三八大蓋,但被繳獲的三八式步槍並不受我軍歡迎,主要反映都是這款步槍的威力太低了。從左到右依次是.303、有坂6.5和.30和德軍從1905年使用到二戰的7.92×57毫米標準毛瑟彈不同,日軍的制式子彈口徑和體積都小了不少,使用的是6.5×50毫米的有坂子彈,主要配備給有坂
  • 二戰中,日軍為何偏偏不敢和美軍、蘇軍拼刺刀?
    刺刀戰,也被稱為白刃戰,是日軍的一個標誌性的戰術,日軍是很講究拼刺訓練的,士兵的拼刺技術也相當好,其代表的豬突戰術也是源於此。有統計資料,在白刃戰的時候,無論雙方的隊伍如何,幾乎在拼刺的時候,雙方的戰損率都在1比1左右,其實這也很好理解,在熱兵器時代,雙方都沒有鎧甲,使用的武器幾乎都是一樣,而且幾乎沒有陣型的亂戰,雙方的戰損幾乎相同是很好理解的。但雖然戰損幾乎相同,卻幾乎在白刃戰中有一方會迅速崩潰。
  • 很少人知道我軍第二次長徵,歷時2年,途徑8省,行程2萬餘裡
    抗戰初期,我軍迎著日軍而挺進,在華北廣大敵後作戰,條件雖然艱苦,但也是機遇。幾年時間裡就發展出很多根據地,華北的大部分地區連成一片,長江中下遊也是星星之火,遍布我軍武裝。 這一次,日軍為了打通大陸交通線而作戰,淪陷的華中,華南大量地區,也為我軍又一次提供了發展空間。日軍的行動剛結束,我軍已經開始準備。
  • 歷史上的今天:日軍偷襲珍珠港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七日,這一天上午,日軍突然襲擊了美國在太平洋的海軍基地珍珠港,美國太平洋艦隊主力全軍覆沒。日本為什麼要偷襲珍珠港呢?目的又是什麼呢?於是,日本最終決定孤注一擲向美國發起挑戰,偷襲美國在太平洋上的海軍基地珍珠港。珍珠港位於西太平洋夏威夷群島,是日本南進擴大戰爭的主要障礙,日本妄圖通過摧毀美國海軍主力,從東南亞獲取戰略資源。日軍為了襲擊珍珠港的計劃能夠順利實施,進行了周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