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山記憶·非遺③|益陽繡花鞋:飛針走線 繡出錦繡歲月

2020-12-19 紅網

編者按:益陽市赫山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源遠流長,資源豐富多樣,種類異彩紛呈。日前,紅網時刻記者將鏡頭對準赫山區非遺傳承人,深入了解非遺的過去、現在,關注非遺的未來,並推出《赫山記憶·非遺》系列報導,感受匠人不變的初心。

赫山記憶·非遺① | 朱氏紙影:方寸之間塑造光影傳奇

赫山記憶·非遺② | 熊氏皮鼓:匠心守望 鼓音傳百年

紅網時刻記者 王新鳳 益陽報導

繡花鞋的刺繡修飾手法沿襲了東方裝飾的審美風尚,注重鞋面的章法和鞋幫的鋪陳,並配以鞋口、鞋底的工藝飾條,是最具有華夏文明特色的傳統手工藝之一。

益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手工藝繡花鞋》市級代表性傳承人胡寶橋。

胡寶橋是益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手工藝繡花鞋》市級代表性傳承人。她自15歲起師從其母學習手工藝繡花鞋製作技藝,四十多年來,查閱了大量關於鞋履文化的書籍,對手工藝繡花鞋製作技藝的傳承與研究創新從未間斷。

小小繡履 內有大乾坤

「做鞋比做衣服難。」胡寶橋向記者介紹,一雙普通的繡花鞋要經過二十多道工序,需一個熟手製作7到10天。「從打袼褙到剪樣、刻底刻幫,然後粘面、刺繡,鞋底包邊……鞋不差分衣不差寸,衣服尺寸稍微差點看不太出來,鞋大一點腳就掛不住,小一點就感覺擠腳。」

鞋盒裡是擺得整整齊齊的製鞋部件。

胡寶橋製作的繡花鞋不但數量多,而且精美異常。生肖鞋、飛禽走獸鞋、花鳥魚蟲鞋,個個活活蹦亂跳。各種顏色的布料、綢緞散發出五彩繽紛的光芒,令人眼花繚亂。她做的虎頭鞋、兔頭鞋、戲裝鞋、少數民族鞋、尖口鞋等,基本上脫離了老式做法,融入了自己獨特的裝飾手法。刺繡、貼補、鑲嵌、釘金、鏤空、綴珠等現代時尚的裝飾出現在傳統的繡花鞋上,為一隻只繡花鞋平添了幾分秀麗。

12生肖周歲長尾鞋中的「狗鞋」。

「每做好一雙繡花鞋,我就有一種十月懷胎一朝分娩的震顫,對它們,我愛不釋手。」胡寶橋說,她做的最小的繡花鞋僅有一顆黃豆大小,要用放大鏡才能看清。袖珍版的繡花鞋用薄薄的軟緞作面,雙層底,每層底都滾有邊口,用最小的繡花針,又用比頭髮還細的絲線來創作,鞋面繡著一株淡雅的水草花和一朵怒放的菊花。最大的鞋名為「龍鞋」,總長達4.36米,鞋內可以坐下20多個小孩,這是胡寶橋花費一年多的時間與心血製成的。

胡寶橋精心製作的「鳳鞋」。

精湛的繡花鞋製作技藝為胡寶橋贏得了很多榮譽。2003年長沙第二屆沐林杯手工比賽榮獲一等獎(繡花鞋)、中國第五屆城運會捐獻繡鞋作品榮獲「中國鞋王」稱號、湖南省第二屆工藝美術精品大賽榮獲銀獎(手工繡鼠鞋)、第九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湖南博覽會榮獲優秀獎……

手藝人的創新與思變

胡寶橋從1992年開始12生肖周歲長尾鞋的研究設計。她經過多次反覆畫圖修改,將平面設計轉為立體設計,到2006年終於將十二生肖鞋設計全部完成並製作成形,打破了幾百年來手工兒童布鞋只有「虎頭鞋」的單一局面,創造了十二生肖鞋系列手工藝童鞋,豐富了傳統手工藝繡花鞋的品種,為鞋文化增添了新的素材,並且在製作、針法上都有了更進一步的創新。

胡寶橋將不同顏色的鞋擺成奧運五環。

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成功,國人無不振奮。心情激動的胡寶橋將幾十年設計製作的繡花鞋整理、完善,把各種樣式的鞋擺成奧運圖形、標語、口號,引發了社會與媒體的廣泛關注,更得到了當時省、市兩級領導的肯定與鼓勵。

在全國奧運火炬手選拔中,胡寶橋與兒子一同入選,成為北京奧運會兩萬多名火炬手中唯一一對母子火炬手。此後,她又花了整整七年時間縫製了2008雙繡花鞋,獻給了北京奧運會。

在全國奧運火炬手選拔中,胡寶橋(中)與兒子一同入選。

在奧運會吉祥物出爐後,胡寶橋馬上用手中的彩線創作了福娃系列鞋。因2008年是農曆鼠年,胡寶橋還把中國民間故事「老鼠嫁女」搬上了繡花鞋,108隻形態各異的老鼠充分體現了國泰民安、豐收喜慶的主題。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胡寶橋積極參加抗疫行動,除了捐款捐物奉獻愛心,她還創作多款作品支持抗疫。如作品《闢邪》《虎殺鼠毒》等。此外,她還用手工繡花鞋擺出了「眾志成城」「 同心協力,抗擊疫情」「英雄城市」「英雄回家」「走,我要回家」等暖心橫幅,並已投入省、市非遺在行動戰疫作品中,用實際行動助力疫情防控。

非遺傳承路漫漫

隨著現代經濟社會發展,服飾面料更新換代在不斷加速。由於繡花鞋學習周期長,勞心費力強度大,青年人多不願從事此項工作,所以這項手工技藝已瀕臨失傳,目前國內傳承人也鳳毛麟角。

胡寶橋製作的繡花鞋不但數量多,而且精美異常。

胡寶橋說,做繡花鞋一開始是受到家庭的影響和個人興趣的推動。隨著自己越做越好,越鑽越深,她越發覺得自己對繡花鞋有一種沉甸甸的責任感。對於自家獨門絕學的將來,胡寶橋還是憂心忡忡的。

「目前我的這個做繡花鞋的手藝已經是市級非遺項目了,正在積極申報省級非遺項目,但傳承依然是個問題。」胡寶橋說,現在的年輕人釘扣子、剪褲邊都不會,更別說繁瑣複雜的繡花鞋,加上做鞋並不掙錢,更加沒人願意學。自己身體不大好,做鞋比以前少多了,還是希望能有人將這門手藝傳承下去。

手藝人的手。

2019年7月,為了支持殘疾人創業,胡寶橋赴張家界旦旦有限公司傳授幾名殘疾人手工繡花鞋製作技藝。她將工藝流程、製鞋經驗毫不保留地傳授給了她們,期間不辭辛勞往返數次。在她的悉心教導下,幾名徒弟不負眾望,製作出了工藝繡花鞋成品,順利出師。

由於繡花鞋這種民族非遺技藝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和工藝價值,通過大專院校開設非遺課程,對推廣繡花鞋製作技藝有著重要的文化傳承意義。

今年9月,在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少數民族服裝與服飾傳承與創新資源庫》的建設中,胡寶橋為《少數民族服飾手工藝》課程拍攝了手工編結(中國結、紐扣結、手鍊結等各種繩結)與手工藝品繡花鞋(方口鞋、三寸金蓮趐趐拖鞋)的製作視頻幾十條,並被收納到項目七(製作手工藝)的子任務中,目前,資源庫作為服裝專業的必修課程,每年約開課10個班級,預計每年傳承人數約300人。

為繡花鞋再多做一點事情,再多一點,這就是這位62歲手工藝繡花鞋傳承人的全部期望。

相關焦點

  • 繡針穿歲月,彩線繪非遺
    筆者慕名來到位於太陽宮鄉的」京繡傳習所」,來探望京繡傳人吳蘭春和她的學員們。今年60歲的吳蘭春矮個子直腰板,正拿著繡花繃子連說帶比劃地給學員講課。自10月初至今,朝陽區非遺項目——京繡的傳承人吳蘭春,就帶著她的第四期女學員們在這裡學習京繡製作。看著學員們沉浸其中的樣子,此時讓吳蘭春憶起了「一線添宮繡,畫景刻初還」,宋詞中讚美京繡的華美。
  • 赫山記憶·非遺|紙影傳承人朱龍:方寸之間塑造光影傳奇
    日前,紅網時刻記者將鏡頭對準赫山區非遺傳承人,深入了解非遺的過去、現在,關注非遺的未來,並推出《赫山記憶·非遺》系列報導,感受匠人不變的初心。紅網時刻記者 王新鳳 通訊員 皮尉人 益陽報導摸進街頭的小門臉,轉身拐過一條巷子,踩著狹小逼仄的樓梯登上二樓,迎面看見牆上掛著「龍居滄水紙影坊」的牌子。
  • 赫山區:直播帶貨非遺產業化
    「要敢於樹立產業化發展的思路,集中力量培育優勢非遺文化品牌」是赫山區文化館在非遺保護和傳承路上的座右銘。 以線上流量思維為出發點,以主動幫扶非遺企業為落腳點。今年6月初,赫山區文化館與淘寶美妝直播排名前五的益陽籍主播魏愷辰(網名辰哥)建立了聯繫,並進行詳細溝通,幫忙推廣家鄉非遺產品—「益陽湘中鐵鍋」。7月18日,通過淘寶直播的方式,湘中鐵鍋因製作技藝精湛、產品物美價優引起鬨搶,短短幾十分鐘,銷售五百餘套,大獲成功。
  • 吳興織裡刺繡:飛針走線 指尖傳承
    但由於兩位非遺傳承人年事已高,技藝的傳承遇到了「瓶頸」。令人欣慰的是,一位有心人接下了這個「接力棒」,她就是漾西學校小學部的一位老師——陳雲霞。「你選擇這個顏色的線,會比較搭。」下午,漾西學校小學部二樓的刺繡教室裡,陳雲霞正在給四、五年級的學生們上刺繡課。
  • 潮繡:方寸之間的綺夢,一針一線繡出世間萬物
    「針穿五色絨共線,繡出麟毛千萬般。」繡娘們纖細修長的巧手細捻著各種棉線,一針一線靈活起落,就可將絲絹紗巾繡綴世間萬物。繡藝精美細緻,構圖均衡飽滿,色彩富麗堂皇。「運用金線、銀線、絨線結合繡制……潮繡針法多樣,有轉針繡、過橋繡、打種籽繡等多達100多種。每一針法均具獨特製作效果,使得繡物惟妙惟肖。」技藝精湛、恢弘大氣,在作品中填充棉花,居然就可繡出了近乎淺浮雕的立體感覺。
  • 非遺助力抗疫情,共克時艱迎春歸
    疫情防控期間,各地非遺項目保護單位充分發揮各自非遺項目多樣、靈活機動、凝聚人心的優勢,第一時間推出線上非遺展演展示、體驗互動項目,用非遺傳承人手中的畫筆、針線、樂器等,禮敬身赴一線的醫務工作者、公安民警、交警、記者、社區工作人員等一大批舍小家為大家的一線抗疫先鋒。
  • 深閨女紅:一針一刺繡,千條彩線盈
    千萬條彩線輕盈穿梭, 便繡出中國獨有的絢爛。 這便是穿越千年的——刺繡。 她們坐在窗前、廊下, 飛針走線之間, 把思念和愛戀化作密密的針腳, 縫製在光陰裡, 然後送給心上人。
  • 益陽男子刑滿釋放,剛出監獄大門又被戴上手銬!
    益陽一男子因犯盜竊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四個月,2019年1月21日是他刑滿釋放的日子,即將回歸自由的他沒有想到的是,在監獄門外等待他的卻是一副手銬。近日,赫山警方抓獲犯罪嫌疑人曾某(男,45歲,赫山區人),破獲一起盜竊車內財物案。2017年7月15日9時許,赫山公安分局刑偵大隊赫山中隊接到赫山區桃花侖居民唐某報警,稱其停放在小區樓下的轎車被人砸車窗玻璃盜走背包,包裡有現金5000元。接報後,民警立即趕赴案發現場,在距轎車不遠處一垃圾桶內找到了唐某的背包,但包內現金已被盜走。
  • 獨具魅力的繡花鞋
    先人們將大自然賦予的靈氣,用聰慧的大腦和靈巧的雙手,極盡想像,於是,一些飛禽走獸、花鳥魚蟲、瓜果奇卉以及山川美景就變成秀麗的圖案,一針一線地縫繡在鞋面鞋幫上,讓呆板的鞋子一下子變得靈秀、生動、漂亮起來,繡了團的鞋子就變成了美觀的繡花鞋。那麼,繡花鞋是何時開始出現的呢?
  • 刺繡:東方奇技 繡美天下
    細小的繡花針在絲綢上遊走,呈出一片錦繡。一件繡品,從穿針到引線,從針腳到線尾,從開始到結束,打磨的不是時間,不是功夫,而是心性。用了心的繡品,一針一線,都能看出匠人的心意。以繡針引彩線(絲、絨、線),按設計的花樣,在織物(絲綢、布帛)上刺綴運針,以繡跡構成紋樣或文字,是我國優秀的民族傳統工藝之一。古代稱「黹」、「針黹」。後因刺繡多為婦女所作,故又名「女紅」。刺繡,起源於人們對裝飾自身的需要。史傳黃帝時代就有彩繪花紋的記載。也就是說古代原始人類早懂得用色彩來美化自己。
  • 發現家 | 末代皇后婚服繡工的傳承者:針線繡出歲月流長
    盤金繡所繡出的圖案躍然於布料表面,不會透過繡底,從布料內側看不到線。清宮中的刺繡當然與滿族刺繡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它們的一針一線都在道出歷史,繡出了歲月流長。最早的滿繡,是滿族先人女真族根據勞動和生活的需要,用線在織物上縫製圖案。
  • 贛發繡:亙古不變的情感記憶,記贛發繡第十七代傳承人陶永紅
    情感記憶,記憶情感。曾經,無數次問過自己這一問題:世界上什麼東西最適合情感記憶,也最能記憶情感?我想過文字,想過畫,也想過照片、視頻。直到遇上贛發繡,忽然覺得,這才是人世間情感記憶最好的實物。贛,江西的簡稱;發,無疑是指頭髮;而繡就是刺繡的。有人也許會問,頭髮還能刺繡?這得從500年前的明代說起。
  • 青繡:繡針下綻放的生命之花
    2019年,青海省把打造提升青繡品牌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為青繡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致力於青繡保護與研究的冶存榮。朱二奴向土族阿姑們傳授刺繡技藝。既是非遺傳承人又是企業家的陳玉秀。「生命之花」。作為《青海非遺·刺繡卷》的主編和青海省省級非遺項目評審委員會委員,退休10年來,他依舊深入基層調研,致力於青海刺繡這一民間藝術的研究與保護。冶存榮說,青海民間刺繡歷史悠久,都蘭熱水古墓中曾出土了大量唐朝甚至更早時期的精美繡品。宋朝以後,青海刺繡工藝逐步完善。
  • 無畫不成繡:姚惠芬的蘇繡人生
    「中國非遺年度人物」的頒獎詞也稱其為「中華巧女」。這到底是一位怎樣的奇女子?正當我心中冒出一個個問號之際,兩周前的一個午後,我有幸踏進姚慧芬位於蘇州的繡莊,跟這位蘇繡傳人進行了面對面交流。  雖然成名早,可姚慧芬還是有些「另類」,有人稱她為「三不」繡娘:不喜歡繡重複內容;不想為繡而繡;不相信死繡能繡出好東西。  不喜歡重複自己的姚慧芬,像嬰兒一樣,貪婪地從各處吸收營養,為日後繡出「不一樣的作品」,積蓄著能量。姚惠芬姐妹先是跟隨「仿真繡」創始人沈壽的第三代傳人牟志紅學習「仿真繡」。
  • 追臨沂:走近莫氏絨繡:絨線細針妙手舞,「油畫」方得綻指尖
    大眾網·海報新聞臨沂5月27日訊(記者 蔣松群 見習記者 闞秋晨 寇曉晨)「娶新娘、嫁姑娘,就到莫氏繡花房,繡花房裡品種多,繡花鞋、合頁枕還有繡花的花衣裳,穿上花衣見新郎,保準明年報上大兒郎」,一首民謠將莫氏絨繡精湛的刺繡工藝原汁原味地呈現了出來。
  • 延禧攻略12宮女結局上:繡坊雖小五臟俱全,平凡人的惡來源於嫉妒
    然而報仇之路何其忐忑,她緊閉了自己的心門,不想在復仇之外生出枝節。可惜事與願違,儘管只是小小的宮女,儘管只在繡院裡,嫉妒就足以使得平凡人生惡。後來在做繡活的時候吉祥因為手受傷染紅了繡布而無法完成繡品,關鍵時刻又是瓔珞將自己的作品給了吉祥才使她順利留在了繡房。二人遂成為好友。然而正是因為與瓔珞走的過近,自己又太過單純,被越發嫉妒的玲瓏處處找事。由於瓔珞繡技出色,張嬤嬤將繡皇后生日上獻給皇后的朝服的任務交給瓔珞。其中的孔雀羽線及其難得,玲瓏就弄壞了朝服並偷走了孔雀羽線。
  • 熊貓小姐帶你吃遍益陽之烤牛肉串篇
    所以我經常繞大半個城市去品嘗隱匿在益陽角落旮旯的特色美食,即使我的腳磨得破血,管他呢,開心就行。直到有一次,我說,你應該把這些擁有美食的地方分享出去,這樣所有人都可以嘗到這樣的美味。本期熊貓小姐推介的是只有在益陽才能吃到的特色烤牛肉串唷!別流口水~
  • 嶺南飛針絕技:傳承百年治癒海內外病患,申請國家級非遺項目
    這手獨特的飛針絕技隸屬嶺南陳氏針法,陳秀華是第四代傳承人。除了飛針,她所在的傳統療法中心治療手段豐富多樣,刺血療法、拔罐、蜂療、刮痧療法等,可根據病人的體質和病情選擇合適的療法。患者一個接著一個,坐診時,幾乎忙得連喝水的時間都沒有。對中醫、對針灸,陳秀華早在兒時便結下不解之緣。
  • 手工刺繡最簡單、漂亮的針法,安利結針繡,結粒繡針法教程分享
    今天,安利結針繡繡法也不難把線在針上繞幾圈然後從中間穿過布料固定出一個結法國結看上去像一個玫瑰花朵優點是可以做出你所需要的大小的結需要大的結就多繞幾圈線結粒繡用途很廣,花芯,樹葉,麥穗,甚至蔬菜水果,小動物,都能用上,原創刺繡,很多針法可以靈活運用,適合的就是最好的。
  • 益陽王慶雲:從木匠到洞庭木雕非遺傳承人
    為此他騎著摩託車轉遍了益陽的大街小巷,最終選址在沅益公路邊上的一家民房,面積足夠大,距離市中心還有一定的距離,主要是因為房租便宜。這是他第二次創業。1973年,王慶雲出生於湖南益陽,因為家庭貧困,初中畢業後以四處打工為謀生手段。